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策专利>正文

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30056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器,包括:缸体;第一活塞;流通阀;伸张阀;活塞杆;减震弹簧;第二活塞,其设置于下腔室,并使下腔室的下部分割出气腔,缸体的下端开设有与气腔连通的通气孔;补偿弹簧,其设置于气腔中,并抵靠第二活塞。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容积可变的气腔来补偿上腔室多余油液的方式,相对于通过单向阀与油腔导通处理多余油液的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第一活塞下移的阻尼更小,从而使车桥的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可迅速上升,从而较小了车架的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
技术介绍
减震器多用于移动设备(或称行走设备)上,如,应用于汽车的车桥与车架之间,当汽车行驶于颠簸路面时,起到对震动的缓冲作用。一般地,应用于汽车的减震器多为液压减震器,如图1所示,该液压减震器包括弹簧70和阻尼器,该阻尼器具体为液压阻尼器,该阻尼器包括缸体10、活塞20以及活塞杆21,缸体10的上下两端均封闭,从而使缸体10内形成柱状腔室,活塞20设置于腔室内,并将腔室分割成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活塞杆21的下端伸入上腔室11中与活塞20连接,在活塞20上设置两个单项阀,该两个单向阀分别为伸张阀30和流通阀40,活塞杆21的上端连接在车架上,缸体10的下端连接在车桥上,弹簧70设置在缸体与活塞杆之间。当汽车突然经过一个陡然的突起路面,活塞20进行竖直往复运动。首先,活塞20下移,活塞杆21伸入上腔室11的长度增加,弹簧70压缩,伸张阀30关闭,流通阀40打开,油液从下腔室12流入上腔室11;然后,弹簧70恢复,活塞20上移,活塞杆21伸入上腔室11的长度减小,伸张阀30打开,流通阀40关闭,油液从上腔室11流入下腔室12。由于在活塞20下移时,活塞杆21伸入上腔室11的长度增加,占用上腔室一部分空间,使得下腔室12所需要排出的油液多于填充上腔室11所需要的油液,多余这部分油液需要排出下腔室12,否者活塞20无法移动。为此,在下腔室12设置有隔板50,以使下腔室12分割出一个容纳油液的油腔51,并在隔板50上设置于类似于伸张阀和流通阀作用的两个单向阀60,从而使活塞20下移时,多余油液进入油腔51,并在活塞20上移时,下腔室12所需油液由油腔提供。当汽车突然驶过陡然的突起时,车桥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突然从0达到很大,以适应该突起,然而,此时,下腔室多余油液在流过上述的设置在隔板上的单向阀而进入油腔时,由于单向阀所产生的对油液的阻尼作用,使得多余油液并不能迅速进入油腔,进而导致活塞迅速下移,导致车桥在竖直方向的速度无法快速提升,导致减震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效果良好的减震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器,设置于汽车的车架与车桥之间,所述减震器包括:缸体,其内形成有柱状腔室,所述缸体的下端与所述车桥连接;第一活塞,其设置于所述柱状腔室中,并将所述柱状腔室分割成上腔室与下腔室;流通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上,以当所述第二活塞下移时,所述流通阀打开,并当所述第二活塞上移时,所述流通阀关闭;伸张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上,以当所述第二活塞上移时,所述伸张阀打开,并当所述活塞下移时,所述伸张阀关闭;活塞杆,其自所述缸体的上端伸入至所述上腔室中并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车架连接;减震弹簧,其设置于所述缸体与所述活塞杆之间,以当所述第一活塞下移时,所述第一活塞通过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减震弹簧压缩,所述减震弹簧弹性复原时,所述减震弹簧通过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第一活塞上移;第二活塞,其设置于所述下腔室,并使所述下腔室的下部分割出气腔,所述缸体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通气孔;补偿弹簧,其设置于所述气腔中,并抵靠所述第二活塞。优选地,所述气腔中设置有导向限位柱,所述导向限位柱固定在所述气腔底部的所述缸体上,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导向限位柱上,所述补偿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限位柱上以用于抵靠所述第二活塞,所述限位导向柱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帽,所述限位帽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活塞,以使所述第二活塞沿所述导向限位柱滑动。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缸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导向限位柱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优选地,所述缸体的外围还套设有保护筒,所述保护筒的上端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以使所述保护筒随所述活塞杆竖直移动。优选地,所述保护套的外周上设置有上止挡环,所述缸体的外周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止挡环相对的下止挡环,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所述上止挡环与下止挡环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减震器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容积可变的气腔来补偿上腔室多余油液的方式,相对于通过单向阀与油腔导通处理多余油液的方式,本专利技术对第一活塞下移的阻尼更小,从而使车桥的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可迅速上升,从而较小了车架的震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应用于汽车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2至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减震器,该减震器设置于汽车的车架3000与车桥2000之间,该减震器具体包括:缸体100、第一活塞200、流通阀400、伸张阀300、活塞杆201、减震弹簧600、第二活塞500以及补偿弹簧502。具体地,缸体100内形成有柱状腔室,缸体100的下端与车桥2000连接;第一活塞200设置于柱状腔室中,并将柱状腔室分割成上腔室101与下腔室102;流通阀400设置在第二活塞500上,以当第二活塞500下移时,流通阀400打开,并当第二活塞500上移时,流通阀400关闭;伸张阀300设置在第二活塞500上,以当第二活塞500上移时,伸张阀300打开,并当活塞下移时,伸张阀300关闭;活塞杆201自缸体100的上端伸入至上腔室101中并与第一活塞200连接,活塞杆201的上端与车架3000连接;减震弹簧600设置于缸体100与活塞杆201之间,以当第一活塞200下移时,第一活塞200通过活塞杆201带动减震弹簧600压缩,减震弹簧600弹性复原时,减震弹簧600通过活塞杆201带动第一活塞200上移;第二活塞500设置于下腔室102,并使下腔室102的下部分割出气腔501,缸体100的下端开设有与气腔501连通的通气孔504;补偿弹簧502设置于气腔501中,并抵靠第二活塞500。下面介绍一下汽车上的减震器的工作过程、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的缺陷以及本专利技术的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借此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减震器的优点。应该说明的是:下面说明需结合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理解。应该说明的是:颠簸路面均可归纳为在绝对平整的路面形成了连续或间隔的突起,汽车在从绝对平整的路面行至突起时,若能够使车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保持不变(通常为零)或缓慢均匀增加,便可认为该车架没有发生震动,汽车没有发生震动;而汽车从突起下落过程中,若车架不会受到车桥的冲击,也可认为车桥没有发生震动,汽车没有发生震动。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和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车架不发生大的震动。当汽车在从绝对平整的路面行至突起时,车桥2000上移,车桥上移使得缸体10的下腔室12内的油液压力升高,在压力作用下,流通阀40打开,伸张阀30关闭,下腔室12内的油液经过流通阀40进入上腔室11,活塞20下移,弹簧70被压缩,使得车桥的上移在减震器上得到缓冲,不会将上移动作立刻传递至车架,从而使车架较平稳,汽车震动减小;当汽车从突起下落过程中,上腔室11的油液的压力大于下腔室12的油液的压力,在压力作用下,伸张阀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减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器,设置于汽车的车架与车桥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包括:缸体,其内形成有柱状腔室,所述缸体的下端与所述车桥连接;第一活塞,其设置于所述柱状腔室中,并将所述柱状腔室分割成上腔室与下腔室;流通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上,以当所述第二活塞下移时,所述流通阀打开,并当所述第二活塞上移时,所述流通阀关闭;伸张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上,以当所述第二活塞上移时,所述伸张阀打开,并当所述活塞下移时,所述伸张阀关闭;活塞杆,其自所述缸体的上端伸入至所述上腔室中并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车架连接;减震弹簧,其设置于所述缸体与所述活塞杆之间,以当所述第一活塞下移时,所述第一活塞通过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减震弹簧压缩,所述减震弹簧弹性复原时,所述减震弹簧通过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第一活塞上移;第二活塞,其设置于所述下腔室,并使所述下腔室的下部分割出气腔,所述缸体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通气孔;补偿弹簧,其设置于所述气腔中,并抵靠所述第二活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设置于汽车的车架与车桥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包括:缸体,其内形成有柱状腔室,所述缸体的下端与所述车桥连接;第一活塞,其设置于所述柱状腔室中,并将所述柱状腔室分割成上腔室与下腔室;流通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上,以当所述第二活塞下移时,所述流通阀打开,并当所述第二活塞上移时,所述流通阀关闭;伸张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上,以当所述第二活塞上移时,所述伸张阀打开,并当所述活塞下移时,所述伸张阀关闭;活塞杆,其自所述缸体的上端伸入至所述上腔室中并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车架连接;减震弹簧,其设置于所述缸体与所述活塞杆之间,以当所述第一活塞下移时,所述第一活塞通过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减震弹簧压缩,所述减震弹簧弹性复原时,所述减震弹簧通过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第一活塞上移;第二活塞,其设置于所述下腔室,并使所述下腔室的下部分割出气腔,所述缸体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通气孔;补偿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策
申请(专利权)人:张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