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折叠桌板结构,折叠置于汽车的扶手箱内,所述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包括有至少一组桌板组件;所述桌板组件包括有桌板、连接桌板和扶手箱的拉伸结构;所述拉伸结构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扶手箱上,所述拉伸结构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桌板伸进或伸出所述扶手箱;所述拉伸结构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桌板,所述桌板可相对于所述拉伸结构翻转、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汽车扶手箱上设置车载折叠桌板结构,从而便于乘客在折叠桌上进行休息、看书、签署文件等活动,为乘客带来了便利,增加使用功能;而且,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在不使用的时候可折叠收纳在扶手箱内,大大节省了空间,避免折叠桌的桌板影响乘客的正常活动,不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折叠桌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置功能件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折叠桌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不再是仅仅的代步工具,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休闲,商务,生活的场所。但是现在的汽车后排几乎没有储物区域(可能在后排座椅的中间座椅可以翻叠出一个杯托),很不利于后排乘客存放物品,和在车内的一些正常活动。即使中间增加一个副仪表板,可以存放杯子等物品,但也不是最舒适的区域,也不利于后排乘客休息,当需要商务谈判时,也不利于与客户之间签署合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折叠桌板结构,折叠置于汽车的扶手箱内,所述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包括有至少一组桌板组件;所述桌板组件包括有桌板、连接桌板和扶手箱的拉伸结构;所述拉伸结构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上或者靠近所述扶手箱的其他汽车内饰件上,所述拉伸结构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桌板伸进或伸出所述扶手箱;所述拉伸结构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桌板,所述桌板可相对于所述拉伸结构翻转、旋转。较佳地,所述拉伸结构包括有滑杆和滑道衬套,所述滑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铰链可转动的连接到所述汽车扶手箱上,所述滑杆竖直平面内旋转水平置于所述扶手箱内,或者竖直伸出所述扶手箱;所述滑道衬套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桌板的角落处,所述滑杆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滑道衬套内,所述滑道衬套可沿所述滑杆滑动,所述滑道衬套带动所述桌板相对于所述汽车扶手箱竖直方向伸缩。较佳地,所述滑道衬套通过第二铰链、第三铰链连接到所述桌板上;所述滑道衬套通过第二铰链可转动连接到所述第三铰链上,所述第三铰链连接到所述桌板上;所述第三铰链和桌板通过所述第二铰链相对于所述滑道衬套在竖直平面内旋转,所述桌板通过所述第三铰链相对所述第二铰链和滑道衬套从竖直放置状态向所述扶手箱的一侧翻转成水平放置状态。较佳地,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所述滑道衬套在所述滑杆上滑动的行程。较佳地,所述桌板由转动连接的内侧桌板和外侧桌板组成,所述内侧桌板通过所述拉伸结构连接所述扶手箱,所述外侧桌板转动与所述内侧桌板叠放在一起,或与所述内侧桌板位于同一平面内组成一完整的桌面。较佳地,所述桌板的边缘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扣手结构。较佳地,所述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包括有两组桌板组件,两组所述桌板组件拉伸出来后向所述扶手箱的左右两侧翻转。较佳地,所述车载折叠桌板结构折叠置于汽车的后扶手箱内。较佳地,所述扶手箱上设置有一容置空间,所述车载折叠桌板结构折叠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容置空间的上端开口上设置有一盖板。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折叠桌板结构,设置到汽车扶手箱上,从而便于乘客在折叠桌上进行休息、看书、签署文件等活动,为乘客带来了便利,增加使用功能;而且,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拉伸结构以及一些转动结构的设置,使得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在不使用的时候可折叠收纳在扶手箱内,大大节省了空间,避免折叠桌的桌板影响乘客的正常活动。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折叠桌板结构折叠在扶手箱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桌板组件垂直置于扶手箱内时的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桌板组件转动伸出扶手箱内时的状态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桌板竖向拉伸后的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桌板竖直平面内旋转90度后的状态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桌板翻转90度后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
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参照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折叠桌板结构,折叠置于汽车的扶手箱1内,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包括有至少一组桌板组件2;桌板组件包括有桌板、连接桌板和扶手箱的拉伸结构;拉伸结构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扶手箱上,拉伸结构转动过程中带动桌板伸进或伸出扶手箱;拉伸结构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桌板,桌板可相对于拉伸结构翻转、旋转。本专利技术在汽车扶手箱上设置车载折叠桌板结构,从而便于乘客在折叠桌上进行休息、看书、签署文件等活动,为乘客带来了便利,增加使用功能;而且,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拉伸结构以及一些转动结构的设置,使得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在不使用的时候可折叠收纳在扶手箱内,将车载折叠桌板结构隐藏起来,大大节省了空间,避免折叠桌的桌板影响乘客的正常活动,不影响美观。在本实施例中,扶手箱1上设置有一容置空间101,车载折叠桌板结构连接到容置空间前侧的扶手箱支架102上,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可转动折叠收纳到容置空间101内;容置空间101的上端开口上设置有一盖板103,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展开或者收缩后,将盖板盖在容置空间101的上端开口上,具有一定的美观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车载折叠桌板结构设置在汽车后扶手箱内,以供汽车后座上的乘客使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车载折叠桌板结构也可设置到汽车前扶手箱上,供前座的乘客使用,此处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包括有两组桌板组件2,两组桌板组件2拉伸出来后向扶手箱1的左右两侧翻转,从而可同时供扶手箱左右两侧的乘客使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车载折叠桌板结构也可只包括有一组桌板组件2,该组桌板组件2可选择性的向扶手箱的左侧或右侧翻转以供乘客使用,此处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拉伸结构包括有滑杆203和滑道衬套202,滑杆203的一端通过第一铰链206可转动的连接到扶手箱支架102上,当然滑杆203的一端也可通过第一铰链可转动的安装到靠近扶手箱的其他汽车内饰件上(例如车身或者后副仪表板);滑杆203旋转水平置于所述扶手箱内(如图3中所示),或者竖直伸出扶手箱(如图4中所示),扶手箱起到隐藏桌板的功能;滑道衬套202可转动的安装在桌板的角落处,滑杆203的另一端穿设在滑道衬套202内,滑道衬套202可沿滑杆203滑动,且使得滑杆203平行于桌板的一侧边;滑道衬套202带动桌板沿滑杆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桌板相对于汽车扶手箱竖直方向伸缩的功能(如图4-5中所示)。其中,滑道衬套202与滑杆203之间存在一定的阻力,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拉动滑道衬套202和滑杆203;当使用者未抓住桌板的时候,桌板在任意位置上不会随意的沿着滑杆203滑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滑道衬套202与滑杆203之间也可不设有阻力,此处不做限制。其中,滑道衬套202通过第二铰链207、第三铰链204连接到桌板上。具体的,滑道衬套202通过第二铰链207可转动连接到第三铰链204上,第三铰链204连接到桌板上;第三铰链204和桌板通过第二铰链,可相对于滑道衬套202在竖直平面内旋转90°(如图5-6中所示);桌板通过第三铰链204,可相对第二铰链207和滑道衬套202从竖直放置状态向扶手箱的一侧翻转成水平放置状态(如图6-7中所示)。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铰链207的设置,使得桌板先向乘客的前方旋转,避免桌板后续翻转时碰到乘客;再通过第三铰链204的设置,使得桌板由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折叠置于汽车的扶手箱内,所述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包括有至少一组桌板组件;所述桌板组件包括有桌板、连接桌板和扶手箱的拉伸结构;所述拉伸结构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扶手箱上或者靠近所述扶手箱的其他汽车内饰件上,所述拉伸结构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桌板伸进或伸出所述扶手箱;所述拉伸结构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桌板,所述桌板可相对于所述拉伸结构翻转、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折叠置于汽车的扶手箱内,所述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包括有至少一组桌板组件;所述桌板组件包括有桌板、连接桌板和扶手箱的拉伸结构;所述拉伸结构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扶手箱上或者靠近所述扶手箱的其他汽车内饰件上,所述拉伸结构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桌板伸进或伸出所述扶手箱;所述拉伸结构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桌板,所述桌板可相对于所述拉伸结构翻转、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结构包括有滑杆和滑道衬套,所述滑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铰链可转动的连接到所述汽车扶手箱上,所述滑杆竖直平面内旋转水平置于所述扶手箱内,或者竖直伸出所述扶手箱;所述滑道衬套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桌板的角落处,所述滑杆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滑道衬套内,所述滑道衬套可沿所述滑杆滑动,所述滑道衬套带动所述桌板相对于所述汽车扶手箱竖直方向伸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折叠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衬套通过第二铰链、第三铰链连接到所述桌板上;所述滑道衬套通过第二铰链可转动连接到所述第三铰链上,所述第三铰链连接到所述桌板上;所述第三铰链和桌板通过所述第二铰链相对于所述滑道衬套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君,倪张磊,付启峰,张祖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融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