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伸缩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8774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伸缩管,属于电机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轴向承重能力差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内管、中管和外管,内管的前端插入中管内,中管的前端插入外管内,所述外管的前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中管内设有第一联动组件,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第一螺杆的前端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母与中管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内设有第二联动组件,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同步转动,第二螺杆相对中管轴向定位,第二螺母与内管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轴向往复驱动,特别是升降机构。

Electric telescopic pip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telescopic pip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motor,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axial bearing capacity, the technical proposal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cluding inner tube,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the inner tube is inserted into the front end of the tube, the tube is inserted into the outer tube, wherein the front end of the outer th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e device, a first linkage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 the pipe in the first linkage assembly includes first and mutual engagement of the screw nut first, front end of the first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device, the first nut and in pipe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inn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linkage components, second linkage assembly includes second screw and second a nut meshed with the first screw, second screw synchronous rotation, second screw tube relative axial position, the nut seco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pipe. The invention is mainly used for axial reciprocating drive, especially lif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伸缩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伸缩管,特别是一种具有内管、中管、外管的三节电动伸缩管。
技术介绍
一般的具有三节管体的电动伸缩管或伸缩杆结构,内管的后端插入中管内,中管的后端插入外管内,然后在外管内设置的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上设有螺母,螺母与内管固定连接,内管无法相对中管转动,因此螺母无法跟随螺杆转动,而沿着螺杆的轴向运动,从而带动内管伸缩,例如电动伸缩管伸长时,内管先运动,相对中管伸出到一定尺寸后,会带动中管继续伸缩,直到中管也伸出额定长度后,驱动电机停止工作,电动伸缩管收缩时,驱动电机驱动螺杆,使螺母螺杆轴向运动,带动内管缩回,当内管缩回至中管的设定位置,中管开始缩回,直到中管缩回到外管的设定位置,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可见不论是伸长还是缩短,这种结构的电动伸缩管都是内管先运动到位才会使中管开始运动,一旦螺母与螺杆产生松动,会导致内管和中管一起松动,所以在传动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可靠性方面都不是很好,轴向承重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轴向承重能力强的电动伸缩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伸缩管,包括内管、中管和外管,内管的前端插入中管内,中管的前端插入外管内,所述外管的前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中管内设有第一联动组件,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第一螺杆的前端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母与中管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内设有第二联动组件,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同步转动,第二螺杆相对中管轴向定位,第二螺母与内管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中管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前端固定在中管的前端,第一螺母固定在连接件的后端,所述伸缩管处于收缩状态时,连接件的后端伸入内管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杆具有内孔,第一螺杆的后端插入第二螺杆的内孔内,第一螺杆的后端固定有限位件,限位件与第二螺杆的内孔周向定位实现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同步转动,限位件跟随第一螺杆沿第二螺杆的内孔轴向运动,限位件前端的外径大于第一螺母的内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杆通过连接轴承与第一螺母装配连接实现相对中管轴向定位,第一螺母的后端面设有环形槽,第二螺杆的前端伸入环形槽内,第二螺杆的内孔套在环形槽的内环侧壁上,连接轴承的外圈与环形槽的外环侧壁过盈配合,连接轴承的内圈与第二螺杆前端的外圆周面过盈配合,环形槽的外环侧壁设有对连接轴承外圈的前端进行轴向定位的定位台阶,连接轴承外圈的后端抵在连接件上定位,第二螺杆的前端穿过连接轴承并设有对连接轴承内圈的前端进行轴向定位的轴用挡圈,第二螺杆的前端设有对连接轴承内圈的后端进行轴向定位的螺杆轴肩。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箱,减速箱包括减速箱体、传动机构和输出轴,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具有蜗杆结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级传动组件和二级传动组件,一级传动组件和二级传动组件均设有两组,一级传动组件包括同轴且同步转动的一级蜗轮和一级蜗杆,一级蜗轮与电机轴的蜗杆结构啮合传动,二级传动组件包括同轴且同步转动的二级蜗轮和二级齿轮,二级蜗轮与一级蜗杆啮合传动,输出轴上设有与二级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齿轮,输出轴与第一螺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减速箱体内侧壁的后端设有轴承座,输出轴通过输出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后端设有定位输出轴的端盖,输出轴的后端设有联轴器安装孔,联轴器安装孔中设有联轴器,第一螺杆的前端穿过端盖与联轴器连接,端盖上设有与第一螺杆前端装配的螺杆轴承,端盖的后端设有将螺杆轴承定位的盖板。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前端设有螺纹孔,盖板上装有长螺栓,长螺栓依次穿过盖板、端盖、轴承座、减速箱体后与螺纹孔连接,将盖板、端盖、轴承座、减速箱体和驱动电机固定为一体。进一步的,所述中管与外管之间设有减少中管与外管之间的滑动摩擦阻力的第一滑动摩擦组件,内管与中管之间设有减少内管与中管之间的滑动摩擦阻力的第二滑动摩擦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摩擦组件包括设于外管后端的第一后滑块组件和设于中管的第一前滑块组件,第一前滑块组件位于第一后滑块组件的前方,第一后滑块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一后滑块,第一固定框架的外侧壁与外管的内侧壁配合,第一后滑块卡扣连接在第一固定框架的内侧壁上,第一后滑块具有弹性卡扣,所述外管上设有卡扣孔,第一后滑块的弹性卡扣穿过第一固定框架与外管的卡扣孔配合将第一固定框架固定,第一后滑块的内侧壁与中管的外侧壁贴合摩擦,第一前滑块组件包括固定在中管外侧壁上的第一前滑块,第一前滑块的外侧壁与外管的内侧壁贴合摩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动摩擦组件包括设于中管后端的第二后滑块组件和设于内管的第二前滑块组件,第二前滑块组件位于第二后滑块组件的前方,第二后滑块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框架和第二后滑块,第二固定框架的外侧壁与中管的内侧壁配合,第二后滑块卡扣连接在第二固定框架的内侧壁上,第二后滑块具有弹性卡扣,所述中管上设有卡扣孔,第二后滑块的弹性卡扣穿过第二固定框架与中管的卡扣孔配合将第二固定框架固定,第二后滑块的内侧壁与内管的外侧壁贴合摩擦,第二前滑块组件包括固定在内管外侧壁上的第二前滑块,第二前滑块的外侧壁与外管的内侧壁贴合摩擦,第二前滑块伸入内管中形成插销将第二螺母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内管、中管和外管是不能相对转动的,只能相对轴向移动,由于第一螺母与中管固定连接,所以第一螺母无法转动,驱动电机启动正转后会带动第一螺杆相对第一螺母转动,因此第一螺杆相对第一螺母向上移动,外管会跟随第一螺杆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外管相对中管向上移动;同时,第二螺杆跟随第一螺杆转动,第二螺母是固定不动的,所以第二螺杆会相对第二螺母向上移动,中管跟随第二螺杆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中管相对内管向上移动。电动伸缩管收缩时,驱动电机反转即可,也是外管和中管同步运动。可见,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实现对外管和中管的分别驱动,可靠性和稳定性都非常好,而且外管和中管同步运动,外管相对内管的移动速度翻倍,使得伸长或收缩过程的时间大大缩短,螺杆与螺母配合,具有自锁效果,而且是两对螺杆、螺母啮合结构,具有双重自锁,电动伸缩管的轴向承重能力提到大大提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II处放大图;图4为驱动装置的爆炸图;图5为驱动装置的剖视图;图6为图1中III处放大图;图7为第一滑动摩擦组件与外管的示意图;图8为第一滑动摩擦组件的剖视图;图9为图8中IV处放大图;图10为第一固定框架的示意图;图11为第一滑动摩擦组件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一种电动伸缩管,包括内管1、中管2和外管3,内管1的前端插入中管2内,中管2的前端插入外管3内,所述外管3的前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中管2内设有第一联动组件,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螺杆21和第一螺母22,第一螺杆21的前端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母22与中管2固定连接,所述内管1内设有第二联动组件,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螺杆11和第二螺母12,第二螺杆11与第一螺杆21同步转动,第二螺杆11相对中管2轴向定位,第二螺母12与内管1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中除了驱动装置以外的所有零部件上涉及的前后方位,结合图1来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伸缩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伸缩管,包括内管、中管和外管,内管的前端插入中管内,中管的前端插入外管内,所述外管的前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中管内设有第一联动组件,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第一螺杆的前端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母与中管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内设有第二联动组件,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同步转动,第二螺杆相对中管轴向定位,第二螺母与内管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位于外管的前端内部,伸缩管处于收缩状态时,驱动装置的后端伸入内管中,所述中管与外管之间设有减少中管与外管之间的滑动摩擦阻力的第一滑动摩擦组件,内管与中管之间设有减少内管与中管之间的滑动摩擦阻力的第二滑动摩擦组件,所述第一滑动摩擦组件包括设于外管后端的第一后滑块组件和设于中管的第一前滑块组件,第一前滑块组件位于第一后滑块组件的前方,第一后滑块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一后滑块,第一固定框架的外侧壁与外管的内侧壁配合,第一后滑块卡扣连接在第一固定框架的内侧壁上,第一后滑块具有弹性卡扣,所述外管上设有卡扣孔,第一后滑块的弹性卡扣穿过第一固定框架与外管的卡扣孔配合将第一固定框架固定,第一后滑块的内侧壁与中管的外侧壁贴合摩擦,第一前滑块组件包括固定在中管外侧壁上的第一前滑块,第一前滑块的外侧壁与外管的内侧壁贴合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伸缩管,包括内管、中管和外管,内管的前端插入中管内,中管的前端插入外管内,所述外管的前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中管内设有第一联动组件,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第一螺杆的前端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母与中管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内设有第二联动组件,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同步转动,第二螺杆相对中管轴向定位,第二螺母与内管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位于外管的前端内部,伸缩管处于收缩状态时,驱动装置的后端伸入内管中,所述中管与外管之间设有减少中管与外管之间的滑动摩擦阻力的第一滑动摩擦组件,内管与中管之间设有减少内管与中管之间的滑动摩擦阻力的第二滑动摩擦组件,所述第一滑动摩擦组件包括设于外管后端的第一后滑块组件和设于中管的第一前滑块组件,第一前滑块组件位于第一后滑块组件的前方,第一后滑块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一后滑块,第一固定框架的外侧壁与外管的内侧壁配合,第一后滑块卡扣连接在第一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健胡仁昌李威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