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控制模块连接在电压输入端与第一电压输出端之间,第二开关控制模块连接在第一电压输出端与第二电压输出端之间,充放电控制模块的高电平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第一MOS管MN3的栅极相连,充放电控制模块的低电平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第二MOS管MN4的栅极相连,第一MOS管MN3的漏极连接在第一电压输出端,第二MOS管MN4的源极与电源地连接,第一MOS管MN3的源极与第二MOS管MN4的漏极相连,功率电感L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MOS管MN3的源极,功率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池模块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功率电感L1与电池模块之间,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实现简单高效、智能化的电源路径管理,而且实现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快充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
技术介绍
在快充电源芯片中,由于需要同时具有充电、放电这两个功能,同时充放电的电流很大,而且很多要求能够实现边充电边放电,这样导致整个系统的电源路径就很复杂了。在快充电源芯片中,有快速充电和快速放电这2个功能,目前现有的一种技术方案是对这2个功能分开单独进行电源路径管理,即将快速充电的电源路径和快速放电的电源路径分开分别单独对开关充电降压DCDC的输出级电路和BOOSTDCDC的输出级电路进行电源路径管理。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增加另外一条电源路径来直接将VIN的电流旁路给VOUT,以使得在实现边充电边放电的工作状态下,负责放电功能的BOOSTDCDC就不再需要工作,功耗减少了,效率提高了,但这种方案需要对相关的电路做一些修改,实现比较复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单高效、智能化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是目前快充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以实现简单高效、智能化的电源路径管理,让整个快充电源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集成度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控制模块、第二开关控制模块、第一电压输出端、第二电压输出端、充放电控制模块、第一MOS管MN3、第二MOS管MN4、功率电感L1、第一电容以及电池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连接在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之间,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的高电平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栅极相连,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的低电平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MOS管MN4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漏极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二MOS管MN4的源极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MN4的漏极相连,所述功率电感L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源极,所述功率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功率电感L1与所述电池模块之间,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可选地,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括充电控制器、放电控制器、驱动电路和第二电容,所述充电控制器、放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以使得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充电控制器和/或放电控制器产生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第一MOS管MN3和第二MOS管MN4,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源极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第三MOS管MN1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三MOS管MN1导通状态的第一开关控制器,所述第三MOS管MN1的漏极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MN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MOS管MN1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第四MOS管MN2和用于控制所述第四MOS管MN2导通状态的第二开关控制器,所述第四MOS管MN2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MOS管MN2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四MOS管MN2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可选地,所述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还包括电池检测电阻;所述电池检测电阻连接在所述功率电感L1与所述电池模块之间。可选地,所述电池模块为锂电池。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在整个电源路径中,设置一个电压输出端并将其作为中间端,通过中间端的电压VTEM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使充放电控制模块中的开关充电降压DCDC和放电BOOSTDCDC共用驱动电路高低侧的功率管,实现单电感完成降压和升压的功能,节省了很大的成本,而且还能实现高效的边充电边放电的功能,进而实现了一种简单高效、智能化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让整个快充电源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集成度高的特点。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控制模块10、第二开关控制模块20、第一电压输出端VTEM、第二电压输出端VOUT、充放电控制模块30、第一MOS管MN3、第二MOS管MN4、功率电感L1、第一电容Cout以及电池模块40;其中,所述的第一开关控制模块10连接在电压输入端VIN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VTEM之间,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20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电压输出端VTEM与所述的第二电压输出端VOUT之间,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模块30的高电平驱动信号输出端HDR与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栅极相连,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模块30的低电平驱动信号输出端LDR与所述第二MOS管MN4的栅极相连,所述的第一MOS管MN3的漏极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电压输出端VTEM,所述的第二MOS管MN4的源极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的第一MOS管MN3的源极与所述的第二MOS管MN4的漏极相连,所述的功率电感L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源极,所述功率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40连接,所述的第一电容Cout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功率电感L1与所述电池模块40之间,所述的第一电容Cout的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在整个电源路径中,设置一个电压输出端即第一电压输出端VTEM,并将其作为中间端,通过中间端的电压VTEM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使充放电控制模块中的开关充电降压DCDC和放电BOOSTDCDC共用驱动电路高低侧的功率管,即第一MOS管MN3和第二MOS管MN4,实现单电感完成降压和升压的功能,节省了很大的成本,而且还能实现高效的边充电边放电的功能,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控制模块、第二开关控制模块、第一电压输出端、第二电压输出端、充放电控制模块、第一MOS管MN3、第二MOS管MN4、功率电感L1、第一电容以及电池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连接在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之间,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的高电平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栅极相连,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的低电平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MOS管MN4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漏极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二MOS管MN4的源极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MN4的漏极相连,所述功率电感L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源极,所述功率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功率电感L1与所述电池模块之间,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控制模块、第二开关控制模块、第一电压输出端、第二电压输出端、充放电控制模块、第一MOS管MN3、第二MOS管MN4、功率电感L1、第一电容以及电池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块连接在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之间,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的高电平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栅极相连,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的低电平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MOS管MN4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漏极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二MOS管MN4的源极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MN4的漏极相连,所述功率电感L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MN3的源极,所述功率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功率电感L1与所述电池模块之间,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括充电控制器、放电控制器、驱动电路和第二电容,所述充电控制器、放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以使得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充电控制器和/或放电控制器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裕捷,梁仁光,李仕炽,李仕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鸿智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