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聊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4492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5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其纤芯折射率呈渐变型分布,实现了光纤通信C波段低非线性系数、低差分模式群时延的三模式少模运作,且非线性系数和差分模式群时延在C波段范围内呈平坦分布;该光纤特性使其在光纤通信少模传输、移动通信Front‑haul少模传输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A low nonlinear coefficient less mode fib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ow nonlinear coefficient of few mode fiber; the fiber core refractive index gradient distribution, to achieve the three mod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 band low nonlinear coefficient, low differential group delay mode and operation mode and differential group delay flat distribution in the wavelength range of C nonlinear coeffici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tical fiber ha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mode transmiss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Front haul mode transmission and other fiel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波导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可应用于光纤通信、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
技术介绍
光纤是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传输介质;随着光纤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于1979年实现了在1550nm波段损耗约为0.2dB/km的低损耗光纤;低损耗光纤开启了光纤通信领域的革命历程,导致了非线性光纤光学领域出现;1995年,工作在1550nm波段的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商用化,使得光纤通信和非线性光纤光学得到巨大发展;各种类型的光纤和光纤通信系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1G.P.Agrawal,NonlinearFiberOptics,5e,ElsevierInc.Elsevier(Singapore)PteLtd.2012,1-648]。为了解决单模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非线性引起的传输质量问题,业界采用了大有效面积光纤降低光纤非线性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应用于空分复用光纤通信领域的少模光纤是光纤光学前沿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减小光纤非线性效应,文献[2HeWen,HongjunZheng,BenyuanZhuandGuifangLi,ExperimentalDemonstrationofLong-DistanceAnalogTransmissionoverFew-ModeFibers.OFC2015,M3E.2,2015,1-3]采用1550nm波段130µm2模场面积的少模光纤,减小了模拟传输信号三阶交调畸变3dB,提高了信号无杂散动态范围1.5dB;文献[3MukasaK,ImamuraK,SugizakiR.Multi-coreFew-modeopticalfiberswithlargeAeff.EuropeanConferenceandExhibitiononOpticalCommunications.2012:1-3]提出了170µm2(LP01)和250µm2(LP11)的大有效面积少模光纤;文献[4KasaharaM,SaitohK,SakamotoT,etal.DesignofThree-Spatial-ModeRing-CoreFiber.JournalofLightwaveTechnology,2014,32(7):1337-1343.]提出了模场面积80到360µm2可调的大有效面积环形芯少模光纤;文献[5MingjunLi,etal.Lowdelayandlargeeffectiveareafew-modefibersformode-divisionmultiplexing.IEEEOpto-ElectronicsandCommunicationsConference,2012:495-496.]提出了模场面积186µm2(LP01)和242µm2(LP11)的大有效面积、低差分模式群时延的少模光纤,并演示了100km少模传输实验。可见,为了减小光纤的非线性系数,增大光纤有效模场面积也是空分复用少模光纤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又考虑到光纤的阶跃型折射率分布导致了较大的差分模式群时延;而折射率渐变型分布能有效降低差分模式群时延[6SillardP,Bigot-AstrucM,MolinD.Few-ModeFibersforMode-Division-MultiplexedSystems[J].JournalofLightwaveTechnology2014,32(16):2824-2829];大有效模场面积、低非线性系数、折射率呈渐变型分布少模光纤研究非常重要;少模光纤的研究挑战在于实现较宽带宽的低非线性系数、低差分模式群时延的少模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61671227和6143100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1FM015)、“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支持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光纤折射率呈渐变型分布,实现了光纤通信C波段的低非线性系数、低差分模式群时延三模式少模运作,给出了所提出的少模光纤的各种特性随入射波长变化规律;为移动通信Front-haul少模传输实用化提供了支持。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横截面整体上是由纯二氧化硅基质包层和掺杂二氧化硅纤芯组成;所述光纤的纤芯外径、包层外径和完美匹配层外径依次对应26µm、100µm和150µm;纤芯半径与折射率分布均衡设计;光纤包层、纤芯中心和完美匹配层折射率分别为1.4440、1.4449和1.4440;纤芯中心到包层的折射率呈渐变型分布;折射率按照方程(1)设置,式中n1表示纤芯中心折射率,n2表示包层折射率,r表示光纤中任意一点到轴心的距离,是光纤纤芯外径;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研究该少模光纤特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其折射率呈渐变型分布,实现了光纤通信C波段低非线性系数、低差分模式群时延的三模式少模运作,且非线性系数和差分模式群时延在C波段范围内呈平坦分布;2.该光纤特性使其在光纤通信少模传输、Front-haul少模传输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的横截面示意图和折射率分布图;其中图1(a)是光纤横截面示意图,R1为纤芯外径,R2为包层外径,R3为完美匹配层外径;图1(b)是光纤折射率分布图;图2是入射光波长1.550µm时线偏振模LP01、LP11a和LP11b的电场分布图;图3是少模光纤的有效模场面积和非线性系数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图3(a)中带星和小圆圈的实线分别表示LP01和LP11的有效模场面积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图3(b)中带星和小圆圈的实线分别表示LP01和LP11的非线性系数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图4是少模光纤的色散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图4(a)中点线、点画线和实线分别表示模式LP01的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总色散;图4(b)中点线、点画线和实线分别表示模式LP11的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总色散;图5是LP11和LP01的差分模式群时延DMGD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1见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横截面示意图(a)和折射率分布图(b),该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横截面整体上是由纯二氧化硅基质包层和掺杂二氧化硅纤芯组成;图中各个圆半径分别表示为R1、R2和R3,依次对应纤芯外径、包层外径和完美匹配层外径,其中,R1=26µm,R2=100µm,R3=150µm。纤芯半径与折射率分布均衡设计;光纤包层、纤芯中心和完美匹配层折射率分别为1.4440、1.4449和1.4440;纤芯中心到包层的折射率按照方程(1)设置,呈渐变型分布;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该少模光纤特性。图2是入射光波长1.550µm时线偏振模式LP01、LP11a和LP11b的电场分布。LP11a和LP11b是简并模式;它们的有效模场面积和非线性系数等参数一致,后面的讨论以LP11表示它们。图3是少模光纤的有效模场面积和非线性系数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图3(a)中带星和小圆圈的实线分别表示LP01和LP11的有效模场面积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图3(b)中带星和小圆圈的实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其特征是:横截面整体上是由掺杂二氧化硅纤芯和纯二氧化硅基质包层组成;所述光纤的纤芯外径、包层外径和完美匹配层外径依次对应26µm、100 µm和150 µm;光纤包层、纤芯中心和完美匹配层折射率分别为1.4440、1.4449和1.4440;纤芯中心到包层的折射率呈渐变型分布;折射率按照方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其特征是:横截面整体上是由掺杂二氧化硅纤芯和纯二氧化硅基质包层组成;所述光纤的纤芯外径、包层外径和完美匹配层外径依次对应26µm、100µm和150µm;光纤包层、纤芯中心和完美匹配层折射率分别为1.4440、1.4449和1.4440;纤芯中心到包层的折射率呈渐变型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宏军于如愿黎昕白成林胡卫生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