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39678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11:21
减振装置(10)包括:驱动部件(11)、从动部件(16)、第一中间部件(12)、第二中间部件(14)、在驱动部件(11)与第一中间部件(12)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外侧弹簧(SP11)、在第一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6)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二外侧弹簧(SP12)、在驱动部件(11)与第二中间部件(14)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内侧弹簧(SP21)、在第二中间部件(14)与从动部件(16)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二内侧弹簧(SP22)以及在第一中间部件(12)与第二中间部件(14)之间传递扭矩的中间弹簧(SPm),来自发动机(EG)的扭矩传递于驱动部件(11)。

Damping device

The damping device (10) comprises a driving component (11), (16), the first driven member (12), second middle parts of the middle part (14), (11) in the driving part and the first intermediate member (12) between the first lateral spring torque transmission (SP11), the first in the middle part (12) and a driven member (16) between the second lateral spring torque transmission (SP12), the driving part (11) and second intermediate member (14) first inside spring between the transfer torque (SP21), second (14) in the middle part and the driven part (16) to second inner spring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torque (SP22 in the first part) and intermediate (12) and second intermediate member (14) intermediate between spring torque transmission (SPm), (EG) from the engine torque to the drive unit (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减振装置
本公开的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传递来自发动机的扭矩的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的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上述的减振装置,公知有与扭矩转换器关联使用的双通道减振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减振装置中,从发动机和锁止离合器到输出毂这段振动路径被分割成两个平行的振动路径B和C,两个振动路径B、C分别具有一对弹簧和配置于该一对弹簧之间的单独的中间凸缘。另外,为了使两个振动路径的固有频率不同,扭矩转换器的涡轮结合于振动路径B的中间凸缘,从而振动路径B的中间凸缘的固有频率小于振动路径C的中间凸缘的固有频率。在上述的减振装置中,在锁止离合器连接的情况下,来自发动机的振动进入减振装置的两个振动路径B、C。然后,若某频率的发动机振动到达包含结合于涡轮的中间凸缘的振动路径B,则在振动路径B的从中间凸缘至输出毂之间,振动的相位相对于输入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此时,振动路径C的中间凸缘的固有频率大于振动路径B的中间凸缘的固有频率,因此进入振动路径C的振动不产生相位的漂移(偏移)而传递至输出毂。如上,将从振动路径B传递至输出毂的振动的相位与从振动路径C传递至输出毂的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从而能够使输出毂处的振动衰减。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506006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概要为了提高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双通道减振器的振动衰减性能,而需要调整各中间凸缘的两侧的弹性体的弹簧常数、各中间凸缘的重量,以合理地设定振动路径B和C的固有频率。然而,若欲调整弹性体的弹簧常数以使振动路径B和C的固有频率合理化,则将导致双通道减振器整体的刚性较大地变动。另外,若欲调整中间凸缘、结合于该中间凸缘的涡轮的重量以使两个固有频率合理化,则将导致凸缘、涡轮的重量乃至于扭矩转换器整体的重量增加。因此,在上述双通道减振器中,为了提高振动衰减性能而合理地设定振动路径B和C的固有频率是不容易的,因应该被衰减的振动的频率有所不同,即使通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减振装置,也不能使该振动良好地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公开的专利技术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高的振动衰减性能的减振装置。本公开的减振装置在具有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来自发动机的扭矩传递至输入构件,该减振装置具备:第一中间构件、第二中间构件、在上述输入构件与上述第一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弹性体、在上述第一中间构件与上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二弹性体、在上述输入构件与上述第二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三弹性体、在上述第二中间构件与上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四弹性体以及在上述第一中间构件与上述第二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五弹性体。在该减振装置中,能够相对于允许第一~第五弹性体中全部弹性体的挠曲的状态,在装置整体设定两个固有频率。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的研究、解析,明确了:包含该第一~第五弹性体的减振装置的固有频率伴随着第五弹性体的刚性降低而变小;与相对于第一~第四弹性体的刚性的变化而言的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变化相比,相对于第五弹性体的刚性的变化而言的该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变化大幅度地变小。因此,在该减振装置中,调整第五弹性体的刚性,从而能够合理地保持该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并且抑制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的重量(惯性力矩)的增加,且合理地设定装置整体的两个固有频率。其结果,在该减振装置中,能够良好地提高振动衰减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包含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起步装置的简要构成图。图2是表示图1的起步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构成构件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构成构件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构成构件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扭矩传递路径的示意图。图7是例示发动机的转速与减振装置的输出构件的理论上的扭矩变动的关系的说明图。图8是例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第一弹性体的刚性与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以及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关系的说明图。图9是例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第二弹性体的刚性与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以及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0是例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第三弹性体的刚性与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以及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1是例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第四弹性体的刚性与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以及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2是例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第五弹性体的刚性与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以及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3是例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第一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与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以及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4是例示发动机的转速与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以及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的相位差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弹性体的扭矩分担比与振动衰减性能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6是例示发动机的转速与考虑了迟滞的情况下的减振装置的输出构件的扭矩变动的关系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包含本公开的减振装置10的起步装置1的简要构成图,图2是表示起步装置1的剖视图。这些附图所示的起步装置1搭载于具备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内燃机)EG的车辆,除了减振装置10之外,还包含连结于发动机EG的曲轴的前盖3、固定于前盖3的泵轮(输入侧流体传动构件)4、能够与泵轮4同轴地旋转的涡轮(输出侧流体传动构件)5、连结于减振装置10并且固定于作为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双离合变速器(DCT)、混合动力变速器、或者作为减速器的变速器(动力传递装置)TM的输入轴IS的作为动力输出部件的减振毂7、锁止离合器8等。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之外,“轴向”基本上表示起步装置1、减振装置10的中心轴(轴心)的延伸方向。另外,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之外,“径向”基本上表示起步装置1、减振装置10、该减振装置10等的旋转构件的径向,即从起步装置1、减振装置10的中心轴向与该中心轴正交的方向(径向)延伸的直线的延伸方向。另外,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之外,“周向”基本上表示起步装置1、减振装置10、该减振装置10等的旋转构件的周向,即沿着该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的方向。如图2所示,泵轮4具有紧密地固定于前盖3的泵壳40和配设于泵壳40的内表面的多个泵叶片41。如图2所示,涡轮5具有涡轮壳50和配设于涡轮壳50的内表面的多个涡轮叶片51。涡轮壳50的内周部借助多个铆钉固定于涡轮毂52。涡轮毂52被减振毂7支承为能够自如旋转,该涡轮毂52(涡轮5)的在起步装置1的轴向上的移动被减振毂7与安装于该减振毂7的卡环限制。泵轮4与涡轮5相互对置,在两者之间同轴地配置有对工作油(工作流体)从涡轮5向泵轮4的流动进行整流的导叶6。导叶6具有多个导叶叶片60,导叶6的旋转方向因单向离合器61而被设定为仅为一个方向。该泵轮4、涡轮5以及导叶6形成使工作油循环的环面(环状流路),作为具有扭矩放大功能的扭矩转换器(流体传动装置)发挥功能。但是,在起步装置1中,也可以省略导叶6、单向离合器61,而使泵轮4和涡轮5作为液力联轴节发挥功能。锁止离合器8能执行经由减振装置10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减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装置,其具有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来自发动机的扭矩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所述减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中间构件、第二中间构件、在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弹性体、在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二弹性体、在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二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三弹性体、在所述第二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四弹性体、以及在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所述第二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五弹性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12 JP 2014-186845;2015.03.31 JP 2015-071791.一种减振装置,其具有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来自发动机的扭矩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所述减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中间构件、第二中间构件、在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弹性体、在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二弹性体、在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二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三弹性体、在所述第二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四弹性体、以及在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所述第二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五弹性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全部从所述输入构件向所述输出构件传递扭矩时的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固有频率,与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全部从所述输入构件向所述输出构件传递扭矩时的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固有频率互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全部从所述输入构件向所述输出构件传递扭矩时,从所述第二弹性体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所述第四弹性体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从所述第二弹性体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所述第四弹性体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弹性体将从所述输入构件经由所述第三弹性体传递至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扭矩的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第一中间构件,或者将从所述输入构件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传递至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扭矩的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第二中间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11”,将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12”,将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21”,将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22”时,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被选择为,满足k11≠k21且k11/k21≠k12/k22。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被选择为,满足k11/k21<k12/k22。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被选择为,满足k11<k12<k22≤k21。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m”时,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km被选择为,满足k11<km<k12<k22≤k21。9.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10.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小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大于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涡轮连结,并与所述涡轮一体旋转,所述涡轮与泵轮一同构成流体传动装置。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11”,将所述第二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12”,将所述第三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21”,将所述第四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22”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T11/(T11+T21)<T12/(T12+T22)、0.07≤T11/(T11+T21)≤0.28以及0.12≤T12/(T12+T22)≤0.4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川由浩长井大树伊藤和广轮嶋雅树坂本贵生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