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深厚覆盖层建坝领域,尤其是一种深厚覆盖层上复合斜心墙及基础联合防渗结构。深厚覆盖层上复合斜心墙及基础联合防渗结构,包括上游堆石区和下游堆石区,设置于所述上游堆石区和下游堆石区之间的斜心墙上游坡和斜心墙下游坡,所述斜心墙上游坡为自上往下倾向上游堆石区的方向倾斜布置,斜心墙下游坡自上往下为倾向上游堆石区方向倾斜布置。上游围堰防渗墙通过复合土工膜结构水平反滤层、防渗土结构与斜心墙下部的插入式防渗墙连接,达到深厚覆盖层基础联合防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尤其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深厚覆盖层工程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厚覆盖层上复合斜心墙及基础联合防渗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深厚覆盖层建坝领域,尤其是一种深厚覆盖层上复合斜心墙及基础联合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土质心墙堆石坝是一种国内外水利和水电工程广泛采用的坝型,深厚覆盖层上的150m以上高坝基本上采用“土质直心墙+基础防渗墙或土质斜心墙+基础防渗墙防渗型式”。这两种土心墙的厚度根据满足心墙的允许渗透坡降、并考虑心墙抗震抗裂及机械施工的要求确定。土质心墙断面自上而下逐渐加厚,顶部宽度一般不小于3m,底部厚度一般不小于水头的1/4。土质直心墙基础防渗墙一般位于坝轴线位置,上覆厚度为与大坝最大坝高相同;土质斜心墙基础防渗墙位于坝轴线上游,上覆厚度比大坝最大坝高小。当工程位于强震区细颗粒为主的超深厚覆盖层上时,其沉降变形和可能存在的局部液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土质直心墙堆石坝坝体及坝基变形及应力复杂,防渗墙应力变形突出。目前,尚无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保证坝体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可大大改善基础防渗墙的应力状态,并有效改善大坝深厚基础防渗效果及大坝防渗安全性的深厚覆盖层上复合斜心墙及基础联合防渗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深厚覆盖层上复合斜心墙及基础联合防渗结构,包括上游堆石区和下游堆石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游堆石区和下游堆石区之间的斜心墙上游坡和斜心墙下游坡,所述斜心墙上游坡为自上往下倾向上游堆石区的方向倾斜布置,所述斜心墙下游坡自上往下为倾向上游堆石区方向倾斜布置。进一步的是,包括防渗土结构以及复合土工膜结构,所述防渗土结构以及复合土工膜结构设置于上游堆石区底部。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渗土结构上方设置有水平反滤层。进一步的是,所述复合土工膜结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层水平反滤层。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游堆石区底部设置有水平反滤层。进一步的是,下游堆石区与心墙下游反滤层之间设置有过渡料区。进一步的是,所述斜心墙上游坡与上游堆石区之间设置有两层上游反滤层。进一步的是,所述斜心墙下游坡与过渡料区之间设置有两层下游反滤层。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游围堰防渗墙通过复合土工膜结构、水平反滤层、防渗土结构与斜心墙下部为插入式防渗墙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有效的改善了土质直心墙堆石坝坝基防渗墙应力变形突出的问题,通过将传统的土质直心墙调整为土质斜心墙,实现将大坝斜心墙下部插入式防渗墙向上游堆石区移动,以减小坝基防渗墙部位的上覆坝体填筑厚度,从而减小防渗墙的应力及变形;同时为了充分利用上游围堰防渗墙与大坝斜心墙及斜心墙下部防渗墙联合防渗,还可以选择在斜心墙与上游围堰防渗墙之间设置防渗土与复合土工膜联合的水平铺盖,以此兼作上游围堰的施工期防渗,还可减小斜心墙下部插入式防渗墙的深度和厚度,从而进一步减小斜心墙下部插入式防渗墙的变形及应力、增加防渗墙适应地基变形的能力。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施工方便,在保证坝体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可大大改善基础防渗墙的应力状态,并有效改善大坝深厚基础防渗效果及大坝防渗安全性,尤其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深厚覆盖层工程之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视图的放大图。图中标记为:斜心墙上游坡1、上游堆石区11、斜心墙下游坡2、下游堆石区21、复合土工膜结构3、水平反滤层4、上游反滤层5、防渗土结构6、上游围堰7、上游压重区8、下游压重区9、下游反滤层10、过渡区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深厚覆盖层上复合斜心墙及基础联合防渗结构,包括上游堆石区11和下游堆石区2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游堆石区11和下游堆石区21之间的斜心墙上游坡1和斜心墙下游坡2,所述斜心墙上游坡1为自上往下倾向上游堆石区11的方向倾斜布置,所述斜心墙下游坡2自上往下为倾向上游堆石区11方向倾斜布置。一般的,结合上述的斜心墙上游坡1和斜心墙下游坡2的布置结构,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防渗效果,可以选择增加防渗土结构6以及复合土工膜结构3,所述防渗土结构6以及复合土工膜结构3设置于上游堆石区11底部。以及在防渗土结构6上方设置水平反滤层4、复合土工膜结构3底部设置至少两层水平反滤层4、下游堆石区21底部设置有水平反滤层4、斜心墙上游坡1表面设置有上游反滤层5、斜心墙下游坡2表面设置有下游反滤层10。在此基础之上,如图1所示,还可以选择在下游堆石区21与水平反滤层4之间设置过渡料区13。总的来讲,本技术的亮点就是在工程上实现了“上游围堰防渗墙+防渗土料及复合土工膜铺盖+斜心墙+斜心墙下部插入式防渗墙+两岸基岩帷幕灌浆”的结构作为坝体及坝基防渗系统。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深厚覆盖层上复合斜心墙及基础联合防渗结构。首先,将斜心墙上游坡1调缓,即斜心墙上游坡1为自上往下倾向上游堆石区11的方向倾斜布置,其中,优选按照距坝顶高程0.25倍坝高以上边坡1:0.4,以下边坡1:1.2布置;斜心墙下游坡2在保证斜心墙防渗性能的条件下,随着调整为倾向上游的斜坡,即斜心墙下游坡2自上往下为倾向上游堆石区11方向倾斜布置,其中,优选按照距坝顶高程0.25倍坝高高程以上边坡1:0.3,以下斜向上游边坡1:0.55布置。在上述斜心墙与底部的上游围堰防渗墙之间设置防渗土结构6以及复合土工膜结构3,起上游围堰防渗墙与斜心墙之间段的主要防渗功能,复合土工膜结构3与上游围堰防渗墙采用锚固连接、两岸与上游左右岸帷幕灌浆兼土工膜锚固基座连接或埋入斜心墙岸坡高塑性土中。在上述心墙两侧、上游防渗土结构6以及复合土工膜结构3上部及下部建基面、防渗墙下游心墙底部坝基面设置水平反滤层4。其中,心墙的斜心墙上游坡1的水平反滤层5,心墙的斜心墙下游坡2的水平反滤层10,心墙底部防渗墙上游基面的水平反滤层4(共2层),上游防渗土与复合土工膜结构3下部基面水平反滤层(共计2层),上游防渗土与复合土工膜结构3上部水平反滤层(1层),心墙底部防渗墙下游基面水平反滤层(共计2层)。在下游反滤层与堆石区之间设置过渡料区13。本实施例通过采用上游围堰防渗墙+防渗土料及复合土工膜铺盖+斜心墙+斜心墙下部插入式防渗墙+两岸基岩帷幕灌浆作为坝体及坝基防渗系统。结合应力变形及渗流计算成果,河床坝基斜心墙底部设置插入式防渗墙进行坝基防渗处理;上游围堰下部设上游围堰防渗墙(兼作施工期围堰防渗墙)。斜心墙与斜心墙下部混凝土防渗墙间采用插入式连接方式;上游围堰防渗墙与复合土工膜铺盖采用锚固连接(上覆防渗土料)、复合土工膜结构3两岸与上游左右岸帷幕灌浆兼土工膜锚固基座(其下布置基础帷幕灌浆)连接或埋入斜心墙岸坡高塑性粘土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深厚覆盖层上复合斜心墙及基础联合防渗结构,包括上游堆石区(11)和下游堆石区(21),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游堆石区(11)和下游堆石区(21)之间的斜心墙上游坡(1)和斜心墙下游坡(2),所述斜心墙上游坡(1)为自上往下倾向上游堆石区(11)的方向倾斜布置,所述斜心墙下游坡(2)自上往下为倾向上游堆石区(11)方向倾斜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深厚覆盖层上复合斜心墙及基础联合防渗结构,包括上游堆石区(11)和下游堆石区(21),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游堆石区(11)和下游堆石区(21)之间的斜心墙上游坡(1)和斜心墙下游坡(2),所述斜心墙上游坡(1)为自上往下倾向上游堆石区(11)的方向倾斜布置,所述斜心墙下游坡(2)自上往下为倾向上游堆石区(11)方向倾斜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覆盖层上复合斜心墙及基础联合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渗土结构(6)以及复合土工膜结构(3),所述防渗土结构(6)以及复合土工膜结构(3)设置于上游堆石区(11)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厚覆盖层上复合斜心墙及基础联合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土结构(6)上方设置有水平反滤层(4)。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厚覆盖层上复合斜心墙及基础联合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土工膜结构(3)底部设置有至少两层水平反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从勇,叶发明,夏勇,余学明,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