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胸罩的塑身衣,将塑身衣前端面分设成左、右塑身部,该左、右塑身部的顶缘,分别朝上一体车制成型有左、右罩杯部;其中该左、右塑身部相对侧分别设有链齿条,可令左、右塑身部相互连结,而左、右罩杯部相对侧,分别设有结合部,该结合部可相互连结,使得左、右罩杯部可罩设于胸部;另左、右塑身部的外侧上部,分别车缝有左、右束片部,该左、右束片部相对侧可相互连结,并罩覆于胸部外侧,防止副乳的产生,且左、右束片部可由胸部侧缘及下缘,将胸部集中托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身衣,尤指一种便利穿脱的结合胸罩的塑身衣。
技术介绍
习用的塑身衣与胸罩大都分开使用,当配合使用时,必须先穿着胸罩,再穿着塑身衣,分段使用上稍嫌麻烦,较不便利。另外,习知塑身衣是穿套于身上,利用其束紧力来达到束紧塑身的功效,所以其穿套的开口不能太大,因此塑身衣展开的幅度有限,导致塑身衣穿着或脱离时,皆会较为不便。习知塑身衣仅有束紧塑身的功效,并无提供集中托高胸部,或防副乳的功效,使得整体身材缺乏美感,是以本创作人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藉由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制造开发,经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于创造出一种可改进上述缺点,且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利穿脱、同时可防止副乳产生的结合胸罩的塑身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结合胸罩的塑身衣,包括有一塑身衣,塑身衣包括有左、右肩带部;该塑身衣前端面的顶缘中段处,由上而下朝塑身衣腹部处,将塑身衣前端面分设成左、右塑身部,该左、右塑身部的顶缘,分别朝上一体车制成型有左、右罩杯部;其中该左、右塑身部相对侧,分别设有链齿条;且左塑身部与右塑身部相对侧底部,设有拉链头及拉动垂片,该拉动垂片往上拉动,拉链头拉合二链齿条,令左、右塑身部相互连结;该左、右罩杯部相对侧,分别设有可相互连结,使得左、右罩杯部可罩设于胸部的结合部。其中,该左、右塑身部的外侧上部,分别车缝有左、右束片部,该左、右束片部的顶缘,分别朝上与左、右肩带部相连结,左、右束片部罩覆于胸部外侧,且左、右束片部的下部,分别朝左、右塑身部分设处延伸,并于左、右束片部端部,分别设有左、右连结部,该左、右连结部相互连结。其中,该左、右连结部分别为公、母扣带。-->其中,该左、右连结部分别为公、母黏扣带。其中,该左、右连结部以绳体连结。一种结合胸罩的塑身衣,其包括有一塑身衣,塑身衣包括有左、右肩带部;该塑身衣前端面的顶缘中段处,由上而下朝塑身衣腹部处,将塑身衣前端面分设成左、右塑身部,该左、右塑身部的顶缘,分别朝上一体车制成型有左、右罩杯部;其中该左、右塑身部相对侧,分别设有链齿条,该链齿条分别延伸至左、右罩杯部;且左塑身部与右塑身部相对侧底部,设有拉链头及拉动垂片,该拉动垂片往上拉动,拉链头拉合二链齿条,令左、右塑身部与左、右罩杯部相互连结。其中,该左、右塑身部的外侧上部,分别车缝有左、右束片部,该左、右束片部的顶缘,分别朝上与左、右肩带部相连结,左、右束片部罩覆于胸部外侧,且左、右束片部的下部,分别朝左、右塑身部分设处延伸,并于左、右束片部端部,分别设有左、右连结部,该左、右连结部相互连结。其中,该左、右连结部分别为公、母扣带。其中,该左、右连结部分别为公、母黏扣带。其中,该左、右连结部以绳体连结。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一、本技术的塑身衣及胸罩为相连的,可一次穿着或脱离,具有使用的便利性,改良习知塑身衣与胸罩需分段穿着的缺点。二、本技术利用链齿条与结合部可方便结合与分离,使得塑身衣及左、右罩杯的开口可加大,方便塑身衣及左、右罩杯的穿着或脱离。三、本技术塑身衣的左、右罩杯外侧,具有左、右束片部,可由胸部侧缘及下缘,将胸部集中托高,且左、右束片部可罩覆于胸部外侧,而达到防副乳的目的。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技术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拉链拉开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拉链拉合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右束片部结合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左、右束片部防副乳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结合胸罩的塑身衣,其包含一塑身衣1,该塑身衣1可供女性穿着使用,且塑身衣1前端面顶缘为一凹弧缘,并使该塑身衣1前端面两侧,朝上设有左、右肩带部10、11;其中该塑身衣1前端面的顶缘中段处,由上而下朝塑身衣1腹部处,将塑身衣1前端面分设成左、右塑身部12、13,该左、右塑身部12、13的顶缘,分别朝上一体车制成型有对应女性左、右胸部位置的左、右罩杯部14、15;又左塑身部12与右塑身部13相对侧,分别设有链齿条16、17,该链齿条16、17分别延伸至左、右塑身部12、13顶部;且左塑身部12与右塑身部13相对侧底部,设有拉链头18及拉动垂片19,并使该拉动垂片19可往上拉动,而由拉链头18拉合二链齿条16、17,令左、右塑身部12、13相互连结;另左、右罩杯部14、15相对侧,分别设有结合部141、151,该结合部141、151可相互连结,使得左、右罩杯部14、15可罩设于胸部。另该左、右塑身部12、13的外侧上部,相对于女性腋下位置处,分别车缝有左、右束片部20、21,该左、右束片部20、21的顶缘,分别朝上与左、右肩带部10、11相连结,使得左、右束片部20、21可罩覆于胸部外侧,而达到防副乳的目的(如图4所示),且左、右束片部20、21的下部,相对于女性左、右胸部的下缘,分别朝左、右塑身部12、13分设处延伸,并端部分别设有左、右连结部22、23,该左、右连结部22、23可相互连结,而可由胸部侧缘及下缘,将胸部集中托高;其中该左、右连结部22、23可为公、母扣带,或为公、母黏扣带,或者以绳体连结。当使用时,请参阅图3、图4所示,可将左、右塑身部12、13的二链齿条16、17,及左、右罩杯部14、15的结合部141、151先分离(如图1所示),再将塑身衣1穿套于身上,然后将拉动垂片19往上拉动(如图2所示),而由拉链头18拉合二链齿条16、17,令左、右塑身部12、13与相互连结;另外可再将结合部141、151相互连结,使左、右罩杯部14、15罩设于胸部上;最后再将左、右束片部20、21的左、右连结部22、23相互连结,而可将胸部集中托高,并防止副乳产生(如图4所示)。由于本技术的塑身衣及胸罩为相连的,可一次穿着或脱离,具有使用的便利性,改良习知塑身衣与胸罩需分段穿着的缺点,且塑身衣与胸罩分开置放寻找费时的困扰。另外,本技术利用链齿条与结合部可方便结合与分离,使得塑身衣及左、右罩杯的开口可加大,方便塑身衣及左、右罩杯的穿着或脱离。又本技术塑身衣的左、右罩杯外侧,具有左、右束片部,可由胸部侧缘及-->下缘,将胸部集中托高,且左、右束片部可罩覆于胸部外侧,而达到防副乳的目的。另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其可将链齿条延伸至左、右罩杯部上;于左塑身部30与右塑身部31相对侧,分别设有链齿条32、33,该链齿条32、33分别延伸至左、右罩杯部34、35顶部;且左塑身部30与右塑身部31相对侧底部,包括有拉链头及拉动垂片36,并使该拉动垂片36可往上拉动,而拉合二链齿条32、33,并令左、右塑身部30、31与左、右罩杯部34、35相互连结,可将胸部集中托高,并防止副乳产生。归纳上述所说,本技术同时具有上述众多效能与实用价值,并可有效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技术确实为一创意极佳的技术,且在相同
中未见相同或近似的产品公开使用,应已符合技术专利的要件,乃依法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胸罩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塑身衣,塑身衣包括有左、右肩带部;该塑身衣前端面的顶缘中段处,由上而下朝塑身衣腹部处,将塑身衣前端面分设成左、右塑身部,该左、右塑身部的顶缘,分别朝上一体车制成型有左、右罩杯部;其中该左、右塑身部相对侧,分别设有链齿条;且左塑身部与右塑身部相对侧底部,设有拉链头及拉动垂片,该拉动垂片往上拉动,拉链头拉合二链齿条,令左、右塑身部相互连结;该左、右罩杯部相对侧,分别设有可相互连结,使得左、右罩杯部罩设于胸部的结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胸罩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塑身衣,塑身衣包括有左、右肩带部;该塑身衣前端面的顶缘中段处,由上而下朝塑身衣腹部处,将塑身衣前端面分设成左、右塑身部,该左、右塑身部的顶缘,分别朝上一体车制成型有左、右罩杯部;其中该左、右塑身部相对侧,分别设有链齿条;且左塑身部与右塑身部相对侧底部,设有拉链头及拉动垂片,该拉动垂片往上拉动,拉链头拉合二链齿条,令左、右塑身部相互连结;该左、右罩杯部相对侧,分别设有可相互连结,使得左、右罩杯部罩设于胸部的结合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胸罩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该左、右塑身部的外侧上部,分别车缝有左、右束片部,该左、右束片部的顶缘,分别朝上与左、右肩带部相连结,左、右束片部罩覆于胸部外侧,且左、右束片部的下部,分别朝左、右塑身部分设处延伸,并于左、右束片部端部,分别设有左、右连结部,该左、右连结部相互连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胸罩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该左、右连结部分别为公、母扣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胸罩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该左、右连结部分别为公、母黏扣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胸罩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该左、右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隆,
申请(专利权)人:陈信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