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道床改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2451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检修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道床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既有长钢轨朝所述运营线路的外侧移动,即将所述既有长钢轨外拨,所述既有长钢轨的外拨幅度满足于道床改造施工作业空间的需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不断轨的条件下完成道床结构的改造,施工效率高;不中断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不影响正常运营;通过连接短轨为施工车辆的通行提供便利,便于施工;结构简单、合理,适于推广。

Track bed rebuilding method for rail traffic operation l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ail maintenance technical field, especially the ballast modification method for rail transit li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oth lateral move toward the long rail line operators, namely the existing long rail outdialing the existing long rail outdialing need amplitude to meet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operation b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are: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in the rail track structu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uninterrupted rail opera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by connecting the short rail to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construction, the traffic is convenient for construction;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suitable for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道床改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检修维护
,尤其是一种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道床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线路服役时间的增长,因各种因素导致的道床结构失效都难以避免,如由于旁通道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道床结构与隧道管壁脱离,轨道结构开裂等。运营线路的道床改造往往需要在不中断运营的条件下进行,以往改造工程中需切断长钢轨采用短轨过渡,施工结束后再恢复长钢轨。该方案不仅施工效率低,而且焊接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道床改造方法,通过钢轨接驳器将既有长钢轨外拨留出施工作业空间,在不断轨的条件下实现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道床改造。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道床改造方法,用于对运营线路的道床进行改造,所述道床上方承载有既有长钢轨,列车在所述既有长钢轨上运行,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既有长钢轨朝所述运营线路的外侧移动,即将所述既有长钢轨外拨,所述既有长钢轨的外拨幅度满足于道床改造施工作业空间的需要。在所述既有长钢轨的外拨起讫点分别安装钢轨接驳器,所述钢轨接驳器至少包括特种尖轨、台板,所述特种尖轨的一端与所述既有长钢轨连接固定,另一端沿所述运营方向延伸,所述特种尖轨顶贴在所述既有长钢轨的内侧面,所述台板支撑在所述特种尖轨的下方,所述特种尖轨被限位于所述既有长钢轨与所述台板之间。在安装于所述既有长钢轨的外拨起讫点的特种尖轨之间连接短轨,使所述特种尖轨和所述短轨配合构成施工车辆通行线路。所述特种尖轨的一侧端部成形为钢轨状。所述特种尖轨的一端与所述既有长钢轨之间通过螺栓构成可拆卸式的连接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不断轨的条件下完成道床结构的改造,施工效率高;不中断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不影响正常运营;通过连接短轨为施工车辆的通行提供便利,便于施工;结构简单、合理,适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面图;图4为图3中A向的侧视图;图5为图3中B-B向截面图;图6为图3中C-C向截面图;图7为图3中D-D向截面图;图8为图3中E-E向截面图;图9为图3中H向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9所示,图中标记1-5分别表示为:既有长钢轨1、左侧特种尖轨2、右侧特种尖轨3、台板4、螺栓孔5。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道床改造方法,用于对运营线路中的道床进行改造,道床上方支撑既有长钢轨,既有长钢轨沿线路方向布置,列车在既有长钢轨上运行。改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如图1所示,将既有长钢轨1朝运营线路的外侧移动,即将既有长钢轨1外拨,既有长钢轨1的外拨幅度满足于道床改造施工作业空间的需要。此时,与现有技术中将既有长钢轨1改造点附近切断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既有长钢轨1保持不断轨,从而不影响列车在正常运营时间的运行。2)如图1所示,在既有长钢轨1的外拨起讫点分别安装钢轨接驳器,钢轨接驳器至少包括特种尖轨2、3,台板4及螺栓,其中特种尖轨2、3分别对应设置在位于两侧的既有长钢轨1。特种尖轨2、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既有长钢轨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具体而言,如图4和图9所示,在既有长钢轨1上开设有螺栓孔5,在特种尖轨2、3上也分别开设有对应大小的螺栓孔,通过在螺栓孔内拧入螺栓实现特种尖轨2、3分别与对应的既有长钢轨1之间可拆卸式的连接固定,便于在改造完成后拆除特种尖轨2、3。以特种尖轨2为例,如图4-9所示,特种尖轨2顶贴在既有长钢轨1的内侧表面,并对已经外拨的既有长钢轨1的起讫点局部进行支撑。台板4支撑在特种尖轨2的下方,使得特种尖轨2被限位于既有长钢轨1与台板4之间,保证特种尖轨2的位置固定且受力稳定。特种尖轨3的安装结构与特种尖轨2的安装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台板4的板型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满足于使特种尖轨2、3可分别顶贴于对应的既有长钢轨1内侧表面的需要。3)在安装于既有长钢轨1的外拨起讫点的特种尖轨2或特种尖轨3之间连接短轨,使特种尖轨2或特种尖轨3分别与对应的短轨配合从而构成施工车辆通行线路。具体而言,以特种尖轨2以及其所对应的既有长钢轨1为例,在既有长钢轨1外拨的起点和讫点分别固定设置有特种尖轨2,在两段特种尖轨2之间固定设置有短轨,使得两段特种尖轨2连接固定构成一体,从而形成施工车辆通行线路,以便于道床改造中所使用的施工车辆在该通行线路上行驶,为道床改造的施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图4-9所示,特种尖轨2的断面采用渐变式的结构设计,是为了将施工车辆从既有长钢轨1上引到施工车辆通行线路上。为了便于短轨的连接,如图9所示,特种尖轨2和特种尖轨3的一侧端部均成正常的钢轨状,其钢轨的轨型与待接短轨的轨型相吻合适配。4)进行道床的改造。假设道床改造在夜间天窗时间进行,可以将既有长钢轨1外拨后安装特种尖轨2、3,既满足了道床改造施工作业所需的空间,施工车辆也可以通过特种尖轨2、3与短轨构成的施工车辆通行线路快速的到达作业地点,待天窗点结束后拆除特种尖轨2、3,台板4以及短轨,既有长钢轨1可以快速恢复就位,恢复运营。而现有技术中的既有线改造需要把既有长钢轨1改造点附近切断,把切断的钢轨搬到一边,再进行道床改造,改造完成后又要把切断的钢轨安装到原来位置,同时再把它与既有钢轨焊接起来重新变成长钢轨。由于施工步骤较多,以上施工往往无法在一个天窗时间点完成,工效低。本实施例一方面实现了在不断轨的条件下完成道床结构的改造,降低了施工的影响,同时保证列车运营的正常进行;而在另一方面,利用钢轨接驳器实现了施工车辆通行线路的搭建,为施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增加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耗时。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如:特种钢轨2、3的轨型;特种钢轨2、3与既有长钢轨1之间的连接方式等,故在此不一一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道床改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道床改造方法,用于对运营线路的道床进行改造,所述道床上方承载有既有长钢轨,列车在所述既有长钢轨上运行,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既有长钢轨朝所述运营线路的外侧移动,即将所述既有长钢轨外拨,所述既有长钢轨的外拨幅度满足于道床改造施工作业空间的需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道床改造方法,用于对运营线路的道床进行改造,所述道床上方承载有既有长钢轨,列车在所述既有长钢轨上运行,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既有长钢轨朝所述运营线路的外侧移动,即将所述既有长钢轨外拨,所述既有长钢轨的外拨幅度满足于道床改造施工作业空间的需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道床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既有长钢轨的外拨起讫点分别安装钢轨接驳器,所述钢轨接驳器至少包括特种尖轨、台板,所述特种尖轨的一端与所述既有长钢轨连接固定,另一端沿所述运营方向延伸,所述特种尖轨顶贴在所述既有长钢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强刘加华陶佳元王钱荣郑玄东宋真民余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