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支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2285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梁支模装置,包括底模板、第一侧模板、第二侧模板、一对成直角的阴角模板;底模板两端分别铰链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其中一个阴角模板恰好扣接在第一侧模板上,另外一个阴角模板恰好扣接在第二侧模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底模板、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来实现梁支模;支模时通过旋转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并使其垂直于底模板时形成梁支模,并同时把两个阴角模板分别扣接在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上连通板模,支模方便;拆模时,分别拆开支撑,然后依次掰开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即可,节约了拆模时间;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梁支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梁支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梁支模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特别是梁的施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对梁进行支模,通常情况下支模都是采用多块木板,然后分别对每一块木板进行支撑和拼合,这样就比较浪费时间,浪费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梁支模装置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约人力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梁支模装置,包括底模板、第一侧模板、第二侧模板、一对成直角的阴角模板;所述底模板两端分别铰链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当所述第一侧模板垂直于所述底模板时,其中一个所述阴角模板恰好扣接在所述第一侧模板上,当所述第二侧模板垂直于所述底模板时,另外一个所述阴角模板恰好扣接在所述第二侧模板上。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其中一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底模板上两侧分别设有一对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一对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一对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凹槽。进一步,所述梁支模装置还包括三角卡起,所述三角卡起上设有一对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分别垂直于所述三角卡起的两垂直边,所述阴角模板其中一边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一盲孔,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盲孔。进一步,所述梁支模装置还包括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侧面分别设有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所述底模板上分别设有于所述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相对应的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一滑片能穿过所述第一矩形孔落入所述第一矩形槽内,所述第二滑片能穿过所述第二矩形孔落入所述第二矩形槽内。进一步,所述底模板两侧分别铰链接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当所述阴角模板的其中一边垂直所述底模板时,所述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的侧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阴角模板垂直所述底模板边的侧表面在同一个面上。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模板与所述第二侧模板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穿孔。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所述底模板、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来实现梁支模;支模时通过旋转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并使其垂直于所述底模板时形成梁支模,并同时把两个所述阴角模板分别扣接在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上连通板模,然后再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只需要把所述底模板、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分别支撑既可以,支模方便;拆模时,分别拆开支撑,然后依次掰开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即可,节约了拆模时间;所述阴角模板采用直角板,当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垂直于所述底模板时所述阴角模板恰好分别扣接在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上,这样所述阴角模板的其中一边就垂直了所述底模板,所述阴角模板的另外一边就平行了所述底模板便于连通板模板;当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垂直于所述底模板时所述阴角模板垂直于所述底模板的一边端部应接触所述述底模板从而确保梁支模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不会漏料,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梁支模装置支模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梁支模装置收起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模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三角卡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梁支模装置,包括底模板1、第一侧模板2、第二侧模板3、一对成直角的阴角模板4;所述底模板1两端分别铰链所述第一侧模板2和第二侧模板3;当所述第一侧模板2垂直于所述底模板1时,其中一个所述阴角模板4恰好扣接在所述第一侧模板2上,当所述第二侧模板3垂直于所述底模板1时,另外一个所述阴角模板4恰好扣接在所述第二侧模板3上。本技术在所述底模板、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来实现梁支模;支模时通过旋转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并使其垂直于所述底模板时形成梁支模,并同时把两个所述阴角模板分别扣接在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上连通板模,然后再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只需要把所述底模板、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分别支撑既可以,支模方便;拆模时,分别拆开支撑,然后依次掰开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即可,节约了拆模时间;所述阴角模板采用直角板,当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垂直于所述底模板时所述阴角模板恰好分别扣接在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上,这样所述阴角模板的其中一边就垂直了所述底模板,所述阴角模板的另外一边就平行了所述底模板便于连通板模板;当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垂直于所述底模板时所述阴角模板垂直于所述底模板的一边端部应接触所述述底模板从而确保梁支模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不会漏料,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人力成本。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模板2和第二侧模板3其中一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21和第二凸起31,所述底模板1上两侧分别设有一对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11上设有一对与所述第一凸起21相配合的第一凹槽111,这样所述第一侧模板2就可以绕两个所述第一凸起21形成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二挡板12上设有一对与所述第二凸起31相配合的第二凹槽121,这样所述第二侧模板3就可以绕两个所述第二凸起31形成的轴线旋转,。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梁支模装置还包括三角卡起5,通过所述三角卡起5把所述阴角模板4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模板2和第二侧模板3上,所述三角卡起5应采用直角三角,所述三角卡起5上设有一对第三凹槽51,所述第三凹槽51内设有第一螺纹孔52和第二螺纹孔53,所述第一螺纹孔52和第二螺纹孔53分别垂直于所述三角卡起5的两垂直边,所述阴角模板4其中一边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52相配合的第一盲孔,通过螺纹钉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52然后把螺纹钉扭紧在所述第一盲孔上,所述第一侧模板2和第二侧模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53相配合的第二盲孔,通过螺纹钉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53然后把螺纹钉扭紧在所述第二盲孔上,这样就把所述三角卡起5固定在了所述阴角模板4与所述第一侧模板2和第二侧模板3,此时所述阴角模板4就被卡紧在所述第一侧模板2或第二侧模板3上。作为具体实施例,为了确保所述第一侧模板2和第二侧模板3在支模的过程中能垂直所述底模板1,所述梁支模装置还包括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6,所述第一侧模板2和第二侧模板3侧面分别设有第一矩形孔22和第二矩形孔32,所述底模板1上分别设有于所述第一矩形孔22和第二矩形孔32相对应的第一矩形槽13和第二矩形槽14,当所述第一侧模板2旋转至与所述底模板1垂直时,操作所述第一滑片穿过所述第一矩形孔22落入所述第一矩形槽13内即把所述第一侧模板2定位在竖直方向,当所述第二侧模板3旋转至与所述底模板1垂直时,操作所述第二滑片6穿过所述第二矩形孔32落入所述第二矩形槽13内即把所述第二侧模板3定位在竖直方向,所述第一矩形槽13和第二矩形槽14的槽开口方向应竖直。作为具体实施例,为了确保所述第一侧模板2和第二侧模板3分别垂直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梁支模装置

【技术保护点】
梁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板(1)、第一侧模板(2)、第二侧模板(3)、一对成直角的阴角模板(4);所述底模板(1)两端分别铰链所述第一侧模板(2)和第二侧模板(3);当所述第一侧模板(2)垂直于所述底模板(1)时,其中一个所述阴角模板(4)恰好扣接在所述第一侧模板(2)上,当所述第二侧模板(3)垂直于所述底模板(1)时,另外一个所述阴角模板(4)恰好扣接在所述第二侧模板(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梁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板(1)、第一侧模板(2)、第二侧模板(3)、一对成直角的阴角模板(4);所述底模板(1)两端分别铰链所述第一侧模板(2)和第二侧模板(3);当所述第一侧模板(2)垂直于所述底模板(1)时,其中一个所述阴角模板(4)恰好扣接在所述第一侧模板(2)上,当所述第二侧模板(3)垂直于所述底模板(1)时,另外一个所述阴角模板(4)恰好扣接在所述第二侧模板(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梁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模板(2)和第二侧模板(3)其中一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21)和第二凸起(31),所述底模板(1)上两侧分别设有一对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11)上设有一对与所述第一凸起(21)相配合的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二挡板(12)上设有一对与所述第二凸起(31)相配合的第二凹槽(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梁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支模装置还包括三角卡起(5),所述三角卡起(5)上设有一对第三凹槽(51),所述第三凹槽(51)内设有第一螺纹孔(52)和第二螺纹孔(53),所述第一螺纹孔(52)和第二螺纹孔(53)分别垂直于所述三角卡起(5)的两垂直边,所述阴角模板(4)其中一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意陈怡宏伍云天张婕马中原杨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大学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