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式汽车板簧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6898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汽车板簧悬架,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前板簧支架,所述前板簧的前端与前板簧支架连接,所述前板簧的后端安装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通过气囊盖板与车架连接;所述前板簧支架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气囊盖板与前板簧连接;所述前板簧的下侧设有前板簧上支座,所述前板簧上支座的下侧设有前车桥,所述前车桥的下侧设有前板簧下支座,所述前板簧、前板簧上支座、前车桥、和前板簧下支座之间通过四个U型螺栓夹紧固定;所述车架的后端设有后板簧支架,所述后板簧支架上连接有板簧吊耳,所述后板簧的前、后端分别与板簧吊耳铰接。复合式悬架的受力均衡,减震性好,提高了汽车行驶平顺性。

Composite automobile leaf spring suspens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osite type automobile leaf spring suspension, the front end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leaf spring bracket, wherein the front leaf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leaf spring bracket, wherein the front spring is arranged at the rear end of the first balloon, the first air bag through an airbag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the lower end of the front spring bracket equipped with second airbags, the second air bag through the airbag cover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spring; the lower front plate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spring on the bearing, the lower bearing is arranged before the spring on the front axle, the lower front axle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spring support, the front spring, before the spring on the seat between, the front axle, and before the spring support through the four U type bolt clamping fixation;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bracket, the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a spring leaf spring lug, the rear leaf spring The front and the rear ends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with the spring leaf lifting lug. The composite suspens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balanced force, good shock absorption and improved vehicle ride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汽车板簧悬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汽车板簧悬架。
技术介绍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把车架与车轴弹性地连接起来,关系整车的舒适性和可靠性。目前,汽车一般采用全板簧式悬架,全板簧式悬挂结构复杂且可靠性较差,而空气悬挂的重量轻,稳定性好,但是价格过高。为同时满足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采用空气悬挂与板簧式悬挂混装的复合式悬挂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汽车板簧悬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式汽车板簧悬架,包括前车桥、后车桥、前板簧、后板簧和车架,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前板簧支架,所述前板簧的前端与前板簧支架连接,所述前板簧的后端安装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气囊盖板,所述第一气囊通过气囊盖板与车架连接;所述前板簧支架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气囊盖板,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气囊盖板与前板簧连接;所述前板簧的下侧设有前板簧上支座,所述前板簧上支座的下侧设有前车桥,所述前车桥的下侧设有前板簧下支座,所述前板簧、前板簧上支座、前车桥、和前板簧下支座之间通过四个U型螺栓夹紧固定,所述前板簧的上侧和U型螺栓之间设有两个缓冲块;所述车架的后端设有后板簧支架,所述后板簧支架上连接有板簧吊耳,所述后板簧的前、后端分别与板簧吊耳铰接,所述后板簧的下侧设有后板簧上支座,所述后板簧上支座的下侧设有后车桥,所述后车桥的下侧设有后板簧下支座,所述后板簧、后板簧上支座、后车桥、和后板簧下支座之间通过四个U型螺栓夹紧固定,所述后板簧的上侧和U型螺栓之间设有缓冲块。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为半圆形,所述缓冲块上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U型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后板簧支架的上部为三角形,下部为半圆形。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设有倒三角形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左端通过铰接轴与减震器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右端通过铰接轴与连杆连接,所述减震器的下端与后弹簧下支座的左端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后弹簧下支座的右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的底部设有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复合式悬架的受力均衡,减震性好,增加了减振器、连杆、板簧与车架的连接结构方式,使得工作可靠,降低了整车成本,并且板簧通过吊耳与车架连接,形成摆动式的铰链支点,这种连接方式能使板簧变形时两端卷耳间的距离有伸缩余地,提高了整个悬架的使用寿命和汽车行驶平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其中,1.车架,2.前板簧,3.后板簧,4.前车桥,5.后车桥,6.前板簧支架,7.后板簧支架,8.板簧吊耳,9.前板簧上支座,10.前板簧下支座,11.U型螺栓,12.缓冲块,13.第一气囊,14.气囊盖板,15.第二气囊,16.后板簧上支座,17.后板簧下支座,18.连接支架,19.铰接轴,20.减震器,21.连杆,2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式汽车板簧悬架,包括前车桥4、后车桥5、前板簧2、后板簧3和车架1,所述车架1的前端设有前板簧支架6,所述前板簧2的前端与前板簧支架6连接,所述前板簧2的后端安装有第一气囊13;所述第一气囊1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气囊盖板14,所述第一气囊13通过气囊盖板14与车架1连接;所述前板簧支架6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气囊15,所述第二气囊1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气囊盖板14,所述第二气囊15通过气囊盖板14与前板簧2连接;所述前板簧2的下侧设有前板簧上支座9,所述前板簧上支座9的下侧设有前车桥4,所述前车桥4的下侧设有前板簧下支座10,所述前板簧2、前板簧上支座9、前车桥4、和前板簧下支座10之间通过四个U型螺栓11夹紧固定,所述前板簧2的上侧和U型螺栓11之间设有两个缓冲块12;所述车架1的后端设有后板簧支架7,所述后板簧支架7的上部为三角形,下部为半圆形。所述后板簧支架7上连接有板簧吊耳8,所述后板簧3的前、后端分别与板簧吊耳8铰接,所述后板簧3的下侧设有后板簧上支座16,所述后板簧上支座16的下侧设有后车桥5,所述后车桥5的下侧设有后板簧下支座17,所述后板簧3、后板簧上支座16、后车桥5、和后板簧下支座17之间通过四个U型螺栓11夹紧固定,所述后板簧3的上侧和U型螺栓11之间设有两个缓冲块12;所述缓冲块12成半圆形,所述缓冲块上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U型螺栓11。所述车架1上设有倒三角形的连接支架18,所述连接支架18的左端通过铰接轴19与减震器20连接,所述连接支架18的右端通过铰接轴19与连杆21连接,所述减震器20的下端与后弹簧下支座17的左端连接,所述连杆21的下端与后弹簧下支座17的右端连接。所述车架1的底部设有限位块22。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式汽车板簧悬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汽车板簧悬架,包括前车桥、后车桥、前板簧、后板簧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前板簧支架,所述前板簧的前端与前板簧支架连接,所述前板簧的后端安装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气囊盖板,所述第一气囊通过气囊盖板与车架连接;所述前板簧支架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气囊盖板,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气囊盖板与前板簧连接;所述前板簧的下侧设有前板簧上支座,所述前板簧上支座的下侧设有前车桥,所述前车桥的下侧设有前板簧下支座,所述前板簧、前板簧上支座、前车桥、和前板簧下支座之间通过四个U型螺栓夹紧固定,所述前板簧的上侧和U型螺栓之间设有缓冲块;所述车架的后端设有后板簧支架,所述后板簧支架上连接有板簧吊耳,所述后板簧的前、后端分别与板簧吊耳铰接,所述后板簧的下侧设有后板簧上支座,所述后板簧上支座的下侧设有后车桥,所述后车桥的下侧设有后板簧下支座,所述后板簧、后板簧上支座、后车桥、和后板簧下支座之间通过四个U型螺栓夹紧固定,所述后板簧的上侧和U型螺栓之间设有缓冲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汽车板簧悬架,包括前车桥、后车桥、前板簧、后板簧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前板簧支架,所述前板簧的前端与前板簧支架连接,所述前板簧的后端安装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气囊盖板,所述第一气囊通过气囊盖板与车架连接;所述前板簧支架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气囊盖板,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气囊盖板与前板簧连接;所述前板簧的下侧设有前板簧上支座,所述前板簧上支座的下侧设有前车桥,所述前车桥的下侧设有前板簧下支座,所述前板簧、前板簧上支座、前车桥、和前板簧下支座之间通过四个U型螺栓夹紧固定,所述前板簧的上侧和U型螺栓之间设有缓冲块;所述车架的后端设有后板簧支架,所述后板簧支架上连接有板簧吊耳,所述后板簧的前、后端分别与板簧吊耳铰接,所述后板簧的下侧设有后板簧上支座,所述后板簧上支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佃秀王守仁张云山王砚军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