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能够使气流通过的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温度,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温度低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温度;和/或,所述调节单元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流速,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流速大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流速;由所述调节单元流出的气流用于与所述冷凝器进行热量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和空调。所述装置能够提高与之相配合的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提高冷凝器在较高温度环境下的工作性能。所述换热设备和所述空调换热效率高,体积小,制造、运输及使用成本较低,安全、可靠、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本技术涉及换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技术介绍
冷凝器为一种常见的热交换器,其可以使气体或蒸汽凝结成液体。冷凝器的工作过程为放热过程,在冷凝器内部流动的换热媒介能够将热量传递至其周边环境中,从而达到换热目的。如今,冷凝器在例如空调器、冰箱等多种家用电器中、及例如工业蒸馏、工业发电等多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均有广泛应用。随着社会发展,为使各种电器设备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并适应不断增长的、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对于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以空调为例,用户对于空调的制冷效率以及使用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期望空调器能够在不增加电能消耗的基础上,快速达到设定温度,因此需要使冷凝器能够进行快速换热,提高换热效率。现有冷凝器常通过对其散热翅片结构进行改进,增大散热面积,从而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但是,改进后的散热翅片结构复杂,制造、更换及使用成本较高,且易使冷凝器体积及重量增大,增加生产、运输及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目的在于,提高与所述装置相配合的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及换热能力。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能够使气流通过的调节单元,并且:所述调节单元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温度,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温度低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温度;和/或,所述调节单元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流速,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流速大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流速;由所述调节单元流出的气流用于与所述冷凝器进行热量交换。优选地,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连通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进风口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的流通面积,以使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的温度降低,和/或,使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的流速提高。优选地,所述气流通道内各处的流通面积均不小于所述出风口的流通面积;和/或,所述气流通道内各处的流通面积均不大于所述进风口的流通面积。优选地,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并且:所述第一通道成渐扩式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通道上流通面积最大的部位设置为所述进风口、流通面积最小的部位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上远离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设置为所述出风口。优选地,所述调节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调节单元均匀分布于所述装置本体上,并且:多个所述调节单元的所述出风口均位于所述装置本体的相同一侧,以使多个所述出风口能够共同朝向所述冷凝器设置;多个所述调节单元的所述进风口均位于所述装置本体的相同另一侧。优选地,多个所述调节单元成多行多列地排列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上,且相邻所述调节单元相接设置,以增大所述装置本体的气流通量。优选地,所述装置本体为板状结构,所述调节单元贯穿所述装置本体的厚度进行设置,使气流能够通过所述调节单元从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优选地,所述装置为用于对冷凝器进行保护的保护罩。一种换热设备,包括冷凝器和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所述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进风一侧,从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能够直接与所述冷凝器进行换热。一种空调,包括所述的换热设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能够调节气流温度和/或流速的调节单元,使得外界气流在流过所述调节单元后温度降低和/或流速增大,较低温度或较大流速的气流与冷凝器进行换热,能够有效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提高冷凝器在较高温度环境下的工作性能。2、所述调节单元包括面积较大的进风口和面积较小的出风口,气流由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由于节流效应,使出风气流温度降低。以该种结构形式设置的所述调节单元无需利用额外输入能源,即可得到温度较低和/或流速较大的气流,能够在不增大使用能耗的基础上,达到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目的,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达到节能减排效果。3、所述装置可以设置为对冷凝器进行保护的保护罩,在降低与冷凝器进行换热的气流温度和/或增大气流流速的同时,所述保护罩还能够起到防止外物碰伤冷凝器散热翅片的作用。4、所述换热设备和所述空调的换热效率较高,制冷迅速,体积较小,制造、运输及使用成本较低,使用过程中耗费电能较少,工作性能良好,安全、可靠、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放大图(以俯视图角度观察);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放大图(以侧视图角度观察)。图中:1、装置本体;2、调节单元;21、进风口;22、出风口;23、第一通道;24、第二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以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冷凝器通常通过对外界环境进行放热,以降低其内的换热媒介的温度。通常,降低外界环境的温度以及改善外界环境中流体的流通状况,有利于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如图1-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能够使气流通过、并对通过的气流起到调节作用的调节单元2;所述调节单元2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温度,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温度低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温度;和/或,所述调节单元2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流速,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流速大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流速;由所述调节单元2流出的气流能够与所述冷凝器进行热量交换。温度降低和/或流速增大的气流使所述冷凝器能够处于更佳的换热环境中,有利于提高其换热效率,加快换热速度,并可提高冷凝器的最大换热量。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单元2通过节流效应调节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温度及流速,更具体地,如图3-6所示,所述调节单元2包括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所述进风口21和所述出风口22之间连通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进风口21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22的流通面积,气流以较低的流速和较高的温度由所述进风口21进入所述调节单元2,由于所述出风口22的流通面积变小,气流在流出所述出风口22时发生节流膨胀,温度降低;同时,缩小所述出风口22的流通面积,可使由所述出风口22流出的气流的流速提高。优选地,所述进风口21和所述出风口22均为圆形开口。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及后文中所说的“流通面积”,即为能够使气流流过的有效面积。由所述出风口22流出的气流温度降低,流速增大,使所述冷凝器处于低于实际环境温度、且气流流动较快的换热环境下,可以提高冷凝器的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能够使气流通过的调节单元(2),并且:所述调节单元(2)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温度,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温度低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温度;和/或,所述调节单元(2)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流速,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流速大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流速;由所述调节单元(2)流出的气流用于与所述冷凝器进行热量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能够使气流通过的调节单元(2),并且:所述调节单元(2)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温度,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温度低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温度;和/或,所述调节单元(2)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流速,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流速大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流速;由所述调节单元(2)流出的气流用于与所述冷凝器进行热量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2)包括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所述进风口(21)和所述出风口(22)之间连通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进风口(21)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22)的流通面积,以使由所述出风口(22)流出的气流的温度降低,和/或,使由所述出风口(22)流出的气流的流速提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各处的流通面积均不小于所述出风口(22)的流通面积;和/或,所述气流通道内各处的流通面积均不大于所述进风口(21)的流通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23)和第二通道(24),并且:所述第一通道(23)成渐扩式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通道(23)上流通面积最大的部位设置为所述进风口、流通面积最小的部位与所述第二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东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