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5065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其包括第一制冷管道组件,所述第一制冷管道组件包括经过至少一次弯折形成的制冷管道;所述制冷管道的弯折处为制冷管道的弯折段,所述制冷管道的其他部分为基板段,且相邻两个基板段端部之间通过弯折段连接;基板段的上、下两个端面设有多列互相平行的翅片组,每列翅片组由多个互相平行的翅片组成,相邻两列翅片组的翅片之间相间设立且互相平行;弯折段的外端面设有多列互相平行的肋翅组,每列肋翅组由多个互相平行的肋翅组成,相邻两列肋翅组的肋翅之间相间设立且互相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增加了空气扰流、增加散热面积,同时还提高了散热效果,进而还提高了整个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器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冷凝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凝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空调越来越普及,而家用空调冷凝器大多采用翅片管式风冷冷凝器,冷媒剂在管内流动放出热量,空气在管外翅片间流动并吸收冷媒剂释放出的热量,通过冷媒剂与空气的冷热交换,实现夏季制冷。目前常用的冷凝器为管带式冷凝器和平行流冷凝器,但是管带式冷凝器由铜管和铝片组成,成本比较高,加工工艺复杂,并且最重要的是铜管和铝片之间产生接触热阻较大,降低了冷凝器的散热能力;平行流冷凝器由集流管、扁管和百叶窗翅片组成,采用铝材制造,扁管在空气流动方向上的净面积比大于普通圆管使空气的流动阻力降低,相对于管带式冷凝器来说,降低了生产成本,制冷剂充灌量小,结构紧凑,换热能力高;但是平行流冷凝器的通道形式单一,造成每个冷凝器管道的出冷媒管道口的温度相差很大,从而造成换热不均匀,降低整体冷凝器的换热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提出一种冷凝器,以提高换热能力的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凝器,其包括第一制冷管道组件,所述第一制冷管道组件包括经过至少一次弯折形成的制冷管道;所述制冷管道的弯折处为制冷管道的弯折段,所述制冷管道的其他部分为基板段,且相邻两个基板段端部之间通过弯折段连接;基板段的上、下两个端面设有多列互相平行的翅片组,每列翅片组由多个互相平行的翅片组成,相邻两列翅片组的翅片之间相间设立且互相平行;弯折段的外端面设有多列互相平行的肋翅组,每列肋翅组由多个互相平行的肋翅组成,相邻两列肋翅组的肋翅之间相间设立且互相平行;所述弯折段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翅根;在制冷管道的端面上开设冷媒通孔形成制冷管道的管道通路。进一步的,所述冷媒通孔的纵截面为四边形、波纹形或者三角形,该冷媒通孔由冷凝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凝管道的另一端。进一步的,所述冷媒通孔内壁上设有多个凸起。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管道为铝材质管道。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端的下端面上开有加工槽,所述加工槽的开设方向与多个翅片组设立方向平行。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管道与翅片和肋翅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翅片和肋翅的横截面为波浪形。进一步的,所述基板段上端面处相邻两列翅片组之间的间隙大于基板段下端面处相邻两列翅片组之间的间隙。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媒通入机构,其包括进冷媒管道、出冷媒管道和连接头,所述制冷管道的入口端通过连接头与进冷媒管道连通,所述制冷管道的出口端通过连接头与出冷媒管道连通,所述连接头的侧壁上开有连接孔,所述制冷管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通过与其对应的连接孔和连接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为空心圆柱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制冷管道组件由一个制冷管道或者多个并联的制冷管道组成。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制冷管道组件,所述第二制冷管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所述制冷管道,所述第一制冷管道组件与第二制冷管道组件连通。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媒通入机构,其包括第二制冷管道组件、进冷媒管道、出冷媒管道和连接头,第二制冷管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制冷管道,第一制冷管道组件包括一个制冷管道或者多个并联的制冷管道;所述进冷媒管道和第二制冷管道组件的进冷媒口通过连接头连接,第二制冷管道组件的出冷媒口和第一制冷管道组件的进冷媒口连接,第一制冷管道组件的出冷媒口和出冷媒管道通过连接头连接。第一制冷管道组件中的制冷管道和第二制冷管道组件中的制冷管道中的基板段数量相同或不同。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组件,其包括前定位板和后定位板,所述前定位板上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前定位隔板且两个前定位隔板之间形成前定位避让槽,所述后定位板上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后定位隔板且两个后定位隔板之间形成后定位避让槽,所述前定位板和后定位板分设在制冷管道的前后两端,所述前定位隔板插设在制冷管道前端的弯折段内,所述后定位隔板插设在制冷管道后端的弯折段内。进一步的,所述前定位板下方设有与其对应的前插接板,所述前插接板上开有与前定位隔板对应的前插接槽,所述前定位板通过前定位隔板与前插接槽的插接配合而与前插接板连接,所述制冷管道前端置于前定位板和前插接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后定位板下方设有与其对应的后插接板,所述后插接板上开有与后定位隔板对应的后插接槽,所述后定位板通过后定位隔板与后插接槽的插接配合而与后插接板连接,所述制冷管道后端置于后定位板和后插接板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制冷管道的基板段的上、下两个端面设有多列互相平行的翅片组,两列相邻翅片组之间的翅片相间且互相平行,增加了空气扰流、增加散热面积,同时还提高了散热效果。(2)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制冷管道的弯折段上设有肋翅,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减少管道内部通孔面积的变化量,进而避免了因管道内部通孔面积的减少而影响整个制冷效果的情况出现,同时通过肋翅的增加还提高了制冷管道的换热表面积,进而增加制冷管道的换热能力。(3)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翅根的设立进一步提高弯折段的制冷管道的强度,进而减少弯折时产生的管道内部的形变程度。(4)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基板段上端面上相邻两列翅片组之间的间隙大于基板段下端面上相邻两列翅片组之间的间隙,在满足加工的条件下,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5)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冷媒通孔纵截面的形状设计可以提高冷媒流过通孔时制冷管道的换热效果。(6)本专利技术创造通过采用多组制冷管道并联成第一制冷管道组件,一种或多种制冷管道组成第二制冷管道组件,第一制冷组件的出冷媒口和第二制冷组件之间连接,可使冷媒剂的流道多样化,换热均匀,增强换热能力;同时采用连接头将多组弯折制冷管道连接在一起,可通过连接头来控制冷媒剂的流向,拆卸方便,便于维修。(7)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多通道的结构式设计,调整了冷媒剂的流通量,改变了流动阻力,并改变了管道的整体长度,使得冷凝器的有效容积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增强换热能力。(8)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定位组件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解决了弯折形成的制冷管道无法固定的问题,同时因为结构设计简单,故而也不会额外增加过多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的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制冷管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制冷管道;2-出冷媒管道;3-进冷媒管道;4-连接头;41-连接孔;5-翅片;7-基本段;8-弯折段;81-弯折段内侧壁;9-肋翅;10-前定位板;101-前定位避让槽;11-后定位隔板;111-后定位避让槽;12-后插接板;13-前插接板;14-肋翅组;15-翅片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冷凝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制冷管道组件,所述第一制冷管道组件包括经过至少一次弯折形成的制冷管道(1);所述制冷管道(1)的弯折处为制冷管道(1)的弯折段(8),所述制冷管道(1)的其他部分为基板段(7),且相邻两个基板段(7)端部之间通过弯折段(8)连接;基板段(7)的上、下两个端面设有多列互相平行的翅片组(15),每列翅片组(15)由多个互相平行的翅片(5)组成,相邻两列翅片组(15)的翅片(5)之间相间设立且互相平行;弯折段(8)的外端面设有多列互相平行的肋翅组(14),每列肋翅组(14)由多个互相平行的肋翅(9)组成,相邻两列肋翅组(14)的肋翅(9)之间相间设立且互相平行;所述弯折段的内侧壁(81)上还设有翅根;在制冷管道(1)的端面上开设冷媒通孔形成制冷管道(1)的管道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制冷管道组件,所述第一制冷管道组件包括经过至少一次弯折形成的制冷管道(1);所述制冷管道(1)的弯折处为制冷管道(1)的弯折段(8),所述制冷管道(1)的其他部分为基板段(7),且相邻两个基板段(7)端部之间通过弯折段(8)连接;基板段(7)的上、下两个端面设有多列互相平行的翅片组(15),每列翅片组(15)由多个互相平行的翅片(5)组成,相邻两列翅片组(15)的翅片(5)之间相间设立且互相平行;弯折段(8)的外端面设有多列互相平行的肋翅组(14),每列肋翅组(14)由多个互相平行的肋翅(9)组成,相邻两列肋翅组(14)的肋翅(9)之间相间设立且互相平行;所述弯折段的内侧壁(81)上还设有翅根;在制冷管道(1)的端面上开设冷媒通孔形成制冷管道(1)的管道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孔的纵截面为四边形、波纹形或者三角形,该冷媒通孔由冷凝管道(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凝管道(1)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段(7)的下端面上开有加工槽,所述加工槽的开设方向与多个翅片组(15)设立方向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道(1)与翅片(5)和肋翅(9)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5)和肋翅(9)的横截面为波浪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段(7)上端面处相邻两列翅片组(15)之间的间隙大于基板段(7)下端面处相邻两列翅片组(15)之间的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媒通入机构,其包括进冷媒管道(3)、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群张广全李洪坤张金广刘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山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