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WRC-FPLD和WDM-PON组网的混沌保密通信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WRC-FPLD和WDM-PON组网的混沌保密通信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保密通信技术在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一直是世界各国竞相关注的研究热点问题。目前,传统的保密通信技术因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导致了量子保密通信、混沌保密通信等一些新型保密通信技术的出现。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超过400公里抵御量子黑客攻击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已经被实现,然而高质量单光子源获取技术、单光子探测器的量子效率、系统稳定性及成本等问题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实际应用。混沌保密通信技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另一种新型的信息安全保密通信技术,这种保密通信技术主要基于混沌信号具有的遍历性、非周期、连续宽带频谱、类噪声等特性,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混沌信号作为载波,将传输信号隐藏在混沌载波中,或者通过符号动力学分析赋予不同的波形以不同的信息序列,在接收端利用混沌的属性或同步特性解调出所传输的信息,它可实现信息的物理层加密,因而在信息安全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自1990年Pecora和Carroll发现混沌系统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同步之后,利用混沌和混沌同步实现保密通信已经成为近年来保密通信技术的研究热点。目前,混沌和混沌同步系统已从最初的电路实现发展到目前的激光器实现。其中,半导体激光器(SLs)由于具有在光反馈、光电反馈以及光注入等外部扰动下容易实现混沌光输出、成本低、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WRC‑FPLD和WDM‑PON组网的混沌保密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线路终端模块、光网络用户模块;在光线路终端模块与光网络用户模块之间依次连接有波分复用器、色散、功率补偿模块、波分解复用器;所述光线路终端模块用于利用光反馈下WRC‑FPLD产生波长可调谐的混沌载波信号,拟传输的信息经过调制器后加载到混沌载波信号上;加载信息后的混沌载波经波分复用器、普通光纤、色散功率补偿模块及波分解复用器后传送到光网络用户模块;所述光网络用户模块用于利用自由运行的WRC‑FPLD作为一个无色光源,从波分解复用器传送来的信号注入到自由运行的WRC‑FPLD使其产生与光线路终端模块相应波长单元几乎相同的混沌信号,从而实现发射端某波长单元与该用户单元的混沌保密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WRC-FPLD和WDM-PON组网的混沌保密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线路终端模块、光网络用户模块;在光线路终端模块与光网络用户模块之间依次连接有波分复用器、色散、功率补偿模块、波分解复用器;所述光线路终端模块用于利用光反馈下WRC-FPLD产生波长可调谐的混沌载波信号,拟传输的信息经过调制器后加载到混沌载波信号上;加载信息后的混沌载波经波分复用器、普通光纤、色散功率补偿模块及波分解复用器后传送到光网络用户模块;所述光网络用户模块用于利用自由运行的WRC-FPLD作为一个无色光源,从波分解复用器传送来的信号注入到自由运行的WRC-FPLD使其产生与光线路终端模块相应波长单元几乎相同的混沌信号,从而实现发射端某波长单元与该用户单元的混沌保密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RC-FPLD和WDM-PON组网的混沌保密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路终端模块包括:多个波长单元,其中每个波长单元包括:由波长可调谐混沌载波发生模块(1)、第一耦合器(2)、混沌载波监控输出模块、第一偏振控制器(3)及调制器(4)构成的发射机以及第一放大器(5)、耦合器(6);从波长可调谐混沌载波发生模块(1)产生的信号经过第一耦合器(2)分成2路,一路与混沌载波监控输出模块连接,用于监控载波信号;另一路依次通过第一偏振控制器(3)及调制器(4)、第一放大器(5)、第二耦合器(6)后,经过第二耦合器(6)分成2部分,一部分用于监控加载信息后的混沌载波,另一部分经波分复用器(7)、光纤信道、色散、功率补偿模块(8)、波分解复用器(9)后进入光网络用户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RC-FPLD和WDM-PON组网的混沌保密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可调谐混沌载波发生模块(1)包括温度控制器(110)、电流控制器(111)、WRC-FPLD(112)、环形器(113)、耦合器I(114)、放大器(115)、可调滤波器(116)、偏振控制器(117)、可调衰减器(118)、耦合器II(119)、光功率计I(120)、控制调节模块(125);所述WRC-FPLD(112)依次与环形器(113)、耦合器I(114)、第二放大器(115)、可调滤波器(116)、偏振控制器(117)、可调衰减器(118)、耦合器II(119)连接;从耦合器I(114)输出的信号分两路,一路与所述第二放大器(115)连接,另一路与所述控制调节模块(125)连接,控制调节模块(125)分别与温度控制器(110)、电流控制器(111)连接,温度控制器(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涛,吴正茂,夏光琼,唐曦,林晓东,樊利,杨文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