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7493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缸,其包括缸体、装设于缸体内的第一活塞、一端连接于活塞的活塞杆、导向组件、气缸拉杆以及弹性件;导向组件套设于活塞杆靠近第一活塞的位置上;气缸拉杆的一端收容活塞杆且与活塞杆止转连接;弹性件夹持于导向组件与气缸拉杆之间;缸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当第一通气孔进气时,气缸拉杆首先向远离缸体的方向移动;接着绕缸体的轴线沿第一方向旋转;而后向靠近缸体的方向移动;当第二通气孔进气时,气缸拉杆首先向远离缸体的方向移动;接着绕缸体的轴线沿第二方向旋转;而后向靠近缸体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气缸在产品取出时气缸拉杆仍处于缩回状态,进而可避免将产品刮伤。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ylinder, comprising a cylinder, the cylinder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piston, piston, piston rod guide assembly, cylinder rod and an elastic piece; the guide assembly is sleeved on the piston rod close to the first position of the piston cylinder; one end of the draw rod and a piston rod connected with the piston rod to stop; elastic piece is clamped between the guide assembly and the cylinder rod; the cylinder spac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vent hole and second hole; when the first intake hole, the cylinder rod first move away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cylinder; then the cylinder body around the axis of rotation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then move to close to the cylinder direction; when second the vent inlet, the cylinder rod first move away from the cylinder direction; then the axis of rotation around the cylinder along the second direction; and then close to the direction of shift cylinder Dynamic. When the product is taken out, the cylinder rod of the cylinder is still retracted, so that the product can be scrap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缸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缸。
技术介绍
CNC(ComputerNumericalControl,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加工领域中通常使用夹具来固定待加工的产品(例如,电子产品的壳体)。现有的夹具一般包括用于承载待加工产品的承载板以及多个气缸,气缸包括气缸拉杆以及两个通气孔。加工时,将待加工产品放置于承载板上,并控制其中一个通气孔进气,使得气缸拉杆朝向待加工产品的方向运动,以压紧待加工产品;加工完后,控制另一个进气孔进气,使得气缸拉杆向远离待加工产品的方向运动,以将产品取出。然而,该操作方法在取出产品时,由于气缸拉杆处于伸出状态,使得产品在取出时容易碰到气缸拉杆,进而将产品刮伤。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在产品取出时气缸拉杆仍处于缩回状态的气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缸,该气缸无论控制哪个通气孔进气,气缸拉杆都处于缩回状态,进而使得取出产品时可避免将待加工的产品刮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缸,其包括缸体、装设收容于所述缸体内的第一活塞、活塞杆、导向组件、气缸拉杆以及弹性件;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导向组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第一活塞的位置上,并与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所述气缸拉杆的一端收容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活塞杆滑动且与所述活塞杆止转连接,且另一端伸所述出缸体外以安装下压杆;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并夹持于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气缸拉杆之间;所述缸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当所述第一通气孔进气时,所述气缸拉杆首先向远离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接着绕所述缸体的轴线沿第一方向旋转;而后向靠近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二通气孔进气时,所述气缸拉杆首先向远离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接着绕所述缸体的轴线沿与第一方向在同一水平面的第二方向旋转;而后向靠近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缸体包括第一缸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缸体上的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沿轴向方向贯通开设有收容腔以收容所述第一活塞、部分所述活塞杆以及部分所述导向件组件;所述第二缸体包括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连接且远离所述第一缸体的缸筒;所述主体沿其轴线开设有容置腔以收容部分所述活塞杆、部分所述导向组件、部分所述气缸拉杆及所述弹性件;所述缸筒沿其轴线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贯通孔以供所述气缸拉杆在其中移动;所述第一缸体与所述主体以及所述缸筒同轴设置,且所述导向组件固定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第一缸体处以将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容置腔分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缸体的一侧壁向远离其轴线的方向凸出形成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上且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缸体相对应的侧壁向远离其轴线的方向凸出形成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通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出部上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出部还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容置腔以及所述第二通气孔相连通的容纳腔;所述第二缸体还包括阀芯;所述阀芯可分离的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中,并能够相对所述容纳腔移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的周壁上凹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螺旋部及由所述螺旋部的两端沿轴向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件、安装件以及导向件;所述固定件的中央位置设有通孔以收容所述安装件;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安装件的中空部分,所述导向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件的内壁上并与所述导向槽相抵接以导向所述活塞杆的运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的周壁上沿轴线的方向开设有贯通的滑行槽;所述气缸拉杆包括滑动部及凸设于所述滑动部上的第二活塞;所述滑动部靠近所述第二活塞的一端的端面上形成有容纳孔以收容所述活塞杆远离连接的一端;所述滑动部的另一端通所述贯通孔伸出所述缸筒以装设下压杆;所述滑动部的周壁上沿轴线方向对称贯通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使用连接件穿过所述滑行槽且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安装孔中,进而使得当所述第一活塞带动所述活塞杆往返运动时,在所述滑行槽的长度范围内,所述滑动部不会随着所述活塞杆一起沿轴向运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贯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容置腔的直径,进而使得所述主体与所述缸筒的连接处形成止挡部;所述安装件远离所述固定件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抵持部;所第二活塞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抵持面及第二抵持面,所述第一抵持面朝向所述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面朝向所述止挡部;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且其两端弹性地夹持于所述抵持部以及所述第一抵持面之间以帮助所述滑动部复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部以及装配部;所述安装部收容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安装部上依次间隔设置有限位孔以及收容孔,所述导向件安装于所述收容孔中;所述固定件的周壁上间隔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孔一一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孔以及所述限位孔以将所述安装件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缸拉杆绕所述缸体的轴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旋转的角度均为90度。本技术提供的气缸,无论所述第一通气孔进气或者所述第二通气孔进气,所述气缸拉杆均首先向远离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然后绕所述缸体的轴线旋转,接着向靠近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亦即,无论哪个通气孔进气,所述气缸拉杆最终都处于缩回状态,进而使得在取出所述待加工产品时可避免将所述待加工的产品刮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气缸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气缸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中气缸沿A-A方向的第一状态剖视图。图4为图1中气缸沿A-A方向的第二状态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2,其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气缸100的立体示意图以及立体分解图。气缸100包括缸体10及装设收容于缸体10内的第一活塞20、活塞杆30、导向组件40、气缸拉杆50以及弹性件60。第一活塞20与活塞杆30的一端连接,并与活塞杆30一起活动装设于缸体10内。导向组件40套设于活塞杆30靠近第一活塞20的位置上,并与活塞杆30滑动连接。气缸拉杆50的一端收容活塞杆30远离第一活塞20的一端,并能够相对第一活塞杆30滑动且与活塞杆30止转连接,气缸拉杆50的另一端伸出缸体10外以安装下压杆(图未示)。弹性件60套设于活塞杆30上,并夹持于导向组件40与气缸拉杆50之间。此外,气缸拉杆50能够随活塞杆30分别沿缸体10的轴线做轴向运动及绕缸体10的轴线做旋转运动。请一并参阅图3,缸体10包括第一缸体11、设置于第一缸体11上的第二缸体12以及缸盖13。第一缸体11大致呈长方体状,其沿轴向方向贯通开设有收容腔111,用以装设第一活塞20、部分活塞杆30以及部分导向件组件40。进一步地,第一缸体11的一侧壁向远离其轴线的方向凸出形成第一凸出部112。第一凸出部112上贯通开设有与收容腔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缸,其包括缸体、装设收容于所述缸体内的第一活塞、活塞杆、导向组件、气缸拉杆以及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导向组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第一活塞的位置上,并与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所述气缸拉杆的一端收容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活塞杆滑动且与所述活塞杆止转连接,且另一端伸出所述缸体外;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并夹持于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气缸拉杆之间;所述缸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当所述第一通气孔进气时,所述气缸拉杆首先向远离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接着绕所述缸体的轴线沿第一方向旋转;而后向靠近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二通气孔进气时,所述气缸拉杆首先向远离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接着绕所述缸体的轴线沿与第一方向在同一水平面的第二方向旋转;而后向靠近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其包括缸体、装设收容于所述缸体内的第一活塞、活塞杆、导向组件、气缸拉杆以及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导向组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第一活塞的位置上,并与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所述气缸拉杆的一端收容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活塞杆滑动且与所述活塞杆止转连接,且另一端伸出所述缸体外;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并夹持于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气缸拉杆之间;所述缸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当所述第一通气孔进气时,所述气缸拉杆首先向远离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接着绕所述缸体的轴线沿第一方向旋转;而后向靠近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二通气孔进气时,所述气缸拉杆首先向远离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接着绕所述缸体的轴线沿与第一方向在同一水平面的第二方向旋转;而后向靠近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包括第一缸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缸体上的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沿轴向方向贯通开设有收容腔以收容所述第一活塞、部分所述活塞杆以及部分所述导向件组件;所述第二缸体包括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连接且远离所述第一缸体的缸筒;所述主体沿其轴线开设有容置腔以收容部分所述活塞杆、部分所述导向组件、部分所述气缸拉杆及所述弹性件;所述缸筒沿其轴线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贯通孔以供所述气缸拉杆在其中移动;所述第一缸体与所述主体以及所述缸筒同轴设置,且所述导向组件固定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第一缸体处以将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容置腔分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的一侧壁向远离其轴线的方向凸出形成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上且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缸体相对应的侧壁向远离其轴线的方向凸出形成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通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出部上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部还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容置腔以及所述第二通气孔相连通的容纳腔;所述第二缸体还包括阀芯;所述阀芯可分离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中,并能够相对所述容纳腔移动。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环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福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