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5258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31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包括圆刀、管状壳体和用于转动圆刀的驱动机构,壳体前端设有同大脑皮层接触的抵块,抵块表面设有光滑圆角,抵块和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同圆刀配合的刀片,刀片与圆刀贴合;抵块用于同脑膜接触,表面的光滑圆角可以有效避免蛛网膜在切开时刀具戳伤脑膜,降低出血量,圆刀转动与刀片形成切口,通过推动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即可利用应力集中效应达到快速划切的目的。

Hob type arachnoid scisso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b type arachnoid scissors, including circular knife, tubular shell and a drive mechanism for rotating circular knife, the front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the butt piece in contact with the cerebral cortex,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mooth surface with rounded corners, with knife blade for offs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lock and the shell, and circular knife blade fitting for the same block; Meningeal contact, smooth fillet surface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arachnoid incision cutter poked the meninges, 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cision and formation of circular knife rotating blade, driven by hob type arachnoid scissors can use the effect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to achieve rapid cu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刀式蛛网膜剪刀
本技术涉及手术刀具,它是一种滚刀式蛛网膜剪刀。
技术介绍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在需要切开硬膜的各种神经外科手术,如颅底微创手术及后颅窝桥小脑角手术中,满足手术操作需求的骨窗越来越小其手术操作空间狭小,而目前的这类手术中,通常是在硬膜打开后,先于蛛网膜上做一小口,将通过内镜使用手术剪刀从蛛网膜的的小口内伸入一个剪臂,然后按压手术剪刀的手柄,从而使设有刀刃的两个剪臂相切合而剪开蛛网膜。然而,由于现有的手术剪刀的剪臂顶端比较尖锐、锋利,且颅内脑脊液波动会造成蛛网膜位置不固定,使得在打开蛛网膜时极易划伤脑组织或损伤蛛网膜下重要的神经血管,造成脑表面挫伤,重要神经血管受损,手术视野模糊,一方面需耗费时间进行止血,冲洗术野,费时费力;另一方面也造成安全隐患,增加术后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影响日后恢复。据权威文献meta分析报道,仅后颅窝手术的小脑挫伤发生率为11.3%,死亡率为0.6%(中华神经外科杂志meta统计)。其次,在蛛网膜的剪切过程中,需要使用内镜配合夹持部件,将已经剪开的蛛网膜夹起,再通过手术剪刀一点点的剪开,整个过程较慢且都在内镜中完成,效率较低,医护人员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在蛛网膜剖切上,不利于后续关键部分的手术操作。目前,申请号为201420182386.8的一种硬膜剪刀,包括固定剪刀体、与固定剪刀体铰接配合的活动剪刀体、第一剪臂,第一剪臂的底端固定在固定剪刀体的前端,在活动剪刀体的前端设有可与第一剪臂相切合的第二剪臂,在第一剪臂和第二剪臂相对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刀刃,第一剪臂朝向第二剪臂的一面为上,第一剪臂的下表面为平面,第一剪臂的顶端设有球形端部。其结构简单合理,能够防止首先伸入划开的硬膜小口内的第一剪臂刺伤硬膜内脑组织,且通过第一剪臂的下表面推开硬膜下方的蛛网膜及脑组织,能防止脑组织从硬膜裂隙挤出造成卡压或坏死,从而很好的避免脑组织受到损伤;还可使硬膜剪刀灵活的转向,操作更方便。但是其剪臂体积较大,不利于操作,需要较大的视野,并且手部在操作臂体时极易挡住视野,导致操作受限,且其使用过程中剪刀存在摆动幅度较大的问题,因此不适用于内窥镜等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脑膜手术在剖切蛛网膜时易将脑膜戳伤或切开而导致的出血问题,提供一种滚刀式蛛网膜剪刀,首先可以有效避免蛛网膜在剖切时刀具对脑膜的损伤,其次有效提高剖切效率,并且整体细长可与内窥镜配合,应用于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中。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包括圆刀、管状壳体和用于转动圆刀的驱动机构,所述圆刀位于壳体的前端,壳体前端设有同大脑皮层接触的抵块,抵块表面设有光滑圆角,所述抵块和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同圆刀配合的刀片,所述刀片与圆刀贴合;所述刀片的刀面倾斜设置,刀片刀面的下端位于抵块上表面的边缘,刀片刀面与圆刀刀面的夹角小于90°。驱动机构可以采用人力进行驱动,人工摁压或转动将力传动至圆刀上,或者通过电机等转动代替人力。优选的,所述刀片的刀面呈向内凹陷的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采用电机驱动。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采用下压驱动,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结构、卡接结构、复位结构、下压旋转结构;所述下压旋转结构包括螺旋杆、下压杆和圆柱形下压块,所述下压杆的底部设有供下压块上下移动的圆柱形伸缩腔室,所述螺旋杆由多边形截面沿其轴向扭转而成,所述所述下压块中部设有通槽,所述通槽截面与螺旋杆截面相同;所述壳体中部设有可容纳下压杆移动的中空腔室,所述复位结构位于壳体和下压杆之间;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两个压和卡接实现下压块与下压杆同步转动的卡接面,所述两个卡接面位于下压块与伸缩腔室相对的两个表面上;所述圆刀通过传动结构与螺旋杆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旋杆由矩形截面沿其轴向扭转而成,所述下压块中部的通槽截面呈矩形。优选的,所述卡接面设有齿面,齿面沿下压块或伸缩腔室的侧壁均匀圆周排列。优选的,所述复位结构可以是弹性件或同极相对的磁体。优选的,所述传动结构采用齿轮传动,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固定于圆刀侧面,第一齿轮与螺旋杆的底部固定,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并且与二者啮合。优选的,所述圆刀为锯片结构的圆刀。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采用本技术的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圆刀与刀片相配合形成一个剪切面,圆刀与刀片的交界处即为切口,驱动机构用于转动圆刀,蛛网膜经过切口时可以快速的被转动的圆刀切开。二、抵块用于同脑膜接触,表面的光滑圆角可以有效避免蛛网膜在切开时刀具戳伤脑膜,降低出血量。三、光滑的抵块配合刀片刀面与圆刀刀面小于90°的夹角,可以在切开的蛛网膜上利用应力集中原理,通过抵块快速划开蛛网膜,蛛网膜于切口出得以快速划开,有效提高脑膜手术的效率,降低病人和医生的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操作强度。四、滚刀式蛛网膜剪刀整体呈细长的管状,可以配合内窥镜实现微创微孔的神经外科手术,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创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滚刀式蛛网膜剪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滚刀式蛛网膜剪刀的使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下压杆下压时);图6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下压杆回弹时);图7为本技术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实施例1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实施例1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实施例1中卡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实施例2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滚刀式蛛网膜剪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下压杆;2、壳体;20、刀片;21、抵块;3、圆刀;4、第二齿轮;5、下压块;50、通槽;51、卡接面;6、螺旋杆;60、第一齿轮;71、上磁块;72、下磁块;8、电机;80、连接轴;9、脑膜;90、蛛网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9所示的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包括圆刀3、管状壳体2和用于转动圆刀3的驱动机构,圆刀3位于壳体2的前端,壳体2前端设有同大脑皮层接触的抵块21,抵块21表面设有光滑圆角,抵块21和壳体2之间设有用于同圆刀配合的刀片20,刀片20与圆刀3贴合;刀片20的刀面倾斜设置,刀片20刀面的下端位于抵块21上表面的边缘,刀片20刀面与圆刀3刀面的夹角小于90°。圆刀与刀片相配合形成一个剪切面,圆刀与刀片的交界处即为切口,驱动机构用于转动圆刀,蛛网膜经过切口时可以快速的被转动的圆刀切开,之后利用切开的切口通过应力集中现象,推动滚刀式蛛网膜剪刀,蛛网膜可以直接从切口处被划开,类似于剪布料时只需要剪开一个小口之后推动剪刀即可将布料沿切口裁开。如图2所示,刀片20的刀面呈向内凹陷的弧形结构,弧形或倾斜的刀片可以使被抵块提起的蛛网膜向上移动至圆刀与刀片的切口处,内凹的弧形刀面好处在于:于切口处的刀面略趋向于竖直,对切口切开蛛网膜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采用手动下压驱动,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结构、卡接结构、复位结构、下压旋转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滚刀式蛛网膜剪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刀(3)、管状壳体(2)和用于转动圆刀(3)的驱动机构,所述圆刀(3)位于壳体(2)的前端,壳体(2)前端设有同大脑皮层接触的抵块(21),抵块(21)表面设有光滑圆角,所述抵块(21)和壳体(2)之间设有用于同圆刀配合的刀片(20),所述刀片(20)与圆刀(3)贴合;所述刀片(20)的刀面倾斜设置,刀片(20)刀面的下端位于抵块(21)上表面的边缘,刀片(20)刀面与圆刀(3)刀面的夹角小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刀(3)、管状壳体(2)和用于转动圆刀(3)的驱动机构,所述圆刀(3)位于壳体(2)的前端,壳体(2)前端设有同大脑皮层接触的抵块(21),抵块(21)表面设有光滑圆角,所述抵块(21)和壳体(2)之间设有用于同圆刀配合的刀片(20),所述刀片(20)与圆刀(3)贴合;所述刀片(20)的刀面倾斜设置,刀片(20)刀面的下端位于抵块(21)上表面的边缘,刀片(20)刀面与圆刀(3)刀面的夹角小于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20)的刀面呈向内凹陷的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采用电机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刀式蛛网膜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采用下压驱动,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结构、卡接结构、复位结构、下压旋转结构;-所述下压旋转结构包括螺旋杆(6)、下压杆(1)和圆柱形下压块(5),所述下压杆(1)的底部设有供下压块(5)上下移动的圆柱形伸缩腔室,所述螺旋杆(6)由多边形截面沿其轴向扭转而成,所述所述下压块(5)中部设有通槽(50),所述通槽(50)截面与螺旋杆(6)截面相同,螺旋杆(6)可于通槽(50)内螺旋穿梭;-所述壳体(2)中部设有可容纳下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力俞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