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ackage structure DC DC conversion circuit, which comprises a lead frame, DC DC conversion circuit and a lead frame and DC DC conversion circuit package coating. The lead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ase, second base island and the island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base around the island and the second island pin; DC DC conversion circuit includes DC DC control circuit, at least two MOS tubes. Among them, the first second MOS tube and MOS tube side are located in the first island, drain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ase Shimaden first MOS tube and second MOS tube; the first second MOS tube and MOS tube sourc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in electrical lead frame; DC DC control circuit chip,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island is, DC DC control circuit chip and pin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MOS tube, second MOS tube and a lead frame conn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ackaging efficiency, simplify the circuit design and peripheral welding of the PCB board, but als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ircuit and reduc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封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
,特别涉及一种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常见的DC-DC(directcurrent-directcurrent,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封装结构主要有两种封装形式:单芯片封装或多块集成电路。对于单芯片封装来说,其存在芯片的成本高,以及输出功率不灵活,光罩投入大等缺点。众所周知,采用单芯片封装的DC-DC转换电路通常包括控制电路与功率器件两部分,功率器件为MOS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采用BCD工艺流片,通常光罩数量约有20层。集成电路圆片成本通常与光罩数量正比例相关。而该电路中,通常功率器件(输出管)的面积占到整个芯片面积的50%以上如果将上述芯片中的功率器件与控制电路分开(即多芯片方式),则功率器件可以采用DMOS(DiscreteMetal-Oxide-Silicon,分立型金属-氧化物-硅)工艺流片。而DMOS工艺的光罩数量通常只有7层,而且采用DMOS工艺流片的器件比采用BCD工艺流片的器件性能更好。一般估计,单芯片封装的DC-DC转换电路的芯片成本是多芯片封装的2倍左右。由此可知,单芯片封装存在芯片的成本高的问题。采用单芯片封装的DC-DC转换电路由于成本面积固定,其最大的输出功率也固定。如果市场上有不同的输出功率的要求,需要设计不同的电路,增加了光罩的投资。如果采用多芯片封装的方式,针对不同的输出功率需求,控制芯片是一样的,只要选用不同的MOS管就可以了,而且MOS管是标准器件,市场上有多重规格供应。这样可以节约光罩投资。由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引线框、直流‑直流转换电路以及包覆所述引线框和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封装体,引线框,其包括第一基岛、第二基岛以及设置于第一基岛和第二基岛周围的引脚;所述直流‑直流转换电路包括直流‑直流控制电路芯片,以及至少两个MOS管,其中,所述至少两个MOS管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均位于所述第一基岛的正面,且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第二MOS管的漏极均与所述第一基岛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引线框的对应引脚电连接;直流‑直流控制电路芯片,其位于所述第二基岛的正面,所述直流‑直流控制电路芯片与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以及引线框的对应引脚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引线框、直流-直流转换电路以及包覆所述引线框和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封装体,引线框,其包括第一基岛、第二基岛以及设置于第一基岛和第二基岛周围的引脚;所述直流-直流转换电路包括直流-直流控制电路芯片,以及至少两个MOS管,其中,所述至少两个MOS管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均位于所述第一基岛的正面,且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第二MOS管的漏极均与所述第一基岛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引线框的对应引脚电连接;直流-直流控制电路芯片,其位于所述第二基岛的正面,所述直流-直流控制电路芯片与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以及引线框的对应引脚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还包括第三基岛,所述直流-直流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所述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均位于所述第三基岛的正面,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和第四MOS管的漏极均与所述第三基岛电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分别于所述引线框的对应引脚相连,所述直流-直流控制电路芯片的有关焊盘还与所述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电连接。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辉,周景晖,王大选,刘冰,孔美萍,石一心,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