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霞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抛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8735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0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抛丸器,包括壳体、进丸管、分丸轮、定向套、抛丸轮,其特征在于:分丸轮右端固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传动轴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轴承;分丸轮的左端连接有空心轴,空心轴与分丸轮的内部连通,空心轴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二轴承,进丸管与空心轴的内部连通,分丸轮与空心轴及传动轴之间均为同轴设置;抛丸轮固定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外侧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三轴承;分丸轮的右端内侧设有便于钢丸向四周流动的锥形台;锥形台的锥形面上设有若干弧形的螺旋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抛丸器,转速更高,平稳性更好,抛丸量提高,抛丸更均匀,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抛丸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抛丸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抛丸器。
技术介绍
目前社会普遍使用的清理机械抛丸器,在工业生产中使用非常的广泛,但是,现有的抛丸器的抛丸的稳定性较差、清理效果不够理想,影响了需清理工件的清理质量,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抛丸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抛丸稳定性较差,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抛丸器,包括壳体、进丸管、分丸轮、定向套、抛丸轮,所述分丸轮右端固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所述分丸轮的左端连接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与所述分丸轮的内部连通,所述空心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二轴承,所述进丸管与所述空心轴的内部连通,所述分丸轮与所述空心轴及所述传动轴之间均为同轴设置;所述抛丸轮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的外侧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三轴承。进一步地,所述分丸轮的右端内侧设有便于钢丸向四周流动的锥形台。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台的锥形面上设有若干弧形的螺旋槽。进一步地,所述分丸轮的侧壁上的用于钢丸流出的分丸槽;所述分丸槽为的斜槽,所述斜槽靠近分丸轮轴心的内侧截面大于等于所述斜槽的外侧截面积。进一步地,所述斜槽沿所述分丸轮线速度适量方向的平面分别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抛丸轮的径向面上,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平行设置或在径向方向上呈锐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定向套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空心轴和所述定型套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抛丸轮包括叶轮和叶片,所述叶片沿所述叶轮的轴线环向固定在所述叶轮上;所述叶片为弧形叶片。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叶片的内侧工作面上设有若干沿所述弧形叶片的径向的滑槽。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侧设有拼接式护板,所述护板与所述壳体的连接面上设有若干空开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抛丸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抛丸器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安装在壳体内,传动轴传动更加稳定;分丸轮的左端与进丸管之间通过空心轴连通;空心轴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壳体内,分丸轮是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共同支撑下工作,转速更高,平稳性更好,抛丸量提高,抛丸更均匀,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抛丸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分丸轮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分丸轮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抛丸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抛丸轮;201、叶轮;202、叶片;203、滑槽;3、第一轴承;4、传动轴;5、第三轴承;6、分丸轮;601、分丸槽;602、锥形台;603、螺旋槽;7、定向套;8、第二轴承;9、进丸管;10、空心轴;11、拼接式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抛丸器进行说明。包括壳体1、进丸管9、分丸轮6、定向套7、抛丸轮2,分丸轮6右端固设有传动轴4,传动轴4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传动轴4与壳体1之间设有第一轴承3;分丸轮6的左端连接有空心轴10,空心轴10与分丸轮6的内部连通,空心轴10与壳体1之间设有第二轴承8,进丸管9与空心轴10的内部连通,分丸轮6与空心轴10及传动轴4之间均为同轴设置;抛丸轮2固定在传动轴4上,传动轴4的外侧与壳体1之间设有第三轴承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抛丸器,与现有技术相比,传动轴4通过第一轴承3和第三轴承5安装在壳体1内,传动轴4传动更加稳定;分丸轮6的左端与进丸管9之间通过空心轴10连通;空心轴10通过第二轴承8安装在壳体1内,分丸轮6是在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8的共同支撑下工作,转速更高,平稳性更好,抛丸量提高,抛丸更均匀,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抛丸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分丸轮6的右端内侧设有便于钢丸向四周流动的锥形台602。设置锥形台602,利于钢丸的流动,增强钢丸在分丸轮6内的流动性,不会出现钢丸的堆积,提高了分丸的效率。分丸轮6通过螺钉固定在输入轴上,固定更加牢固紧密,螺钉为内六角螺钉,方便拆卸。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抛丸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锥形台602的锥形面上设有若干弧形的螺旋槽603。螺旋槽603促进了钢丸的流动,螺旋槽603的截面为弧形,钢丸的流动更加顺畅,抛丸量提高,抛丸更均匀。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抛丸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分丸轮6的侧壁上的用于钢丸流出的分丸槽601;分丸槽601为的斜槽,斜槽靠近分丸轮6轴心的内侧截面大于等于斜槽的外侧截面积。分丸槽601为斜槽,其中垂线与分丸轮6的径向方向呈一定的夹角,方便了钢丸的流出,优选地,斜槽内侧的截面积大于外侧的截面积,此时方便了钢丸聚集流向分丸槽601,保证了钢丸流动更加顺畅。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抛丸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斜槽沿分丸轮6线速度方向的平面分别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位于抛丸轮2的径向面上,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平行设置或在径向方向上呈锐角设置。第一平面沿分丸轮6线速度方向倾斜,保证了钢丸流出时沿斜面流动,阻力小,流出速度快,提高了钢丸抛出的效率,第二斜面沿分丸轮6线速度方向倾斜,与第一平面平行或成向内张开的锐角,均可以提高抛丸量,抛丸更均匀。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抛丸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定向套7固定在壳体1上,第二轴承8设置在空心轴10和定型套之间。定向套7固定在壳体1上,第二轴承8设置在空心轴10和定型套之间,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第二轴承8为滚珠轴承或滑动轴承,优选地第二轴承8为滑动轴承,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转动更加稳定,并且转速大大高,平稳性更好。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抛丸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抛丸轮2包括叶轮201和叶片202,叶片202沿叶轮201的轴线环向固定在叶轮201上;叶片202为弧形叶片202。弧形叶片202可以保证抛丸更加流畅,可以提高抛丸量,抛丸更均匀。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抛丸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弧形叶片202的内侧工作面上设有若干沿弧形叶片202的径向的滑槽203。保证钢丸在弧形叶片202上均匀分布,保证抛丸更加均匀。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抛丸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内侧设有拼接式护板11,护板与壳体1的连接面上设有若干空开槽。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和整体的重量,减少加工量,节约加工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抛丸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抛丸器,包括壳体、进丸管、分丸轮、定向套、抛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丸轮右端固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所述分丸轮的左端连接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与所述分丸轮的内部连通,所述空心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二轴承,所述进丸管与所述空心轴的内部连通,所述分丸轮与所述空心轴及所述传动轴之间均为同轴设置;所述抛丸轮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的外侧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三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抛丸器,包括壳体、进丸管、分丸轮、定向套、抛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丸轮右端固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所述分丸轮的左端连接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与所述分丸轮的内部连通,所述空心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二轴承,所述进丸管与所述空心轴的内部连通,所述分丸轮与所述空心轴及所述传动轴之间均为同轴设置;所述抛丸轮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的外侧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三轴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抛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丸轮的右端内侧设有便于钢丸向四周流动的锥形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抛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台的锥形面上设有若干弧形的螺旋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抛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丸轮的侧壁上的用于钢丸流出的分丸槽;所述分丸槽为的斜槽,所述斜槽靠近分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峰张锦德
申请(专利权)人:刘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