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盆骨水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5612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骨盆骨水泥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一骨盆模和第二骨盆模,成型腔及灌模口,其中,第一骨盆模和第二骨盆模可拆卸合模,成型腔的尺寸与患者待塑形骨盆的尺寸相适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盆骨水泥模型,采用3D打印技术加以实现,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精准控制所需骨盆骨水泥模型的形状和尺寸,使制造出的骨盆骨水泥模型与患者待塑形骨盆处的断骨面高度贴合,能很好地避免传统依靠医务人员经验手工捏制骨盆骨水泥模型时,导致制作的骨盆骨水泥模型误差较大、耗时长且抗压强度低,影响骨盆骨水泥模型的使用寿命等问题,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盆骨水泥模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盆骨水泥模具。
技术介绍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块髋骨(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所组成,用于支持体重、对人体内部器官如消化、生殖、泌尿及神经器官等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另外,骨盆也是女性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骨盆肿瘤、感染、放射性溃疡、外伤和先天畸形等骨盆常见疾病的影响,往往造成人体骨盆的缺损。而随着完整性、稳定性遭到破坏,骨盆将无法起到支持人体的重量并保护人体内部的器官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对患者缺损的骨盆进行修复。在现有技术中,用于骨盆修复的材料较多,包括自体组织、生物材料、人工材料和骨水泥等,其中,骨水泥以其可塑性强、自固化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得到了广泛的临床推广使用。在使用骨水泥制作骨盆骨水泥模型修复骨盆的手术中,所用的骨盆骨水泥模型多由医务人员凭经验手工捏制而成,即将骨水泥在面团期时由医务人员手工捏制成与人体待塑形骨盆的尺寸与形状相匹配的骨盆骨水泥模型,待其凝固后进行边角修整,进而得到骨盆骨水泥模型,并植入患者体内,以替代缺损的骨盆。但是,此种凭借经验手工捏制的骨盆骨水泥模型,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较高,且不易精准控制所需骨盆骨水泥模型的形状和尺寸,严重影响患者待塑形骨盆处的断骨面与骨盆骨水泥模型的贴合度与匹配度,降低了手术效果并加大了手术风险;另外,手工捏制骨盆骨水泥模型耗时长,影响手术进程;此外,手工捏制的骨盆骨水泥模型内常有孔隙残留,影响骨盆骨水泥模型的强度,缩短了骨盆骨水泥模型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骨盆骨水泥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工捏制的骨盆骨水泥模型误差大、强度低及耗时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骨盆骨水泥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一骨盆模和第二骨盆模,且所述第一骨盆模和第二骨盆模之间可拆卸合模;所述第一骨盆模和第二骨盆模合模后形成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尺寸与待塑形骨盆的尺寸相适应;设置于所述骨盆骨水泥模具端部的灌模口,用于向所述成型腔内灌注骨水泥。优选的,所述第一骨盆模和第二骨盆模厚度均匀,且所述厚度为1.2mm。优选的,所述第一骨盆模和第二骨盆模之间通过卡槽合模。优选的,所述第一骨盆模和第二骨盆模的内壁上还贴合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裹在所述成型腔的外周。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盆骨水泥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一骨盆模和第二骨盆模,第一骨盆模和第二骨盆模合模后形成的成型腔以及设置在该骨盆骨水泥模具端部的灌模口,其中,第一骨盆模和第二骨盆模可拆卸合模,成型腔的尺寸与患者待塑形骨盆的尺寸相适应。这样可以将混合均匀的骨水泥经由灌模口灌注到成型腔内,并在成型腔内固化后,将第一骨盆模和第二骨盆模脱模,得到与患者待塑形骨盆高度匹配的骨盆骨水泥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盆骨水泥模型,采用3D打印技术加以实现,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精准控制所需骨盆骨水泥模型的形状和尺寸,使制造出的骨盆骨水泥模型与患者待塑形骨盆处的断骨面高度贴合,可以很好地避免传统凭借医务人员经验手工捏制骨盆骨水泥模型时,造成的骨盆骨水泥模型误差较大、耗时长且抗压强度低,影响骨盆骨水泥模型的使用寿命等问题,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盆骨水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骨盆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骨盆模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表示为:1-第一骨盆模,2-第二骨盆模,3-灌模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骨盆骨水泥模具,参见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盆骨水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也可参见图2及图3,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骨盆模和第二骨盆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骨盆骨水泥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参见图2及图3,该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相互间可实现无缝合模,构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盆骨水泥模具的基本结构。同时,该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之间为可拆卸合模,即该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之间不仅满足无缝合模,还可以在灌入的骨水泥固化成型后,该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之间进行可拆卸分开,从而实现对骨盆骨水泥模型的脱模处理。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之间的合模方式可以有多种,如通过卡槽合模,即可将第一骨盆模1的合模位置设置为凹槽,第二骨盆模2的合模位置设置为与上述凹槽相匹配且凸起的卡条,在合模时将第二骨盆模2上凸起的卡条卡进第一骨盆模1上的凹槽内便可实现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之间的无缝合模。当然,第一骨盆模1与第二骨盆模2合模的方式,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惯常使用的其他方式,在此不做赘述。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在合模后形成的一个空腔,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盆骨水泥模具的成型腔,该成型腔用于存放灌入的骨水泥,该成型腔的尺寸与患者体内待塑形骨盆的尺寸相适应,这样在成型腔内的骨水泥在经历了面团期及固化期后,经脱模,即可获得与患者体内待塑形骨盆的形状、大小相匹配的骨水泥模型。这样,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盆骨水泥模具制造出的骨盆骨水泥模型,与患者待塑形骨盆处的断骨面在形状和尺寸上高度一致,大大提高了植入物与患者断骨面的贴合度和匹配度,降低了手术风险。同时,针对不同患者制作而成的骨盆骨水泥模型,可以在对其进行修复手术之前制作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可缩短手术所用的时间,加快手术进程。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盆骨水泥模具的一端端部还设置有灌模口3,该灌模口3与上述成型腔相连通,用于向该成型腔内灌注骨水泥。考虑到骨水泥的固化速度较快,为了保证应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盆骨水泥模具所制造的骨水泥模型的整体抗压强度,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设置该灌模口3的尺寸,此处不做赘述。同时,设置合适尺寸的灌模口3还有利于对灌入成型腔内的骨水泥进行适当搅拌,可有效防止成型的骨盆骨水泥模型内部出现气泡,影响骨盆骨水泥模型的强度,进而起到延长该骨盆骨水泥模型使用寿命的作用。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利用骨盆骨水泥模具制作出的骨盆骨水泥模型表面上有明显的材料流动纹,同时,也为了保证骨盆骨水泥模型具备所需的抗压强度,可选择表面光滑且厚度均匀的材质作为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其中,此处厚度可为1.2mm。当然,此处仅为举例说明,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的厚度还可以是满足条件的其它数值,在此不做赘述。另外,由于灌注到成型腔内的骨水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骨盆骨水泥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盆骨水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且所述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之间可拆卸合模;所述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合模后形成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尺寸与待塑形骨盆的尺寸相适应;设置于所述骨盆骨水泥模具端部的灌模口(3),用于向所述成型腔内灌注骨水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盆骨水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且所述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之间可拆卸合模;所述第一骨盆模(1)和第二骨盆模(2)合模后形成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尺寸与待塑形骨盆的尺寸相适应;设置于所述骨盆骨水泥模具端部的灌模口(3),用于向所述成型腔内灌注骨水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李军周铁兵胡念罗飞龙王梓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翔增量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