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组件、Type‑C接头和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14933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Type‑C接头和终端,其中,电路板组件包括:在采用USB2.0协议充电时,将Type‑C接口中的第一组闲置引脚连接至充电管理芯片中的供电引脚,将Type‑C接口中的第二组闲置引脚接地。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Type‑C接口的闲置引脚作为电源引脚使用,提高了充电时USB端的最大允许电流,从而降低了Type‑C接口的发热概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板组件、Type-C接头和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一种Type-C接头和一种终端。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手机等终端的电池容量越来越大,为了减少充电时间,采用超级快速充电技术也越来越普遍,主流快速充电技术主要包括高压快充和低压直充,虽然低压直充相比高压快充有效解决了主板芯片的发热问题,但低压直充技术也造成了USB充电接口的大电流发热问题。Type-C接口支持正反盲插,如图1所示,Type-C接口常规用作充电的有四个引脚,包括VBUS(A4,A9,B4,B9)与GND(A1,A12,B1,B12),按照一个引脚通过1.25A的电流计算,1.25AX4=5A,四个引脚理论上最多只能承受5A电流,充电电流超过5A以上就会发烫甚至烧坏,而低压直充的未来的充电电流肯定会超过5A。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电路板组件,以改善大电流低压直充过程中Type-C接口发热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路板组件,在电路板组件上安装有Type-C接口,而Type-C接口连接至充电管理芯片,在采用USB2.0协议充电时,存在多个闲置引脚,通过将多个闲置引脚分别作为电源引脚,并连接至充电管理芯片中的供电引脚,以及对应的接地引脚,结合已经存在的四个电源引脚,使Type-C接口能够承受大于5A的电流,在一个引脚通过的电流小于或等于1.25A时,Type-C接口发热甚至烧毁的概率降低,即通过将Type-C接口的闲置引脚作为电源引脚使用,提高了充电时USB端的最大允许电流,从而降低了Type-C接口的发热概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在采用USB2.0协议充电时,将Type-C接口中的第一组闲置引脚连接至充电管理芯片中的供电引脚,将Type-C接口中的第二组闲置引脚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电路板组件上安装有Type-C接口,而Type-C接口连接至充电管理芯片,在采用USB2.0协议充电时,存在多个闲置引脚,通过将多个闲置引脚分别作为电源引脚,并连接至充电管理芯片中的供电引脚,以及对应的接地引脚,结合已经存在的四个电源引脚,使Type-C接口能够承受大于5A的电流,在一个引脚通过的电流小于或等于1.25A时,Type-C接口发热甚至烧毁的概率降低,即通过将Type-C接口的闲置引脚作为电源引脚使用,提高了充电时USB端的最大允许电流,从而降低了Type-C接口的发热概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闲置引脚包括:第二对引脚、第三对引脚、第十对引脚和第十一对引脚。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采用USB2.0协议充电时,TX/RX差分信号引脚(即第二对引脚、第三对引脚、第十对引脚和第十一对引脚)为闲置引脚,将闲置引脚分别作为电源引脚与接地引脚,在不影响其他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了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另外,闲置引脚还包括辅助信号引脚(sub1与sub2,即第二排第五列引脚与第二排第五列引脚),在采用sub1与sub2作为电源引脚与接地引脚后,能够进一步提高Type-C接口102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但是在采用sub1与sub2作为电源引脚与接地引脚时,由于正反不具有对称性,需要注意插头的插入方向。具体地,在现有的Type-C接口的引脚定义中,Type-C接口包括12对引脚,并分别为(A1,B12)、(A2,B11)、(A3,B10)、(A4,B9)、(A5,B8)、(A6,B7)、(A7,B6)、(A8,B5)、(A9,B4)、(A10,B3)、(A11,B2)、(A12,B1),第二对引脚、第三对引脚、第十对引脚和第十一对引脚分别为(A2,B11)、(A3,B10)、(A10,B3)、(A11,B2)。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将第三对引脚与第十对引脚作为第一组闲置引脚;将第二对引脚与第十一对引脚作为第二组闲置引脚。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分别将第三对引脚与第十对引脚确定为第一组闲置引脚,即作为电源引脚,将第二对引脚与第十一对引脚确定为第二组闲置引脚,一方面,能够将Type-C接口能够承受的充电电流提升至10A,另一方面,第三对与第十对引脚水平对应,第二对与第十一对引脚水平对应,满足在对应的Type-C接头插入时,正向与反向的盲插需求。在配置后的Type-C接口中,在12对引脚中,作为电源引脚的包括第三对、第四对、第九对与第十对(A3,A4,A9,A10,B3,B4,B9,B10),作为GND引脚(接地引脚)的包括第一对、第二对、第十一对与第十二对(A1,A2,A11,A12,B1,B2,B11,B12),按照一个引脚通过1.25A电流计算,1.25AX8=10A,即理论上可以承受10A电流。另外,也可以将第二对、第四对、第九对与第十一对作为电源引脚,将第一对、第三对、第十对与第十二对作为GND引脚。还可以分别只增加一对闲置引脚作为电源引脚,一对闲置引脚作为GND引脚。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电池连接器,设置于电路板组件上,电池连接器连接至充电管理芯片,电池连接器还可拆卸连接至电池,以通过Type-C接口给电池充电。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电路板组件上还设置有电池连接器,电池连接器连接至充电管理芯片,电池连接器与电池的充电接头连接,以在Type-C接口接入供电电源时,实现对电池的充电。电池具体为锂电池。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充电管理芯片包括PE/PE+识别芯片,PE/PE+识别芯片的Vbus引脚连接至第一组闲置引脚,PE/PE+识别芯片的输出GND引脚连接至第二组闲置引脚。在该技术方案中,充电管理芯片包括PE/PE+识别芯片,通过将PE/PE+识别芯片的Vbus引脚连接至第一组闲置引脚,PE/PE+识别芯片的输出GND引脚连接至第二组闲置引脚,通过设置PE/PE+识别芯片,实现了低压快充,通过将闲置引脚分别连接至PE/PE+识别芯片的Vbus和输出GND引脚,提升了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流,在降低发热的同时,提升快充效率。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充电管理芯片还包括QC识别芯片,QC识别芯片的D+引脚连接至Type-C的D+引脚,QC识别芯片的D-引脚连接至Type-C的D-引脚。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分别将QC识别芯片的D+引脚连接至Type-C的D+引脚,QC识别芯片的D-引脚连接至Type-C的D-引脚,实现了电路板组件的快充功能。具体地,充电管理芯片可以是集成芯片,集成芯片包括PE/PE+识别芯片与QC识别芯片,通过多个芯片集成,可以满足多种充电方式设置需求。QC(QuickCharge)协议是由设备通过USB数据通讯口D+/D-输出电压信号给充电器,在充电器内置有输入解码芯片,以判断充电器需要的电压大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Type-C接头,在采用USB2.0协议充电时,将Type-C接头中的第一组闲置引脚连接至USB接口中的供电引脚,将Type-C接头中的第二组闲置引脚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电路板组件上安装有Type-C接头,而Type-C接头连接至充电管理芯片,在采用USB2.0协议充电时,存在多个闲置引脚,通过将多个闲置引脚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0/201710107538.html" title="电路板组件、Type‑C接头和终端原文来自X技术">电路板组件、Type‑C接头和终端</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上设置有Type‑C接口,所述Type‑C与充电管理芯片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在采用USB2.0协议充电时,将所述Type‑C接口中的第一组闲置引脚连接至所述充电管理芯片中的供电引脚,将所述Type‑C接口中的第二组闲置引脚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上设置有Type-C接口,所述Type-C与充电管理芯片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在采用USB2.0协议充电时,将所述Type-C接口中的第一组闲置引脚连接至所述充电管理芯片中的供电引脚,将所述Type-C接口中的第二组闲置引脚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闲置引脚包括:第二对引脚、第三对引脚、第十对引脚和第十一对引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三对引脚与所述第十对引脚作为所述第一组闲置引脚;将所述第二对引脚与所述第十一对引脚作为所述第二组闲置引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组件上,所述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充电管理芯片,所述电池连接器还可拆卸连接至电池,以通过所述Type-C接口给所述电池充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包括PE/PE+识别芯片,所述PE/PE+识别芯片的Vbus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组闲置引脚,所述PE/P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伟
申请(专利权)人: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