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枢转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6405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可枢转支架,用于承载一显示器,该可枢转支架包括:一用以与该显示器相接的连接板、一立柱、以及连接于该连接板及该支架之间的一枢转模块。该枢转模块包含一连杆结构、一旋转轴、一连接轴及一扭簧;该连杆结构具有依序彼此枢接的一第一杆、一第二杆、一第三杆及一第四杆,该连杆结构为一不平行四连杆结构;该旋转轴贯穿该第三杆并插接该连接板与枢接该支架,使该连接板可依该旋转轴而相对该支架转动;该连接轴贯穿该第一杆并枢接至该连接板上;该扭簧包含一卷绕部及两个相对的自由端,其中该卷绕部套设于该连接轴上,所述自由端分别连接至该连接板及该第一杆。

Rotatable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ivotable bracket for carrying a display, the pivot bracket comprises a displa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a column, and a pivot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oard and the bracket transfer module. The pivot module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a rotating shaft, a connecting shaft and a torsion spring; the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has sequentially pivotally connected a first rod, a second rod, a third rod and a fourth rod, the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of a four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is not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through the third bar and inserting the connecting plate with the pivot bracket, the connecting plate according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relative to the rotating bracket; the connecting shaft through the first rod is pivoted to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torsion spring comprises a winding part and a two free end relative, wherein the wind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sleeve the shaft and the free en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first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枢转支架
本技术关于一种可枢转支架,特别是用于承载一显示器并可调整其俯仰角度的可枢转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显示器及其支架请参图1及图2,所示为不同类型的显示器及支架整体的侧视图。支架10包含置于水平工作面的一底座11、垂直设于该底座11的一立柱12、及设于该立柱12上的一连接座13,而显示器20则固定于该连接座13上。一般来说,连接座13(或枢接处)通常的预定位置会设在显示器20背面的正中央或偏向显示器下缘的四分之一处(lowmount),分别如图1及图2所示的位置。为了配合用户的观赏视角及符合操作需求,现有的支架10已具备有可调整俯仰角度的功能,图2所示为连接座13设在显示器20背面的四分之一处(lowmount)且显示器20处于仰角(tilt-up)的侧视图。而为了让显示器20可以相对于支架10俯仰枢转,通常在立柱12与该连接座13的相接处设有枢转结构15,如图3所示,使得该连接座13及该显示器20相对于水平工作面,可在仰角(tilt-up)或俯角(tilt-down)之间调整其角度。更详细而言,显示器20通常包含面板21及承载该面板21的外壳22,由于面板21本身具有相当的重量,故显示器20的整体重量W偏向投影侧(即图的左侧,靠近观赏者),而外壳22内部通常会设计有多个结构性的补强肋221、221’,以增加外壳22的强度及承重能力。此外,该枢转结构15设于该外壳22及立柱12之间,该枢转结构15包含一旋转轴151及套设于该旋转轴151上的一扭簧153。由于该显示器20的重量W相对于该旋转轴151会产生一力矩,为了维持显示器20不会因其本身的重量W而产生倾斜或视角变化,该扭簧153则是用来产生一相反方向的力矩来与其抗衡,以维持显示器20所呈现的角度。然而,由于支架10是配合显示器20去设计,需要规避显示器的既有结构,又因为显示器20朝向薄形化设计的趋势下,外壳22因为补强肋、注模遗留结构或螺孔座等结构配置,其内部空间已经不多,当显示器较重(尺寸较大)时,需搭配扭力较大的扭簧153,但扭力较大的扭簧153又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因此在空间配置上常会发生冲突。如图3所示,外壳22于中央处有补强肋221、而于偏向下缘四分之一处则有另一补强肋221’,使得枢转结构15在通常的预定位置均会面临与其他内部结构冲突的情况。当追求薄形显示器时时迁就内部空间有限的外壳22,若又要选择能提供足够扭力的扭簧153,二者将难以同时实现。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新颖结构的可枢转支架,在此产业中极具需求及发展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显示器的可枢转支架。可枢转支架在立柱上具有一固定的旋转轴,扭簧不是直接配置于旋转轴上,而是通过一连杆结构得以远离该旋转轴而配置在其他位置,使得显示器外壳中的其他较适当区域可以被充分利用。如此一来,有利于维持该显示器的整体具有一较薄的厚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该可枢转支架的扭簧所产生的补偿扭力会随着显示器所呈现的视角而改变。详言之,于一实施例中,当该显示器愈接近呈垂直视角时,因显示器本身重量偏向前侧而相对于旋转轴的有效力臂较长,故相乘后所产生的力矩较大,此时该扭簧用来对抗显示器重量的反向扭力也相对较大;而当该显示器所呈现的仰角愈大时,因显示器重量相对于旋转轴的有效力臂较短,故所产生的力矩较小,此时该扭簧用来对抗显示器重量的反向扭力也相对较小。综合而言,当用户在调整显示器的俯仰视角时,因为扭簧的扭力大小可以相应于显示器重量所产生的力矩大小而反向补偿,故用户在调整显示器俯仰角度而前后施力于显示器时,无论施力方向为何,施力大小可以较为均一,进而获得较佳的操作感受。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该连杆结构为一不平行四连杆结构,而用于与显示器组配的连接板同时枢接于该不平行四连杆结构中彼此相对的两个杆件上。需特别说明地,不平行四连杆结构中与扭簧同轴的该杆件,除了经由连接轴与连接板枢接之外,更通过不平行四连杆的结构设计,当连接板旋转一角度时,该杆件的旋转角度更大,使得扭簧被扭转的角度大于连接板转的角度,以提高其扭簧的补偿力。换言之,通过不平行四连杆结构去更进一步压缩扭簧,得到俯仰枢转的前后补偿力量,能与显示器重量在不同位置所产生的不同力矩恰好平衡。如上所述,显示器俯仰枢转的过程中,因本身重量相对于旋转轴的力臂变化进而导致力矩变化等现象,尤其在旋转轴固定于显示器外壳的相对低处(lowmount)时更为明显,此时本技术可枢转支架所产生的平衡效果也更加显著。而本技术的不平行四连杆结构搭配扭簧的外移配置,可适当地用于显示器相对于旋转轴俯仰枢转时的力矩补偿。从而,显示器的重量、扭簧的反向补偿扭力、及各组件之间的摩擦力等等,恰可取得平衡,使得用户将显示器俯仰枢转时,可以达到随停的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揭露一种可枢转支架,用于承载一显示器,该可枢转支架包括:一连接板,用以与该显示器相接;一立柱;以及一枢转模块,连接于该连接板及该立柱之间。该枢转模块包含:一连杆结构,具有依序彼此枢接的一第一杆、一第二杆、一第三杆及一第四杆,该连杆结构为一不平行四连杆结构;一旋转轴,贯穿该第三杆,插接该连接板与枢接该立柱,使该连接板可依该旋转轴而相对该立柱转动;一连接轴,贯穿该第一杆,并枢接至该连接板上;以及一扭簧,包含一卷绕部及相对的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其中该卷绕部套设于该连接轴上,该第一自由端固定于该连接板上,该第二自由端固定于该第一杆。当该枢转模块于一第一位置时,该连接板及该显示器相对于一垂直面呈一第一角度,该扭簧对该连接板提供一第一弹性力,当该枢转模块于一第二位置时,该连接板及该显示器相对于该垂直面呈一第二角度,该扭簧对该连接板提供一第二弹性力,该第二角度大于该第一角度,且该第一弹性力大于该第二弹性力。该显示器包含一面板及承载该面板的一外壳,该第二杆的长度大于该第四杆的长度,且该第二杆相对远离该面板。该连接轴至少局部具有一非圆形截面,该第一杆具有一第一孔且该连接板具有一第二孔以供该连接轴枢接,该第一孔为非圆形且形状与该连接轴的该非圆形截面相配,该第二孔为圆形,使该第一杆及该旋转轴可以同步且相对于该连接板旋转。该旋转轴至少局部具有一非圆形截面,该第三杆具有一第三孔且该连接板具有一第四孔以供该旋转轴贯穿,该第三孔及该第四孔均为非圆形且形状与该旋转轴的该非圆形截面相配,使该连接板、该第三杆及该旋转轴可以同步旋转。该第二杆呈U字形,该第四杆呈直线形。该第一杆及该第三杆分别为两个华司,分别夹持该第二杆及该第四杆。该显示器的一重量相对于该旋转轴产生一力矩,该力矩于该显示器呈该第一角度时是大于该力矩于该显示器呈该第二角度时。该第一弹性力及该第二弹性力,其对抗该显示器的该重量相对于该旋转轴所产生的该力矩。当该连接板由该第一角度转至该第二角度,该连接轴及该第一杆枢转一第三角度,该第三角度大于该第二角度与该第一角度的差。当该连接板由该第一角度转至该第二角度,该连接轴及该第一杆是枢转一第三角度,该第一自由端及该第二自由端的相对位置改变,而使该扭簧由提供该第一弹性力变为提供该第二弹性力。该外壳包含至少一补强肋,该旋转轴对应所述补强肋。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是以优选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枢转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枢转支架,其特征在于,用于承载一显示器,该可枢转支架包括:一连接板,用以与该显示器相接;一立柱;以及一枢转模块,连接于该连接板及该立柱之间,该枢转模块包含:一连杆结构,具有依序彼此枢接的一第一杆、一第二杆、一第三杆及一第四杆,该连杆结构为一不平行四连杆结构;一旋转轴,贯穿该第三杆,插接该连接板与枢接该立柱,使该连接板可依该旋转轴而相对该立柱转动;一连接轴,贯穿该第一杆,并枢接至该连接板上;以及一扭簧,包含一卷绕部及相对的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其中该卷绕部套设于该连接轴上,该第一自由端固定于该连接板上,该第二自由端固定于该第一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枢转支架,其特征在于,用于承载一显示器,该可枢转支架包括:一连接板,用以与该显示器相接;一立柱;以及一枢转模块,连接于该连接板及该立柱之间,该枢转模块包含:一连杆结构,具有依序彼此枢接的一第一杆、一第二杆、一第三杆及一第四杆,该连杆结构为一不平行四连杆结构;一旋转轴,贯穿该第三杆,插接该连接板与枢接该立柱,使该连接板可依该旋转轴而相对该立柱转动;一连接轴,贯穿该第一杆,并枢接至该连接板上;以及一扭簧,包含一卷绕部及相对的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其中该卷绕部套设于该连接轴上,该第一自由端固定于该连接板上,该第二自由端固定于该第一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枢转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枢转模块于一第一位置时,该连接板及该显示器相对于一垂直面呈一第一角度,该扭簧对该连接板提供一第一弹性力,当该枢转模块于一第二位置时,该连接板及该显示器相对于该垂直面呈一第二角度,该扭簧对该连接板提供一第二弹性力,该第二角度大于该第一角度,且该第一弹性力大于该第二弹性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枢转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显示器包含一面板及承载该面板的一外壳,该第二杆的长度大于该第四杆的长度,且该第二杆相对远离该面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枢转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轴至少局部具有一非圆形截面,该第一杆具有一第一孔且该连接板具有一第二孔以供该连接轴枢接,该第一孔为非圆形且形状与该连接轴的该非圆形截面相配,该第二孔为圆形,使该第一杆及该旋转轴可以同步且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民王瑞贤
申请(专利权)人: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