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37895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包括多条栅极线,第二金属层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条触控线;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栅极线与数据线交叉绝缘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数据线与触控线绝缘;以及多个触控电极和驱动电路,一个触控电极与至少一条触控线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电连接,触控线与驱动电路电连接;至少一个辅助导电部,与栅极线同层设置并且绝缘,沿触控线延伸方向上,与驱动电路距离最大的连接部电连接的触控线与至少一个辅助导电部并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触控报点率和触控灵敏度,并且减轻显示不均的现象。

A displ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substrate, and a substrate disposed in a substrate and first and second metal layers; the first metal layer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gate lines, the second metal layer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data lines and a plurality of touch line; the gate line extends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data line is extended along the second the direction of the gate line and the data line cross insulation defining a plurality of pixel units, the data line and the touch line insulation; and a plurality of touch electrodes and a driving circuit, a touch electrode and at least one touch line through at least one connecting portion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touch line, connecting with drive circuit; at least one auxiliary conductor the Department, with the gate lines with insulation layer is arranged and along the extending direction, touch line, and the driving circuit of the maximum distance connection portion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touch line and at least one auxiliary conductive parallel. The embodiment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touch point rate and touch sensitivity of the display device, and reduce the phenomenon of uneven disp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中,集成了触控的功能,使用户通过手指或者触控笔可以简便的操作显示装置。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包括基板1、形成在基板上的触控电极块2,以及与每一个触控电极块2对应电连接的触控电极线3,其中,触控电极块2成矩阵排布,触控电极线3为触控电极块2传输电信号。当显示装置10发生触控操作时,对应的触控电极块2的电容发生改变,与之电连接的触控电极线3的电信号也随之发生改变,显示装置10中的驱动电路4通过处理触控电极线3的电信号,计算得出触控操作发生的具体位置信息。但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中,由于触控电极线3的长短不一致,触控电极线3的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较长的触控电极线3的电阻大于较短的触控电极线3,因而电信号在不同长度的触控电极线3的传输时间不同。请参考图2,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20与显示装置10的区别之处在于,触控电极线3的长度是实质相同的,但是电信号从驱动电路4传输至不同的触控电极块2所经过的触控电极线3的长度仍然是不同的,因此即使显示装置20中触控电极线3的长度是实质相同,仍然存在电信号在触控电极线3的传输时间不同的问题。当显示装置发生触控操作时,不同的触控电极线3将发生改变的电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单元的时间不同。因此在调试显示装置10时,需要设置预定的信号读取时间t,在信号读取时间t内,信号处理单元收集每根触控电极线3传输的电信号。因此信号读取时间t需要兼顾每根触控电极线3的传输电信号的时间,理论上应该大于等于触控电极线3的传输电信号的最长时间,但是如果信号读取时间t过大,就会导致显示装置的报点率降低,灵敏度下降。并且,显示装置中的触控电极块2可以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未示出)一起用于显示图像信息。在显示阶段,触控电极线3为对应的公共电极充电,使得各公共电极的电压相同。不同的触控电极线3向对应的公共电极充电的时间不同,因此在某些时刻,各公共电极的电压不完全相同,因而会出现显示不均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条栅极线,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条触控线;所述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栅极线与所述数据线交叉绝缘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所述数据线与所述触控线绝缘;多个触控电极和驱动电路,一个所述触控电极与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线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电连接,所述触控线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至少一个辅助导电部,所述辅助导电部与所述栅极线同层设置并且与所述栅极线绝缘,沿所述触控线延伸方向上,与所述驱动电路距离最大的所述连接部电连接的所述触控线与至少一个所述辅助导电部并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沿触控线延伸方向上,与驱动电路距离最大的连接部电连接的触控线与至少一个辅助导电部并联,减小该触控线的电阻,从而减小该触控线传输电信号的时间。在调试显示装置时,可以设置较短的信号读取时间t,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触控报点率和触控灵敏度。并且,当触控电极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时,各公共电极充电的时间减小,所有公共电极充电的总体时间减小,使人眼不易察觉,减轻了显示不均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图4是图3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导电部设置方式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辅助导电部设置方式示意图;图7是图3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区域A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3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区域A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示意图,图4是图3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衬底基板00,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00上的第一金属层10和第二金属层20;第一金属层10包括多条栅极线11,第二金属层20包括多条数据线21和多条触控线22;栅极线11沿第一方向延伸,数据线21沿第二方向延伸,栅极线11与数据线21交叉绝缘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30,数据线21与触控线22绝缘;显示装置10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40和驱动电路60,一个触控电极40与至少一条触控线22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41电连接,触控线22与驱动电路60电连接,图3中以一个触控电极40与一条触控线22通过一个连接部41电连接、并且触控电极40的数量为9个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现方式中,一个触控电极40可以与两条以上的触控线22电连接,当其中某一条触控线22发生断路时,其余触控线22仍然可以保证触控电极40正常感应触控操作。触控电极40的数量根据显示装置100的大小和触控精度进行调整,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制。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4,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导电部50,辅助导电部50使用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材料,辅助导电部50与栅极线11同层设置并且与栅极线11绝缘。沿触控线22延伸方向上,与驱动电路60距离最大的连接部41电连接的触控线22与至少一个辅助导电部50并联。图3中,触控线22延伸方向即为第二方向,与驱动电路60距离最大的连接部41电连接的触控线为三根触控线221,三根触控线221的长度也大于其余的触控线22,因此电信号在触控电极线221中的传输时间是最长的,将三根触控电极线221均并联至少一个辅助导电部50。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中,衬底基板00可以选用硬质的玻璃,也可以选用聚酰亚胺等柔性材料。衬底基板00上设置第一金属层10和第二金属层20,第一金属层10和第二金属层20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金属层20包括多条数据线21和多条触控线22,数据线21和多条触控线22设置在同一层并且互相绝缘,二者的材质可以选用相同的金属,也可以选用不同的金属。栅极线11与数据线21交叉绝缘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30,像素单元30可以显示出不同的亮度和色彩,用于显示图像信息,例如像素单元30可以包括色阻,用以显示不同的颜色,或者像素单元30可以包括自发光材料,用以显示不同的亮度和颜色。显示装置100的触控模式可以为自电容式,每个触控电极40感应触控信号,触控线22为对应的触控电极传送和接收电信号。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辅助导电部50与栅极线11同层设置以不增加显示装置100的厚度,并且辅助导电部50与栅极线11绝缘,例如辅助导电部50可以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栅极线11之间。距离驱动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条栅极线,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条触控线;所述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栅极线与所述数据线交叉绝缘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所述数据线与所述触控线绝缘;以及多个触控电极和驱动电路,一个所述触控电极与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线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电连接,所述触控线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至少一个辅助导电部,所述辅助导电部与所述栅极线同层设置并且与所述栅极线绝缘,沿所述触控线延伸方向上,与所述驱动电路距离最大的所述连接部电连接的所述触控线与至少一个所述辅助导电部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条栅极线,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条触控线;所述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栅极线与所述数据线交叉绝缘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所述数据线与所述触控线绝缘;以及多个触控电极和驱动电路,一个所述触控电极与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线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电连接,所述触控线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至少一个辅助导电部,所述辅助导电部与所述栅极线同层设置并且与所述栅极线绝缘,沿所述触控线延伸方向上,与所述驱动电路距离最大的所述连接部电连接的所述触控线与至少一个所述辅助导电部并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线、所述辅助导电部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腾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