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晓义专利>正文

一种悬浮列车及其运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37796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浮列车,包括壳体和车轮,还包括扰流板和连接装置;所述扰流板通过连接装置与车轮相连接,所述扰流板的上表面和壳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流体通道;所述扰流板的下表面为凹凸于表面的扰流面,使流体经过壳体底部的路径不少于经过壳体的顶部的路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悬浮列车在非真空通道内却能在相对真空状态中行驶时,由此还产生太阳能驱动的高速悬浮列车;本发明专利技术把列车行驶过程中的流体阻力向外转移,使能源的实际利用率至少提高一倍,而获得至少一倍的推动力来源;一种高速节能的悬浮列车由此诞生。

Suspension train and running system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uspension train,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wheel, also includes a spoiler and a connecting device; the spoiler through the connec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heel, and the fluid channel formed outside between the spoiler on the surfac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the spoiler of the surface is a concave convex on the surface of the spoiler surface the fluid path,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housing is not less than the top of the path through the shell. The invention of the maglev train in non vacuum channel can travel in a relatively vacuum state, thus resulting in high speed maglev train is driven by solar energy; the invention of the train runn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outward transfer of fluid resistance, the actual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of at least doubled, and at least one times the driving force; thus a high speed maglev train was bo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列车及其运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列车及其运行系统。
技术介绍
列车出现200多年以来,近几十年又发展为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其基本结构和原理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变,虽然现在的磁悬浮列车已比高速列车的速度大大提高,但磁悬浮列车的成本非常高,磁悬浮列车行驶时所耗费的电力非常大,电磁场产生的环境污染也很大,所以磁悬浮列车再继续发展已很困难。当下,世界上关于高速列车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为磁悬浮列车、真空管道交通、飞行列车、以及寻找太阳能驱动的可能性等。如磁悬浮列车通过巨大的电力产生的电磁场使列车悬浮,但实际上高速列车在快速行驶的自然状态中必然产生升力,如合理使用就能使列车悬浮行驶,利用高速列车快速行驶时产生升力,同样能达到磁悬浮列车的悬浮效果;而普通的高速列车的成本却比磁悬浮列车低多倍。又如,真空管道交通在几百公里的管道内很难形成真空状态,即使可以形成真空,也要耗费巨大的能源,所以很难实施。又如,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为:列车行驶时、车轮必然承载列车全部重量,一分重量、一分能耗,由此造成很大的能源消耗。又如,现在高速列车普遍采用增加重量来克服升力,而高速列车自身重量的增加,又将导致能耗的增加。尤其严重的是,困绕列车发展几百年来又束手无策的最大难题是:列车高速行驶时用于克服流体阻力所耗费90%的能源,而实际列车的能源利用率仅10%左右,如此低的能源利用率已严重影响高速列车的发展。专利技术人已获授权的专利技术专利名称为《火车》,专利号为20090109252.7,或者《汽车或火车运行系统及其罩体》,专利号为20101094990.6等提出了包括飞行列车、节能列车、管道交通、太阳能驱动列车等结构。专利技术人又经多年研究、原创性的针对上述向题进一步开发出一种从流体阻力获取推动力,以及在自然状态中产生升力的悬浮列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自然状态中产生升力的悬浮列车,使列车在行驶中的壳体整体悬浮,而车轮消除升力,并显著降低能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悬浮列车,包括壳体和车轮,还包括扰流板和连接装置;所述扰流板通过连接装置与车轮相连接,所述扰流板的上表面和壳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流体通道;所述扰流板的下表面为凹凸于表面的扰流面,使流体经过壳体底部的路径不少于经过壳体的顶部的路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一种悬浮列车运行系统,包括非真空的罩体和上述的悬浮列车,所述悬浮列车在所述非真空的罩体内行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一种悬浮列车运行系统,包括非真空的罩体和上述的悬浮列车,所述非真空罩体的外表面覆盖有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驱动悬浮列车在罩体内行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悬浮列车及其运行系统,通过与车轮连接的扰流板与列车壳体下部之间形成与外界前后相通的流体通道,使流体经过下部壳体、即经过流体通道时的流速小于经过列车壳体上部时的流速,从而在列车壳体的上下部之间产生很大的压力差,使列车的壳体产生向上的升力而悬浮,进一步地,流体经过列车底部扰流面的下表面路径大于对应其上表面路径、即大于流体经过流体通道时的路径,因流速的不同而产生压力差,消除列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升力。列车产升力、车轮消除升力,这相互矛盾的结构达到和谐的统一;实现列车在自然状态中悬浮,使列车速度显著的提升,并有效的降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悬浮列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悬浮列车的后视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悬浮列车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悬浮列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悬浮列车的后视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悬浮列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悬浮列车运行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壳体;2、上部壳体;3、下部壳体;4、流体通道;41、通道进口;42、通道出口;5、扰流面;51、扰流板;6、支撑板;7、车轮;8、连接轴;9、磁性装置;11、连接装置;12、外层流体通道;13、内层流体通道;14、第一通气口;15、第二通气口;17、发动机;18、排气口;19、通管;20、罩体;21、太阳能装置;22、悬浮列车;105、高速流体层;106、压力差转移圈。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悬浮列车在自然状态行驶过程中,通过壳体整体产生向上的升力而悬浮,实现使车轮承载列车重量减小,从而降低能耗;同时通过车轮消除升力,确保悬浮列车更平隐、更安全地行驶;这看似相互矛盾的技术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中得到合理的统一。请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浮列车22,包括壳体1和车轮7,还包括扰流板51和连接装置11;所述扰流板51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并通过连接装置11与车轮7相连接,所述扰流板51的上表面和壳体1的底部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流体通道4;所述扰流板51的下表面为凹凸于表面的扰流面5,使流体经过壳体1底部的路径不少于经过壳体1的顶部的路径。由于壳体1的底部和顶部之间因流速不同,使载重空间的壳体1产生压力差和升力而悬浮,列车底部与车轮7相连接的扰流板51上下表面之间,因流速不同产生压力差而消除升力,载重空间的壳体1与扰流板51之间通过连接装置11的柔性连接,使壳体1产生升力、车轮7消除升力;这看似相互矛盾的技术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中得到合理的统一。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由上部壳体2和下部壳体3构成,所述上部壳体2的外表面同样为所述扰流面5,使流体经过下部壳体3时的路径小于经过上部壳体2的路径;而流体经过扰流板51的下表面时的路径,大于经过所述流体通道4时的路径,流体经过扰流板51的下表面时的路径约等于经过所述上部壳体2时的路径。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固定设置在车轮7的连接轴8上,位于扰流板51的下表面。进一步的,还包括磁性装置9,所述磁性装置9相对的两个方向磁极相反,所述磁性装置9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与扰流板51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11还用于连接所述扰流板51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6,连接装置11优选为弹性、液压、气动等非钢性的柔性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扰流面5为凹凸于表面的两个以上的弧形、三角形、梯形和/或螺旋扰流条构成,或者所述扰流面5为纵向对称、或者纵横方向分别对称或不对称的水波面。请参阅图4至图6,本专利技术的悬浮列车22,在环绕车身的壳体1内部,由内向外的依次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内层流体通道13和外层流体通道12,所述外层流体通道12内设有用于延长流体经过路径的扰流面5。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表面的第一通气口14和第二通气口15;所述内层流体通道13通过两个以上的第二通气口15与外层流体通道12通相通,所述外层流体通道12通过两个以上的第一通气口14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一通气口14的通气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气口15的通气面积。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车体内部的控制装置和通管19;所述内层流体通道13通过所述通管19与所述第二通气口15相通;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通气口14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气口14的启闭和通气面积大小。进一步的,还包括发动机17,发动机17的吸气口通过外层流体通道12和第一通气口14相通。请参与图7,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浮列车,包括壳体和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扰流板和连接装置;所述扰流板通过连接装置与车轮相连接,所述扰流板的上表面和壳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流体通道;所述扰流板的下表面为凹凸于表面的扰流面,使流体经过壳体底部的路径不少于经过壳体的顶部的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列车,包括壳体和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扰流板和连接装置;所述扰流板通过连接装置与车轮相连接,所述扰流板的上表面和壳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流体通道;所述扰流板的下表面为凹凸于表面的扰流面,使流体经过壳体底部的路径不少于经过壳体的顶部的路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的外表面同样为所述扰流面,使流体经过下部壳体时的路径小于经过上部壳体的路径;而流体经过扰流板的下表面时的路径大于经过所述流体通道时的路径,流体经过扰流板的下表面时的路径不小于经过所述上部壳体时的路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和磁性装置;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扰流板的下方,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车轮连接;所述磁性装置相对的两个方向磁极相反,所述磁性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与扰流板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面由凹凸于表面的两个以上的弧形、三角形、梯形和/或螺旋扰流条构成,或者由纵向对称或纵横方向分别对称的水波面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在环绕车身的壳体内部,由内向外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义
申请(专利权)人:朱晓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