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减震防护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油压空间中充满油液,在受外力挤压时,内筒体相对于外筒体做压缩运动,油液通过阻尼体上的阻尼孔;油液进入缓压空间后,推动浮动活塞压缩弹簧;在外力消失后,弹簧推动浮动活塞,浮动活塞将缓压空间中的油液通过单向阀和阻尼孔推回油压空间,油压空间中的油液推动内筒体,使内筒体相对于外筒体做伸张运动;在上述方法中,采用保护套形成第一层防护对外部物体进行阻挡,外部物体穿过保护套后,采用沙粒形成的第二层防护对外部物体进行阻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保护套和沙粒形成多层防护,可有效防止外筒体受外部物体撞击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行器减震防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起落架的减震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起落架是供飞机起飞着陆的专门装置。飞机着陆过程中,总是以一定的速度撞击地面,起落架承受并减缓这种撞击,从而减轻飞机的受载。起落架减缓这种撞击载荷的关键部件就是缓震器。如果缓震器设计的不合理,将使得飞机承受更大的载荷,导致飞机设计重量提高。如果缓震器出现故障,将导致飞机硬着陆,机身结构被破坏,甚至出现机毁人亡。现有的缓震器采用油气混合式结构,其缺点在于,气腔容易发生泄漏。一旦气腔发生泄漏,缓震器的缓冲效果将大幅度减弱,且缓震器无法回位。较弱的缓冲效果将在飞机着陆时,起落架与地面第一次碰撞后消失。现有的缓震器的油腔腔壁会承受极大的压力,如缓震器在工作时受到外部物体的撞击,油腔腔壁极易破裂,油液泄漏,最终导致缓震器彻底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飞行器减震防护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利用如下所述的缓震器;缓震器包括内筒体、外筒体、浮动活塞、阻尼体和弹簧;外筒体上端封闭,外筒体下端开放,内筒体上端开放,内筒体下端封闭;浮动活塞和弹簧设置于内筒体内,弹簧的一端与浮动活塞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内筒体的底部内表面连接;弹簧外包裹弹性橡胶柱,弹性橡胶柱的直径小于内筒体的内径;阻尼体设置于内筒体的顶部,阻尼体上开设有阻尼孔;内筒体滑动设置于外筒体中,内筒体顶端与外筒体顶端之间的空间构成油压空间;内筒体内浮动活塞与阻尼体之间的空间构成缓压空间;还包括套于外筒体外圆面的保护套,保护套的内表面与外筒体的外表面之间充满沙粒;还包括设置于阻尼体上的单向阀,单向阀由内筒体向外导通;具体方法如下:油压空间中充满油液,在受外力挤压时,内筒体相对于外筒体做压缩运动,油液通过阻尼体上的阻尼孔,此时会产生阻尼从而吸收飞机着陆时的部分能力。油液进入缓压空间后,推动浮动活塞压缩弹簧,进一步吸收能力。在外力消失后,弹簧推动浮动活塞,浮动活塞将缓压空间中的油液通过单向阀和阻尼孔推回油压空间,油压空间中的油液推动内筒体,使内筒体相对于外筒体做伸张运动,如此即实现缓震器的回位。在上述方法中,采用保护套形成第一层防护对外部物体进行阻挡,外部物体穿过保护套后,采用沙粒形成的第二层防护对外部物体进行阻挡。设置单向阀,使得缓压空间中的油液能够被更快推回油压空间,实现快速回位。本专利技术采用弹簧替代内筒体中的空气,避免了空气泄漏导致缓震器的缓冲效果将大幅度减弱和缓震器无法回位的问题。弹簧在过度压缩时容易损坏,为此设置包裹弹簧的弹性橡胶柱,防止弹簧被过度压缩,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可靠性。为了避免外筒体受外部物体撞击破裂,设置保护套,并且在保护套与外筒体之间充满沙粒,如此可以有效形成对外筒体的有效防护。保护套形成第一层防护对外部物体进行阻挡,外部物体穿过保护套后,沙粒形成的第二层防护对外部物体进行阻挡。沙粒具备很好的缓冲效果,可以有效避免外部物体直接与外筒体接触。进一步的,在所述弹性橡胶柱的外围开设螺旋型凹槽。设置螺旋型凹槽,使弹性橡胶柱更易于被压缩,避免弹性橡胶柱对本专利技术的缓冲性能造成影响。进一步的,将所述螺旋型凹槽的横截面设置为三角形。螺旋型凹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进一步使弹性橡胶柱更易于被压缩。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底部内表面与所述内筒体外表面之间采用密封支撑件进行密封。设置密封支撑件,避免外筒体中的油液泄漏。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支撑件通过销轴与所述外筒体连接。进一步的,将所述阻尼孔开设于所述阻尼体的中心位置。进一步的,在所述内筒体的底端和所述外筒体的顶端设置连接体。连接体用于将本专利技术固定在飞机起落架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弹簧替代内筒体中的空气,避免了空气泄漏导致减震器的缓冲效果将大幅度减弱和减震器无法回位的问题;2.设置包裹弹簧的弹性橡胶柱,防止弹簧被过度压缩,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可靠性;3.本专利技术采用保护套和沙粒形成多层防护,可有效防止外筒体受外部物体撞击破裂;4.设置螺旋型凹槽,使弹性橡胶柱更易于被压缩,避免弹性橡胶柱对本专利技术的缓冲性能造成影响;5.螺旋型凹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进一步使弹性橡胶柱更易于被压缩;6.设置密封支撑件,避免外筒体中的油液泄漏;7.设置单向阀,使得缓压空间中的油液能够被更快推回油压空间,实现快速回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缓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内筒体,2-外筒体,3-浮动活塞,4-阻尼体,5-弹簧,6-阻尼孔,7-油压空间,8-缓压空间,9-密封支撑件,10-销轴,11-连接体,12-弹性橡胶柱,13-螺旋形凹槽,14-保护套,15-沙粒,16-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专利技术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飞行器减震防护方法,利用如下所述的缓震器;缓震器包括内筒体1、外筒体2、浮动活塞3、阻尼体4和弹簧5;外筒体2上端封闭,外筒体2下端开放,内筒体1上端开放,内筒体1下端封闭;浮动活塞3和弹簧5设置于内筒体1内,弹簧5的一端与浮动活塞3连接,弹簧5的另一端与内筒体1的底部内表面连接;弹簧5外包裹弹性橡胶柱12,弹性橡胶柱12的直径小于内筒体1的内径;阻尼体4设置于内筒体1的顶部,阻尼体4上开设有阻尼孔6;内筒体1滑动设置于外筒体2中,内筒体1顶端与外筒体2顶端之间的空间构成油压空间7;内筒体1内浮动活塞3与阻尼体4之间的空间构成缓压空间8;还包括套于外筒体2外圆面的保护套14,保护套14的内表面与外筒体2的外表面之间充满沙粒15;还包括设置于阻尼体4上的单向阀16,单向阀16由内筒体1向外导通。具体方法如下:油压空间7中充满油液,在受外力挤压时,内筒体1相对于外筒体2做压缩运动,油液通过阻尼体4上的阻尼孔6,此时会产生阻尼从而吸收飞机着陆时的部分能力。油液进入缓压空间8后,推动浮动活塞3压缩弹簧5,进一步吸收能力。在外力消失后,弹簧5推动浮动活塞3,浮动活塞3将缓压空间8中的油液通过单向阀16和阻尼孔6推回油压空间7,油压空间7中的油液推动内筒体1,使内筒体1相对于外筒体2做伸张运动,如此即实现缓震器的回位;在上述方法中,采用保护套14形成第一层防护对外部物体进行阻挡,外部物体穿过保护套14后,采用沙粒15形成的第二层防护对外部物体进行阻挡。设置单向阀16,使得缓压空间8中的油液能够被更快推回油压空间7,实现快速回位。本专利技术采用弹簧5替代内筒体1中的空气,避免了空气泄漏导致缓震器的缓冲效果将大幅度减弱和缓震器无法回位的问题。弹簧5在过度压缩时容易损坏,为此设置包裹弹簧5的弹性橡胶柱12,防止弹簧5被过度压缩,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飞行器减震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如下所述的缓震器;缓震器包括内筒体(1)、外筒体(2)、浮动活塞(3)、阻尼体(4)和弹簧(5);外筒体(2)上端封闭,外筒体(2)下端开放,内筒体(1)上端开放,内筒体(1)下端封闭;浮动活塞(3)和弹簧(5)设置于内筒体(1)内,弹簧(5)的一端与浮动活塞(3)连接,弹簧(5)的另一端与内筒体(1)的底部内表面连接;弹簧(5)外包裹弹性橡胶柱(12),弹性橡胶柱(12)的直径小于内筒体(1)的内径;阻尼体(4)设置于内筒体(1)的顶部,阻尼体(4)上开设有阻尼孔(6);内筒体(1)滑动设置于外筒体(2)中,内筒体(1)顶端与外筒体(2)顶端之间的空间构成油压空间(7);内筒体(1)内浮动活塞(3)与阻尼体(4)之间的空间构成缓压空间(8);还包括套于外筒体(2)外圆面的保护套(14),保护套(14)的内表面与外筒体(2)的外表面之间充满沙粒(15);还包括设置于阻尼体(4)上的单向阀(16),单向阀(16)由内筒体(1)向外导通;具体方法如下:油压空间(7)中充满油液,在受外力挤压时,内筒体(1)相对于外筒体(2)做压缩运动,油液通过阻尼体(4)上的阻尼孔(6);油液进入缓压空间(8)后,推动浮动活塞(3)压缩弹簧(5);在外力消失后,弹簧(5)推动浮动活塞(3),浮动活塞(3)将缓压空间(8)中的油液通过单向阀(16)和阻尼孔(6)推回油压空间(7),油压空间(7)中的油液推动内筒体(1),使内筒体(1)相对于外筒体(2)做伸张运动;在上述方法中,采用保护套(14)形成第一层防护对外部物体进行阻挡,外部物体穿过保护套(14)后,采用沙粒(15)形成的第二层防护对外部物体进行阻挡。...
【技术特征摘要】
1.飞行器减震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下所述的缓震器;缓震器包括内筒体(1)、外筒体(2)、浮动活塞(3)、阻尼体(4)和弹簧(5);外筒体(2)上端封闭,外筒体(2)下端开放,内筒体(1)上端开放,内筒体(1)下端封闭;浮动活塞(3)和弹簧(5)设置于内筒体(1)内,弹簧(5)的一端与浮动活塞(3)连接,弹簧(5)的另一端与内筒体(1)的底部内表面连接;弹簧(5)外包裹弹性橡胶柱(12),弹性橡胶柱(12)的直径小于内筒体(1)的内径;阻尼体(4)设置于内筒体(1)的顶部,阻尼体(4)上开设有阻尼孔(6);内筒体(1)滑动设置于外筒体(2)中,内筒体(1)顶端与外筒体(2)顶端之间的空间构成油压空间(7);内筒体(1)内浮动活塞(3)与阻尼体(4)之间的空间构成缓压空间(8);还包括套于外筒体(2)外圆面的保护套(14),保护套(14)的内表面与外筒体(2)的外表面之间充满沙粒(15);还包括设置于阻尼体(4)上的单向阀(16),单向阀(16)由内筒体(1)向外导通;具体方法如下:油压空间(7)中充满油液,在受外力挤压时,内筒体(1)相对于外筒体(2)做压缩运动,油液通过阻尼体(4)上的阻尼孔(6);油液进入缓压空间(8)后,推动浮动活塞(3)压缩弹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严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锋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