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
,更具体地说是可用于测量空间六维力的传感器弹性体构件。
技术介绍
多维力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得与环境之间作用力的重要信息来源。目前已有多方面的多维力传感器的研究,如美国DraPer研究所研制的Waston多维力传感器,中科院合肥智能所和东南大学联合研制的SAFMS型多维力传感器,基于Stewart平台的多维力传感器,黄心汉教授研究的HUSTFS6型多维力传感器,德国的Dr.R.Seitner公司设计的二级并联结构型六维力传感器等等。国内外对多维力传感器做了大量的研究,所设计的多维力传感器多种多样,各有不同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但多维力传感器的解耦、刚度与灵敏度的矛盾等问题还需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用于实现六维力传感器在结构上解耦,且在提高传感器灵敏度的同时保证传感器的刚度。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的结构特点是:包括中心台、径向梁、周向梁和周向支撑;所述径向梁均匀分布在中心台的周边,径向梁的一端与中心台的周边固联,另一端与周向梁呈“T”型连接,所述周向梁为“T”型的顶部横担,径向梁为“T”型的竖杆段;在所述径向梁上设有通孔,使应力集中于通孔两侧;所述周向梁和周向支撑均匀分布在中心台的外围;并且周向梁与周向支撑一一间隔设置,周向支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周向梁的端部固定连接,使所述周向梁和周向支撑连接呈环状体;令:所述中心台以及由周向梁和周向支撑连接成的环状体呈水平状态。本专利技术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其特征是包括中心台(1)、径向梁(2)、周向梁(3)和周向支撑(4);所述径向梁(2)均匀分布在中心台(1)的周边,径向梁(2)的一端与中心台(1)的周边固联,另一端与周向梁(3)呈“T”型连接,所述周向梁(3)为“T”型的顶部横担,径向梁(2)为“T”型的竖杆段;在所述径向梁(2)上设有通孔,使应力集中于通孔两侧;所述周向梁(3)和周向支撑(4)均匀分布在中心台(1)的外围;并且周向梁(3)与周向支撑(4)一一间隔设置,周向支撑(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周向梁(3)的端部固定连接,使所述周向梁(3)和周向支撑(4)连接呈环状体;令:所述中心台(1)以及由周向梁(3)和周向支撑(4)连接成的环状体呈水平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其特征是包括中心台(1)、径向梁(2)、周向梁(3)和周向支撑(4);所述径向梁(2)均匀分布在中心台(1)的周边,径向梁(2)的一端与中心台(1)的周边固联,另一端与周向梁(3)呈“T”型连接,所述周向梁(3)为“T”型的顶部横担,径向梁(2)为“T”型的竖杆段;在所述径向梁(2)上设有通孔,使应力集中于通孔两侧;所述周向梁(3)和周向支撑(4)均匀分布在中心台(1)的外围;并且周向梁(3)与周向支撑(4)一一间隔设置,周向支撑(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周向梁(3)的端部固定连接,使所述周向梁(3)和周向支撑(4)连接呈环状体;令:所述中心台(1)以及由周向梁(3)和周向支撑(4)连接成的环状体呈水平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其特征是:所述径向梁(2)、周向梁(3)和周向支撑(4)的数量相等,均为三个或均为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其特征是:在所述周向梁(3)上设有通孔,使应力集中于通孔两侧。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胡珊珊,张素才,陆益民,刘正士,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