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洪专利>正文

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及装配式建筑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86942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01:39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及装配式建筑节点,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具有层状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支撑筋、保温层。第一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通长钢筋,且每个第一通长钢筋的两端延伸出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通长钢筋,且每个第二通长钢筋的两端延伸出第二混凝土层。支撑筋连接于第一混凝土层与第二混凝土层之间。该装配式建构构件具有良好的强度、保温能力、稳定性,有效地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联结多个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提高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使整个装配式建筑的竖向、横向、斜向结合的强度得到最佳保证。

New assembly type building component and assembly type building nod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assembly type building component and an assembly type building nod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assembly type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assembly type building component, which has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a first concrete layer, a second concrete layer, a supporting rib and an insulating layer. The first concret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pass bar arranged at intervals, and both ends of each of the first full-length bar extends from the first layer of concrete. Second in a concret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cond long steel arranged at intervals, and both ends of each of the second long bar extends second concrete layer. The support bars are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concrete layer and the second concrete layer. The assembled construction component has good strength, heat preservation ability and stability, and effectively protects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earthquakes. A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node, connecting a number of new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omponents,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building, the whole building prefabricated vertical, horizontal and inclined with the strength to get the best guarant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及装配式建筑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及装配式建筑节点。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可以了。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但是目前的装配式建筑稳定性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因此如何制作出稳定性良好且能抵御自然灾害的装配式建筑成为该
发展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其制作简单方便,成型后的构件便于进行机械化制作,不同构件相互连接组装后形成的装配式建筑不仅具有良好的强度、稳定性、保温性能,并且能有效地抵御地震、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横向、斜向剪切力、冲击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对相邻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之间进行联结,提高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使整个装配式建筑的竖向、横向、斜向结合的强度得到最佳保证,从而能有效地抵御地震、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横向、斜向剪切力、冲击力。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具有层状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支撑筋、设置于第一混凝土层与第二混凝土层之间的保温层。第一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通长钢筋,且每个第一通长钢筋的两端延伸出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通长钢筋,且每个第二通长钢筋的两端延伸出第二混凝土层。支撑筋连接于第一混凝土层与第二混凝土层之间。优选地,第一通长钢筋、第二通长钢筋相互交错布置。优选地,支撑筋为W型钢筋。优选地,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还包括沿第一混凝土层至第二混凝土层方向贯穿设置的凹槽、沿第一混凝土层至第二混凝土层方向设置的与凹槽匹配榫卯连接的凸出部。优选地,第一通长钢筋的两端延伸出第一混凝土层并穿过凹槽,且第二通长钢筋的两端延伸出第二混凝土层并穿过凹槽。第一通长钢筋的两端延伸出第一混凝土层并穿过凸出部,且第二通长钢筋的两端延伸出第二混凝土层并穿过凸出部。优选地,凹槽为燕尾槽。优选地,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还包括预制在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中的至少一个的连接螺栓。优选地,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还包括用于与连接螺栓配合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角钢、矩形钢、钢槽中的一种或多种,连接螺栓与连接件配合将相邻两个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之间进行连接。优选地,角钢、矩形钢以及钢槽均设置有可调节孔。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包括多个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相邻两个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相互连接。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及装配式建筑节点。提供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具有上下两层混凝土层,并且每层混凝土层中均间隔设置有多根通长钢筋,增强了混凝土层的抗震性能与强度。上下两层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赋予了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良好的保温性能。并且,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还设置有连接于上下两层之间的支撑筋,可提高此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整体强度,使得该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能有效地抵御地震、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横向、斜向剪切力、冲击力。同时,由于此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结构简单,化简了装配过程,更便于机械制作。提供的装配式建筑节点充分利用了此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的优点,使整个装配式建筑的竖向、横向、斜向结合的强度得到最佳保证,从而能有效地抵御地震、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横向、斜向剪切力、冲击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为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为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连接螺栓与连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种相邻墙板转角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种相邻墙板转角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101-第一混凝土层;103-第二混凝土层;105-保温层;107-第一通长钢筋;109-支撑筋;111-凹槽;113-凸出部;115-第二通长钢筋;117-连接螺栓;119-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100,参阅图1,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100类似于长方体状,包括:第一混凝土层101、第二混凝土层103、保温层105、支撑筋109。第一混凝土层101设置于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100的顶部,第二混凝土层103设置于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100的底部,保温层105设置于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100的第一混凝土层101与第二混凝土层103之间,支撑筋109连接与第一混凝土层101与第二混凝土层103之间。其中,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100的顶部、底部是根据此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100的通常使用的状态来定义,在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100的其他使用过程中可进行相应调整。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新型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及装配式建筑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具有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支撑筋、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之间的保温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通长钢筋,且每个所述第一通长钢筋的两端延伸出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通长钢筋,且每个所述第二通长钢筋的两端延伸出所述第二混凝土层;所述支撑筋连接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具有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支撑筋、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之间的保温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通长钢筋,且每个所述第一通长钢筋的两端延伸出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通长钢筋,且每个所述第二通长钢筋的两端延伸出所述第二混凝土层;所述支撑筋连接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长钢筋、所述第二通长钢筋相互交错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为W型钢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混凝土层至所述第二混凝土层方向贯穿设置的凹槽、沿所述第一混凝土层至所述第二混凝土层方向设置的与所述凹槽匹配榫卯连接的凸出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长钢筋的两端延伸出所述第一混凝土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洪张文磊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