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9722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其原料包含下述重量份的下述组分:水泥320~360份,粉煤灰80~110份,机制山砂660~720份,碎石960~1230份,硅粉80~120份,水150~165份,减水剂10.5~12.5份,引气剂4~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混凝土使用的细骨料为机制山砂,达到C60高强度等级,能够满足超高层建筑所采用的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小,初始坍落度在210~240mm范围内,扩展度亦不小于500mm,通过引气剂适当引气,使混凝土中能分布均匀的微气泡起到滚珠效应,有效提高混凝土初始扩展度,混凝土可泵性能好。

High strength mechanism sand hill concret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igh-strength mechanism hill sand concrete, the raw material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group the weight: 320 to 360 portions of cement, fly ash from 80 to 110, 660 to 720 portions of mechanism sand gravel, 960 ~ 1230, 80 ~ 120 silica fume, water from 150 to 165, 10.5 water reducing agent ~ 12.5, 4 ~ 7 air entraining agent. The fine aggregate used for concrete of the invention is a mechanism mountain sand and reaches C60 high strength grade, and can satisfy the strength requirement of the concrete used in the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The slump loss of concrete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is small, the initial slump in the range of 210 ~ 240mm, expansion degree is not less than 500mm, through appropriate air entraining air entraining agent, so that the micro bubbles in concrete can evenly distributed to the ball effec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itial expansion of concrete, concrete pump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建筑所使用的混凝土的强度及其其他相关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C60及以上的高强度混凝土广泛运用于高层、超高层,及大跨度桥梁工程之中。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贵州、重庆、湖南等山区地区有着丰富的山砂机制山砂资源,其蕴藏量丰富,能够大量开发与运用。科学合理的将机制山砂运用在工程实践中,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机制山砂采自石英矿床,经机械破碎、磨细,在机械力的作用下,成不规则的多棱角形状,与水泥浆料形成较强的粘接力,增强浆料的抗折、抗压强度。但机制山砂多成不规则立方体,表面粗糙,棱角多,级配较差,其配制的混凝土较天然砂混凝土,塌落度较小、需水量大、和易性稍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其原料包含下述重量份的下述组分:优选地,所述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的原料包含下述重量份的下述组分:优选地,所述水泥为PII52.5硅酸盐水泥,强度富裕系数大于1.15,比表面积为335~375m2/kg。优选地,所述矿粉为S95级矿粉。优选地,所述粉煤灰为II级粉煤灰。优选地,所述机制山砂为贵州山砂。所述机制山砂细度模数2.5~3.2,含泥量小于2.0%,泥块含量小于1.0%。优选地,所述碎石粒径为5~31.5mm的连续级配,堆积密度为1500~1700kg/m3。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碎石为优质花岗碎石。优选地,所述硅粉的比表面积不小于18000m2/kg。优选地,所述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其减水率大于28%。所述引气剂为松香树脂类、烷基和烷基芳烃磺酸类或脂肪醇磺酸盐类引气剂。优选地,所述水为生活饮用水。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强度为C60等级,坍落度为210~240mm,扩展度不小于5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混凝土使用的细骨料为机制山砂,该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大于60Mpa,达到C60高强度等级,其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工作性能良好,通过掺加了硅粉使获得的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提高,能够满足超高层建筑所采用的混凝土的强度要求。(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小,初始坍落度在210~240mm范围内,扩展度亦不小于500mm,通过引气剂适当引气,使混凝土中能分布均匀的微气泡起到滚珠效应,有效提高混凝土初始扩展度,混凝土可泵性能好。(3)本专利技术使用机制山砂作为细骨料不仅可降低成本、节约工期,还可以充分利用岩石资源,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天然砂资源的需求,为高层建筑的施工提供可行方案。(4)II级粉煤灰与矿粉的大量使用,加大了对工业废料的使用,提高了机制山砂混凝土的和易性与流动性,改善机制山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减少水泥用量,减低混凝土的收缩及生产成本。(5)本专利技术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生产工艺条件下实施的,所使用的原材料全为普通混凝土使用的常规材料,价格低廉,材料易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对比制备的混凝土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的方法测试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所制得的混凝土拌和时间为120~150s,混凝土每30立方取样一次,检测坍落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水泥为海螺水泥有限公司PII52.5硅酸盐水泥,矿粉为S95级矿粉,粉煤灰为II级粉煤灰,机制山砂为贵州山砂,碎石为优质花岗岩粒径为5~10mm和10~31.5mm单粒级碎石。所用硅粉的比表面积不小于18000m2/kg,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实施例1一种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原料含有如下重量分的下述组分:水泥320份,粉煤灰95份,机制山砂705份,硅粉80份,水151份,减水剂11.8份,引气剂4份,碎石1023份,其中,5~25mm碎石305份,25~31.5mm碎石718份。所制得的混凝土经监测,其初始坍落度为225mm,扩展度为540mm,1h坍落度为220mm,1h扩展度为527mm。将制备的混凝土的浇筑满足有关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实施例2一种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原料含有如下重量分的下述组分:水泥330份,粉煤灰85份,机制山砂711份,硅粉85份,水158份,减水剂12份,引气剂5份,碎石1025份,其中,5~25mm碎石310份,25~31.5mm碎石715份。所制得的混凝土经监测,其初始坍落度为220mm,扩展度为535mm,1h坍落度为210mm,1h扩展度为505mm。实施例3一种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原料含有如下重量分的下述组分:水泥345份,粉煤灰80份,机制山砂721份,硅粉80份,水161份,减水剂12.3份,引气剂4.3份,碎石1037份,其中,5~25mm碎石317份,25~31.5mm碎石720份。所制得的混凝土经监测,其出机坍落度为230mm,扩展度为525mm,1h坍落度为230mm,1h扩展度为503mm。实施列1、2、3中混凝土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制得的混凝土按照常规条件养护即可,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必要的强度和耐久性。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含下述重量份的下述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含下述重量份的下述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原料包含下述重量份的下述组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II52.5硅酸盐水泥,强度富裕系数大于1.15,比表面积为335~375m2/kg。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为S95级矿粉。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II级粉煤灰。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机制山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山砂细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楚杰胡志勇胡蝶黄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