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佳木斯大学专利>正文

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2063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3:18
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共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将杨梅素和4,4'‑联吡啶按摩尔比依次加入到乙醇和有机溶剂中混合搅拌,得到的混合液置于室温下挥发。即得到黄色块状杨梅素共晶。制备的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其空间群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杨梅素(Myricetin)的化学名为:3,3',4',5,5',7-六羟基黄酮,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杨梅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黄酮醇类化学成分,不仅是醋柳黄酮的组成之一,同时也是杨梅科植物杨梅的树皮及叶、葡萄、红酒及洋葱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广泛存在于洋葱、浆果、茶等其他天然植物中。杨梅素来源广泛,在药物的研究与应用中具有资源优势而被受研究人员关注。近年的研究表明杨梅素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具有抗血栓、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抗炎、镇痛、降血糖、保肝护、抗突变、预防龋齿、抗氧化、免疫调节、保护神经系统以及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尤其是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比其他黄酮类活性成分都强,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作用明显,是一种极具开发应用价值的天然药物。然而,由于杨梅素的水溶性很差,且在弱酸、中性及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极大地限制其应用范围。因此,改善杨梅素的水溶性和稳定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溶出率高、抗大肠杆菌活性好的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并对其晶体进行测试,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以杨梅素作为活性药物成分,以4,4'-联吡啶为前驱体,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的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共晶其空间群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其轴长a=7.5325(6)Å,b=17.5966(11)Å,c=18.2623(15)Å,α=90°,β=100.782(8)°,γ=90°,V=2377.9(3)Å3;具体有以下的化学结构式:该晶体的红外谱图至少在3468,3291,3088,1655,1600,1508,1448,1382,1316,1194,1108,1027,936,800和617cm-1处具有特征峰。所述药物共晶用KBr压片测得的红外吸收光谱,在519,945,1058,1127,1378,1459,1710,2927,2858和3134cm-1处有吸收峰。一种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杨梅素和4,4'-联吡啶按摩尔比4:1~1:4置于透明玻璃仪器中,然后共同溶解在10mL的乙醇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在混合溶液中的杨梅素所占质量浓度为1.5mg/mL~6.5mg/mL。(2)将盛有上述混合溶液的玻璃容器置于搅拌器上搅拌或置于超声波仪器中超声,待粉末完全溶解后,将混合溶液置于室温下挥发,通过溶液挥发法1~30天后生成黄色块状共晶,即为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丙酮、异丙醇、乙酸乙酯或吡啶。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丙酮、异丙醇、乙酸乙酯、吡啶或水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有益效果:1、我们通过研究专利技术了杨梅素的新的共晶: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杨梅素共晶相比原料药杨梅素溶解度有很大的提高且抗大肠杆菌活性显著增强,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杨梅素在成药时节约杨梅素的用药量,从而达到提高其吸收的目的,对于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相比杨梅素,溶解度提升,抗大肠杆菌活性好,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杨梅素在成药时节约杨梅素的用药量,从而达到提高其吸收的目的,对于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的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抑制效果相比原料药杨梅素有显著提升。附图说明:图1: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分子结构图;图2: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的IR图;图3: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的XRPD图;图4: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的DSC图;图5: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的在0.1M/HCl溶液中的溶解速率曲线;图6: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实验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1.一种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是以杨梅素作为活性药物成分,以4,4'-联吡啶为前驱体,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的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共晶其空间群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其轴长a=7.5325(6)Å,b=17.5966(11)Å,c=18.2623(15)Å,α=90°,β=100.782(8)°,γ=90°,V=2377.9(3)Å3。具体有以下的化学结构式:该晶体的红外谱图至少在3468,3291,3088,1655,1600,1508,1448,1382,1316,1194,1108,1027,936,800和617cm-1处具有特征峰。所述药物共晶用KBr压片测得的红外吸收光谱,在519,945,1058,1127,1378,1459,1710,2927,2858和3134cm-1处有吸收峰。一种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杨梅素和4,4'-联吡啶按摩尔比4:1~1:4置于透明玻璃仪器中,然后共同溶解在10mL的乙醇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在混合溶液中的杨梅素所占质量浓度为1.5mg/mL~6.5mg/mL。(2)将盛有上述混合溶液的玻璃容器置于搅拌器上搅拌或置于超声波仪器中超声,待粉末完全溶解后,将混合溶液置于室温下挥发,通过溶液挥发法1~30天后生成黄色块状共晶,即为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丙酮、异丙醇、乙酸乙酯或吡啶。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丙酮、异丙醇、乙酸乙酯、吡啶或水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选用的药物活性成分(API)是杨梅素,4,4'-联吡啶作为共晶前躯体(CCF),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结构的药物共晶。其共晶结构简述如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天然药物共晶选用乙醇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液为溶剂,采用室温挥发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是由一个杨梅素分子、一个4,4'-联吡啶分子和一个乙醇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单元。其中两个杨梅素分子和两个4,4'-联吡啶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连接,形成一个“Z”字型结构的四聚体。相邻的四聚体通过杨梅素分子与乙醇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形成一个波浪形的超分子链,链与链之间通过杨梅素分子分别和乙醇分子和4,4'-联吡啶分子间的氢键连接,形成了二维超分子层。该药物共晶的空间群为单斜晶系,其轴长a=7.5325(6)Å,b=17.5966(11)Å,c=18.2623(15)Å,α=90°,β=100.782(8)°,γ=90°,V=2377.9(3)Å3。本专利技术的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的制备方法是室温挥发法,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杨梅素和4,4'-联吡啶按摩尔比4:1~1:4置于透明玻璃仪器中,然后共同溶解在10mL的乙醇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在混合溶液中的杨梅素所占质量浓度为1.5mg/mL~6.5mg/mL;(2)将盛有上述混合溶液的玻璃容器置于搅拌器上搅拌或置于超声波仪器中超声,待粉末完全溶解后,将混合溶液置于室温下挥发,通过溶液挥发法1~30天后生成黄色块状单晶体,即为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611233634.html" title="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及其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其特征是:以杨梅素作为活性药物成分,以4,4'‑联吡啶为前驱体,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的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共晶其空间群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其特征是:以杨梅素作为活性药物成分,以4,4'-联吡啶为前驱体,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的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共晶其空间群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其轴长a=7.5325(6)Å,b=17.5966(11)Å,c=18.2623(15)Å,α=90°,β=100.782(8)°,γ=90°,V=2377.9(3)Å3;具体有以下的化学结构式: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其特征是:该晶体的红外谱图在3468,3291,3088,1655,1600,1508,1448,1382,1316,1194,1108,1027,936,800和617cm-1处具有特征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素4,4’-联吡啶乙醇共晶,其特征是:所述药物共晶用KBr压片测得的红外吸收光谱,在519,945,1058,1127,1378,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新殷和美张宇张羽男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