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5037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风道,设置在壳体内;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与风道连通;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底壁上并与风道连通;换热器和风机,设置在壳体内,由第一进风口进来的风依次经过换热器和风机后从出风口吹出;第二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第二进风口与风道连通并且第二进风口与风道的连通处位于换热器的下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吹出的冷风不够柔和,舒适度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吹出的冷风不够柔和,舒适度不佳。例如,现有的吊顶式圆形空调器通常安装在房间顶部,并位于人体活动区的上方。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圆形进风口进来的风经过换热器后,直接由出风口向下吹出,形成瀑布式的冷风。上述瀑布式的冷风对于抵抗力强、体温较热的人来说会十分舒适,但是对于老人、孩子等抵抗力弱的人来说却不够柔和,舒适度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吹出的冷风不够柔和,舒适度不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风道,设置在壳体内;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与风道连通;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底壁上并与风道连通;换热器和风机,设置在壳体内,由第一进风口进来的风依次经过换热器和风机后从出风口吹出;第二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第二进风口与风道连通并且第二进风口与风道的连通处位于换热器的下游。进一步地,第二进风口与风道的连通处位于换热器与风机之间。进一步地,第二进风口与风道的连通处位于风机与出风口之间。进一步地,第二进风口通过新风通道与风道连通。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周向侧壁上。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为沿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进风口。进一步地,第二进风口为沿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进风口。进一步地,出风口为沿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出风口。进一步地,出风口的中心线与壳体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在壳体的顶壁至壳体的底壁的方向上逐渐增大。进一步地,空调器为圆形空调器或者椭圆形空调器或者矩形空调器。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第二进风口,该第二进风口与风道连通并且第二进风口与风道的连通处位于换热器的下游。由第一进风口进来的风经过换热器换热,而由第二进风口进来的风不经过换热器换热直接通入换热器的下游,也就是说,由第一进风口进来的风经过换热器换热后,与由第二进风口进来的风进行混合,混合之后从出风口吹出。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由于第二进风口进来的风不经过换热,这样可以使混合后的冷风更加柔和,舒适度更好。当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时,由于第二进风口进来的风不经过换热器,不会受到换热器的阻力,这样能够增大出风量,使热风更容易落地,房间热量分布更均匀。此外,由于第二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底壁上,第二进风口与出风口不在同一个面上,这样可以防止第二进风口的进风与出风口的出风相互影响,从而提高第二进风口的进风效果,进而提高出风口的混合风的出风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空调器内的气体流向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图3的空调器内的气体流向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20、风道;30、第一进风口;40、出风口;50、换热器;60、风机;70、第二进风口;80、新风通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和图2示出了实施例一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其中,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内的气体流向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气体流向。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一的空调器为吊顶式圆形空调器,该吊顶式圆形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外轮廓呈圆形。上述吊顶式圆形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壳体10、风道20、第一进风口30、出风口40、换热器50、风机60以及第二进风口70。其中,风道20设置在壳体10内。第一进风口30设置在壳体10上并与风道20连通。出风口40设置在壳体10的底壁上并与风道20连通。换热器50和风机60设置在壳体10内。由第一进风口30进来的风依次经过换热器50和风机60后从出风口40吹出。第二进风口70设置在壳体10的侧壁上。第二进风口70与风道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风道(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第一进风口(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并与所述风道(20)连通;出风口(4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底壁上并与所述风道(20)连通;换热器(50)和风机(6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由所述第一进风口(30)进来的风依次经过所述换热器(50)和所述风机(60)后从所述出风口(40)吹出;第二进风口(7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进风口(70)与所述风道(20)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进风口(70)与所述风道(20)的连通处位于所述换热器(50)的下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风道(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第一进风口(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并与所述风道(20)连通;出风口(4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底壁上并与所述风道(20)连通;换热器(50)和风机(6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由所述第一进风口(30)进来的风依次经过所述换热器(50)和所述风机(60)后从所述出风口(40)吹出;第二进风口(7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进风口(70)与所述风道(20)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进风口(70)与所述风道(20)的连通处位于所述换热器(50)的下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70)与所述风道(20)的连通处位于所述换热器(50)与所述风机(6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70)与所述风道(20)的连通处位于所述风机(60)与所述出风口(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雅颂熊军李大伟李建建赵万东连彩云李双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