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4347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1:15
在轮胎中,带橡胶具备:以在卷绕方向中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笫2列向着外侧第1列的方式,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倾斜配置的笫1倾斜部,以及卷绕始端和第1倾斜部的卷绕末端连接并构成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1列,并且和轮胎圆周方向平行地配置的第1平行部,笫1平行部的卷绕末端配置在与笫1倾斜部的卷绕末端相比更靠近卷绕方向侧的位置上,或者配置在与该卷绕末端相同的位置上。

tyre

In the tire, rubber belt has in the winding direction in the tire width direction from the outside toward the outside of 2 columns and first rows, the tir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relative to the 1 inclined configuration of the inclined portion, and the first winding end winding start end lateral and first inclined part connected and form a tir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column. And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tire is arranged parallel to the first parallel, at the end of the 1 parallel winding configuration of the 1 in the winding end and the inclined part than closer to the winding direction of side position, or in the same configuration and the winding en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由沿着轮胎圆周方向以螺旋形状卷绕的带橡胶形成的橡胶部的轮胎。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轮胎,已知有具备由沿着轮胎圆周方向以螺旋形状卷绕的带橡胶形成的橡胶部的轮胎(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2)。具体地,将具备以螺旋形状卷绕未硫化的带橡胶的橡胶部的未硫化轮胎硫化而形成硫化轮胎。可是,根据未硫化的带橡胶的卷绕方法,有可能在该橡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端部形成橡胶不足部位(不存在橡胶的地方,橡胶量少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橡胶不足部位导致在该橡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端部处,容易形成混入了空气的硫化轮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91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198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鉴于上述情况,提供一种轮胎,其可抑制在由带橡胶形成的橡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端部出现橡胶不足部位。解决课题的方法轮胎是一种具备由沿着轮胎圆周方向以螺旋形状卷绕的带橡胶形成的橡胶部的轮胎,所述带橡胶具备:以在卷绕方向中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2列向着外侧第1列的方式,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倾斜配置的第1倾斜部;以及卷绕始端和所述第1倾斜部的卷绕末端连接并构成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1列,并且与轮胎圆周方向平行地配置的第1平行部,所述第1平行部的卷绕末端配置在和所述第1倾斜部的卷绕末端相比更靠近卷绕方向侧的位置上,或者,配置在和该卷绕末端相同的位置上。并且,在轮胎中,所述带橡胶可为如下结构:其进一步具备:卷绕始端和所述第1平行部的卷绕末端连接,并且以在卷绕方向中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1列向着外侧第2列的方式,相对于轮胎的圆周方向倾斜配置的第2倾斜部;卷绕始端和所述第2倾斜部的卷绕末端连接并构成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2列,并且与轮胎圆周方向平行地配置的第2平行部;以及卷绕始端和所述第2平行部的卷绕末端连接,并且以在卷绕方向中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2列向着外侧第3列的方式,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倾斜配置的第3倾斜部;所述第3倾斜部的卷绕始端配置于和所述第2倾斜部的卷绕始端相比更靠近卷绕方向相反侧的位置上,所述第3倾斜部的卷绕末端配置在和所述第2倾斜部的卷绕末端相比更靠近卷绕方向相反侧的位置上。并且,在轮胎中,所述带橡胶可为如下结构:其进一步具备:卷绕始端和所述第3倾斜部的卷绕末端连接并构成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3列,并且与轮胎圆周方向平行地配置的第3平行部;卷绕始端和所述第3平行部的卷绕末端连接,并且以在卷绕方向中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3列向着外侧第4列的方式,相对于轮胎的圆周方向倾斜配置的第4倾斜部;所述第3倾斜部的卷绕始端配置在和所述第2倾斜部的卷绕始端相比更靠近卷绕方向相反侧的位置上,或配置在和该卷绕始端相同的位置上,所述第3平行部的卷绕末端配置在和所述第3倾斜部的卷绕末端相比更靠近卷绕方向侧的位置上,或者,配置在和该卷绕末端相同的位置上,所述第4倾斜部的卷绕末端配置在和所述第2倾斜部的卷绕始端相比更靠近卷绕方向相反侧的位置上,或者,配置在和该卷绕始端相同的位置上。另外,轮胎可为如下结构:所述第1平行部的卷绕末端配置在和所述第1倾斜部的卷绕末端相同的位置上,所述第3倾斜部的卷绕末端处于与所述第2倾斜部的卷绕始端相比更靠近卷绕方的向相反侧的位置上,并且,配置在与所述第1倾斜部的卷绕始端相同的位置上,所述第3平行部的卷绕末端配置在与所述第3倾斜部的卷绕末端相同的位置上,所述第4倾斜部的卷绕末端配置在与所述第2倾斜部的卷绕始端相同的位置上。另外,轮胎可为如下结构:所述倾斜部的轮胎圆周方向的长度各自全部相同。同时,轮胎可为如下结构:所述倾斜部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各自相同。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轮胎可发挥如下的优异的效果,即其可抑制在由带橡胶形成的橡胶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端部上出现橡胶不足部位。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方案的轮胎的轮胎子午面中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2为用于成形同一实施方案的轮胎的制造设备的示意图。图3为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轮胎的带橡胶的卷绕状态的立体图。图4为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轮胎的带橡胶的卷绕状态的正面图。图5为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轮胎的带橡胶的卷绕状态的轮胎子午面中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6为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轮胎的带橡胶的卷绕状态的侧面图。图7为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带橡胶以及其比较例的带橡胶的卷绕状态的主要部分正面图。图8为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带橡胶以及其比较例的带橡胶的卷绕状态的主要部分正面图。图9为说明比较例的带橡胶的卷绕状态的主要部分正面图。图10为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带橡胶的卷绕状态的主要部分正面图。图11为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带橡胶的卷绕状态的主要部分正面图。图12为说明同一实施方案的带橡胶的卷绕状态的主要部分正面图。图13为说明其他实施方案的轮胎的带橡胶的卷绕状态的轮胎子午面中的剖面图。图14为用于成形另外的其他实施方案的轮胎的制造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12对轮胎的一个实施方案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图13以及图14也同样)中,附图尺寸比和实际尺寸比未必一致。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方案的轮胎1具备:具有胎圈2a的一对胎圈部2;从各胎圈部2延伸至轮胎径向D2的外侧的胎侧部3;和与一对胎侧部3的轮胎径向D2的外端部连接并构成胎面的胎面部4。在本实施方案中,轮胎1是内部填充空气的充气轮胎,并安装在轮辋100上。在图1中,轮胎宽度方向D1是左右方向。并且,轮胎径向D2是轮胎1的直径方向,轮胎圆周方向D3(未在图1中示出)是轮胎旋转轴周围的方向。此外,在图1中,轮胎径向D2当中与纸面平行的轮胎径向D2是上下方向。另外,轮胎赤道面S1是与轮胎旋转轴正交的面且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D1的中心的面,轮胎的子午面是包含轮胎旋转轴的面且是与轮胎赤道面S1正交的面。轮胎1具备:架设在一对胎圈2a、2a之间的帘布层5;配置在帘布层5的内侧,为了保持空气压而阻止气体透过的性能优异的内衬6。帘布层5以及内衬6跨越胎圈部2、胎侧部3以及胎面部4,并沿着轮胎内周而配置。帘布层5在本实施方案中由1个胎体帘布层5a构成。该胎体帘布层5a以将胎圈2a卷入的方式而在胎圈2a的周围折返。另外,胎圈部2具备:构成外表面,并且配置在胎体帘布层5a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外侧的垫带橡胶2b。而且,胎侧部3具备:构成外表面,并且配置在帘布层5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外侧的胎侧橡胶3a。胎面部4具备:构成接触地面的胎面(接地面),并配置在帘布层5的外周侧的胎面橡胶7;和配置在帘布层5的外周侧且在胎面橡胶7的内周侧的带束层8。在本实施方案中,带束层8具备双层带束层片8a、8b。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胎面橡胶7的轮胎宽度方向D1的端部层叠在胎侧橡胶3a的端部上。即,本实施方案中的轮胎1是胎侧在胎面上(Side-On-Tread)的结构。另外,轮胎1具备由在轮胎旋转轴周围沿着轮胎圆周方向D3以螺旋形状卷绕的带橡胶形成的橡胶部。在本实施方案中,将该橡胶部作为胎面橡胶7。对此,首先,将参照图2对用于形成橡胶部的成形装置50进行说明。如图2中所示,成形装置50具备挤出橡胶的挤出部51和卷绕从挤出部51中挤出而形成的带状带橡胶10的卷绕部52。并且,成形装置50具备控制挤出部51以及卷绕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其具备由沿着轮胎圆周方向以螺旋形状卷绕的带橡胶形成的橡胶部,所述带橡胶具备:第1倾斜部,其以在卷绕方向中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2列向着外侧第1列的方式,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倾斜配置;和笫1平行部,其卷绕始端和所述笫1倾斜部的卷绕末端连接并构成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1列,并且与轮胎圆周方向平行地配置;所述第1平行部的卷绕末端配置在与所述第1倾斜部的卷绕末端相比更靠近卷绕方向侧的位置上,或者,配置在与该卷绕末端相同的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1.16 JP 2015-2240181.一种轮胎,其具备由沿着轮胎圆周方向以螺旋形状卷绕的带橡胶形成的橡胶部,所述带橡胶具备:第1倾斜部,其以在卷绕方向中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2列向着外侧第1列的方式,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倾斜配置;和笫1平行部,其卷绕始端和所述笫1倾斜部的卷绕末端连接并构成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1列,并且与轮胎圆周方向平行地配置;所述第1平行部的卷绕末端配置在与所述第1倾斜部的卷绕末端相比更靠近卷绕方向侧的位置上,或者,配置在与该卷绕末端相同的位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带橡胶进一步具备:第2倾斜部,其卷绕始端和所述第1平行部的卷绕末端连接,并以在卷绕方向中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1列向着外侧笫2列的方式,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倾斜配置;第2平行部,其卷绕始端和所述第2倾斜部的卷绕末端连接并构成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笫2列,并且与轮胎圆周方向平行地配置;和第3倾斜部,其卷绕始端和所述第2平行部的卷绕末端连接,并以在卷绕方向中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第2列向着外侧第3列的方式,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倾斜配置,所述第3倾斜部的卷绕始端配置在与所述第2倾斜部的卷绕始端相比更靠近卷绕方向的相反侧的位置上,所述第3倾斜部的卷绕末端配置在与所述第2倾斜部的卷绕末端相比更靠近卷绕方向的相反侧的位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带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川修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