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7621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托,固定托包括固定托外层和固定托内层,固定托外层表面覆盖有透气网结构,固定托内层覆盖有软性织物制成的垫片,固定托内层设有凹槽,凹槽位于固定托的下部并与开口相对应,凹槽内设置有可拆卸的硬质板,硬质板上设有倾角监测模块,倾角监测模块包括倾角传感器、A/D转换模块和单片机控制器,倾角传感器通过A/D转换模块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倾角监测模块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可拆卸地设置在固定托的外侧并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利用率高,经济实用,患者使用安全舒适。

Wrist fixing device after radial artery puncture and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A transradial intervention after the wrist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bracket, the fixed carrier comprises a fixed supporting outer and inner fixation support, supporting outer surface is covered with a breathable mesh structure, fixed support layer is covered by soft spacer fabric, the inner fixing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groove is in the lower part and fixed support with the opening of correspon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hard plate detachable, hard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dip angle monitoring module, monitoring module comprises a tilt sensor, A/D conversion module and MCU, angle sensor module and single chip controll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A/D conversion; angle monitoring module also includes a display, the display is detachably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the fixed carrier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The wrist fixing device after the radial artery puncture and intervention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manufa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utilization rate, economy and practicability, and safe and comfortable use of the pat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诊断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经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近年来采取的新型血管穿刺途径,与股动脉途径相比,桡动脉穿刺易压迫止血、出血少,卧床时间短,缩短住院时间,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是桡动脉穿刺手术之后,其手臂经常会出现血肿、手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等问题,如果护理不当便会给病人增加痛苦,还会影响病人的正常治疗。由于手术过程全程肝素化,故易引起穿刺部位的出血和血肿,医护人员会嘱咐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需要抬高患肢,腕部制动,保持腕关节伸直,预防上肢肿胀。局部加压包扎6h,观察患肢手部皮肤颜色、温度,桡动脉搏动情况,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皮下血肿,如有异常或有局部疼痛应及时处理。一般情况,手术后为了便于手部血液运行情况,较佳的治疗方式为将腕部置于胸前抬高于心脏,且腕部整体与水平下方成0-30°最为适宜,在护理过程需要将患者的手臂抬高,现有的一般是采用一些身边的物品,如软枕、海绵垫或卫生纸等,垫着病患手臂下方,来抬高手臂,这样不仅很麻烦,还不能给整个手臂一个支撑,长期保持该姿势会让病人感觉不舒服;而且手臂与支撑物也无法固定,稍微不注意便会与支撑物脱离。除此之外,为了保持手臂抬高状态,就需要将手臂怀抱在胸前,由于没有东西固定,时间长了手臂会出现酸痛的状态,也有一些病人会使用骨折的支撑板来固定手臂,但是使用起来也会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舒适的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托,所述固定托的形状与人体手臂下段的外部轮廓相匹配,覆盖上臂桡骨至手掌段;所述固定托的上部设有供手臂放入的开口,上臂桡骨段的开口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之间连接有吊带;所述固定托包括固定托外层和固定托内层,所述固定托外层表面覆盖有透气网结构,所述固定托内层覆盖有软性织物制成的垫片,所述固定托内层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固定托的下部并与所述开口相对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拆卸的硬质板,所述硬质板上设有倾角监测模块,所述倾角监测模块包括倾角传感器、A/D转换模块和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倾角传感器通过所述A/D转换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倾角监测模块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托的外侧并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倾角监测模块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设置在所述硬质板上并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倾角传感器测量硬纸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变化量,并将检测到的倾斜角变化信号通过所述A/D转换模块发送给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对该倾斜角变化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倾斜角度值;当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到硬纸板的倾斜角度值超过单片机控制器预设的倾斜角预设值时,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向所述蜂鸣器发出控制信号,使所述蜂鸣器发出警报声。进一步的,所述倾角监测模块还包括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与外部智能控制终端无线信号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将经处理得到的倾斜角信号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发送给所述智能控制终端,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能够对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的倾斜角预设值进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通过WIFI与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无线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吊带包括颈部具有按摩作用的按摩部,所述按摩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可以调节长度的尾端副带,所述尾端副带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扣,所述按摩部由多个橡胶制成的按摩球组成,所述多个按摩球相互缝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两端口处设有固定环,所述硬质板的两端设有绑带。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托的手掌段设有定位带,所述定位带为宽度为1-7cm的松紧带。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扣为可调节松紧的搭扣结构或自粘扣条。进一步的,所述垫片为高密度海绵、凝胶或气囊;所述硬质板为长条形的硬质塑料、树脂材料或铝合金。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宽度为5-7cm,长度为20-30c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可以简便快捷地固定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的腕部,通过固定托来矫正固定腕部,并借助倾角监测模块对腕部进行监测,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随意摆动术后腕部造成的危险。通过在固定托上设置连接扣和定位带,可以分别对上臂桡骨和手掌进行固定,即能使固定托整体贴合在腕部上,又能够避免腕关节随意活动而导致腕部出血、肿胀、疼痛等并发症。2、本专利技术的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利用率高,经济实用,患者使用安全舒适。所述硬质板与所述倾角监测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托上,使用后的腕部固定装置可以将所述硬质板与倾角监测模块拆下,便于对固定托进行清洗消毒,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重复利用,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腕部固定装置总体重量轻,使用舒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固定托内层的凹槽与硬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倾角监测模块的电路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固定托;2-开口;3-连接扣;4-吊带;5-凹槽;6-硬质板;7-倾角监测模块;8-显示器;9-按摩部;10-固定环;11-绑带;12-松紧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托1,所述固定托1的形状与人体手臂下段的外部轮廓相匹配,覆盖上臂桡骨至手掌段;所述固定托1的上部设有供手臂放入的开口2,手掌、手腕能方便放入;为了使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理想,上臂桡骨段的开口2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口3,所述连接口3之间连接有吊带4;所述固定托1包括固定托1外层和固定托1内层,所述固定托1外层表面覆盖有透气网结构,所述固定托1内层覆盖有软性织物制成的垫片,所述固定托1内层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位于所述固定托1的下部并与所述开口2相对应,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可拆卸的硬纸板6,所述硬纸板6上设有倾角监测模块7,所述倾角监测模块7包括倾角传感器、A/D转换模块和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倾角传感器通过所述A/D转换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倾角监测模块7还包括显示器8,所述显示器8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托1的外侧并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通过来矫正固定腕部,并借助倾角监测模块7对腕部进行监测,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随意摆动术后腕部造成的危险。所述倾角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硬纸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变化量,并将检测到的角度变化信号通过所述A/D转换模块发送给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对该角度变化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将该角度变化信号将发送给所述显示器8进行显示,使患者或医护人员能够直观的了解到腕部位置是否符合术后护理要求。进一步的,所述倾角监测模块7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设置在所述硬纸板6上并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倾角传感器测量硬纸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变化量,并将检测到的倾斜角变化信号通过所述A/D转换模块发送给单片机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托,所述固定托的形状与人体手臂下段的外部轮廓相匹配,覆盖上臂桡骨至手掌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托的上部设有供手臂放入的开口,上臂桡骨段的开口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之间连接有吊带;所述固定托包括固定托外层和固定托内层,所述固定托外层表面覆盖有透气网结构,所述固定托内层覆盖有软性织物制成的垫片,所述固定托内层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固定托的下部并与所述开口相对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拆卸的硬质板,所述硬质板上设有倾角监测模块,所述倾角监测模块包括倾角传感器、A/D转换模块和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倾角传感器通过所述A/D转换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设有倾斜角预设值;所述倾角监测模块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托的外侧并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托,所述固定托的形状与人体手臂下段的外部轮廓相匹配,覆盖上臂桡骨至手掌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托的上部设有供手臂放入的开口,上臂桡骨段的开口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之间连接有吊带;所述固定托包括固定托外层和固定托内层,所述固定托外层表面覆盖有透气网结构,所述固定托内层覆盖有软性织物制成的垫片,所述固定托内层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固定托的下部并与所述开口相对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拆卸的硬质板,所述硬质板上设有倾角监测模块,所述倾角监测模块包括倾角传感器、A/D转换模块和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倾角传感器通过所述A/D转换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设有倾斜角预设值;所述倾角监测模块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托的外侧并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监测模块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设置在所述硬质板上并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倾角传感器测量硬纸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变化量,并将检测到的倾斜角变化信号通过所述A/D转换模块发送给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对该倾斜角变化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倾斜角度值;当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到硬纸板的倾斜角度值超过单片机控制器预设的倾斜角预设值时,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向所述蜂鸣器发出控制信号,使所述蜂鸣器发出警报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腕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监测模块还包括无线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莹莹韦柳青黄照河陆柳雪黄秋环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