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卧式转筒搅拌及进出装置,包括转筒筒体和搅拌装置,发酵罐包括柱状的筒体、左封头和右封头,搅拌装置设置在转筒筒体内,搅拌装置为间断叶片,间断叶片由子叶片组成,子叶片轴向等距排列固定在转筒筒体内壁上,还包括进出料装置,进出料装置为进出料螺叶,进出料螺叶为固定在转筒筒体内壁一端的螺旋状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间断式的间断叶片既能够摊平物料,也可以向两侧推进物料,只需要单向旋转就可以实现搅拌效果,比传统普通螺旋叶片搅拌效果更强,提高发酵效率;进出料螺叶的设计实现正转进料,反转出料,进料出料速度均匀快速,料位平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转筒搅拌及进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酵设别领域,尤其是涉及卧式转筒搅拌及进出装置。
技术介绍
固体发酵是指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下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从生物反应过程中的本质考虑,固体发酵是以气相为连续相的生物反应过程,是指使用不溶性固体基质来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既包括将固态悬浮在液体中的深层发酵,也包括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湿固体材料上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为了使发酵过程均匀高效,固体发酵设施中的搅拌装置尤其重要;现有的卧式固态发酵罐中使用的多为连续螺旋螺叶,搅拌物料的方式是物料在发酵罐中整体滚动,这种搅拌方式下会出现物料结块的现象,并且物料不能充分与空气接触,容易造成发酵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影响发酵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转筒搅拌及进出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卧式转筒搅拌及进出装置,包括转筒筒体和搅拌装置,转筒筒体包括柱状的筒体、左封头和右封头,搅拌装置设置在转筒筒体内,搅拌装置为间断叶片,间断叶片由子叶片组成,子叶片轴向等距排列固定在转筒筒体内壁上。优选的,子叶片为矩形,子叶片不少于三片,子叶片与轴向方向呈0-90°角。优选的,相邻的两个子叶片间相互搭接。优选的,间断叶片不少于三组,间断叶片相互平行,间断叶片在筒体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在筒体内壁上。优选的,还包括进出料装置,进出料装置为进出料螺叶,进出料螺叶为固定在转筒筒体内壁进出料一端的螺旋状叶片。优选的,进出料螺叶包括导料螺叶和罐口螺叶,导料螺叶与罐口螺叶连接,导料螺叶焊接在筒体内壁的右端,罐口螺叶焊接在右封头内壁上。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间断式的间断叶片既能够摊平物料,也可以向两侧推进物料,只需要单向旋转就可以实现搅拌效果,比传统普通螺旋叶片搅拌效果更强,当筒体旋转时使醅料与空气更充分的混合,提高发酵效率;进出料螺叶的设计实现正转进料,反转出料,进料出料速度均匀快速,料位平整;发酵时单向旋转,醅料在发酵运转时在小螺距高螺叶的作用下将物料不断的往筒体内部推进,使物料在螺叶处最终按堆积角形成向进料口过渡的料位线,避免了出料口漏料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筒体12、左封头13、右封头2、间断叶片21、子叶片31、导料螺叶32、罐口螺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做出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涉及卧式转筒搅拌及进出装置,包括转筒筒体和搅拌装置,发酵罐包括柱状的筒体11、左封头12和右封头13,搅拌装置设置在转筒筒体内,用于对罐内物料的搅拌;搅拌装置为间断叶片2,间断叶片2由子叶片21组成,子叶片21轴向等距排列固定在转筒筒体内壁上,子叶片21为矩形,每个子叶片21大小相同,其高度不高于筒体11截面半径,可根据物料种类定制不同高度和宽度的子叶片21,子叶片21不少于三片,子叶片21与轴向方向呈0-90°角,进一步优选为10-25°角,具体的可以根据待搅拌发酵的物料的种类定制相应角度的间断叶片;每两片子叶片21间在轴向方向的投影相接或部分重叠,相邻的两个子叶片间相互搭接,并且每组间断叶片2长度上与筒体11长度相同,这样能够充分接触罐内的物料,搅拌充分,避免出现搅拌死角;间断叶片2不少于三组,各组间断叶片2相互平行,多组间断叶片2均匀固定在筒体11内壁上,多组间断叶片在筒体圆周方向均匀排列,每个子叶片21均通过无缝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转筒筒体的内壁上,这种连接方式相对较为坚固,不易损坏,能够满足长期连续使用的要求,还能避免过多的夹角积累物料,并且这样简单的连接结构易于清理。间断式的叶片既能够摊平物料,也可以向两侧推进物料,只需要单向旋转就可以实现搅拌效果,比传统普通螺旋叶片搅拌效果更强,当筒体旋转时使醅料与空气更充分的混合,提高发酵效率。当发酵罐转动时,筒体11内的物料跟随转动,固定在筒体11内壁上的间断叶片2就能够起到对物料搅拌的作用,由于间断叶片2贯穿整个筒体11,物料能够沿间断叶片2最终按堆积角形成向进料口过渡的料位线,辅助出料;为了提高装填率,搅拌装置可配备进出料装置辅助罐内物料进出,进出料装置为进出料螺叶,进出料螺叶为固定在转筒筒体内壁一端的螺旋状叶片,采用小螺距高螺叶的螺旋叶片焊接在发酵罐进出口一端的内壁上,用于进料或出料;进出料螺叶包括导料螺叶31和罐口螺叶32,导料螺叶31与罐口螺叶32通过无缝焊接连接,导料螺叶31无缝焊接在筒体11内壁的右端,罐口螺叶32无缝焊接在右封头13内壁上,罐口螺叶32的另一端连在右封头13中央的进出料口处。进出料螺叶与间断叶片2可设为整体,导料螺叶31与间断叶片2数目相同,导料螺叶31和间断叶片2最末端的子叶片21通过无缝焊接连接在一起;进出料螺叶与间断叶片2可为两个独立的装置,导料螺叶31与间断叶片2可根据物料种类及性质独立设置,这时导料螺叶31起点要在间断叶片2末端的左侧,即导料螺叶31与间断叶片2之间要有部分重叠。发酵罐内的间断叶片2既可以摊平物料,也可以向两侧推进物料,实现正转进料,反转出料。在正转时实现进料及发酵功能,发酵时间断叶片2起搅拌作用,与普通螺旋叶片相比,这种间断叶片2结果具有更强的搅拌效果,旋转时以达到空气和醅料充分混合,普通螺旋叶片搅拌效果很差,且与空气无法充分混合,摊料结构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并且,普通螺旋叶片旋转时,只能把物料整体推向一侧,必须正反转才能使醅料在筒体内整体移动,采用间断叶片2只向一个方向旋转即可实现搅拌效果,发酵时只有一个旋向,醅料在发酵运转时在小螺距高螺叶的作用下将物料不断的往筒体内部推进,使物料在螺叶处最终按堆积角形成向进料口过渡的料位线,也避免了出料口漏料现象,当配备了进出料螺叶后使得进、出料速度更快,使料位平整。本实例的工作过程:进料时,发酵罐罐体正转,从右封头进料口处注入物料,物料沿旋转的罐口螺叶进入导料螺叶,在导料螺叶旋转带动下注入筒体处,在间断叶片的作用下搅拌均匀,逐渐产生平滑的料位线。正转进料时,因单排间断叶片的每个子叶片均是向转筒内部倾斜10-25°角固定的,使得物料在随罐体转动时,子叶片将物料带起的同时往转筒内部推进,由于相邻的每排子叶片是前后搭接的,使得物料在被带起到一定高度后顺着子叶片往下落料时,能落到下一排的子叶片上,使下一排子叶片继续接料并往转筒内部推进,从而实现连续进料的功能。进料后需要对罐内物料进行搅拌时只需要连续正转即可,由于子叶片是矩形断开的,在转筒转动时,相当于单个的搅拌叶片,并且在罐内翻转时,每一段子叶片长度的小范围的物料不断被子叶片带起后抛洒落料,其搅拌均匀度大大优于普通的连续螺旋叶片形成的整体滚动方式。转筒连续进行旋转搅拌时,在间断叶片的作用下,物料虽然被倾斜的子叶片带起后向内推进,在遇到转筒末端的物料端板或封头阻挡时,物料会在单个子叶片范围内不断的被抛起落下,不会造成物料不断向内推进堆积造成物料集中的现象。在进料及搅拌的过程汇总,物料在筒体的轴向方向保持水平且平整。当发酵结束后,筒体反转,物料被子叶片带起后落到前一排子叶片上,从而将物料连续向转筒外的方向推进,物料推进到出料口处处从出料口排出;在设有进出料螺叶的转筒中,物料到达出料口的物料会经由导料螺叶将物料推起到罐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卧式转筒搅拌及进出装置,包括转筒筒体和搅拌装置,所述转筒筒体包括柱状的筒体、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转筒筒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为间断叶片,所述间断叶片由子叶片组成,所述子叶片轴向等距排列固定在所述转筒筒体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转筒搅拌及进出装置,包括转筒筒体和搅拌装置,所述转筒筒体包括柱状的筒体、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转筒筒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为间断叶片,所述间断叶片由子叶片组成,所述子叶片轴向等距排列固定在所述转筒筒体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转筒搅拌及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叶片为矩形,所述子叶片不少于三片,所述子叶片与轴向方向呈0-90°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转筒搅拌及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叶片间相互搭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转筒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伟国,庞相国,乔新建,牛家棒,朱广,桂树云,
申请(专利权)人:普瑞特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