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769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用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或人胸腺细胞免疫健康猪,采集、分离出猪血浆,经20%乙醇制作后,用低温高转速离心机或压滤机分离出组分Ⅰ+Ⅱ+Ⅲ沉淀,经14%乙醇制作后,分离、收集上清液,再经25%乙醇制作后,分离出组分Ⅱ沉淀,再经过免疫球蛋白的精制、配置和病毒灭活等步骤即得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与目前使用的硫酸铵盐析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具有可大量生产、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生产周期短、使用试剂少、成本低、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克服了现有工艺存在的难以大规模生产、产量低、浪费大、造成环境污染、生产成本高、生产过程复杂、使用的化学试剂繁多、生产周期长、设备占用率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纯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免疫血浆:用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或人胸腺细胞免疫健康猪,经检验合格后采集、分离出猪血浆;(2)20%乙醇制作:精确称量猪血浆量,倒入不锈钢大罐中,启动搅拌桨缓慢搅拌,按血浆量加入20%~30%的0.85%的生理氯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加入pH4.0的醋酸盐缓冲液调整混合溶液的pH值为6.0±0.50,再将混合液的温度降至-4.0℃±-1.0℃,加入95%的乙醇,乙醇温度不低于-25℃,加完乙醇,继续搅拌2小时后,停止搅拌静置8小时;(3)组分Ⅰ+Ⅱ+Ⅲ沉淀分离:用低温高转速离心机或压滤机分离出组分Ⅰ+Ⅱ+Ⅲ沉淀,上清液废弃;(4)14%乙醇制作:将组分Ⅰ+Ⅱ+Ⅲ沉淀倒入装有温度低于4℃的注射用水的大罐中,缓慢搅拌,注射用水用量为投浆量的0.9倍,连续搅拌2小时后,加入磷酸盐缓冲液Ⅰ调整pH值为5.0±0.50,持续搅拌1小时,再补入低于4℃的注射用水,注射用水用量为投浆量的1.3倍,加入磷酸盐缓冲液Ⅱ调整pH值为6.0±0.50,持续搅拌1小时,再补入温度低于4℃的注射用水,注射用水用量为投浆量的1.7倍,将混合液温度降至-2℃±-1.0℃,加入95%的乙醇,乙醇温度不低于-25℃,加完乙醇,继续搅拌2小时后,停止搅拌静置8小时;(5)组分Ⅰ+Ⅲ沉淀分离:用低温高转速离心机或压滤机分离、收集上清液;沉淀为组分Ⅰ+Ⅲ,废弃;(6)25%乙醇制作:精确计量上清液体积,加入3mol/L氯化钠溶液,加入量为上清量的0.0167倍,再加入1mol/L碳酸氢钠溶液调整pH为7.0±0.50,将混合液温度降至-7.0℃±-1.0℃,加入95%的乙醇,乙醇温度不低于-25℃,加完乙醇,继续搅拌2小时后,停止搅拌静置8小时;(7)组分Ⅱ沉淀分离:用低温高转速离心机或压滤机分离出组分Ⅱ沉淀,上清液废弃;(8)免疫球蛋白精制:用0℃的0.85%的生理氯化钠溶液溶解组分Ⅱ沉淀,生理氯化钠溶液用量为组分Ⅱ重量的3~5倍,缓慢搅拌2小时,使沉淀均匀浆化,开始澄清过滤,然后超滤脱醇,取样测蛋白浓度,根据测定的蛋白浓度的结果将蛋白浓度稀释至1%,加入经醛化的人红细胞,加量为投浆量的15%~30%,放置4℃冷库缓慢搅拌,冷吸收8~10小时,离心取上清,上清中加入经醛化的人胎盘渣和健康人血浆,胎渣加量为投浆量的15%~30%,健康人血浆加量约为投浆量的5%,放置4℃冷库缓慢搅拌,冷吸收8~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健吴笛宰家敏张伟华徐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