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ube (95)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or (10), with the first part (11); second part combined with the first part of the bolt (12); and the casing (13), storage space formed by the sleeve is configured by the first component in the inner peripheral surface, second parts of the inner peripheral surface and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tube (15). With the casing includes a first end: (13a) (13C); the rise closer to the second end than the ascending portion (13b) side pushed portion (13D); and will rise and pushed portion connected to the middle part of the middle part (13e), including large inner part and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compared. In the first member, an inn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having a conical shape that is abut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sleeve, i.e., the first tapered inn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11a). A pushing part (12a) of at least a portion of a pushing portion with a push sleeve in a second component. The first hold space (15a) is accommodated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and the first permission space can accommodate the sleeve and raise the rising part so that the angle formed between the rising part and the out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the tube is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头、套管以及套管制造方法本申请为题为“接头、套管以及套管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该中国专利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80017630.3,申请日为2013年5月20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流过流体的流体管等管的连接中所使用的接头。
技术介绍
在流体管的连接中,存在作为通过小的紧固扭矩能够得到高密封性的接头的双套管型接头(参考专利文献1、2)。图1A至图1C是用于说明普通的双套管型接头的图。参照图1A,双套管型接头90由接头主体91、螺母92、前套管93及后套管94构成。接头主体91和螺母92螺栓结合。在紧固螺栓结合时,如图1A所示,螺母92推动后套管94(图中的a点)。如图1B所示,推入到螺母92中的后套管94一边进入到前套管93的下面,一边推动前套管93(图中的b点)。对于前套管93来说,通过后套管94进入到其下面,一边旋转上升以提升后端,一边沿着接头主体91的锥面使前端嵌入到管95中(图中的c点)。此时,如图1C所示,前套管93以b点作为力点,以d点作为支点被抬起,由此在作为作用点的c点产生强大的嵌入力,从而实现密封性良好的机构。如果根据这样的双套管型接头90,则能够通过良好的密封性可靠地防止流体的泄漏。另一方面,为了实现降低部件数目而带来的成本降低或安装作业简化,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单套管型接头(参照专利文献3至5)。在单套管型接头中,套管是单个接头,由接头主体、螺母以及套管构成。通过由螺栓结合的紧固被螺母推动的套管沿着接头主体的锥面使前端嵌入到管中而实现密封结构。通过将配置在接头主体和螺母之间的套管设置为一个,降低部件数目,简化安装作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头,与管连接,包括:第一部件,具有接收所述管的贯通孔;第二部件,具有接收所述管的贯通孔,使所述第二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对准而使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螺栓结合;以及套管,具有从第一端部贯通到第二端部并接收所述管的贯通孔,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存在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相比内径大的部分,使所述套管的贯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中心轴对准,并将所述套管配置在由所述第一部件的内周面、所述第二部件的内周面以及所述管的外周面所形成的收纳空间中,其中,在所述套管中,具有包含所述第一端部的上升部、比所述上升部更靠近所述第二端部侧的被推压部以及将所述上升部与所述被推压部连接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相比内径大的部分,在所述第一部件中,具有与所述套管的所述第一端部抵接的锥形形状的内周面,也就是第一锥形内周面,在所述第二部件中,具有推压所述套管的所述被推压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推压部,在所述收纳空间中,具有第一容许空间,所述第一容许空间能够收纳所述套管并使所述上升部上升以使得所述上升部与所述管的外周面所形成的夹角增大 ...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31 JP 2012-1692711.一种接头,与管连接,包括:第一部件,具有接收所述管的贯通孔;第二部件,具有接收所述管的贯通孔,使所述第二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部件的贯通孔的中心轴对准而使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螺栓结合;以及套管,具有从第一端部贯通到第二端部并接收所述管的贯通孔,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存在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相比内径大的部分,使所述套管的贯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中心轴对准,并将所述套管配置在由所述第一部件的内周面、所述第二部件的内周面以及所述管的外周面所形成的收纳空间中,其中,在所述套管中,具有包含所述第一端部的上升部、比所述上升部更靠近所述第二端部侧的被推压部以及将所述上升部与所述被推压部连接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相比内径大的部分,在所述第一部件中,具有与所述套管的所述第一端部抵接的锥形形状的内周面,也就是第一锥形内周面,在所述第二部件中,具有推压所述套管的所述被推压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推压部,在所述收纳空间中,具有第一容许空间,所述第一容许空间能够收纳所述套管并使所述上升部上升以使得所述上升部与所述管的外周面所形成的夹角增大,当紧固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螺栓结合时,所述套管的所述上升部上升,以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周为支点,以所述第一端部的内周为作用点旋转,从而驱动所述第一端部的内周向所述管的外周嵌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中,在所述收纳空间中存在第二容许空间,所述第二容许空间仅能够收纳所述套管且允许所述中间部的外径增大,并使所述上升部上升以使得所述上升部与所述管的外周面所形成的夹角增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头,其中,在手动紧固状态之后,当紧固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螺栓结合时,在第一力和由所述第一力分解出的第二力的作用下,所述套管的所述被推压部和所述第一端部彼此接近,所述上升部上升,从而驱动所述第一端部的内周向所述管的外周嵌入,其中,所述第一力由所述第二部件在轴向方向上提供,所述第二力作用以使得所述中间部向外侧扩展。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其中,在所述螺栓结合紧固期间的至少一部分阶段中,所述第一端部的内周相对于所述第一力的方向沿轴向的逆向返回的同时向所述管的外周嵌入。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其中,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螺栓结合处于手动紧固状态下,所述套管的所述上升部的外周面在通过所述中心轴的剖面上与所述第一锥形内周面形成预定的第一角度,在所述套管的所述上升部仅上升了所述第一角度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所形成的所述收纳空间的顶面与外径增大的所述中间部抵接。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套管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厚度比所述上升部的长度小。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套管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周被制成R倒角。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其中,在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推压部,具有与所述套管的第二端部抵接的锥形形状的内周面,也就是第二锥形内周面,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螺栓结合处于手动紧固状态下,所述套管的所述被推压部的外周面在通过所述中心轴的剖面上与所述第二锥形内周面形成预定的第二角度。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分别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当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螺栓结合从手动紧固状态拧紧预定量时,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彼此抵接以限制前进。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头,其中,还具有配置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的预定厚度的第一垫片。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其中,在所述收纳空间中,还具有配置在所述套管的所述被推压部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推压部之间的预定厚度的第二垫片。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谷信二,山口治,村川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伊原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