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3160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管缓冲装置,其包括:中空的上接头,其上部、下部的内侧设置有丝扣,上接头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呈管状的下接头,其外侧设置有丝扣;呈中空回转体型的活塞,其穿设过下接头,上端位于上接头内,其下端位于下接头外,且下端的外侧设置有丝扣,活塞靠近上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限位部;设置在上接头内的捕捉管,捕捉管的下端卡设在第二限位部内,其上端距离第一限位部具有预定距离;捕捉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捕捉管与上接头以及活塞的上端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磁环和碟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油管缓冲装置,能够有效吸收抽油管柱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降低大修井概率和难度同时还能够达到有效较低有卡泵现象。

Tubing buff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ipe buffe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ollow joint, the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par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t screw,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l joint are the first limiting part; the tubular joint, which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thread; a piston hollow rotary body, which penetrates through the lower joint, located in the upper joint, the lower end is located in the joint, and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outer thread, close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piston is formed with second limiting part; arranged on the upper joint capture tube, pipe is clamped to capture the second limiting part, the distance from the top of the first limiting portion has a predetermined distance; capture the side wall of the tube is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a first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capture pipe and the joints and the upper end of a piston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the first magnetic ring and disc spring. The oil pipe buffer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bsorb the impact force generated by the use of the oil well pipe column, reduce the probability and difficulty of the overhaul well, and can also achieve an effective and low clamping pump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管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油管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采油现场,油井内的抽油杆柱以3冲次/分钟至12冲次/分钟的频率在油管内孔中上下往复运动。其中,一方面由于油田开发生产中,包括稠油、稀油、高凝油等的井液高含水、高矿化度等物理化学特性可能造成油井杆柱偏磨、腐蚀、结垢严重;另一方面由于井身结构的不合理亦可造成油井杆柱偏磨,上述油井内的油井杆柱容易导致抽油泵发生卡泵、碰泵现象。进一步的,当发生卡泵或碰泵现象时会对凡儿总成产生冲击。另外,还可能是其它原因也会导致的碰泵现象的发生。整体上,当发生碰泵时,对凡儿总成产生冲击容易造成固定凡儿总成故障,导致大修井作业,最终致使油井产量降低甚至无法开采并易引发安全及环保事故。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吸收抽油管柱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降低修井概率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管缓冲装置,能够有效吸收抽油管柱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降低大修井概率和难度同时还能够达到有效较低有卡泵现象。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管缓冲装置,包括中空的上接头,其上部的内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油管的丝扣,其下部的内侧设置有丝扣,所述上接头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呈管状的下接头,其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上接头的丝扣;呈中空回转体型的活塞,其穿设过所述下接头,上端位于所述上接头内,其下端位于所述下接头外,且下端的外侧设置有丝扣,所述活塞靠近上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上接头内的捕捉管,所述捕捉管的下端卡设在所述第二限位部内,其上端距离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预定距离;所述捕捉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捕捉管与所述上接头以及所述活塞的上端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磁环和碟簧。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接头的内侧壁还形成有第三限位部,相应的,所述油管缓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部上的隔环。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碟簧包括第一碟簧、第二碟簧和第三碟簧,所述第一碟簧、磁环、第二碟簧、隔环及第三碟簧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碟簧、第二碟簧和第三碟簧分别包括多个子碟簧,所述子碟簧的弹性位移为0.1毫米至0.4毫米。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的个数为多个,沿着所述捕捉管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开口的位置与所述磁环的位置相对。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上端面之间还形成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还设置有第四碟簧。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碟簧包括多子碟簧,所述子碟簧的弹性位移为0.1毫米至0.4毫米。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子碟簧的材料为65锰钢,且经过淬火及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回火处理以及倒圆角处理。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环的材料为钕铁硼永磁体。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距离为1毫米至2毫米。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接头靠近下端的内侧与所述下接头外侧配合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活塞靠近上端的外侧与所述上接头内侧配合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活塞的外侧与所述下接头内侧配合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密封圈;其中,所述第三密封圈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个数。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通过设置与上部抽油管柱丝扣连接的上接头,和所述上接头丝扣连接的下接头,以及穿设在所述上接头、下接头内且能相对轴向移动的捕捉管和活塞,其中所述活塞的下端设置有与下部抽油管柱连接的丝扣,所述捕捉管与所述上接头以及所述活塞的上端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磁环和碟簧。使用时,油管缓冲装置中的碟簧作用可吸收峰值负荷并自身产生弹性位移,从而避免峰值负荷直接作用于油管丝扣连接处,实现了对油管丝扣缓慢加载,极大延长油管寿命并减少油管柱断脱几率;此外,所述捕捉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接头内部相连通的开口,以便于所述上接头内的油液中因油杆、油管偏磨产生的铁屑或杆管各种腐蚀的产物通过该开口吸附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磁环上,从而达到防止卡泵的目的。整体而言,本申请所提供的油管缓冲装置具有捕捉、缓冲等多种功能的连接抽油管柱的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油管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油管缓冲装置碟簧的主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油管缓冲装置碟簧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磁环-1;隔环-2;子碟簧-3;圆角-30;第一碟簧-31;第二碟簧-32-第三碟簧-33;第四碟簧-34;密封圈-4;第一密封圈-41;第二密封圈-42;第三密封圈-43;上接头-5;第一限位部-51;第三限位部-52;下接头-6;工艺孔-61;活塞-7;第二限位部-71;捕捉管-8;开口-80;第一腔体-91;第二腔体-9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捕捉和缓冲功能的多功能油管缓冲装置,能够有效吸收抽油管柱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降低大修井概率和难度同时还能够达到有效较低有卡泵现象。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油管缓冲装置,其包括:中空的上接头5,其上部的内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油管的丝扣,其下部的内侧设置有丝扣,所述上接头5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限位部51;呈管状的下接头6,其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上接头5的丝扣;呈中空回转体型的活塞7,其穿设过所述下接头6,上端位于所述上接头5内,其下端位于所述下接头6外,且下端的外侧设置有丝扣,所述活塞7靠近上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限位部71;设置在所述上接头5内的捕捉管8,所述捕捉管8的下端卡设在所述第二限位部71内,其上端距离所述第一限位部51具有预定距离;所述捕捉管8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80;所述捕捉管8与所述上接头5以及所述活塞7的上端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91,所述第一腔体91内设置有磁环1和碟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接头5可整体呈中空的回转体,所述中空部分为贯通孔,其具有相对的上部和下部,其上部的内侧设置有丝扣用于和油管连接,其下部的内侧设置有丝扣用于和下接头6连接。在所述上接头5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限位部51,所述第一限位部51具体可以为在所述上接头5的内部形成的台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51,可以为碟簧提供抵靠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接头6可以呈中空的管状,所述中空部分为贯通孔,所述下接头6的外侧设置有丝扣,用于和所述上接头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油管缓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上接头,其上部的内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油管的丝扣,其下部的内侧设置有丝扣,所述上接头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呈管状的下接头,其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上接头的丝扣;呈中空回转体型的活塞,其穿设过所述下接头,上端位于所述上接头内,其下端位于所述下接头外,且下端的外侧设置有丝扣,所述活塞靠近上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上接头内的捕捉管,所述捕捉管的下端卡设在所述第二限位部内,其上端距离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预定距离;所述捕捉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捕捉管与所述上接头以及所述活塞的上端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磁环和碟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上接头,其上部的内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油管的丝扣,其下部的内侧设置有丝扣,所述上接头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呈管状的下接头,其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上接头的丝扣;呈中空回转体型的活塞,其穿设过所述下接头,上端位于所述上接头内,其下端位于所述下接头外,且下端的外侧设置有丝扣,所述活塞靠近上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上接头内的捕捉管,所述捕捉管的下端卡设在所述第二限位部内,其上端距离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预定距离;所述捕捉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捕捉管与所述上接头以及所述活塞的上端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磁环和碟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的内侧壁还形成有第三限位部,相应的,所述油管缓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部上的隔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包括第一碟簧、第二碟簧和第三碟簧,所述第一碟簧、磁环、第二碟簧、隔环及第三碟簧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自上而下依次分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碟簧、第二碟簧和第三碟簧分别包括多个子碟簧,所述子碟簧的弹性位移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剪树旭张凤波陈伟张映霞管凡谊景宏伟罗凯文叶淼龚润民王鸿杨淑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