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力学式自动水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5947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力学式自动水闸,包括浮板、小齿轮、大齿轮、闸板、曲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预放基座、平台和浮力球;浮板与小齿轮连接接;小齿轮与大齿轮通过曲柄始终保持啮合,曲柄两端分别固定在大齿轮、小齿轮中心的固定铰支座,大齿轮靠近边缘处分别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大齿轮铰接于第三铰点,另一端与水底地面铰接于第五铰点;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大齿轮铰接于四铰点,另一连杆与闸板铰接于第六铰点,所述闸板穿过预放基座竖直设置,且闸板能够上下移动,预放基座的顶端设置有起限位作用的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千斤顶”装置,通过水位的变化来自动实现水闸的开闭,从而大大减少了水闸开启度难的问题。

Mechanical automatic sluice g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chanical type automatic lock, comprising a floating plate, a small gear, a big gear, gate, crank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second pre placed base, platform and floating ball; floating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small gear; the pinion and gear through the crank is kept in engagement, two ends fixed hinge crank the support is fixed on the big gear and small gear center, big gear near the edg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gear is hinged on the third hinge poin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bottom surface is hinged on the fifth hinge point; on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gear is hinged on the four point, the other link the gate is hinged with the sixth hinge point, the gate through the pre placed base is arranged vertically, and the gate to move up and down, the top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pre release limit function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jack device to automatically realize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sluice through the change of the water level, thereby greatly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the opening degree of the water g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力学式自动水闸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闸,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水压推动闸门开关来实现蓄水放水的水闸。
技术介绍
排水闸广泛应用在各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中,尤其在水库储水蓄水排水中最为常见。大多数当前可用的水闸是人工地或者利用电力启用的。人工启用的水闸通常需要至少一个人在现场操作,另外,存在水闸无法及时启用的风险。对于使用电力启用的水闸来说,存在电源会于大雨时期被切断、从而阻碍水闸被启用的风险。如果有水闸所关闭的间隔较长,则指定人员还需安装垂直立柱来支撑面板、取决于需进行防护来抵抗洪水的区域尺寸,这是很费时费力的。而且在暴雨时节,大部分水闸都需要人工进行检测,从而造成闸门底部形成泥沙沉积,同时有的水闸的闸门在暴雨时节开启调整度困难,造成排水流量控制难度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力学式自动水闸。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力学式自动水闸,包括浮板、小齿轮、大齿轮、闸板、曲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预放基座、平台和浮力球;所述浮板与小齿轮连接接;小齿轮与大齿轮通过曲柄始终保持啮合,曲柄两端分别固定在大齿轮、小齿轮中心的固定铰支座,铰接点分别为第二铰点、第一铰点;大齿轮靠近边缘处有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固定铰支座,分别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大齿轮铰接于第三铰点,另一端与水底地面铰接于第五铰点;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大齿轮铰接于四铰点,另一连杆与闸板铰接于第六铰点,所述闸板穿过预放基座竖直设置,且闸板能够上下移动,预放基座的顶端设置有起限位作用的平台。进一步改进,所述浮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浮力球,增加浮力,便于闸门开启。进一步改进,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的外径比为1/6,当施加压力为5KN时,所承受压力为1000K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闸板通过水库中的水对浮板施加浮力进行升降。闸门的升降通过齿轮进行控制。当水位没有达到浮板高度,齿轮不会转动,闸门在重力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当水位逐渐上升,浮板在浮力的作用上升,带动齿轮转动,进而使连杆发生转动和平动,推动闸门上升。在效率方面,利用大、小齿轮放大力的作用可以做到充分省力;在节能方面,充分利用水库中的水进行势能与动能相互转换,进而开关闸门;在操作方面,利用水位自动进行开闸关闸,节省了人力;在环保方面,解决了在暴雨时节需人工检测水闸而造成的泥沙沉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力学式自动水闸在水位下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力学式自动水闸在水位上升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浮板;2、小齿轮;3、大齿轮;4、闸板;5、第一铰点;6、第二铰点;7、曲柄;8、第三铰点;9、第四铰点;10、第五铰点;11、第六铰点;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预放基座;15、平台,浮力球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闸,包括浮板1、小齿轮2、大齿轮3、闸板4、第一铰点5、第二铰点6、曲柄7、第三铰点8、第四铰点9、第五铰点10、第六铰点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预放基座14、平台15和浮力球16。浮板1与小齿轮2平面垂直固接;小齿轮2与大齿轮3通过曲柄7始终保持啮合,曲柄7两端分别固定在大齿轮3、小齿轮2中心的固定铰支座,铰接点分别为第二铰点6、第一铰点5;大齿轮3靠近边缘处有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固定铰支座,分别连接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第一连杆12的一端与大齿轮3铰接于第三铰点8,另一端与水底地面铰接于第五铰点10;第二连杆13的一端与大齿轮3铰接于四铰点9,另一连杆与闸板4铰接于第六铰点11,所述闸板4穿过预放基座14竖直设置,且闸板4能够上下移动,预放基座14的顶端设置有起限位作用的平台15。浮板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浮力球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闸板4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关闭状态时,闸板4、第二连杆13;第一连杆12、大齿轮3构成力四边形,所以大齿轮3保持不动,进而小齿轮2和浮板1保持静止。在干旱时节,水位较低,水面与浮板1脱离,由于浮板1不受浮力作用,小齿轮2、大齿轮3不会转动,闸板4在自重作用下下降,与水底地面紧闭,保持关闭状态,防止水流失,可以保持水量,如图1所示。如图2,当处于暴雨时节,水位上升,水面与浮板1接触,水体对浮板1的浮力增加,浮板1随着水位上升而上升,带动小齿轮2、大齿轮3转动,从而使第一连杆12发生转动,第二连杆13发生平动,进而推动闸板4上升,水闸处于开闸放水状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力学式自动水闸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力学式自动水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板、小齿轮、大齿轮、闸板、曲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预放基座、平台和浮力球;所述浮板与小齿轮连接;小齿轮与大齿轮通过曲柄始终保持啮合,曲柄两端分别固定在大齿轮、小齿轮中心的固定铰支座,铰接点分别为第二铰点、第一铰点;大齿轮靠近边缘处有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固定铰支座,分别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大齿轮铰接于第三铰点,另一端与水底地面铰接于第五铰点;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大齿轮铰接于四铰点,另一连杆与闸板铰接于第六铰点,所述闸板穿过预放基座竖直设置,且闸板能够上下移动,预放基座的顶端设置有起限位作用的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学式自动水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板、小齿轮、大齿轮、闸板、曲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预放基座、平台和浮力球;所述浮板与小齿轮连接;小齿轮与大齿轮通过曲柄始终保持啮合,曲柄两端分别固定在大齿轮、小齿轮中心的固定铰支座,铰接点分别为第二铰点、第一铰点;大齿轮靠近边缘处有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固定铰支座,分别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大齿轮铰接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立地杨楠山余正东路通孙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