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井下热害治理及防、灭火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23758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4:14
矿井井下热害治理及防、灭火一体化装置涉及井下热害治理及防灭火一体化装置。主要是为解决目前在井下设置防灭火装置和降温装置占用井下空间大,造价高的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低温惰性液体储罐,低温惰性液体储罐包括壳体,壳体外面有保护壳,保护壳和壳体之间填充保温材料,低温惰性液体储罐上连接有进、出液管道,进、出液管道上设压力表、安全阀,进、出液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输送管道相连,第一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风温交换器的进口相连接,风温交换器的出口与第二输送管道相连。输送泵设在低温惰性液体储罐和风温交换器之间,压力调控器的进口与第二输送管道的末端相连,压力调控器的出口连接有第三输送管道。优点是降温防灭火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井井下热害治理及防、灭火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井下热害治理及防灭火一体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对井下运输巷道、工作面、回风巷道、掘进面及采空区进行降温、防灭火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自然发火问题和地温问题越来越突出。火灾及瓦斯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及国家资源造成巨大损失。但是煤矿不断向深部开采,地热必然显现严重;或矿井由于煤氧化产生大量热能及大功率机器运转本身释放热量较大等因素,导致采掘工作面区温度持续增高甚至超出国家规定标准,造成工人劳动环境恶劣,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上述两种自然灾害危害问题,往往是通过各自对策途径解决,防灭火靠防灭火措施解决,这方面措施较多;而对于降温,目前多数是通过空调制冷向矿井内直接注入冷空气进行降温等措施解决。这种降温方法耗电量大、成本高而效果不明显。另外在井下设置防灭火装置和降温装置占用井下空间大,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低温惰性液体安全输送到井下需要降温和防灭火的区域,可同时起到降温和防灭火功能的矿井井下热害治理及防、灭火一体化装置。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低温惰性液体储罐,所述的低温惰性液体储罐包括壳体,壳体外面设有保护壳,保护壳和壳体之间的空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低温惰性液体储罐上连接有进、出液管道,所述的进、出液管道上设有压力表、安全阀,进、出液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输送管道相连,第一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风温交换器的进口相连接,风温交换器的出口与第二输送管道相连。还可以增设输送泵和压力调控器,所述的输送泵设在低温惰性液体储罐和风温交换器之间,进、出液管道的末端与输送泵的进口相连,第一输送管道的首端与输送泵的出口相连,所述的压力调控器的进口与第二输送管道的末端相连,压力调控器的出口连接有第三输送管道。第三输送管道的出口进入采空区或与煤矿中的灭火输送管道相连。所述的低温惰性液体可以是液氮或液态二氧化碳。本技术的优点是:将低温惰性液体储罐内的液体运送至井下合适位置。通过输送泵将低温惰性液体释放至风温交换器中;低温惰性液体在风温交换器内转换成气体的过程中释放大量冷量,与环境当中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给环境降温的效果。将低温惰性液体注入氧化自燃带后,不仅破坏了氧化反应聚热条件,阻止了氧化反应,起到了阻燃作用。以液氮为例,将低温惰性液体储罐内的液氮通过输送泵输送至风温交换器并在风温交换器内逐渐转换成氮气,氮气注入至氧化带抑制煤的氧化。而转气过程释放的冷能即是给环境降温的过程。其既解决了煤开采过程中氧化带内的煤氧化难题及惰化氧化自燃带内氧化反应所需的氧浓度和聚热升温引发自然发火的条件;又解决了由于低温惰性液体转气过程中释放的冷量给煤矿井下局部环境降温的的难题。本系统结构简单,易操作、降温防灭火效果好,整体装备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它包括低温惰性液体储罐,所述的低温惰性液体储罐包括壳体1,壳体外面设有保护壳2,保护壳和壳体之间的空间填充有保温材料3,低温惰性液体储罐上连接有进、出液管道4,所述的进、出液管道上设有压力表、安全阀,进、出液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输送管道5相连,第一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风温交换器6的进口相连接,风温交换器的出口与第二输送管道7相连。还可以增设输送泵8和压力调控器9,所述的输送泵设在低温惰性液体储罐和风温交换器之间,进、出液管道的末端与输送泵的进口相连,第一输送管道的首端与输送泵的出口相连,所述的压力调控器的进口与第二输送管道的末端相连,压力调控器的出口连接有第三输送管道10。第三输送管道的出口进入采空区或与煤矿中的灭火输送管道相连。所述的低温惰性液体可以是液氮或液态二氧化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矿井井下热害治理及防、灭火一体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矿井井下热害治理及防、灭火一体化装置,包括低温惰性液体储罐,其特征是:所述的低温惰性液体储罐包括壳体(1),壳体外面设有保护壳(2),保护壳和壳体之间的空间填充有保温材料(3),低温惰性液体储罐上连接有进、出液管道(4),所述的进、出液管道上设有压力表、安全阀,进、出液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输送管道(5)相连,第一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风温交换器(6)的进口相连接,风温交换器的出口与第二输送管道(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矿井井下热害治理及防、灭火一体化装置,包括低温惰性液体储罐,其特征是:所述的低温惰性液体储罐包括壳体(1),壳体外面设有保护壳(2),保护壳和壳体之间的空间填充有保温材料(3),低温惰性液体储罐上连接有进、出液管道(4),所述的进、出液管道上设有压力表、安全阀,进、出液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输送管道(5)相连,第一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风温交换器(6)的进口相连接,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阳王继仁赵万贵周西华王文友张焕义李文俊曲宝
申请(专利权)人:辽阳正阳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