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6304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包括底架,底架下表面安装有固定座和抗震支架,固定座一侧安装有固定支撑;底架上表面相对设置固定有四个立柱,该立柱垂直于底架上表面;两个立柱之间并排固定有固定条;固定条一表面架设有水管;水管上安装有喷嘴;四个立柱之间固定有顶架和风机安装架;风机安装架包括两个相平行的横梁和并排固定在两个横梁之间的纵梁,纵梁上安装有轴流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整轴流风机的风力,模拟客车在不同时速的淋雨效果;通过推动该工装,从而调节轴流风机与客车前后围的距离和角度,以模拟客车在不同角度和不同风力作用下的真实淋雨环境,从而有利于提高客车前后围密封防水的检测水平。

A loading assembly for passenger car before and after the rain test work arou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ading assembly for passenger cars, before and after the rain test work arou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underframe comprises an underframe, installing a fixed seat and a seismic bracket, one side of the fixe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support;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underframe arranged relatively fixed with four column, the column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urface of the underframe; between the two posts side by side are fixed; a fixed surface erection pipe is installed on the water pipe; nozzle; fixed mounting bracket top frame and the fan between the four posts; fan mounting bracket includes two parallel beams and are fixed between the two beams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is arranged on the axial flow fan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by adjusting the axial fan of the wind, the rain at the different speed bus simulation effect;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the tooling, thereby regulating the axial fan with the bus before and after around the distance and angle, to simulate the bus in different angles and under the action of wind in real environment, which helps to improve the bus before and after the detection level of waterproof sealing enclo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
本技术属于客车检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
技术介绍
淋雨试验是客车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试验。目前客车生产行业内,现阶段淋雨试验通常采用固定式无风源淋雨系统,这与客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淋雨环境存在差异,尤其是前后围淋雨环境与真实淋雨环境差异较大,无法真实检验车辆密封防水情况,进而会影响客车的生产质量,从而导致客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漏水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通过设计该工装,解决了现有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架,所述底架下表面安装有固定座和抗震支架,其中固定座一侧安装有固定支撑;所述底架上表面相对设置固定有四个立柱,该立柱垂直于底架上表面;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并排固定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一表面架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上安装有喷嘴;四个所述立柱之间固定有顶架和多个风机安装架;所述风机安装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梁和并排固定在两个横梁之间的多个纵梁,所述纵梁上安装有轴流风机。进一步地,所述水管为七根,七根所述水管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喷嘴为夹扣喷嘴,该夹扣喷嘴在七根水管上的安装位置处于同一平面;其中水管采用塑料管或者塑复钢管或者金属管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顶架位于立柱顶端,该顶架为矩形,所述立柱与顶架交接部位位于顶架的角部;所述顶架一端与底架一端固定有斜撑,所述顶架与底架相互平行;其中顶架和底架均采用不锈钢管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安装架为三个,其中一个所述风机安装架位于立柱底端,另外两个所述风机安装架位于立柱中间部位;所述风机安装架与顶架相互平行;其中风机安装架采用不锈钢管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条为三个,该固定条垂直于立柱;所述固定条上安装有骑马卡,所述水管通过骑马卡固定在固定条上;其中固定条采用角钢或者角铁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纵梁为四个,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纵梁上安装有一台轴流风机。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一表面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固定座采用不锈钢板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采用不锈钢板制成;所述连接板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一侧,该连接板另一端固定有螺母;所述螺母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垂直于底架下表面;所述支撑杆下端固定有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包括底边框,所述底边框为矩形框,所述底边框内侧并排固定有两个底纵梁,两个所述底纵梁之间固定有风机安装架。进一步地,所述抗震支架包括减震器和减震基座,所述减震基座通过减震器安装在底架下表面一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水管上端封闭,并将水管下端连接至水泵,启动水泵后,水流从经水管经喷嘴喷出,从而实现模拟客车淋雨环境;通过启动轴流风机,使得喷嘴中喷出水流按照一定速度喷出,通过调整轴流风机的风力,从而模拟客车在不同时速运行时的淋雨效果;通过推动该工装,从而调节轴流风机与客车前后围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有利于模拟客车再不同角度和不同风力作用下的真实淋雨环境,从而有利于提高客车前后围密封防水的检测水平,以提高车辆的密封和防水质量;通过采用客车生产车间内常见物料制成,且由于该工装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底架的俯视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风机安装架的俯视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固定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抗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万向轮,101-固定座,2-底架,201-底边框,202-底纵梁,3-固定条,4-立柱,5-风机安装架,501-横梁,502-纵梁,6-水管,7-骑马卡,8-喷嘴,9-固定支撑,901-连接板,902-螺母,903-支撑杆,904-支撑板,10-抗震支架,1001-减震器,1002-减震基座,11-轴流风机,12-斜撑,13-顶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包括底架2和水管6,底架2水平放置,底架2下表面安装有万向轮1和抗震支架10,底架2上表面相对设置固定有四个立柱4,立柱4垂直于底架2上表面,其中两个立柱4之间并排固定有三个固定条3,固定条3垂直于立柱4,该固定条3采用角钢或者角铁制成;七根相互平行的水管6架设于三个固定条3一表面,水管上安装有喷嘴8,喷嘴8为夹扣喷嘴,该夹扣喷嘴在七根水管6上的安装位置处于同一平面;四个立柱4之间固定有三个风机安装架5和顶架13,顶架13位于立柱4顶端,顶架13为矩形,采用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立柱4与顶架13交接部位位于顶架13的角部;其中一个风机安装架5位于立柱4底端,另外两个风机安装架5位于立柱4中间部位,风机安装架5与顶架13、顶架13与底架2相互平行;每个风机安装架5上安装有两个轴流风机11;顶架13一端与底架2一端焊接有斜撑12。如图3所示,其中固定条3上安装有骑马卡7,水管6通过骑马卡7固定在固定条3上,该骑马卡7为标准件;其中水管6采用塑料管或者塑复钢管或者金属管制成。如图4所示,其中底架2与万向轮1之间固定有固定座101,万向轮1即通过该固定座101固定在底架2下表面,固定座101采用不锈钢板制成;固定座101一侧安装有固定支撑9。如图7所示,固定支撑9包括连接板901,连接板901采用不锈钢板制成,其一端固定在固定座101一侧;连接板901另一端固定有螺母902,螺母902螺孔中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903,支撑杆903垂直于底架2下表面,支撑杆903下端固定有支撑板904,支撑板904采用硬质塑料板或者不锈钢板或者橡胶板制成。如图5所示,底架2包括底边框201,底边框201为矩形框,底边框201内侧通过焊接方式并排固定有两个底纵梁202,两个底纵梁202之间固定有风机安装架5;该底架2采用不锈钢管焊接而成。如图6所示,风机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架(2),所述底架(2)下表面安装有固定座(101)和抗震支架(10),其中固定座(101)一侧安装有固定支撑(9);所述底架(2)上表面相对设置固定有四个立柱(4),该立柱(4)垂直于底架(2)上表面;两个所述立柱(4)之间并排固定有固定条(3);所述固定条(3)一表面架设有水管(6);所述水管(6)上安装有喷嘴(8);四个所述立柱(4)之间固定有顶架(13)和多个风机安装架(5);所述风机安装架(5)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梁(501)和并排固定在两个横梁(501)之间的多个纵梁(502),所述纵梁(502)上安装有轴流风机(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架(2),所述底架(2)下表面安装有固定座(101)和抗震支架(10),其中固定座(101)一侧安装有固定支撑(9);所述底架(2)上表面相对设置固定有四个立柱(4),该立柱(4)垂直于底架(2)上表面;两个所述立柱(4)之间并排固定有固定条(3);所述固定条(3)一表面架设有水管(6);所述水管(6)上安装有喷嘴(8);四个所述立柱(4)之间固定有顶架(13)和多个风机安装架(5);所述风机安装架(5)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梁(501)和并排固定在两个横梁(501)之间的多个纵梁(502),所述纵梁(502)上安装有轴流风机(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6)为七根,七根所述水管(6)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喷嘴(8)为夹扣喷嘴,该夹扣喷嘴在七根水管(6)上的安装位置处于同一平面;其中水管(6)采用塑料管或者塑复钢管或者金属管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13)位于立柱(4)顶端,该顶架(13)为矩形,所述立柱(4)与顶架(13)交接部位位于顶架(13)的角部;所述顶架(13)一端与底架(2)一端固定有斜撑(12),所述顶架(13)与底架(2)相互平行;其中顶架(13)和底架均采用不锈钢管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客车前后围淋雨试验的工装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安装架(5)为三个,其中一个所述风机安装架(5)位于立柱(4)底端,另外两个所述风机安装架(5)位于立柱(4)中间部位;所述风机安装架(5)与顶架(13)相互平行;其中风机安装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曲程丁延军徐学永宋飞张扬明刘鐯夫孙苏华陈飞王林照孟威李翔宇贾小平陈忠许久张璨璨韩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