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浇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2830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结构,它连接剪力墙和后浇筑混凝土次梁,墙体内设置竖向钢筋及水平钢筋,连接结构内预留次梁后浇注槽,剪力墙在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对应位置设置接驳件,接驳件的外口暴露于剪力墙墙体表面并与墙面齐平,墙体内的水平钢筋及竖向钢筋外露在所述后浇留槽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浇筑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通过预埋的接驳件连接,不会对已经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剪力墙造成损伤。后浇留槽内的剪力墙水平钢筋和剪力墙竖向钢筋外露,提高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粘结力的可靠性,后浇留槽的存在使后浇次梁嵌入到剪力墙内部,节点结构的施工质量容易控制,且具有较理想的外观。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shear wall and post pouring concrete secondary beam and po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a shear wall with concrete beam, it connects the shear wall and after pouring concrete beams arranged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wall reinforced steel,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pouring groove beam after mixing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concrete secondary beam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connection piece set shear wall in the post the concrete beam, connecting pieces of the outer mouth exposed to shear wall and wall surface flush with the wall, horizontal reinforcement and vertical reinforcement exposed wall on the left after pouring groove surfac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ouring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adopts concrete secondary beam and longitudinal reinforcing bar is connected by embedded connection piece, and can not cause damage to concrete shear wall which has been poured. After pouring left vertical bar horizontal shear wall of reinforced shear walls and exposed groove,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act surface bond strength of the new and old concrete, pouring the left slot after pouring into the secondary beam shear wall, easy to control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node structure, and has ideal app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浇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剪力墙,特别涉及该剪力墙与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浇筑方法。
技术介绍
剪力墙是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一般由钢筋混凝土做成。在以下类型的工程中,要求剪力墙先于楼面梁浇筑:1、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建筑在建造时,为加快施工进度,塔楼的混凝土核心筒剪力墙通常采用爬模的施工方案,使得核心筒剪力墙的施工进度超前楼面的梁板结构3~5层。2、多层及高层建筑的清水混凝土结构墙在施工时,为增强模板的密闭性能,防止漏浆,保证墙体整体感,要求完成清水混凝土墙整体的浇筑施工后,再进行外侧功能区的楼面梁板的施工。上述结构中,楼面梁需要在剪力墙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才能施工,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楼面梁的节点是一个难点,通常为了避免这个难点,楼面梁通常选用钢梁,采用在剪力墙内预埋钢板,钢梁与预埋板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法,这样剪力墙与楼面梁之间连接节点较容易处理。但钢结构楼面的造价较高。当楼面次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目前先浇筑的剪力墙与后浇筑的次梁的连接节点的处理方法是:先浇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当剪力墙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将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以植筋的方式种植到混凝土剪力墙内,之后将剪力墙表面与混凝土次梁的接触面凿毛,并对凿毛后的接触面进行清理。绑扎混凝土次梁钢筋并搭设模板,最后浇筑混凝土次梁并养护。剪力墙与后浇筑的次梁的连接节点的存在下述缺点:1、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是以植筋的方式种植到混凝土剪力墙内的,植筋时需要在混凝土剪力墙上开设植筋孔。剪力墙内的钢筋很容易在开设植筋孔时被破坏,尤其是次梁的位置正好处于剪力墙暗柱位置上时,暗柱内钢筋的缺失将对结构的安全性带来隐患。2、植筋是一种通过化学结构胶将钢筋粘结在植筋孔内的技术,对结构胶的质量以及操作者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现场的质量控制较难。3、混凝土次梁的竖向力是通过次梁与剪力墙的接触面粘结传递给剪力墙的,虽然对接触面进行了凿毛处理,但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的粘结力的可靠性还有待研究,次梁的根部容易成为结构的薄弱点,尤其是次梁跨度较大荷载较重时,这种连接节点的安全储备是不足的。4、这种节点在受力时,容易在混凝土次梁与剪力墙的接触面处产生裂缝,影响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力直接、具备可靠受力性能的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结构。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结构连接剪力墙和后浇筑混凝土次梁,所述墙体内设置竖向钢筋及水平钢筋,所述连接结构内预留次梁后浇注槽,所述剪力墙在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对应位置设置接驳件,所述接驳件的外口暴露于剪力墙墙体表面并与墙面齐平,墙体内的水平钢筋及竖向钢筋外露在所述后浇留槽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后浇筑混凝土次梁设有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所述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与所述接驳件的外口机械连接,所述后浇筑混凝土次梁设有锚固纵筋,所述锚固纵筋与所述接驳件的内口机械连接,并在所述剪力墙内弯折锚固。进一步的,所述后浇留槽的宽度比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宽度少50-100毫米,后浇留槽的高度比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高度少150-200毫米,后浇留槽的深度为30毫米。所述剪力墙水平钢筋和剪力墙竖向钢筋在绑扎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30毫米。所述后浇留槽位于次梁安装节点中部。本专利技术还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浇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绑扎剪力墙钢筋结构,在剪力墙与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对应的连接位置预留接驳件;S102架设剪力墙模板,模板在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的中心位置对应设有一洞口,并在所述洞口中嵌入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与洞口尺寸相同,所述封堵装置外表面超出模板外表面与模板外表面平齐;S103浇筑剪力墙混凝土,在剪力墙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拆除剪力墙模板并拆除板条、取出封堵装置,此时接驳件外口暴露在剪力墙表面,封堵装置位置形成后浇留槽;将后浇留槽表面凿毛并清理内表面,使得后浇留槽内的剪力墙水平钢筋及剪力墙竖向钢筋外露;S104将接驳件外口与混凝土次梁的纵向钢筋连接,并绑扎次梁钢筋结构、架设次梁模板,完成混凝土次梁的浇筑。进一步的,步骤S101中,所述接驳件的外口与剪力墙外皮平,所述接驳件的内口连接一锚固纵筋;所述锚固纵筋在墙内弯折锚固。进一步的,步骤S102中,所述洞口的宽度比混凝土次梁的宽度小50-100毫米;所述洞口的高度比混凝土次梁的高度小150-200毫米。同时,步骤S102中,所述封堵装置的厚度比模板厚度多30毫米。同时,步骤S102中,所述封堵装置为聚苯板制成的板状物,封堵时,封堵装置外侧利用板条和钢钉与剪力墙固定。由于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通过预埋的接驳件连接,直接锚固到混凝土剪力墙内,不会对已经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剪力墙造成损伤。后浇留槽内的剪力墙水平钢筋和剪力墙竖向钢筋外露,提高了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粘结力的可靠性,后浇留槽的存在使后浇次梁嵌入到剪力墙内部,保证了次梁的根部与剪力墙之间的整体性,这种节点尤其适合运用在跨度较大荷载较重的剪力墙与后浇筑次梁的连接节点中,节点结构的施工质量容易控制,且具有较理想的外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剪力墙内钢筋及接驳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剪力墙封闭模板及嵌入封堵装置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剪力墙封闭模板及嵌入封堵装置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剪力墙完成混凝土浇筑,拆除模板及封堵装置后的剖面图。图6位本专利技术所述剪力墙在完成次梁浇筑后的示意图。图中,1:剪力墙,2:后浇筑混凝土次梁,3:剪力墙竖向钢筋,4:剪力墙水平钢筋,5:后浇留槽,6:次梁纵向钢筋,7:接驳件,8:锚固纵筋,9:剪力墙模板,10:封堵装置,11:板条,12:钢钉,21:混凝土次梁箍筋,81:弯折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剪力墙1,包括剪力墙水平钢筋4、剪力墙竖向钢筋3,所述剪力墙1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2在如图所示的剪力墙中部连接,该连接点为剪力墙预留的次梁2浇筑节点,该次梁为后期浇筑。剪力墙1在混凝土次梁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接驳件7,所述接驳件7设置在次梁纵向钢筋6的对应位置,外口暴露于剪力墙1墙体外表面,与后浇筑的混凝土次梁的纵向钢筋6连接,内口与锚固纵筋8连接,所述锚固纵筋8在所述剪力墙1内弯折锚固。剪力墙1内预留次梁后浇留槽5,墙体内的水平钢筋4及竖向钢筋3外露在所述后浇留槽5表面。所述剪力墙1设置接驳件7,后浇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6通过预埋的接驳件7连接,直接锚固到混凝土剪力墙内,不会对已经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剪力墙造成损伤。作为一种机械连接方式,对操作者的操作技术要求不高,现场的质量容易保障。所述后浇留槽5内的剪力墙水平钢筋4和剪力墙竖向钢筋3外露,提高了后浇筑混凝土次梁与先浇筑混凝土剪力墙接触面粘结力的可靠性。后浇留槽5的存在使后浇筑混凝土次梁2嵌入到剪力墙1内部,保证了次梁的根部与剪力墙之间的整体性,由于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粘结力的可靠性和整体性大大增强,这种连接结构不容易在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浇筑方法

【技术保护点】
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连接剪力墙(1)和后浇筑混凝土次梁(2),所述剪力墙(1)墙体内设置竖向钢筋(3)及水平钢筋(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内预留次梁后浇留槽(5),所述剪力墙(1)在后浇筑混凝土次梁(2)的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6)对应位置设置接驳件(7),所述接驳件(7)的外口暴露于剪力墙(1)墙体表面并与墙面齐平,墙体内的水平钢筋(4)及竖向钢筋(3)外露在所述后浇留槽(5)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连接剪力墙(1)和后浇筑混凝土次梁(2),所述剪力墙(1)墙体内设置竖向钢筋(3)及水平钢筋(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内预留次梁后浇留槽(5),所述剪力墙(1)在后浇筑混凝土次梁(2)的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6)对应位置设置接驳件(7),所述接驳件(7)的外口暴露于剪力墙(1)墙体表面并与墙面齐平,墙体内的水平钢筋(4)及竖向钢筋(3)外露在所述后浇留槽(5)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筑混凝土次梁(2)设有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6),所述混凝土次梁纵向钢筋(6)与所述接驳件(7)的外口机械连接,所述后浇筑混凝土次梁(2)设有锚固纵筋(8),所述锚固纵筋(8)与所述接驳件(7)的内口机械连接,并在所述剪力墙(1)内弯折锚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留槽(5)的宽度比后浇筑混凝土次梁(2)的宽度少50-100毫米,后浇留槽(5)的高度比后浇筑混凝土次梁(2)的高度少150-200毫米,后浇留槽(5)的深度为3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水平钢筋(4)和剪力墙竖向钢筋(3)在绑扎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30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留槽(5)位于次梁安装节点中部。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剪力墙与后浇筑混凝土次梁的连接结构的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凌华龚铭包风赵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