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冷罐内布水系统的模块化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537215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5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蓄冷罐内布水系统的模块化施工方法,包括采集布水构件的结构数据,模拟排列布水管道,对布水构件设置唯一的RIFD编码;搭建布水构件传输装置;灌顶布水系统搭设;灌内主立管搭设;灌底布水系统搭设;对布水系统管道以及蓄冷罐外部包覆保温层,完成模块化布水施工。综合电子端模拟布设、射频编码唯一辨识、专用的布水构件传输装置和现场施工安装,一次安装即可保证安装准确度,省时、省力,大大节降的人力成本;通过双内环一次布水、分布式均压二次布水以及配水帽三次布水,增加附壁效应,实现精细、均流布水,有效保证罐内斜温层的厚度保持在高效的水平上,蓄冷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冷罐内布水系统的模块化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冷罐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大型蓄冷罐内布水系统的模块化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水蓄冷是利用水的显热实现冷量的储存。合理的蓄冷系统应通过维持尽可能大的蓄水温差并防止冷水与热水的混合来获得最大的蓄冷效率。在水蓄冷技术中,关键问题是蓄冷罐的结构形式应能防止所蓄冷水与回流热水的混合。自然分层蓄冷是一种结构简单、蓄冷效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蓄冷方法,其原理为:水的密度与其温度密切相关,在水温大于4℃时,温度升高密度减小,而在0~4℃范围内,温度升高密度增大,3.98℃时水的密度最大。自然分层蓄冷就是依靠密度大的水自然会聚集在蓄冷槽的下部,形成高密度水层的趋势进行的,在分层蓄冷中使温度为4~6℃的冷水聚集在蓄冷槽的下部,而10~18℃的热水自然地聚集在蓄冷槽的上部,来实现冷热水的自然分层。自然分层水蓄冷槽的结构形式如图6所示,在蓄冷槽中设置了上下两个均匀分配水流散流器,为了实现自然分层的目的,要求在蓄冷和释冷过程中,热水始终是从上部散流器流入或流出,而冷水是从下部散流器流入或流出,应尽可能形成分层水的上下平移运动。在自然分层水蓄冷槽中,斜温层是一个影响冷热分层和蓄冷槽蓄冷效果的重要因素,它是由于冷热水间自然的导热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冷热温度过渡层,它会由于通过该水层的导热、水与蓄冷槽壁面和沿槽壁的导热,并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厚,从而减少实际可用蓄冷水的体积,减少可用蓄冷量,明确而稳定的斜温层能防止蓄冷槽下部冷水与上部热水的混合,蓄冷槽储存期内斜温层变化是衡量蓄冷槽蓄冷效果的主要考察指标。理论计算,对于高度25~30米,内径25~30米的大型蓄冷槽或罐,斜温层厚度维持在0.3~1.0m之间具有较佳的蓄冷效果,如图6所示。然而现有的施工方式中,冷、热水的流入或流出对蓄冷水产生影响,水流速的均匀性较差,罐内管道对该不均匀性的调节性较差,使得冷、热水的流入或流出的扰动对斜温层产生破坏,降低蓄冷罐的蓄冷效果。现有的水蓄冷系统多采用一个蓄水槽或蓄水罐,布水方式多采用自然分层布水,布水器设计需要根据蓄冷槽或蓄水罐的外形尺寸不同而进行大量的计算。由于现有的蓄冷槽或蓄水罐内的管道非常复杂,布水器需要根据管道的不同而进行设计,这样一方面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和工作量,另一方面管道内所存留的冷水不能进行冷热交换,降低了蓄冷槽或蓄水罐的容积系数。同时,布水器制作安装的工程量也非常大,它一方面延长了水蓄冷系统的工程工期,另一方面增加了工程成本,增加了工程的投资回报年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蓄冷罐蓄冷效果好的蓄冷罐内布水系统的模块化施工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蓄冷罐内布水系统的模块化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布水构件的结构数据,所述布水构件包括布水管道、布水器以及配水帽,采用采集到的结构数据模拟排列布水管道,得到布水系统整体模型,对布水系统整体模型中的布水构件设置唯一的RIFD编码,依据该编码对布水构件实物对应编码;(2)在蓄冷罐的物料输送口搭建布水构件传输装置;(3)灌顶布水系统搭设:利用布水构件传输装置将灌顶布水系统所需的布水构件送入蓄冷罐内,采用装设RIFD编码识别器的机械手将布水构件送至目标位置,先完成灌顶布水主管的安装,然后在灌顶布水主管上安装布水器,最后在灌顶布水器上装设配水帽;(4)灌内主立管搭设:利用布水构件传输装置将灌内主立管所需的布水构件送入蓄冷罐内,采用装设RIFD编码识别器的机械手将布水构件送至目标位置,由下至上完成主立管的搭设;(5)灌底布水系统搭设:利用布水构件传输装置将灌底布水系统所需的布水构件送入蓄冷罐内,采用装设RIFD编码识别器的机械手将布水构件送至目标位置,先完成灌底布水主管的安装,然后在灌底布水主管上安装布水器,最后在灌顶布水器上装设配水帽;(6)对布水系统管道以及蓄冷罐外部包覆保温层,完成模块化布水施工。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灌顶布水主管以及步骤(5)中所述灌底布水主管采用内双环布水格局,包括两个独立的半圆布水系统,每个布水系统包括环形布水主管和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直形布水主管,所述直形布水主管等间距固定于所述环形布水主管内部。进一步地,每根直形布水主管上等间距设有布水稳压器,布水稳压器的每个端部均连接多出口配水帽。进一步地,所述的灌顶布水系统中环形布水主管内相邻两根直形布水主管的间距为50~200mm,进一步优选为60~100mm;每根直形布水主管上布水稳压器的间距为10~100mm,进一步优选为30~50mm;所述的灌底布水系统中环形布水主管内相邻两根直形布水主管的间距为50~200mm,进一步优选为60~100mm;每根直形布水主管上布水稳压器的间距为10~100mm,进一步优选为30~50mm。进一步地,所述布水稳压器为四口布水稳压器,所述布水稳压器与配水帽连接的端口设有收缩式接头,通过所述收缩式接头将布水稳压器与配水帽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多出口配水帽包括配水接头和防湍帽,所述防湍帽固定于所述配水接头顶部,所述配水接头根部靠近防湍帽一端设有一组出水口,所述防湍帽上对应每个出水口设有导水槽。进一步地,为起到较好的水流调节作用,步骤(2)以及步骤(5)中灌顶布水主管以及灌底布水主管下方距离50~200mmm处设有带整流格栅的筛漏板,整流格栅为矩形,每个整流格栅占筛漏板面积的1/30~1/20,筛漏板上的隔板高度为防湍帽上出水口内径的2~8倍,筛漏板上的水孔为防湍帽上出水口内径的0.5~3倍。进一步地,为更好的稳定水流,防止蓄冷罐进出水破坏罐内斜温层的稳定性,所述防湍帽上的导水槽呈发射状延伸至防湍帽边缘,且每个导水槽的形状一致。进一步地,所述防湍帽呈方形或圆形。进一步地,所述防湍帽与出水口均为圆形,且出水口与防湍帽的内径比为10~15:1。进一步地,为便于布水构件的传输,避免对布水构件造成损伤,步骤(2)中所述布水构件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体和第二传输体,所述第一传输体置于蓄冷罐物料输送口的外侧,所述第二传输体位于蓄冷罐物料输送口的内侧;所述第一传输体包括第一支架、第一牵引装置、第二牵引装置和滚动套管,所述第一支架置于地面上且一侧端垂直抵靠在蓄冷罐壁上,所述滚动套管横置于所述第一支架顶部,所述第一牵引装置通过吊耳与所述滚动套管连接,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固定于蓄冷罐壁上,且第二牵引装置的牵引端与滚动套管连接;所述第二传输体包括第二支架和滚动轨道,所述第二支架置于蓄冷罐底板上,且一侧端抵靠在蓄冷罐内壁上,所述滚动轨道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布水构件由第一牵引装置吊升至物料传输口高度,并由第二牵引装置牵引至物料传输口,布水构件从物料传输口落至第二传输体上,通过滚动轨道传输至罐体内。进一步地,所述滚动套管包括空心管套和管芯,所述空心管套的内径大于管芯内径,管套的长度小于管芯长度,所述管芯穿置于所述空心管套内,管芯的两端横置于第一支架顶部;所述空心管套底部固定吊耳,朝向蓄冷罐的一侧固定牵引耳;所述第一牵引装置通过所述吊耳与管套连接,所述第二牵引装置通过牵引耳与所述空心管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上的滚动轨道包括轨道支架、轨道支架上平行固定的横向承重杆和承重杆上套设的钢管,钢管与承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蓄冷罐内布水系统的模块化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冷罐内布水系统的模块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布水构件的结构数据,所述布水构件包括布水管道、布水器以及配水帽,采用采集到的结构数据模拟排列布水管道,得到布水系统整体模型,对布水系统整体模型中的布水构件设置唯一的RIFD编码,依据该编码对布水构件实物对应编码;(2)在蓄冷罐的物料输送口搭建布水构件传输装置;(3)灌顶布水系统搭设:利用布水构件传输装置将灌顶布水系统所需的布水构件送入蓄冷罐内,采用装设RIFD编码识别器的机械手将布水构件送至目标位置,先完成灌顶布水主管的安装,然后在灌顶布水主管上安装布水器,最后在灌顶布水器上装设配水帽;(4)灌内主立管搭设:利用布水构件传输装置将灌内主立管所需的布水构件送入蓄冷罐内,采用装设RIFD编码识别器的机械手将布水构件送至目标位置,由下至上完成主立管的搭设;(5)灌底布水系统搭设:利用布水构件传输装置将灌底布水系统所需的布水构件送入蓄冷罐内,采用装设RIFD编码识别器的机械手将布水构件送至目标位置,先完成灌底布水主管的安装,然后在灌底布水主管上安装布水器,最后在灌顶布水器上装设配水帽;(6)对布水系统管道以及蓄冷罐外部包覆保温层,完成模块化布水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冷罐内布水系统的模块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布水构件的结构数据,所述布水构件包括布水管道、布水器以及配水帽,采用采集到的结构数据模拟排列布水管道,得到布水系统整体模型,对布水系统整体模型中的布水构件设置唯一的RIFD编码,依据该编码对布水构件实物对应编码;(2)在蓄冷罐的物料输送口搭建布水构件传输装置;(3)灌顶布水系统搭设:利用布水构件传输装置将灌顶布水系统所需的布水构件送入蓄冷罐内,采用装设RIFD编码识别器的机械手将布水构件送至目标位置,先完成灌顶布水主管的安装,然后在灌顶布水主管上安装布水器,最后在灌顶布水器上装设配水帽;(4)灌内主立管搭设:利用布水构件传输装置将灌内主立管所需的布水构件送入蓄冷罐内,采用装设RIFD编码识别器的机械手将布水构件送至目标位置,由下至上完成主立管的搭设;(5)灌底布水系统搭设:利用布水构件传输装置将灌底布水系统所需的布水构件送入蓄冷罐内,采用装设RIFD编码识别器的机械手将布水构件送至目标位置,先完成灌底布水主管的安装,然后在灌底布水主管上安装布水器,最后在灌顶布水器上装设配水帽;(6)对布水系统管道以及蓄冷罐外部包覆保温层,完成模块化布水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罐内布水系统的模块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灌顶布水主管以及步骤(5)中所述灌底布水主管采用内双环布水格局,包括两个独立的半圆布水系统,每个布水系统包括环形布水主管和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直形布水主管,所述直形布水主管等间距固定于所述环形布水主管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罐内布水系统的模块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根直形布水主管上等间距设有布水稳压器,布水稳压器的每个端部均连接多出口配水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冷罐内布水系统的模块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顶布水系统中环形布水主管内相邻两根直形布水主管的间距为50~200mm;每根直形布水主管上布水稳压器的间距为10~100mm;所述的灌底布水系统中环形布水主管内相邻两根直形布水主管的间距为50~200mm;每根直形布水主管上布水稳压器的间距为10~10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冷罐内布水系统的模块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稳压器为四口布水稳压器,所述布水稳压器与配水帽连接的端口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益平倪嵩波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