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式除硅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2003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袋式除硅过滤器,涉及脱硅技术领域,所述袋式除硅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和滤袋,滤袋固定在过滤器壳体内,在滤袋内装填有不溶于水的除硅颗粒,滤袋上端开口并与过滤器壳体的内壁密封连接,过滤器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液口,过滤器壳体的下端开设有出液口,待处理原水依次经过进液口、除硅颗粒、滤袋和出液口后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袋式除硅过滤器的除硅工艺除硅效率和除硅效果均明显提高,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袋式除硅过滤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式除硅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脱硅
,具体涉及一种袋式除硅过滤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范围内工业污水除硅技术应用广泛的技术分别有混凝除硅技术、反渗透除硅技术、微泡浮选除硅技术、电凝聚除硅技术、化学阻垢剂抑制技术、离子交换除硅技术。作为非深度除硅方法,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是混凝除硅技术,其方法是:①首先将药剂溶在水中,在配制设备中对除硅剂、混凝剂、沉淀剂进行溶解配制;②污水搅拌,精细调整PH值,精确掌握各药剂加入时间及加入量;③在原水中依次加入配置好的除硅剂,混凝剂、沉淀剂,在一定条件下,药剂在原水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沉淀使原水中的硅化合物凝聚;④澄清池对絮体沉淀进行1-2小时的静态沉降;⑤沉降后的上层清液即为处理后的水,下层絮体沉淀为废液。现有工业污水除硅技术存在以下缺点:①混凝除硅技术首先要对主药剂、絮凝剂、助凝剂按配方进行溶解配制,混凝除硅技术,各药剂的加入量及加入时间要求比较高,有的甚至要十分精确,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由于原水的动态过程变化而往往难以操作。②混凝除硅技术由于在原水中加入了除硅药剂、絮凝剂、助凝剂从而产生大量的絮体沉淀,这些无形增加的絮体污泥废液,后续处理十分困难。③混凝除硅技术中加入多种药剂在除硅的同时也会对原水造成二次污染,这对某些系统工艺有较大的影响,如絮凝剂会对石油生产过程中的破乳剂造成破坏。④混凝除硅技术工艺较复杂,需要较多的配套设施和设备,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也很多,处理成本及消耗均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袋式除硅过滤器,用以解决现有除硅装置结构复杂、后续处理困难、处理成本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袋式除硅过滤器。具体地,所述袋式除硅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和滤袋,滤袋固定在过滤器壳体内,在滤袋内装填有不溶于水的除硅颗粒,滤袋上端开口并与过滤器壳体的内壁密封连接,过滤器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液口,过滤器壳体的下端开设有出液口,待处理原水依次经过进液口、除硅颗粒、滤袋和出液口后排出。所述除硅颗粒为轻质氧化镁、重质氧化镁或饲料级氧化镁。所述轻质氧化镁的堆积密度是0.2g/mL。所述重质氧化镁的堆积密度是0.5g/mL。所述过滤器壳体内侧在滤袋上方固定有压杆,压杆的下端压设在除硅颗粒的上侧。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下侧固定有多个支撑脚。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处均设有法兰。连接方便。所述滤袋下端与出液口间隔设置。防止滤袋过滤一定量的杂质后堵塞出液口。在滤袋的上端开口处还设有过滤层。利用过滤层形成对除硅颗粒的保护,防止原水中的杂质落在在除硅颗粒的周围,过滤层有效提高了除硅颗粒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该袋式除硅过滤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除硅颗粒无需先行溶解,除硅颗粒吸附除硅,然后利用滤袋进行过滤,除硅效果明显,节约了水资源,而传统混凝除硅技术首先要对多种药剂进行溶解配制,其次需较为精确掌握各药剂加入时间、加入量,还需澄清池对絮体沉淀进行静态沉降,需要较多的配套设施和设备,而且产生的絮体沉淀需要进行静态沉降1~2小时不等,大量的絮体沉淀废液中亦含有一定量的原水资源。而本技术采用滤袋存储除硅颗粒并对原水进行过滤,无需原水静态停留,没有大量沉淀。2、利用本技术的袋式除硅过滤器进行的除硅工艺不会产生新的污泥和二次污染,现有的混凝除硅技术,因加入大量的可溶性药剂,在原水中产生大量絮体污泥,使后续处理十分困难,即便是沉清池中的上层清液也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可溶于水的药剂的污染。本申请的除硅颗粒经济易得,与混凝除硅技术中加入大量药剂相比,处理成本明显降低,经济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袋式除硅过滤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袋式除硅过滤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参照图1,本技术的袋式除硅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1和滤袋2,滤袋2固定在过滤器壳体1内,在滤袋2内装填有不溶于水的除硅颗粒6,滤袋2上端开口并与过滤器壳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过滤器壳体1的上部设有进液口3,过滤器壳体1的下端开设有出液口4,待处理原水依次经过进液口3、除硅颗粒6、滤袋2和出液口4后排出,完成除硅。过滤器壳体1的下侧固定有多个支撑脚5,便于安装,同时支撑脚5使得出液口4的高度升高,从而便于将出液口4排出的清夜送入清液罐内。本实施例在过滤器壳体1内侧在滤袋2上方固定有压杆7,压杆7的下端压设在除硅颗粒6的上侧,滤袋2固定稳定,同时防止除硅颗粒6在进水时翻滚。进液口3与出液口处均设有法兰,连接方便。滤袋2下端与出液口间隔设置。防止滤袋2过滤一定量的杂质后堵塞出液口。本实施例中的除硅颗粒6为工业级的轻质氧化镁,轻质氧化镁的堆积密度是0.2g/mL,专利技术人经过实验发现,当采用轻质氧化镁作为除硅颗粒6时,将轻质氧化镁的堆积密度设置为0.2g/mL时最为经济,同时可以保证较好的除硅效果。利用该袋式除硅过滤器的除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确保待处理原水的PH值为中性或碱性,保证不溶于水的除硅颗粒6不会与原水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损耗。一般水质就是中性或碱性,无需调整。但最好待处理原水的PH值是10.1,原因是经过试验检测,通过氧化镁处理后的水的PH值是10.1,可以在原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将待处理原水的PH值调至10.1。2)、轻质氧化镁的用量是每100g轻质氧化镁对应1.82吨硅含量为100mg/L的原水,原水经过硅化合物吸附层1进行脱硅,脱硅后的原水经过滤袋2过滤。3)、轻质氧化镁吸附一定量的硅化合物后更换轻质氧化镁,即轻质氧化镁吸附的硅化合物达到轻质氧化镁本身重量的1.82倍时就需要更换新的轻质氧化镁。除硅前原水中的总硅含量为182.1mg/L,经过上述除硅工艺处理的原水的硅含量为23.4mg/L,悬浮物4.2mg/L,硬度为37,而利用混凝除硅技术处理后的原水硅含量为77.3mg/L,悬浮物22.4mg/L,硬度为38,由此可以看出,本技术的除硅效果要明显优于混凝除硅技术,而且本技术的袋式除硅过滤器不需要沉淀澄清,除硅效率要明显高于混凝除硅技术。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采用的除硅颗粒6为重质氧化镁,重质氧化镁的堆积密度是0.5g/mL。当采用重质氧化镁作为固体除硅剂时,重质氧化镁的堆积密度是0.5g/mL时最为经济,同时可以保证较好的除硅效果。本技术中的除硅颗粒6还可以选用饲料级氧化镁。除硅前原水中的总硅含量为182.1mg/L,利用重质氧化镁作为除硅颗粒6,经过上述除硅工艺处理的原水的硅含量为18.1mg/L,悬浮物4.1mg/L,硬度为36,由此可见,重质氧化镁的除硅效果要优于轻质氧化镁。专利技术人经过进一步的实验证实,饲料级氧化镁的除硅效果要优于重质氧化镁。实施例3参照图2,在滤袋2的上侧开口处还设有过滤层8,利用过滤层8形成对除硅颗粒6的保护,防止原水中的杂质落在除硅颗粒6的周围,过滤层8有效提高了除硅颗粒6的使用寿命。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袋式除硅过滤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袋式除硅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式除硅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和滤袋,滤袋固定在过滤器壳体内,在滤袋内装填有不溶于水的除硅颗粒,滤袋上端开口并与过滤器壳体的内壁密封连接,过滤器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液口,过滤器壳体的下端开设有出液口,待处理原水依次经过进液口、除硅颗粒、滤袋和出液口后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式除硅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式除硅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和滤袋,滤袋固定在过滤器壳体内,在滤袋内装填有不溶于水的除硅颗粒,滤袋上端开口并与过滤器壳体的内壁密封连接,过滤器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液口,过滤器壳体的下端开设有出液口,待处理原水依次经过进液口、除硅颗粒、滤袋和出液口后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除硅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硅颗粒为轻质氧化镁、重质氧化镁或饲料级氧化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式除硅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氧化镁的堆积密度是0.2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利疆李远平熊葆春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瑞欣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