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兰盘模锻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185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09:40
法兰盘是机械连接中的重要部件,对于一些铸铁类的法兰盘,一般采用铸造成型,但这类法兰盘寿命不高;目前法兰盘设计中,一般采用高碳钢或者采用低碳钢后续渗碳的模式,对于碳钢类的法兰盘,为了提高其寿命,一般毛坯采用锻造,目前锻造也是最节约能源的工艺选择,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现有的法兰盘毛坯一般采用模锻,但现有的模锻工艺中法兰盘的表面尺寸超差较多,以外径φ200mm,厚度25mm的法兰盘为例,锻造后厚度方向尺寸公差在1mm以上的占50%,最大的地方达到了27mm,法兰盘端面易双鼓形或凹坑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法兰盘模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下料;锻模预热,所述预热温度为200℃~250℃;模锻一阶段。

Flange die forging process

The flang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connection machine, for some kind of cast iron flanges, generally formed by casting, but this kind of life is not high at present flange; flange design, commonly used high carbon steel or low carbon steel with subsequent carburizing mode for flange steel class,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service life. The general use of forged blank, forging is the most current selection proces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chining efficiency, flange blank is generally adopted in current die forging, but the surface size of flange forging process in the existing ultra poor more, outside diameter 200mm diameter, the flange thickness of 25mm as an example, after Forging Dimension Tolerance in thickness direction 1mm accounts for more than 50%, the biggest place reached 27mm, the flange end face to double drum or pit probl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lange plate die forging proces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blanking; forging die preheating; the preheating temperature is 200 DEG C to 250 DEG C; and a die forging s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法兰盘模锻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热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法兰盘模锻工艺。
技术介绍
法兰盘是机械连接中的重要部件,对于一些铸铁类的法兰盘,一般采用铸造成型,但这类法兰盘寿命不高;目前法兰盘设计中,常采用高碳钢或者采用低碳钢后续渗碳的模式,对于碳钢类的法兰盘,为了提高其寿命,一般毛坯采用锻造,目前锻造也是最节约能源的工艺选择,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法兰盘毛坯采用模锻制造,但现有的模锻工艺中法兰盘的表面尺寸超差较多,以外径φ200mm,厚度25mm的法兰盘为例,锻造后厚度方向尺寸公差在1mm以上的占50%,最大的地方达到了27mm,法兰盘端面易双鼓形或凹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模锻工艺易导致法兰盘端面呈双鼓形或凹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法兰盘模锻工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法兰盘模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下料;S2:锻模预热,所述预热温度为200℃~250℃;S3:模锻一阶段,所述模锻的始锻温度为1100℃~1200℃,所述模锻间隔冷却时间为18s~20s;S3:模锻二阶段,所述锻件的温度为700℃~800℃,所述模锻二阶段间隔冷却时间为9s~11s;S4:翻转切皮;S5:退火,所述退火温度为1150℃~1250℃;进一步的,所述模锻一阶段或模锻二阶段的上模的加载速度为0.4m/s~0.6m/s。进一步的,所述退火保温时间为30min~40min。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模锻前将锻模预热到200℃~250℃,保证金属变形的均匀性;为了保证锻件质量,将模锻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模锻第一阶段,将模锻的始锻温度设置为1100℃~1200℃,提高钢的可塑性和韧性,模锻二阶段,所述锻件的温度为700℃~800℃,减少加工硬化,防止法兰盘端面呈双鼓形或凹坑;通过翻转切皮,去除模锻过程中产生的飞边;为了有效消除裂纹,锻造后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1150℃~1250℃。根据上述工艺,解决现有的模锻工艺易导致法兰盘端面呈双鼓形或凹坑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法兰盘模锻工艺的法兰盘锻件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法兰盘模锻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根据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一种法兰盘模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下料;S2:锻模预热,所述预热温度为200℃~250℃;S3:模锻一阶段,所述模锻的始锻温度为1100℃~1200℃,所述模锻一阶段间隔冷却时间为18s~20s;S3:模锻二阶段,所述锻件的温度为700℃~800℃,所述模锻二阶段间隔冷却时间为9s~11s;S4:翻转切皮;S5:退火,所述退火温度为1150℃~1250℃;本专利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在本实施例中,锻件法兰盘的外径为φ200mm,厚度为25mm,通过在模锻前将锻模预热到200℃~250℃,在本实施例中,预热到220℃~225℃,保证金属变形的均匀性;为了保证锻件质量,将模锻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模锻第一阶段,将模锻的始锻温度设置为1100℃~1200℃,模锻一阶段间隔冷却时间为18s~20s,在本实施例中,始锻温度设置为1150℃~1160℃,间隔冷却时间为19s;提高钢的可塑性和韧性,模锻二阶段,所述锻件的温度为700℃~800℃,模锻二阶段间隔冷却时间为9s~11s,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锻件的温度为750℃~760℃,间隔冷却时间为10s,减少加工硬化,防止法兰盘端面呈双鼓形或凹坑;通过翻转切皮,去除模锻过程中产生的飞边;为了有效消除裂纹,锻造后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1150℃~1250℃,在本实施例中,退火温度为1200℃~1210℃。根据上述工艺,对锻件进行批量检测,对表面尺寸公差在±0.5mm以内的占40%,表面尺寸公差在±0.8mm以内的占90%,表面尺寸公差超出±1.0mm的占6%,极大的提高了锻件质量,解决现有的模锻工艺易导致法兰盘端面呈双鼓形或凹坑的问题。进一步的,为了让坯料在型腔中变形更加均匀,同时防止上模接触坯料后打滑,所述模锻一阶段或模锻二阶段的上模的加载速度为0.4m/s~0.6m/s,在本实施例中,上模的加载速度为0.5m/s。进一步的,为了有效的消除模锻裂纹,所述退火保温时间为30min~40min,在本实施例中,退火保温时间为35min。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各种改动和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法兰盘模锻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法兰盘模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下料;S2:锻模预热,所述预热温度为200℃~250℃;S3:模锻一阶段,所述模锻的始锻温度为1100℃~1200℃,所述模锻间隔冷却时间为18s~20s;S3:模锻二阶段,所述锻件的温度为700℃~800℃,所述模锻二阶段间隔冷却时间为9s~11s;S4:翻转切皮;S5:退火,所述退火温度为1150℃~12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法兰盘模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下料;S2:锻模预热,所述预热温度为200℃~250℃;S3:模锻一阶段,所述模锻的始锻温度为1100℃~1200℃,所述模锻间隔冷却时间为18s~20s;S3:模锻二阶段,所述锻件的温度为700℃~800℃,所述模锻二阶段间隔冷却时间为9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合川区通用汽车配件制造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