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双面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4717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的离型膜层、第一压敏胶层、第二压敏胶层、基材层、第三压敏胶层、第四压敏胶层,所述第一压敏胶层的初始剥离强度低于第二压敏胶层的初始剥离强度,所述第四压敏胶层的初始剥离强度低于第三压敏胶层的初始剥离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粘结强度高、返工性好、防水防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双面胶带
本技术涉及高分子
,尤其涉及一种防水胶带。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胶带开始适用于此类产业。随着手机、TV、电脑、导航仪或笔记本等电子产品多功能化、轻便化及高集成化,需要将多个部件进行组合,而由于粘着胶带能够有效地组合此类部件并使外观整洁,因此被广泛使用。尤其小型电子设备即手机外壳内集成有多个部件,此时,从外壳的咬合部分开始,其内部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并且配置于外壳内部的各种部件和外壳之间可以形成间隙,因此,需要充填其间隙部分,以使其能够抵抗外部环境,由此,需要配置密封及缓冲冲击的构件,此时,粘着胶带被有效利用。目前手机框体的粘结主要采用PET多层双面胶带、泡棉多层双面胶带、VHB胶带以及点胶等工艺,采用PET多层双面胶带、泡棉多层双面胶带粘结时存在粘结强度低、返工性差等缺点;采用VHB胶带粘结时虽然粘结强度大但模切性差且后期无法返工,同时VHB胶带价格昂贵利用率低;点胶工艺虽然可以有效避免粘结强度低、返工性差的缺点但无法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双面胶带,粘结强度高、返工性好且具有防水防尘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的离型膜层、第一压敏胶层、第二压敏胶层、基材层、第三压敏胶层、第四压敏胶层,所述第一压敏胶层的初始剥离强度低于第二压敏胶层的初始剥离强度,所述第四压敏胶层的初始剥离强度低于第三压敏胶层的初始剥离强度。上述离型膜层为双面淋膜离型纸,便于胶带的自背面卷取,节约成本,加工工艺简单,由于采用双面淋膜,涂布过程中无需对材料进行加湿处理,以防止其失水收缩。上述双面淋膜离型纸的两面离型力之比为1:1-1:3,防止胶层的反剥,操作简单。上述第一压敏胶层包括已热膨胀的微球以及分布在已热膨胀的微球四周的压敏胶,已热膨胀微球(又叫发泡微球),是一种外壳是由高分子聚合物(丙烯睛共聚物)内部是碳氢化合物,在受热(100-150℃)情况下,外壳软化,碳氢化合物由液态气化,从而使外壳膨胀增大,去换外壳的高分子聚合物。已热膨胀的微球指通过加热使膨胀微球(又叫发泡微球)完成膨胀过程的空心微粒,因此在经过加热后不会膨胀,同时还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上述第四压敏胶层包括已热膨胀的微球以及分布在已热膨胀的微球四周的压敏胶,已热膨胀的微球指通过加热使膨胀微球(又叫发泡微球)完成膨胀过程的空心微粒,因此在经过加热后不会膨胀,同时还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上述已热膨胀的微球的添加量为均为该层压敏胶层中压敏胶固含量的3-50%,此添加量既可以满足缓冲性能,亦可以保证胶粘剂的粘接性能。上述已热膨胀的微球的粒径为5-50μm,便于胶粘剂的填充,且可以达到缓冲的效果。上述第一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50μm,第二压敏胶层的厚度为30-100μm,此区间内的厚度保证胶带后期的粘着性能,且成本易于控制。上述第四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50μm,第三压敏胶层的厚度为30-100μm,此区间内的厚度保证胶带后期的粘着性能,且成本易于控制。上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0-50μm,保证产品的操作性及跟随性。上述第一压敏胶层和第四压敏胶层的压敏胶均为交联型天然橡胶压敏胶;所述第二压敏胶层和第三压敏胶层的压敏胶均为天然橡胶压敏胶、合成橡胶压敏胶的一种。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多层结构,通过控制不同压敏胶层的初始剥离强度,可以实现在贴合初期第一和第四压敏胶层剥离强度较低方便定位或返工,经加热或压后第二和第三压敏胶层胶水分别渗透至第一和第四压敏胶层,使胶带的剥离强度极剧提高,达到固定的作用;本技术添加已膨胀的已热膨胀的微球制得的低粘着胶层的第一和第四压敏胶层,在胶带贴合初期剥离强度较低方便定位产品可及时返工,经加热或压合处理后剥离强度提升较大,达到永久固定的作用;本技术采用适当的材料作为各层结构,胶带后内聚强度高、剥离强度大同时耐温性也大大提高,具有极好的模切性,避免模切时溢胶、拉丝等问题,并且可以达到防水防尘的要求;本技术可以通过多层贴合的工艺来实现,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标记说明:1,离型纸层;201,第一压敏胶层;202,第二压敏胶层;3,基材层;401,第四压敏胶层;402,第三压敏胶层;5,已热膨胀的微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所描述的步骤也不是用以限制其执行顺序。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公知常识对本技术做显而易见的改进,亦落入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一种多层双面胶带,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贴合的离型膜层1、第一压敏胶层201、第二压敏胶层202、基材层3、第三压敏胶层402、第四压敏胶层401,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01的初始剥离强度低于第二压敏胶层202的初始剥离强度,所述第四压敏胶层401的初始剥离强度低于第三压敏胶层402的初始剥离强度。离型膜层1为两面离型力之比为1:2的双面淋膜离型纸。基材层3的厚度为20μm,采用的是PET薄膜。第一压敏胶层201包括粒径为20μm、3%添加量的已热膨胀的微球5以及分布在已热膨胀的微球5四周的压敏胶,该压敏胶为交联型天然橡胶压敏胶。第四压敏胶层401包括粒径为20μm、20部添加量已的已热膨胀的微球5以及分布在已热膨胀的微球5四周的压敏胶。第一压敏胶层201、第二压敏胶层202、第四压敏胶层401、第三压敏胶层402的厚度依次为25μm、30μm、25μm、30μm。第一压敏胶层201和第四压敏胶层401的压敏胶均为交联型天然橡胶压敏胶;第二压敏胶层202和第三压敏胶层402的压敏胶均为合成橡胶压敏胶。本实施例的胶带初期剥离强度≤200g/25mm,剥离强度较低,用于定位方便返工,经加热或放置后剥离强度极具提升,高于1500g/25mm,以达到稳定固定的作用,且添加已热膨胀的微球后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减震及防水功效。实施例二一种多层双面胶带,包括依次贴合的离型膜层1、第一压敏胶层201、第二压敏胶层202、基材层3、第三压敏胶层402、第四压敏胶层401,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01的初始剥离强度低于第二压敏胶层202的初始剥离强度,所述第四压敏胶层401的初始剥离强度低于第三压敏胶层402的初始剥离强度。离型膜层1为两面离型力之比为1:1的双面淋膜离型纸。基材层3的厚度为10μm,采用的是PVC薄膜。第一压敏胶层201包括粒径为10μm、50%添加量的已热膨胀的微球5以及分布在已热膨胀的微球5四周的压敏胶,该压敏胶为交联型天然橡胶压敏胶。第四压敏胶层401包括粒径为10μm、50部添加量的已热膨胀的微球5以及分布在已热膨胀的微球5四周的压敏胶。第一压敏胶层201、第二压敏胶层202、第四压敏胶层401、第三压敏胶层402的厚度比依次为50μm、100μm、50μm、100μm。第一压敏胶层201和第四压敏胶层401的压敏胶均为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第二压敏胶层202和第三压敏胶层402的压敏胶均为天然橡胶压敏胶。本实施例的胶带初期剥离强度≤200g/25mm,剥离强度较低,用于定位方便返工,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层双面胶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的离型膜层(1)、第一压敏胶层(201)、第二压敏胶层(202)、基材层(3)、第三压敏胶层(402)、第四压敏胶层(401),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01)的初始剥离强度低于第二压敏胶层(202)的初始剥离强度,所述第四压敏胶层(401)的初始剥离强度低于第三压敏胶层(402)的初始剥离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的离型膜层(1)、第一压敏胶层(201)、第二压敏胶层(202)、基材层(3)、第三压敏胶层(402)、第四压敏胶层(401),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01)的初始剥离强度低于第二压敏胶层(202)的初始剥离强度,所述第四压敏胶层(401)的初始剥离强度低于第三压敏胶层(402)的初始剥离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层(1)为双面淋膜离型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淋膜离型纸的两面离型力之比为1:1-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01)包括已热膨胀的微球(5)以及分布在已热膨胀的微球(5)四周的压敏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双面胶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新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启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