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及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3403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及换向阀;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包括机构座,机构座上铰接有传动臂或拐臂,传动臂或拐臂具有与换向线圈的衔铁对应的衔铁配合部分和与换向阀的阀芯对应的阀芯配合部分,衔铁配合部分与拐臂铰接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阀芯配合部分与拐臂铰接轴线之间的距离;利用杠杆原理,在换向线圈驱动力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能够使换向线圈对换向阀阀芯提供更大的驱动力,解决了现有换向阀在分合闸操作时,换向线圈驱动力可能不足的问题。

Reversing valve coil driving force increasing mechanism and reversing valv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alve coil driving force amplification mechanism and reversing valve; the valve coil driving force amplification mechanism including mechanism, mechanism seat is hing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arm or the crank arm, the driving arm or the crank arm with reversing coil armature armature with corresponding spool valve and the valve part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ordination with the armature part, between the part and the crank arm hinged axis is greater th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pool and the crank arm is hinged between the distance from the axis; using the lever principle, the commutation coil driving forc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the valve of the invention circle line drive growth mechanism, to provide the driving force on the commutation coil is greater to solve the existing valve, reversing valve i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peration, reversing coil driving force of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及换向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增大换向阀换向线圈对换向阀阀芯作用力的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换向阀。
技术介绍
液压操作机构为GCB常规采用的一种操作机构形式,其具有外形紧凑,储能稳定,动作可靠性高等优点;现有的液压操动机构的结构,如图1所示,液压机构总体可分为换向阀单元、油泵单元、操作缸单元、储压器单元四部分;换向阀单元主要包括换向阀,换向阀通过对液压机构中高、低压油路的转换,达到控制液压机构主活塞进行分、合操作的功能。如图2,换向阀包括换向阀阀体100和设置在换向阀本体左、右侧的分闸线圈200、合闸线圈300;换向阀本体100包括换向阀阀座101、换向阀阀套102、和换向阀阀芯103;换向阀阀座101设有高压油腔104、低压油腔106和中间油腔105;当GCB需要进行分闸操作时,分闸换向线圈200得电,分闸线圈衔铁201向右推动换向阀阀相103,在换向阀阀芯103右移至与右侧的换向阀阀套102的左端口接触到位后,换向阀阀芯103将换向阀阀座101上的高压油腔104与中间油腔105隔离,同时将低压油腔106和中间油腔105导通,实现分闸;在进行合闸操作时,合闸换向线圈300受电,合闸线圈衔铁301向左推动换向阀阀芯103,在换向阀阀芯103左移至与左侧的换向阀阀套102的右端口接触到位后,换向阀阀芯103将低压油腔106与中间油腔105隔断,同时将高压油腔104与中间油腔105导通,实现合闸。换向阀阀芯103的移动需要在克服换向阀阀座101中的油压差、换向阀阀芯103上的密封件与换向阀阀套102之间的摩擦阻力等。GCB在长期静滞后的首次动作时,由于换向阀阀芯103与换向阀阀套102间的油液及润滑脂“凝固”,换向阀阀芯103与换向阀阀套102之间摩擦力很大;在进行分、合闸操作时,换向线圈对换向阀阀芯的驱动力可能不足,无法保证换向阀阀芯103到达预定的密封位置,操动机构的动作油压难以顺畅建立,导致阀芯的分、合闸时间的不同期值增大,严重的可能会因换向线圈长时受电,导致线圈烧损和输出功下降,造成操作机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用以解决现有的换向阀在一些情况下,换向线圈对换向阀阀芯的驱动力可能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的换向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的技术方案是: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包括机构座,机构座上铰接有传动臂或拐臂,传动臂或拐臂具有与换向线圈的衔铁对应的衔铁配合部分和与换向阀的阀芯对应的阀芯配合部分,衔铁配合部分与拐臂铰接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阀芯配合部分与拐臂铰接轴线之间的距离。机构座包括本体连接座和线圈安装座,本体连接座设置在换向阀本体的沿换向阀阀芯轴向的侧壁上,线圈安装座的靠近换向阀本体的一侧通过螺钉搭设在本体连接座的顶面上,线圈安装座的远离换向阀本体的一侧沿换向阀阀芯轴向伸出本体连接座顶面。所述拐臂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拐臂部分和第二拐臂部分,所述的衔铁配合部分由第一拐臂部分上的拐臂段形成,所述的阀芯配合部分由第二拐臂部分上的拐臂段形成,拐臂的第一、二拐臂部分的连接处铰接在所述的本体连接座上。本体连接座的沿换向阀阀芯轴向远离换向阀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拐臂铰接在凹槽的平行于换向阀阀芯轴线的槽壁上。阀芯配合部分处于凹槽内,拐臂铰接部分与凹槽的槽壁间隔设置,以使凹槽具有供所述的阀芯配合部分运动至拐臂铰接轴线的靠近换向阀本体的一侧的凹槽空间。本体连接座上导向装配有与换向阀阀芯同轴的阀芯传动销,阀芯传动销的远离换向阀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的阀芯配合部分形成顶推配合。本体连接座与阀芯传动销之间设有阀芯回复弹簧。线圈安装座上导向装配有与换向线圈衔铁同轴的线圈传动销,线圈传动销的远离换向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的衔铁配合部分形成顶推配合。线圈安装座与线圈传动销之间设有线圈回复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换向阀的技术方案是:换向阀,包括换向阀本体和用于控制换向阀本体中的换向阀阀芯动作的换向线圈,换向线圈与换向阀本体之间设有换向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包括机构座,机构座上铰接有传动臂或拐臂,传动臂或拐臂具有与换向线圈的衔铁对应的衔铁配合部分和与换向阀的阀芯对应的阀芯配合部分,衔铁配合部分与拐臂铰接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阀芯配合部分与拐臂铰接轴线之间的距离。机构座包括本体连接座和线圈安装座,本体连接座设置在换向阀本体的沿换向阀阀芯轴向的侧壁上,线圈安装座的靠近换向阀本体的一侧通过螺钉搭设在本体连接座的顶面上,线圈安装座的远离换向阀本体的一侧沿换向阀阀芯轴向伸出本体连接座顶面。所述拐臂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拐臂部分和第二拐臂部分,所述的衔铁配合部分由第一拐臂部分上的拐臂段形成,所述的阀芯配合部分由第二拐臂部分上的拐臂段形成,拐臂的第一、二拐臂部分的连接处铰接在所述的本体连接座上。本体连接座的沿换向阀阀芯轴向远离换向阀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拐臂铰接在凹槽的平行于换向阀阀芯轴线的槽壁上。阀芯配合部分处于凹槽内,拐臂铰接部分与凹槽的槽壁间隔设置,以使凹槽具有供所述的阀芯配合部分运动至拐臂铰接轴线的靠近换向阀本体的一侧的凹槽空间。本体连接座上导向装配有与换向阀阀芯同轴的阀芯传动销,阀芯传动销的远离换向阀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的阀芯配合部分形成顶推配合。本体连接座与阀芯传动销之间设有阀芯回复弹簧。线圈安装座上导向装配有与换向线圈衔铁同轴的线圈传动销,线圈传动销的远离换向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的衔铁配合部分形成顶推配合。线圈安装座与线圈传动销之间设有线圈回复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包括机构座,机构座上铰接有传动臂或拐臂,传动臂或拐臂具有与换向线圈的衔铁对应的衔铁配合部分和与换向阀的阀芯对应的阀芯配合部分,衔铁配合部分与拐臂铰接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阀芯配合部分与拐臂铰接轴线之间的距离,利用杠杆原理,在换向线圈驱动力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能够使换向线圈对换向阀阀芯提供更大的驱动力,解决了现有换向阀在分合闸操作时,换向线圈驱动力可能不足的问题。进一步的,机构座包括本体连接座和线圈安装座,本体连接座设置在换向阀本体的一端,线圈安装座搭设在本体连接座的顶面上,在现有的换向阀结构的基础上设计本专利技术的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的机构座,尽量与现有换向阀的结构适配,减小加工难度。进一步的,本体连接座的沿换向阀阀芯轴向远离换向阀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拐臂铰接在凹槽的平行于换向阀阀芯轴线的槽壁上;拐臂整体或者部分包容在凹槽中,拐臂铰接在凹槽的槽壁上,使得本装置结构更加的紧凑。进一步的,阀芯配合部分处于凹槽内,拐臂铰接部分与凹槽的槽壁间隔设置,以使凹槽具有供所述的阀芯配合部分运动至拐臂铰接轴线的靠近换向阀本体的一侧的凹槽空间,在传动臂运动时,所述的第二传动段在传动臂铰接轴线的两侧之间运动,缩短对拐臂长度,减小拐臂摆动的幅度。进一步的,本体连接座与阀芯传动销之间和/或线圈安装座与线圈传动销之间分别设有阀芯回复弹簧和线圈回复弹簧;在换向线圈驱动拐臂、拐臂驱动换向阀阀芯动作完成后,阀芯传动销、线圈传动销在对应回复弹簧的推动下复位,同时,由于拐臂的位置同时受到阀芯传动销和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及换向阀

【技术保护点】
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构座,机构座上铰接有传动臂或拐臂,传动臂或拐臂具有与换向线圈的衔铁对应的衔铁配合部分和与换向阀的阀芯对应的阀芯配合部分,衔铁配合部分与拐臂铰接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阀芯配合部分与拐臂铰接轴线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构座,机构座上铰接有传动臂或拐臂,传动臂或拐臂具有与换向线圈的衔铁对应的衔铁配合部分和与换向阀的阀芯对应的阀芯配合部分,衔铁配合部分与拐臂铰接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阀芯配合部分与拐臂铰接轴线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构座包括本体连接座和线圈安装座,本体连接座设置在换向阀本体的沿换向阀阀芯轴向的侧壁上,线圈安装座的靠近换向阀本体的一侧通过螺钉搭设在本体连接座的顶面上,线圈安装座的远离换向阀本体的一侧沿换向阀阀芯轴向伸出本体连接座顶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拐臂部分和第二拐臂部分,所述的衔铁配合部分由第一拐臂部分上的拐臂段形成,所述的阀芯配合部分由第二拐臂部分上的拐臂段形成,拐臂的第一、二拐臂部分的连接处铰接在所述的本体连接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阀线圈驱动力增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本体连接座的沿换向阀阀芯轴向远离换向阀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拐臂铰接在凹槽的平行于换向阀阀芯轴线的槽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利军吕进高延峰张卓鹏刘亚辉赵晓雯沈学银石晶武敬艳王绍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