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1883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以及后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厌氧处理设备、氧气曝气处理设备和空气曝气处理设备,厌氧处理设备与预处理单元相连通;后处理单元与空气曝气处理设备相连通。设置在厌氧处理设备与空气处理设备之间的氧气曝气处理设备,采用纯氧气曝气溶氧较高,能够有效抑制丝状菌的优势繁殖,促进微生物菌种的相对平衡繁殖生长,进而保持较高的生物量以快速适应有机负荷的变化,并能够有效抵御较高负荷。不仅提高了生化处理阶段的处理效果,而且大大降低了处理后水质中的污染物的含量,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制浆造纸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我国水污染物排放贡献最大的行业之一。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CODCr排放量均占据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和CODCr排放量的较大份额,因此造纸工业的节能减排对全国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2008年6月25日,国家环保部批准了《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调整了排放标准体系,新标准提高了浆造纸企业水污染物排放的要求,同时对于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如水源地)则规定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于目前制浆造纸厂来说,其废水处理只采用常规的处理工艺,很难达到新的排放要求。因此,对于造纸业等许多工业废水排放企业来说,如何改进现有的工艺以实现对废水的深度处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以降低处理后水质中污染物的含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以及后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厌氧处理设备、氧气曝气处理设备和空气曝气处理设备,厌氧处理设备与预处理单元相连通;后处理单元与空气曝气处理设备相连通。进一步地,氧气曝气处理设备的容积小于空气曝气处理设备的容积。进一步地,后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沉降处理设备,第一沉降处理设备包括第一泥水入口和第一沉降水出口;空气曝气处理设备具有空气曝气泥水出口,第一泥水入口与空气曝气泥水出口相连通。进一步地,后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二沉降处理设备,第二沉降处理设备包括第一沉降水入口和第二沉降水出口;第一沉降水入口与第一沉降水出口相连通。进一步地,后处理单元还包括液位提升设备,优选液位提升设备为提升泵,提升泵设置在第一沉降处理设备与第二沉降处理设备之间,并通过第一沉降水出口与第一沉降处理设备相连通,通过第一沉降水入口与第二沉降处理设备相连通。进一步地,后处理单元还包括消毒处理设备,第二沉降水出口与消毒处理设备相连通。进一步地,第一沉降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污泥出口、第一污泥回流管线和第一污泥排出管线;其中,第一污泥出口通过第一污泥回流管线与氧气曝气处理设备相连通,第一污泥出口通过第一污泥排出管线排出污泥。进一步地,第二沉降处理设备还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混凝池、吸附池、絮凝池以及斜板沉降池,混凝池具有第一沉降水入口,斜板沉降池具有第二沉降水出口。进一步地,第二沉降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二污泥出口、第二污泥回流管线以及第三污泥回流管线,第二污泥出口设置在斜板沉降池底部;第二污泥出口通过第二污泥回流管线与空气曝气处理设备相连通;第二污泥出口通过第三污泥回流管线与吸附池相连通。进一步地,预处理单元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初级过滤装置以及初级沉淀池,其中,初级沉淀池与厌氧处理设备相连通。进一步地,厌氧处理设备还包括沼气排出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废水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废水;将预处理废水依次进行厌氧生化处理、氧气曝气处理以及空气曝气处理,得到生化处理废水;将生化处理废水进行后处理,得到净化水。进一步地,厌氧生化处理过程中水流的上升流速为2~5m/h。进一步地,后处理包括:对生化处理废水进行第一次沉降处理,得到第一沉降水;向第一沉降水中添加混凝剂进行第二次沉降处理,得到第二沉降水;对第二沉降水进行消毒处理,得到净化水。进一步地,混凝剂包括聚合硫酸氯化铝铁、活性碳以及PAM絮凝剂,第二次沉降处理的步骤包括:向第一沉降水中添加聚合硫酸氯化铝铁进行第一次絮凝沉降,得到第一絮凝水;向第一絮凝水中添加活性碳进行污染物吸附过滤,得到过滤水;向过滤水中添加PAM絮凝剂进行第二次絮凝沉降,得到第二絮凝水;对第二絮凝水进行自然沉降,得到第二沉降水。进一步地,第一次沉降处理步骤除得到第一沉降水外,还得到第一沉降污泥,第一沉降污泥部分回流至氧气曝气处理步骤进行循环使用。进一步地,第一沉降污泥的回流比为50%~120%。进一步地,第二次沉降处理的步骤除得到第二沉降水外,还得到第二沉降污泥,第二沉降污泥回流至空气曝气处理的步骤和/或吸附过滤的步骤中循环使用。进一步地,第二沉降污泥回流至空气曝气处理的步骤中的比例占90~95%,回流至吸附过滤的步骤中的比例占5~10%。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生化处理单元设置了氧气曝气处理设备,氧气曝气处理设备采用纯氧气曝气溶氧较高,能够有效抑制丝状菌的优势繁殖,促进微生物菌种的相对平衡繁殖生长,进而保持较高的生物量以快速适应有机负荷的变化,并能够有效抵御较高负荷。同时,(纯)氧气曝气处理设备强化了好氧选择区的功能,使生物池污泥中的丝状菌得到了有效抑制,进而使活性污泥形成密实絮体颗粒,促进污泥的浓缩和沉降。而且由于氧气曝气处理设备与空气曝气处理设备能够高效地发挥好氧阶段的生化处理效果,因而将该氧气曝气处理设备设置在厌氧处理设备与空气处理设备之间,使得该装置无需要求厌氧处理设备保持较高的污染物的去除率,只要充分发挥厌氧段对难降解污染物的水解作用即可。这部分难降解的污染物在厌氧处理设备中被水解后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即可在好氧曝气设备中被彻底去除。因此,上述废水处理装置不仅提高了生化处理阶段的处理效果,而且大大降低了处理后水质中的污染物的含量,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预处理单元;20、生化处理单元;30、后处理单元;21、厌氧处理设备;22、氧气曝气处理设备;23、空气曝气处理设备;211、沼气排出口;231、空气曝气泥水出口;31、第一沉降处理设备;32、第二沉降处理设备;311、第一泥水入口;312、第一沉降水出口;313、第一污泥出口;321、混凝池;322、吸附池;323、絮凝池;324、斜板沉降池;3211、第一沉降水入口;3241、第二沉降水出口;3242、第二污泥出口;01、第一污泥回流管线;02、第一污泥排出管线;03、第二污泥回流管线;04、第三污泥回流管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
技术介绍
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许多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质中的污染物含量比较高,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更难以满足新的水污染物排放要求。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这一现状,在本专利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10、生化处理单元20以及后处理单元30,其中,生化处理单元20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厌氧处理设备21、氧气曝气处理设备22和空气曝气处理设备23,厌氧处理设备21与预处理单元10相连通;后处理单元30与空气曝气处理设备23相连通。上述预处理单元10的主要目的是初步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杂质或抑制后续生化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10);生化处理单元(20),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厌氧处理设备(21)、氧气曝气处理设备(22)和空气曝气处理设备(23),所述厌氧处理设备(21)与所述预处理单元(10)相连通;以及后处理单元(30),与所述空气曝气处理设备(23)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10);生化处理单元(20),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厌氧处理设备(21)、氧气曝气处理设备(22)和空气曝气处理设备(23),所述厌氧处理设备(21)与所述预处理单元(10)相连通;以及后处理单元(30),与所述空气曝气处理设备(2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曝气处理设备(22)的容积小于所述空气曝气处理设备(23)的容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单元(30)包括:第一沉降处理设备(31),所述第一沉降处理设备(31)包括第一泥水入口(311)和第一沉降水出口(312);所述空气曝气处理设备(23)具有空气曝气泥水出口(231),所述第一泥水入口(311)与所述空气曝气泥水出口(231)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单元(30)还包括:第二沉降处理设备(32),所述第二沉降处理设备(32)包括第一沉降水入口(3211)和第二沉降水出口(3241);所述第一沉降水入口(3211)与所述第一沉降水出口(312)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单元(30)还包括液位提升设备,优选所述液位提升设备为提升泵,所述提升泵设置在所述第一沉降处理设备(31)与所述第二沉降处理设备(32)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沉降水出口(312)与所述第一沉降处理设备(31)相连通,通过所述第一沉降水入口(3211)与所述第二沉降处理设备(32)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单元(30)还包括消毒处理设备,所述第二沉降水出口(3241)与所述消毒处理设备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降处理设备(31)还包括:第一污泥出口(313)、第一污泥回流管线(01)和第一污泥排出管线(02);其中,所述第一污泥出口(313)通过第一污泥回流管线(01)与所述氧气曝气处理设备(22)相连通,所述第一污泥出口(313)通过所述第一污泥排出管线(02)排出污泥。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降处理设备(32)还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混凝池(321)、吸附池(322)、絮凝池(323)以及斜板沉降池(324),所述混凝池(321)具有所述第一沉降水入口(3211),所述斜板沉降池(324)具有所述第二沉降水出口(324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降处理设备(32)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卢东昱张鑫李伟陈瑞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恩菲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