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oter and drive control system that can automate, move, and manned vehicl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edal scooter pedal become short, small L type frame with folding mechanism; the pedal, pedal folding state, at least two pedals stacked or two pedals Parallel Layout layout, pedal unfolded, two pedals approximate a font. The man-machine hybrid sensor to achieve the drive vehicle based on reduce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weight; automatic protection system can make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vehicle manufacturing precise service to the specific weight driver; micro motor and cooling technical schem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car parts and so on, multiple improvement. Mutualsynergy. A number of measures are taken to reduce volume, reduce weight, and simplify structure. As a result, overall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板车与驱动控制系统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2015-01-06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2015100025022涉及交通移动的系统;2015-01-09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2015100087508滑板车与驱动控制系统;2015-03-23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2015201639972滑板车与驱动控制系统;2015-10-17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2015106682579滑板车与驱动控制系统;2015-08-28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201510538156X机车及控制系统;2015-09-19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2015105974796涉及交通移动的系统。本专利申请要求主张以上在先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申请日及相关权益,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于此。
涉及城市通勤自行车、机动交通运载工具、紧凑轻小型电动移动系统、紧凑轻小型便携的电动交通运输、车辆配套、驱动控制系统,特别是单人驾驶的滑板车底盘以及车架、人机混合助动力型车辆,滑板车(scooter、skateboard)之称谓不应该形成不正当的限定。
技术介绍
常人不用练习无需技术就能驾驶的轻小型便携式电动车,用于短途个人移动是所需的。代表性的成为一种运输工具领域,满足流动性的需求,尤其是在城市,与汽车或者轨道交通互补,包括10公里之内的个人移动。如果改善小轮径车的性能,有助于替换大轮径城市车辆,随之,简化车体结构减重减料无数倍,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所以优化小轮车具有重要意义。易驾驶和实用级的极端轻小的滑板车中,先有技术很多,但是各有缺点,不能达到较好的综合性能,在紧凑轻小、简单便携、动力和使用性能等等方面还需要完善。平行于地面的 ...
【技术保护点】
滑板车,纵向部件与底盘连接构成 L型车架,特征包括 A‑‑E中的一种或其各种结合:A,变体型踏板的小 L型滑板车具有人机混合助动力系统;B,L型滑板车具有自动化驾驶控制系统;C,L型滑板车,包含电机驱动装置的不同种驱动控制系统,其包括人力滑行驾驶、人力操控进行纯电动驱动驾驶、人机混合助动力驾驶、自动化驾驶中的任意三种;D,L型滑板车,纵向部件与底盘是可拆装模式,车头的转向轴组件与自行车相同,其包括前轮、前轮轴支架、车头轴套管、轴承、纵向部件,具有前后脚轮的相同底盘在拆除纵向部件或安装纵向部件时都支持驾驶,在机动状态下支持无纵向部件的行驶模式;E,变体型踏板的小 L型滑板车,纵向部件与底盘为快速拆装模式;F,滑板车,包括纵向伸缩机构,其具有滑动配合伸缩的两个部件,其表现为外套部件和内芯部件,外套部件固定设置于车轮的侧上方,收缩时,内芯部件与外套部件滑动且内芯部件的下部位于车轮侧面; G,滑板车,包括纵向伸缩机构,其具有滑动配合伸缩的两个部件,其表现为外套部件和内芯部件,外套部件固定设置于车轮的前上方,收缩时,内芯部件与外套部件滑动且内芯部件的下部位于车轮前部;H,滑板车,包括纵向部件的折 ...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1.06 CN 2015100025022;2015.01.09 CN 201510001.滑板车,纵向部件与底盘连接构成L型车架,特征包括A--E中的一种或其各种结合:A,变体型踏板的小L型滑板车具有人机混合助动力系统;B,L型滑板车具有自动化驾驶控制系统;C,L型滑板车,包含电机驱动装置的不同种驱动控制系统,其包括人力滑行驾驶、人力操控进行纯电动驱动驾驶、人机混合助动力驾驶、自动化驾驶中的任意三种;D,L型滑板车,纵向部件与底盘是可拆装模式,车头的转向轴组件与自行车相同,其包括前轮、前轮轴支架、车头轴套管、轴承、纵向部件,具有前后脚轮的相同底盘在拆除纵向部件或安装纵向部件时都支持驾驶,在机动状态下支持无纵向部件的行驶模式;E,变体型踏板的小L型滑板车,纵向部件与底盘为快速拆装模式;F,滑板车,包括纵向伸缩机构,其具有滑动配合伸缩的两个部件,其表现为外套部件和内芯部件,外套部件固定设置于车轮的侧上方,收缩时,内芯部件与外套部件滑动且内芯部件的下部位于车轮侧面;G,滑板车,包括纵向伸缩机构,其具有滑动配合伸缩的两个部件,其表现为外套部件和内芯部件,外套部件固定设置于车轮的前上方,收缩时,内芯部件与外套部件滑动且内芯部件的下部位于车轮前部;H,滑板车,包括纵向部件的折叠机构其包含两个铰接的部件,铰接折叠轴部设置于车轮的前上方,折叠时,内芯部件与外套部件滑动且内芯部件的下部位于车轮前部。2.滑板车,纵向部件与底盘连接构成L型车架,特征在于车架,其包括A--F中的一种特征:A,变体型踏板的小L型滑板车车架,踏板具有折叠机构使踏板变体,在展开状态下,车头与第一踏板相邻,踏板折叠状态下,第二踏板或者第二踏板后部至少能容纳单脚踩踏滑行,从而减小车体长度,并且,展开状态下,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相邻,两个踏板沿行驶方向排列且两个踏板上表面能分别容纳双脚踩踏进行驾驶;第一踏板尾部具有折叠轴,沿行驶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折叠轴之轴向,折叠轴横向于车体,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借助折叠轴铰接;踏板折叠时,第二踏板的尾端移动以折叠轴为轴心从上部旋动翻折靠近第一踏板头部;踏板展开时,沿着折叠轴上翻折向车尾方向展开,延长第一踏板的长度且两个踏板呈近似一字型;折叠状态下,踏板叠层式布设且第二踏板位于第一踏板上部,第一踏板的底面朝上且容纳至少一只脚踩踏,两个踏板的上表面靠近或贴合;B,根据特征A所述,并且,踏板展开状态下,沿行驶方向的前中后三段设有至少2个或3个接触地面的脚轮,和/或,踏板折叠状态下,底盘具有至少2个或3个脚轮接触地面;C,根据特征A所述,并且,踏板侧面具有小型外凸部,以便于展开或者折叠,和/或,第二踏板比第一踏板短;D,变体型踏板的小L型滑板车车架,踏板具有折叠机构使踏板变体,在展开状态下,车头与第一踏板相邻,踏板折叠状态下,第二踏板或者第二踏板后部至少能容纳单脚踩踏滑行,从而减小车体长度,并且,纵向部件下部具有第一轮轴组件,第二踏板尾部具有第二轮轴组件,第二踏板为折叠式且中部具有横向设置的折叠轴,折叠时,第二踏板头部向上提升趋向于直立;折叠状态下,第二踏板具有的两个部分呈直角或者钝角且尾部沿地面布设趋向于水平;展开使用状态下,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叠层设置,第二踏板的前部位于第一踏板之上;E,根据特征D所述,并且,车头与第一踏板头部非轴动固定连接且第一踏板沿地面水平布设,踏板折叠或者展开时,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尾部套叠滑动伸缩连接;F,小L型滑板车,踏板设置于纵向部件的侧方或者侧后方,和/或,踏板设置于纵向部件下部的脚轮侧方或者侧后方,不是将踏板设置于纵向部件以及脚轮的后方,踏板为折叠式或不可折叠式,踏板至少能容纳单脚踩踏滑行,从而减小车体长度;G,根据特征F所述,并且,变体型踏板的小L型滑板车车架是,踏板具有折叠机构,在展开状态下,车头与第一踏板相邻,踏板折叠状态下,第二踏板或者第二踏板后部至少能容纳单脚踩踏滑行,从而减小车体长度。3.滑板车,纵向部件与底盘连接构成L型车架,其特征包括,变体型踏板的小L型滑板车车架,踏板具有折叠机构使踏板变体,在展开状态下,车头与第一踏板相邻,踏板折叠状态下,踏板至少能容纳单脚踩踏滑行,从而减小车体长度,其在于a或b:a,车头与第一踏板相邻,首尾两个踏板之间具有一个垂向设置的折叠轴机构,尾部的第二踏板沿地面侧向旋摆,沿地面方向折叠时,以垂向轴为轴心旋动,折叠状态下,两个踏板叠层布设,展开状态下,两个踏板近似一字型,纵向部件下部具有第一脚轮,第二踏板设置有第二脚轮其选择性的设置适向脚轮,并且,第一踏板前端与第二踏板尾端之间不具有脚轮,或者,第一踏板前端与第二踏板尾端之间设置有第三脚轮其选择性的设置适向脚轮;b,车头与第一踏板相邻,首尾两个踏板之间具有至少两个垂向设置的折叠轴机构且沿车辆行驶方向排列,尾部的第二踏板沿地面侧向旋摆,沿地面方向折叠时,以垂向轴为轴心旋动,折叠状态下,两个踏板并列布设,展开状态下,两个踏板近似一字型,纵向部件下部具有第一脚轮,第一踏板尾部具有第二脚轮,第二踏板设置有第二脚轮其选择性的设置适向脚轮,并且,第一踏板前端与第二踏板尾端之间不具有脚轮,或者,第一踏板前端与第二踏板尾端之间设置有第三脚轮其选择性的设置适向脚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特征包括,变体型踏板的小L型滑板车,在展开状态下,车头与第一踏板相邻,其还在于以下至少一种:a,纵向部件与第一踏板相邻,纵向部件下部具有第一轮轴组件,第二踏板尾部具有第二轮轴组件,车头与第一踏板之间具有横向于车身的折叠轴,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之间具有横向于车身的折叠轴,折叠时,踏板中部向上提升,两个踏板枢向直立设置且相互贴合呈近似一字型,或者,两个踏板枢向直立设置且相互靠近呈倒V型,第一踏板位于纵向部件与第二踏板之间;b,纵向部件与第一踏板相邻,纵向部件下部具有第一轮轴组件,第二踏板尾部具有第二轮轴组件,纵向部件与第一踏板之间不具有横向于车身的折叠轴,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之间具有横向于车身的折叠轴,折叠时,第二踏板尾部向下翻折,两个踏板沿地面方向设置且相互贴合呈近似一字型,或者,两个踏板沿地面方向设置且相互靠近呈V型,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叠层设置且第二踏板位于第一踏板之下;并且,折叠状态下,第二轮轴组件靠近第一轮轴组件;c,根据特征b所述,并且,第一踏板尾部具有脚轮接触地面,或者,第二轮轴组件与第一轮轴组件沿水平方向具有一段距离,使踏板在折叠状态下也能滑行或者拖行;L型车架是折叠式或者不可折叠式,如果L型车架是折叠式,车头与第一踏板之间设有横向于车身的车架折叠轴,在折叠状态下,纵向部件与两个踏板枢向基本一致,且第一踏板位于纵向部件和第二踏板之间;d,纵向部件与第一踏板相邻,纵向部件下部具有第一轮轴组件,第二踏板尾部具有第二轮轴组件,车头与第一踏板头部轴动连接,第一踏板尾部与第二踏板中部轴动连接,这两个轴的轴向沿着车体横向布设,折叠时,第二踏板头部向上提升,两个踏板枢向直立设置且相互贴合呈近似一字型,或者,两个踏板枢向直立设置且相互靠近呈倒V型,展开使用状态下,两个踏板叠层设置,第二踏板的前部位于第一踏板之上,第一踏板比第二踏板短;e,车头与第一踏板相邻,第一踏板的尾部与第二踏板和第三踏板的头部相邻,三个踏板之间具有两个垂向设置的折叠轴机构且沿车体的横向排列,第二踏板和第三踏板沿地面侧向旋摆,沿地面方向折叠时,以垂向轴为轴心旋动,折叠状态下,三个踏板并列布设,展开状态下,第二踏板和第三踏板呈夹角且轴动旋摆,纵向部件下部具有第一脚轮,第二踏板和第三踏板各自设有适向脚轮,并且,第一踏板前端与第二踏板和第三踏板尾端之间不具有脚轮或者设置有第四脚轮且为适向脚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还包括车体结构特征和/或供电电池特征,供电电池向驱动电机供电,其是外置式和/或内置式,其包括a--p任意一个特征或其各种组合:a,第一踏板的长度是20至40厘米之间,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在展开状态下,长度是30至70厘米之间;b,踏板折叠状态下,前后轮轴距25--50厘米;c,脚轮设置是2轮、3轮、四轮中的一种,在适宜时包括至少一个适向轮;d,双子型小L滑板车,支持用户选择性的同时使用两辆小L滑板车,双脚分别脚踩两个小L滑板车,左右两个手分别把握两个纵向部件或把手;e,驱动电机转动的轻型电池是内置式,其位于纵向部件内,并且,纵向部件与底盘是可拆装模式,选择性的车把手与纵向部件是可拆装模式,或者车把手不是明显的T字形不是明显的7字形;f,驱动电机转动的轻型电池是外置式,其外设于纵向部件或外挂于车体;g,向驱动电机供电的电池也对人体和/或电池调节温度的恒温装置供电;h,外置式轻型电池与车体具有一易于拆装的有线电连接装置,其包括,具有磁铁吸合装置的电连接接头;i,外置式轻型电池与车体具有一无线式电连接装置;轻型电池与车体为分体式,轻型电池以可穿戴方式外置于驾驶者或者外置于车体并且与车体分开,轻型电池与车体之间的电连接装置是无线电力传送装置,无线电力传送装置不具有金属触点接触电极;j,外置式轻型电池与车体电连接时,电池具有线路固设于裤口、脚部、鞋部、衣袖、手腕或手臂中的任何部位,延伸出电线端子与车体电连接,电线端子不用时,收纳不外露;k,双电池电源模块组分别向电机供电或电连接之后向电机供电,双电池电源模块组包括但是不限于:至少两个外置式轻型电池模块组、一个外置式轻型电池模块组和一个内置式轻型电池模块组;l,外置于车体的人体可穿戴式轻型电池与车把扶手电连接装置且向驱动电机供电;m,外置式轻型电池与车体具有有线电连接装置,其包括,电线是螺旋线或曲回波纹线,伸缩弹性能缓解意外拉扯,或者,坚韧的柔性不易延展的加固绳和柔性电线组合而成,电线至少一段区域弯曲松弛的盘绕于加固绳,加固绳两端分别与电池和电线接插头固定连接;n,轻型电池与车体是分体式,人可以穿戴的物品与轻型电池适配结合成为可穿戴式电池,轻型电池具有接口用于提供电力给车体的驱动装置;可穿戴式轻型电池是若干个电池单元由可弯曲的连接件进行串并联,电池单元之间的可弯曲连接件不容易延展且弯曲曲回区间的结合于不易延展的至少部分能弯曲的主体材料,电池单元之间能弯曲活动且分布布设穿戴于人体;o,可穿戴式大功率大容量电池,人穿戴物与轻型电池适配结合成为可穿戴式大功率大容量电池向车辆供电;可穿戴式轻型电池包含若干个电池单元电连接形成的电池组,电池单元和连接件结合于主体材料而且电池单元之间的结合部是能弯曲但不易延展的材料,电池组以扁平分布式穿戴于人体,其还包括p1至p11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p1,轻型电池包括柔性或半刚性或可弯曲的电池;p2,轻型电池是板片式电池;p3,若干个圆柱型电池之间相互平行且垂向于人体躯干或者沿着人肢体的方向布设;p4,布设于腰部表现为腰饰,或者,穿戴在颈部或肩部,置于前身或后身;p5,电池单元之间的可弯曲连接件不容易延展且弯曲曲回区间的结合于不易延展的至少部分能弯曲的主体材料;p6,电池电压6V至70V,电池容量2AH--30AH,重量在200克至2000克之间;p7,电池具有线路固设于裤子或者衣袖;p8,可穿戴式大功率大容量电池在寒冷环境下接近人体依靠人的体温维持理想的温度环境;p9,可穿戴式大功率大容量电池组是若干个电池单元弧形阵列布设于人体;p10,可选择性的向车辆或其他电子设备供电充电;P11,若干个电池单元间隔分开一段距离布设。6.驱动控制系统,适用于滑板或者L型滑板车或小轮径轻型车辆,适用但是不限于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A与B、C、D的各种组合;B与C、D的各种组合;C和D的组合;C、D中的一种:A,驱动电机是轻型高速大功率的无刷式和/或直流式;驱动电机是风冷式电机或者半封闭的风冷式电机;电机转子运转时带动气流从电机内部穿过且沿着电机轴向流动,电机的布设包括但是不限于轮内或者轮轴支架桥内,选择性的将风扇轴心与电机轴部同轴连接设置,加强风冷性能;B,人机混合助动力驱动控制系统,包括,人机混合动力驱动,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包含数据处理器、速度传感器和/或力矩传感器,人脚部踏地滑行车辆时,当速度和/或力矩达到预设参数值时,电机启动运转并且在预设的参数值内停止运转,以此重复工作成为人机混合动力驱动车辆行驶;C,由温度传感器实施的驱动电机热保护控制系统,至少包括abc三种模式,其中:a,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机高温时供电系统则停止向电机传送电力防止电机持续运转,驱动电机处于高温热保护断电状态;b,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机正常温度时则供电系统持续传送电力使电机运转,驱动电机处于正常温度工作状态;c,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机温度为高温但是在许可使用的温度范围内则间断性供电使电机运转维持电机许用温度内,这时,驱动轮在人动力模式、人机混合助动力模式或者间断性的纯电动模式下运转,使用者选择性的切换实施不同的运转模式,间断性供电或者断电状态下,驱动轮能在人力滑行模式下转动,当驱动轮在人动力模式、人机混合助动力模式或者间断性的纯电动模式下运转,并且,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机温度恢复到正常温度时,则持续传送电力使电机运转,所述间断性供电其间隔的时间与驱动电机的温度相关;d,选择性的设置提示设备,驱动装置处于高温接近耐热极限值时,温度传感器接通提示设备的电路向用户发出提示,提示设备包括声、光、振动中的至少一种;D,人机混合助动力驱动系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D1,人机混合助动力驱动模式是根据预设的集成运动学数据模型做出柔性变量指令,驱动轮随之加减速变频驱动,柔性变量指令是预先调节设置的,并且由人机交互装置调控,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调节设置电机的运转策略,人机交互装置借助电线或者借助无线通讯与控制中心连接;D2,驱动模式选择切换装置:具有人机混合助动力模式、包含超越离合器的人力滑行模式、纯电动模式,人机混合助动力是根据不同的人机混合配比,划分设置成2个或更多个不同等级的模式;D3,驱动模式选择切换装置:选择性的切换设置成为人力驱动车辆模式、人机混合助动力模式、纯电动模式中的某一种模式,其中,人机混合助动力是根据不同的人机混合配比,划分设置成2个或更多个不同等级的驱动模式;D4,驱动模式选择切换装置:选择性的切换设置成为人机混合助动力模式、纯人力模式、纯电动模式、变频驱动模式中的某一种模式,其中,人机混合助动力包含两种或更多种模式,其是根据人机混合所占的不同配比,划分设置成的2个或更多个不同等级。7.驱动控制系统,适用但是不限于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滑板车,适用于滑板或具有L型滑板车或小轮径轻型车辆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基础特征+核心特征,或者,基础特征+核心特征+从属特征,其中,基础特征,包括,驱动电机是轻型高速大功率的无刷直流电机;风冷式或者半封闭风冷式,电机转子运转时带动气流从电机内部穿过且沿着电机轴向流动,电机的布设包括但是不限于轮内或者轮轴支架桥内,选择性的将风扇轴心与电机轴部同轴连接设置,加强风冷性能;核心特征,包括a至g中的任意一项或其各种组合,a,自动化驾驶模式和/或人机混合助动力驱动模式;b,纯电机驱动模式和人机混合助动力模式;c,纯电动模式和人力滑行模式,人力滑行模式包括但是不限于,电机输出端至车轮之间设置超越离合器或者单向轴承;d,同时具有纯电动模式、人力滑行模式、人机混合助动力模式、自动化驾驶模式中的任意三个模式;e,电机具有空气导流罩,电机驱动模式下,气流从空气导流罩内部流通;f,电机驱动模式下,气流入口处设置有过滤层;g,轮毂电机与轮轴支架的结合处,其轮轴为空心式,电机转子转动时产生的气流从空心轮轴中流通;从属特征,包括以下一个特征或者更多个特征:h,湿度传感元件监测运行环境的湿度并向数据处理器发送信号,当湿度大于预设值的时候,电机电路被切断,电机停止运转;i,电机是棒式或者盘式,电机重量在200克--850克之间,电机功率是800--3000W;j,风冷式电机调节控制器是60--200A;k,人机混合助动力驱动模式是根据预设的集成运动学数据模型做出柔性变量指令,驱动轮随之加减速变频驱动,柔性变量指令是预先调节设置的,它与下列条件相关:电机启动运转的先决条件、电机持续运转的时间、电机间断运转的时间周期、电机瞬时运转或延时运转的时间周期、电机在运转初期在短时间内的运转速度提升和扭转强度、轮或轴或电机转子的位置反馈;k1,人机混合助动力驱动模式是根据预设的集成运动学数据模型做出柔性变量指令,驱动轮随之加减速变频驱动,柔性变量指令是预先调节设置的,它与下列条件相关:电机启动运转的先决条件、电机持续运转的时间、电机间断运转的时间周期、电机瞬时运转或延时运转的时间周期、电机在运转初期在短时间内的运转速度提升和扭转强度、人力脚部踩踏地面和离开地面进行驱动时的不同时间节点由电机启动介入运转、轮或轴或电机转子的位置反馈;l,人机混合助动力驱动模式是根据预设的集成运动学数据模型做出柔性变量指令,驱动轮随之加减速变频驱动,柔性变量指令由人机交互装置调控,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调节设置电机的运转策略,人机交互装置借助电线或者借助无线通讯与控制中心连接;m,电机的首和/或尾部具有空气导流罩沿电机轴向且朝向电机中部延伸的弯曲曲回板片结构;n,电机的首和/或尾部具有空气导流罩朝向车体上方延伸;o,电机的首和/或尾部具有半封闭式防护罩,防护罩与电机留有间隙,不妨碍气流由此通过;p,导流罩的长度大于3--10厘米之间的任意区间值;q,气流入口处设置过滤层,防止水或者杂物直接进入电机;过滤层不限于带孔隙的过滤层、多曲折迷宫管、涡轮管中的至少一种;r,驱动电机、电机控制模块、散热器一体式;s,电机转子转动时产生的气流从电机内部流通穿过的同时促进散热器表面的空气流动散热,或者,电机控制模块的散热器的风扇转动时,气流促进散热器表面的空气流动散热同时,气流从电机内部的空气流通,所述的散热器是电机控制模块的散热器;t,用于电机变流系统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位于散热气流通道内;w,电机的空气导流罩内部具有消音器;y1,电机出轴为轮轴,电机转子转动时带动脚轮转动,选择性的,电机输出轴与弹性车轮之间设置有超越离合器;y2,电机出轴为轮轴,或者电机出轴经由变速器之后为轮轴,电机转子转动时带动脚轮转动,并且,电机支架的一端为环状套装固定于电机定子外部或电机外壳,电机支架的另一端与车体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滑板车,或者,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还包括:车架A、机械部件B、电器部件C中的一种或其各种结合,其中,车架A,纵向部件,纵向部件与机车底盘呈L型,或者,纵向部件根部具有便于拆装的机械结构,纵向部件与机车底盘呈L型;其选择性的包括A1至A6中的任意一项或更多项:A1套叠伸缩的拉杆或者翻转折叠的拉杆,和/或,拉杆端部设置舵机,用于控制并旋动拉杆端部的人机交互系统之不同角度;A2,纵向部件内部设置驱动电机的轻型电池成为棒形电池;和/或,纵向部件侧面设置可拆卸选装的支撑架运载物品或安装容器或安装电池包向驱动电机供电;A3,纵向部件与底盘呈L型,这两者是折叠型,折叠状态下,两者近似一字形或者近似U形;A4,纵向部件扶手、拖拽臂呈L型、沿车辆行驶方向的垂直方向布设的机车底盘以及载体,这三部分的各种组合设置,成为便于拆卸安装的三部分或者两部分;A5,当纵向部件内置和/或外置电池时,且纵向部件根部与机车底盘为快拆式时,选择性的车把手与纵向部件是可拆装模式,或者车把手不是明显的T字形不是明显的7字形,其成为独立的便携式移动电池;A6,纵向部件与拖拽臂呈L型,拖拽臂尾部具有沿车辆行驶方向的垂直方向布设的底盘以及载体且至少能容纳双脚踩踏,拖拽臂与载体共同构成底盘,载体以及载体两端分别布设至少两个脚轮;车架A,底盘,其包括A7至A13中的至少一种,A7,根据A6所述,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