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硫醚熔体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8125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22:35
一种聚苯硫醚熔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其左端有左过滤腔,右端有右过滤腔,左、右过滤腔的上部形成敞口,下部形成封闭,过滤腔间隔壁的中部有切换轴孔,切换轴孔的上部设左、右过滤腔进料孔,切换轴孔的下部设左、右过滤腔出料孔,过滤箱的左端上部设左箱盖,右端上部设右箱盖;左过滤机构,设在左过滤腔内;右过滤机构,设在右过滤腔内;切换轴转动地设在切换轴孔内,在切换轴的上端设切换轴上引料通道、下端设切换轴下引料通道,切换轴上、下引料通道均呈L字形,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与过滤箱的底部固定且与切换轴的下端传动配合。缩短过滤时间;保障过滤后的熔体的纯度;避免出现降解现象;避免短时堵塞并且减少清洗频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苯硫醚熔体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丝熔体过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聚苯硫醚熔体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在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Sulphide)纤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丝、废料,将废丝、废料再次熔融并制成再生切片(PPS再生切片)加以使用,可节省资源,降低成本。由于纺丝熔体中存在杂质,因而为了提高熔体的纺丝性能和纺丝质量,利用过滤器对纺丝熔体过滤是业界普遍的做法。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用于对纺丝熔体过滤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1116128A推荐的“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熔体用的过滤器”、CN204174322U提供的“便于拆装的纺丝机熔体过滤装置”和CN204530029U介绍的“毛毡丝熔体纺丝的自密封全自动过滤器”,等等。更为典型的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906669A公开的“双桶自动切换熔体过滤器”,该专利申请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双桶自动切换熔体过滤器在工作时,首先熔体进入到和线过滤桶内进行过滤,第二过滤桶空置,当滤前压力传感器与滤后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的差达到一定值后,开启第二过滤桶的进料阀,使熔体进入到第二过滤桶内,当熔体充满第二过滤桶后,打开第二过滤桶的出料阀,同时关闭第一过滤桶的进料阀、出料阀,此时第二过滤桶可继续对熔体进行过滤,且可保证熔体的不间断,从而保证纺丝不会出现断头,在第二过滤桶工作的同时将第一过滤桶里的滤芯及其组件拿出来清洗,清洗完成后放在第一过滤桶内,此时第一过滤桶又可作为第二过滤桶的备用,这样两个过滤桶来回使用,可保证熔体过滤的持续进行,保证纺丝不出现断头,而且不会影响到熔体的温度,保证纺丝的质量(说明收第0010段)”。但是该专利申请方案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采用双桶分先后两次过滤,因而过滤过程冗长,过滤效率相对较低,当纺丝机为高速纺丝机时,往往难以满足向计量泵持续提供经过滤的熔体的要求;其二,作为过滤器,设置在桶体内的滤元(即过滤部件)的结构合理与否是一个不可偏废的重要因素,因为过滤效率和过滤杂质的效果以及过滤面积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滤元,但是该专利申请方案并未给出相应的启示;其三,由于熔体自第一过滤桶进入第二过滤桶或者自第二过滤桶进入第一过滤桶的通道即两过滤桶之间的转换通道相对较长,因而致使熔体在过滤过程中的停留时间长,于是在高温下易导致熔体降解。此外,经本申请人所知,目前对设置于过滤箱(即前述的过滤桶,以下同)内的作为滤元的滤网通常采用复式滤网,所谓的复式滤网是将目数不同的两层或以上的滤网叠合在一起,如此处置方式虽然能够起到对熔体中的杂质的良好滤除作用,但是滤网极易堵塞而需频繁清洗,如果不对滤网极时清洗,那么过滤效率会遭严重影响。进而由本申请人所知,目前对再生切片熔体过滤的过滤器通常采用矩形平面过滤器,如前述CN204530029U便属这种类型,这种过滤器虽然具有更换方便的长处,但是由于对前述的PPS再生切片杂质的含量要求极为严苛,因而如果使用该类过滤器过滤PPS再生切片熔体,那么对杂质的过滤要求往往难以满足业界之预期。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为聚苯硫醚纤维的专业生产厂商,对过滤器结构作了持久而有益的反复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试验中心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构建于过滤箱内的两个过滤腔各自独立地实施对熔体的过滤而藉以缩短过滤时间、有利于在过滤腔容积有限的前提下显著增大过滤机构的过滤面积并且同时增进对熔体中的杂质的过滤效果而藉以保障经过滤后的熔体的纯度、有益于显著缩短熔体在过滤过程中的停留时间而藉以避免发生降解、有便于摒弃双层或多层滤网以彼此叠置的方式而藉以避免滤网易堵并增加清洗频次、有善于保障整体结构的合理性而藉以满足对纯度要求严苛的再生切片熔体的过滤质量的聚苯硫醚熔体过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聚苯硫醚熔体过滤装置,包括一过滤箱,在该过滤箱的左端构成有一左过滤腔,而右端构成有一右过滤腔,该左过滤腔和右过滤腔的上部形成敞口,而下部形成封闭,并且该左、右过滤腔之间由过滤腔间隔壁分隔,在该过滤腔间隔壁的中部开设有一切换轴孔,在该切换轴孔的高度方向的上部并且朝向左过滤腔的一侧开设有一与左过滤腔相通的左过滤腔进料孔,而朝向右过滤腔的一侧开设有一与右过滤腔相通的右过滤腔进料孔,并且在对应于左、右过滤腔进料孔之间的上部的位置开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进料管引料孔,在切换轴孔的高度方向的下部并且朝向左过滤腔的一侧开设有一与左过滤腔相通的左过滤腔出料孔,而朝向右过滤腔的一侧开设有一与右过滤腔相通的右过滤腔出料孔,并且在对应于左、右过滤腔出料孔之间的上部的位置开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出料管引料孔,在过滤箱的左端上部配设有一用于对所述左过滤腔的上部敞口封闭的左箱盖,而在右端上部配设有一用于对所述右过滤腔的上部敞口封闭的右箱盖;一左过滤机构,该左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左过滤腔内;一右过滤机构,该右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右过滤腔内;一切换轴和一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切换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切换轴孔内,在该切换轴的上端开设有一切换轴上引料通道,而在切换轴的下端开设有一切换轴下引料通道,并且该切换轴上引料通道以及切换轴下引料通道均呈L字形,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切换轴孔的底部的位置与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固定并且与切换轴的下端传动配合,其中:当所述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切换轴转动并且转动到由所述切换轴上引料通道将所述左过滤腔进料孔与所述进料管引料孔相通的程度时,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孔也同时将所述左过滤腔出料孔与所述出料管引料孔相通,所述左过滤腔处于进料过滤以及出料的状态,并且所述右过滤腔进料孔与所述切换轴上引料通道断开以及所述右过滤腔出料孔与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道断开;当由所述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切换轴转动并且转动到由所述切换轴上引料通道将所述的左、右过滤腔进料孔以及进料管引料孔三者相通的程度时,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道也同时将所述左、右过滤腔出料孔以及出料管引料孔三者相通,所述左过滤腔处于进料过滤以及出料的状态,并且所述右过滤腔也处于进料过滤以及出料的状态;当所述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切换轴转动并且转动到由所述切换轴上引料通道将所述右过滤腔进料孔与所述进料管引料孔相通的程度时,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孔也同时将所述右过滤腔出料口与所述出料管引料孔相通,所述右过滤腔处于进料过滤以及出料的状态,并且所述左过滤腔进料孔与所述切换轴引料通道断开以及所述左过滤腔出料孔与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道断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左过滤腔的上部并且围绕左过滤腔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左过滤网套固定法圈,所述的左过滤机构与该左过滤网套固定法兰圈固定;在所述右过滤腔的上部并且围绕右过滤腔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右过滤网套固定法兰圈,所述的右过滤机构与该右过滤网套固定法兰圈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过滤机构包括一左过滤上网套和一左过滤下网套,左过滤上网套的底部与所述左过滤网套固定法兰圈固定,左过滤下网套对应于左过滤上网套的下方,并且该左过滤下网套的上部与左过滤网套固定法兰圈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过滤上网套的纵剖面形状呈M字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聚苯硫醚熔体过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苯硫醚熔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过滤箱(1),在该过滤箱(1)的左端构成有一左过滤腔(11),而右端构成有一右过滤腔(12),该左过滤腔(11)和右过滤腔(12)的上部形成敞口,而下部形成封闭,并且该左、右过滤腔(11、12)之间由过滤腔间隔壁(13)分隔,在该过滤腔间隔壁(13)的中部开设有一切换轴孔(131),在该切换轴孔(131)的高度方向的上部并且朝向左过滤腔(11)的一侧开设有一与左过滤腔(11)相通的左过滤腔进料孔(1311),而朝向右过滤腔(12)的一侧开设有一与右过滤腔(12)相通的右过滤腔进料孔(1312),并且在对应于左、右过滤腔进料孔(1311、1312)之间的上部的位置开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进料管引料孔(1313),在切换轴孔(131)的高度方向的下部并且朝向左过滤腔(11)的一侧开设有一与左过滤腔(11)相通的左过滤腔出料孔(1314),而朝向右过滤腔(12)的一侧开设有一与右过滤腔(12)相通的右过滤腔出料孔(1315),并且在对应于左、右过滤腔出料孔(1314、1315)之间的上部的位置开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出料管引料孔(1316),在过滤箱(1)的左端上部配设有一用于对所述左过滤腔(11)的上部敞口封闭的左箱盖(14),而在右端上部配设有一用于对所述右过滤腔(12)的上部敞口封闭的右箱盖(15);一左过滤机构(2),该左过滤机构(2)设置在所述的左过滤腔(11)内;一右过滤机构(3),该右过滤机构(3)设置在所述的右过滤腔(12)内;一切换轴(4)和一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5),切换轴(4)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切换轴孔(131)内,在该切换轴(4)的上端开设有一切换轴上引料通道(41),而在切换轴(4)的下端开设有一切换轴下引料通道(42),并且该切换轴上引料通道(41)以及切换轴下引料通道(42)均呈L字形,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5)在对应于所述切换轴孔(131)的底部的位置与所述过滤箱(1)的底部固定并且与切换轴(4)的下端传动配合,其中:当所述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5)带动所述切换轴(4)转动并且转动到由所述切换轴上引料通道(41)将所述左过滤腔进料孔(1311)与所述进料管引料孔(1313)相通的程度时,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孔(42)也同时将所述左过滤腔出料孔(1314)与所述出料管引料孔(1316)相通,所述左过滤腔(11)处于进料过滤以及出料的状态,并且所述右过滤腔进料孔(1312)与所述切换轴上引料通道(41)断开以及所述右过滤腔出料孔(1315)与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道(42)断开;当由所述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5)带动所述切换轴(4)转动并且转动到由所述切换轴上引料通道(41)将所述的左、右过滤腔进料孔(1311、1312)以及进料管引料孔(1313)三者相通的程度时,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道(42)也同时将所述左、右过滤腔出料孔(1314、1315)以及出料管引料孔(1316)三者相通,所述左过滤腔(11)处于进料过滤以及出料的状态,并且所述右过滤腔(12)也处于进料过滤以及出料的状态;当所述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5)带动所述切换轴(4)转动并且转动到由所述切换轴上引料通道(41)将所述右过滤腔进料孔(1312)与所述进料管引料孔(1313)相通的程度时,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孔(42)也同时将所述右过滤腔出料口(1315)与所述出料管引料孔(1316)相通,所述右过滤腔(12)处于进料过滤以及出料的状态,并且所述左过滤腔进料孔(1311)与所述切换轴引料通道(41)断开以及所述左过滤腔出料孔(1314)与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道(42)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苯硫醚熔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过滤箱(1),在该过滤箱(1)的左端构成有一左过滤腔(11),而右端构成有一右过滤腔(12),该左过滤腔(11)和右过滤腔(12)的上部形成敞口,而下部形成封闭,并且该左、右过滤腔(11、12)之间由过滤腔间隔壁(13)分隔,在该过滤腔间隔壁(13)的中部开设有一切换轴孔(131),在该切换轴孔(131)的高度方向的上部并且朝向左过滤腔(11)的一侧开设有一与左过滤腔(11)相通的左过滤腔进料孔(1311),而朝向右过滤腔(12)的一侧开设有一与右过滤腔(12)相通的右过滤腔进料孔(1312),并且在对应于左、右过滤腔进料孔(1311、1312)之间的上部的位置开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进料管引料孔(1313),在切换轴孔(131)的高度方向的下部并且朝向左过滤腔(11)的一侧开设有一与左过滤腔(11)相通的左过滤腔出料孔(1314),而朝向右过滤腔(12)的一侧开设有一与右过滤腔(12)相通的右过滤腔出料孔(1315),并且在对应于左、右过滤腔出料孔(1314、1315)之间的上部的位置开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出料管引料孔(1316),在过滤箱(1)的左端上部配设有一用于对所述左过滤腔(11)的上部敞口封闭的左箱盖(14),而在右端上部配设有一用于对所述右过滤腔(12)的上部敞口封闭的右箱盖(15);一左过滤机构(2),该左过滤机构(2)设置在所述的左过滤腔(11)内;一右过滤机构(3),该右过滤机构(3)设置在所述的右过滤腔(12)内;一切换轴(4)和一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5),切换轴(4)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切换轴孔(131)内,在该切换轴(4)的上端开设有一切换轴上引料通道(41),而在切换轴(4)的下端开设有一切换轴下引料通道(42),并且该切换轴上引料通道(41)以及切换轴下引料通道(42)均呈L字形,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5)在对应于所述切换轴孔(131)的底部的位置与所述过滤箱(1)的底部固定并且与切换轴(4)的下端传动配合,其中:当所述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5)带动所述切换轴(4)转动并且转动到由所述切换轴上引料通道(41)将所述左过滤腔进料孔(1311)与所述进料管引料孔(1313)相通的程度时,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孔(42)也同时将所述左过滤腔出料孔(1314)与所述出料管引料孔(1316)相通,所述左过滤腔(11)处于进料过滤以及出料的状态,并且所述右过滤腔进料孔(1312)与所述切换轴上引料通道(41)断开以及所述右过滤腔出料孔(1315)与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道(42)断开;当由所述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5)带动所述切换轴(4)转动并且转动到由所述切换轴上引料通道(41)将所述的左、右过滤腔进料孔(1311、1312)以及进料管引料孔(1313)三者相通的程度时,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道(42)也同时将所述左、右过滤腔出料孔(1314、1315)以及出料管引料孔(1316)三者相通,所述左过滤腔(11)处于进料过滤以及出料的状态,并且所述右过滤腔(12)也处于进料过滤以及出料的状态;当所述切换轴转向驱动机构(5)带动所述切换轴(4)转动并且转动到由所述切换轴上引料通道(41)将所述右过滤腔进料孔(1312)与所述进料管引料孔(1313)相通的程度时,所述切换轴下引料通孔(42)也同时将所述右过滤腔出料口(1315)与所述出料管引料孔(1316)相通,所述右过滤腔(12)处于进料过滤以及出料的状态,并且所述左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海彬王维平杨新华杜祎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