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屋面底瓦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4822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屋面底瓦施工平台,包括移动平台和操作平台,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承载板、车轮以及转向系统,所述车轮为四个,四个车轮分别与一半轴相连后通过悬挂系统与承载板相连,所述转向系统与两前轮相连,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架和操作面,所述支撑架由若干横杆和竖杆搭接形成,在最外侧的竖杆下端设有可调节顶撑,最底层的横杆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操作面包括支撑板和护栏,所述支撑板铺设于支撑架顶部,所述护栏绕支撑板一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场地平整度要求较低,施工过程简便,施工效率高,安全性高并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屋面底瓦施工平台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厂房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厂房屋面施工用移动式屋面底瓦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钢结构厂房屋面大都为双层彩钢板(瓦)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双层彩钢板屋面底瓦的安装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钢管脚手架平台附加移动轨道;2、可移动式吊篮;3、移动式桁架(有吊车梁);4、举升机。但是,以上几种方案具有其局限性。钢管脚手架平台附加移动轨道,对场地平整度要求较高,对工期紧作业现场硬化条件差的工地不适用;移动式吊篮,施工过程复杂,且安全得不到保障,施工效率低;移动式桁架适用于有行车梁的厂房,对于无行车梁厂房基本无法实施;举升机对施工场地要求也较高,场地需硬化,且施工成本较高。鉴于以上几种施工方式的局限性,对于工期紧作业条件较差的工地,双层彩钢板屋面底瓦的安装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施工平台,能克服以上常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对场地平整度要求较低、施工过程简便、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屋面底瓦施工平台,对场地平整度要求较低,施工过程简便,施工效率高,安全性高并且成本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移动式屋面底瓦施工平台,包括移动平台和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承载板、车轮以及转向系统,所述车轮为四个,包括两前轮和两后轮,四个车轮分别与一半轴相连后通过悬挂系统与承载板相连,所述转向系统与两前轮相连,通过该转向系统能够控制两前轮同步转向;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架和操作面,所述支撑架由若干横杆和竖杆搭接形成,其中,最外侧的竖杆绕承载板一周,在最外侧的竖杆下端设有可调节顶撑,最底层的横杆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操作面包括支撑板和护栏,所述支撑板铺设于支撑架顶部,所述护栏绕支撑板一周。进一步地,在支撑架的一侧设有一爬梯,在爬梯的顶部安装有防坠器。进一步地,所述横杆和竖杆均采用Φ48.3mm×3.6mm钢管,所述支撑板采用压型钢板,所述护栏的高度不低于1.2m。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操作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所述转向操作机构与转向器相连,所述转向器与其中一个前轮相连,并能够带动该前轮转动,所述转向传动机构同时与两前轮相连,通过该转向传动机构能够使两前轮同步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轻松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屋面底瓦施工效率,且成本更低。2、移动平台采用承载板、车轮、悬挂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的组合,使移动平台与汽车底盘结构类似,移动、转向更方便,稳定性更好,并且更加适合平整度较低的场合施工。3、使用时通过木楔子将车轮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可,并可通过伸缩结构的竖杆以及顶撑对整个支撑架进行进一步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载板,2—车轮,31—竖杆,32—横杆,4—顶撑,51—支撑板,52—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移动式屋面底瓦施工平台,包括移动平台和操作平台。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承载板1、车轮2以及转向系统,所述车轮2为四个,包括两前轮和两后轮,四个车轮2分别与一半轴相连后通过悬挂系统与承载板1相连,所述转向系统与两前轮相连,通过该转向系统能够控制两前轮同步转向。其中,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操作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所述转向操作机构与转向器相连,所述转向器与其中一个前轮相连,并能够带动该前轮转动,所述转向传动机构同时与两前轮相连,通过该转向传动机构能够使两前轮同步转动。这样,使整个移动平台结构与汽车底盘结构类似,移动和转向(可采用转向操作机构对移动方向进行控制)均更加方便;使用时通过木楔子将车轮2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可,对场地平整度要求较低;同时,该施工平台的结构简单,易于搭设,成本低,可以重复使用;可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平台搭设宽度,作业面积大,平台移动次数少,施工效率高。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架和操作面,所述支撑架由若干横杆32和竖杆31搭接形成,其中,最外侧的竖杆31绕承载板1一周,在最外侧的竖杆31下端设有可调节顶撑4,最底层的横杆32与承载板1固定连接;将四周立杆底部可调顶撑4全部放下,顶撑4底部用木板衬垫并将顶撑4紧固,使它能辅助车轮2承受上方荷载,使整体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所述操作面包括支撑板51和护栏52,所述支撑板51铺设于支撑架顶部,所述护栏52绕支撑板51一周。实际加工过程中,所述横杆32和竖杆31均采用Φ48.3mm×3.6mm钢管,所述支撑板51采用压型钢板,所述护栏52的高度不低于1.2m。在支撑架的一侧设有一爬梯,在爬梯的顶部安装有防坠器,上下更加方便并且安全。施工过程中,一个区域屋面底瓦施工完后,所有作业人员通过爬梯下至地面;调节外侧立杆,使顶撑4提高至离地面约300mm处,使施工平台能正常移动;然后移开车轮2下方木楔子,作业人员合力将施工平台向下一个工作面推进,需要转向时,可采用转向控制机构控制方向;由于车轮2与地面接触阻力较小,通常情况下一个作业班组的作业人员就可将其推动,不需其他辅助措施;移动到位后,固定顶托并用木楔子塞车轮2,便可开始新作业面屋面底瓦安装,如此推进,直至屋面底瓦全部安装完成。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施工平台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装配移动平台,并将其运至施工场地,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作业空间;B、根据施工荷载(作业人员、小型机具、临时堆放材料等)计算并确定承载板上方支撑架的竖杆和横杆间距、步距等参数,并将所需Φ48.3mm×3.6mm钢管运至搭设位置;C、将最底层的Φ48.3mm×3.6mm钢管与承载板连成一个整体,连接采用双扣件。连接方式为:承载板上面根据确定的间距布置横杆和竖杆,横杆和竖杆交叉位置设置,并用双扣件将横杆和竖杆连为一体;最外侧竖杆底部距地面约500mm,其下端设置可调节顶撑,以便平台的移动;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相关规定;D、根据屋面的高度并考虑适当的作业空间,确定平台的搭设高度。根据确定的步距和纵横间距,在已经连为整体平台外侧设置剪刀撑,水平方向设置水平剪刀撑(根据搭设高度至少三道);E、平台上方满铺1mm厚压型钢板,以便作业人员在平台上安全行走;并在压型钢板外侧设置高至少1.2米的护栏;具体实施时,该护栏由最外侧的Φ48.3mm×3.6mm钢管加长并配合一周横向钢管形成;F、为方便作业人员上下,平台一侧设置一部钢爬梯,爬梯采用50角钢和Φ16圆钢制作,爬梯上下两端固定在平台上;G、制作多个木质楔子,当平台移动到位后,用木楔子将车轮塞好,防止车轮滑动,影响作业安全。作为进一步优化,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搭设悬挑平台。悬挑平台特别适用于以下施工环境:受场地限制,部位位置未硬化或管沟开挖未回填;雨棚悬挑长度较大,超过下方散水宽度较多。悬挑斜撑必须由底撑到顶,且每根立柱位置均应设置,并保证其余平台主体部分连接牢靠。施工过程中,将平台推至未硬化、未回填位置边缘或雨棚下方散水上,完成以上位置屋面底瓦安装,较少脚手架的搭设。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式屋面底瓦施工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屋面底瓦施工平台,包括移动平台和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承载板、车轮以及转向系统,所述车轮为四个,包括两前轮和两后轮,四个车轮分别与一半轴相连后通过悬挂系统与承载板相连,所述转向系统与两前轮相连,通过该转向系统能够控制两前轮同步转向;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架和操作面,所述支撑架由若干横杆和竖杆搭接形成,其中,最外侧的竖杆绕承载板一周,在最外侧的竖杆下端设有可调节顶撑,最底层的横杆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操作面包括支撑板和护栏,所述支撑板铺设于支撑架顶部,所述护栏绕支撑板一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屋面底瓦施工平台,包括移动平台和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承载板、车轮以及转向系统,所述车轮为四个,包括两前轮和两后轮,四个车轮分别与一半轴相连后通过悬挂系统与承载板相连,所述转向系统与两前轮相连,通过该转向系统能够控制两前轮同步转向;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架和操作面,所述支撑架由若干横杆和竖杆搭接形成,其中,最外侧的竖杆绕承载板一周,在最外侧的竖杆下端设有可调节顶撑,最底层的横杆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操作面包括支撑板和护栏,所述支撑板铺设于支撑架顶部,所述护栏绕支撑板一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刚吕林曲龙恒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