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和该促动器的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4144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各结构部件的组装作业效率,并且能够降低成本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具备:臂连杆(13),其与控制连杆(12)的另一端部旋转自如地连结;第二控制轴(11),其压入固定在臂连杆上;壳体主体(28),其具有将第二控制轴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支承孔(30);第二收纳室(28b),其在所述主体内与支承孔的轴心正交地设置,能够收纳臂连杆和控制连杆的连结部位;关于壳体主体,其形成有从外表面沿第二控制轴的轴向向第二收纳室内贯通形成的三个贯通孔(66~68),并且使能够相对所述贯通孔拔插的支承治具(70)的三个插通支承部(72~74)的前端部向第二收纳室内突出,在插通支承部的平坦的前端面上抵接支承收纳配置在第二收纳室内的臂连杆的一侧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和该促动器的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变压缩比机构所使用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和该促动的组装方法,所述可变压缩比机构改变例如内燃机的实际压缩比。
技术介绍
作为前述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已知有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机构。若对其进行概要说明,该可变压缩比机构利用多连杆式活塞-曲轴机构来改变活塞的行程特性,由此能够使其改变内燃机的机械上的实际压缩比。也就是说,将活塞和曲轴经由上连杆和下连杆进行连结,该下连杆的姿态由促动器控制,由此变得能够改变前述活塞的行程特性,从而控制内燃机的实际压缩比。前述促动器具备:壳体;安装在该壳体外侧的减速器及驱动马达;控制轴(公报的第二控制轴),其插通配置在前述壳体的内部并旋转自如地被轴承支承,而且从前述减速器被传递有旋转力;偏心轴部(公报的第二偏心轴部),其一体地设置在该控制轴的前端;连结连杆,其一端与下连杆连结,另一端与和曲轴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前述控制轴的偏心轴部连结。然后,通过借助从前述驱动马达和减速器输出的旋转力来改变前述控制轴的旋转位置,变得能够经由前述偏心轴部和连结连杆来控制下连杆的姿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91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前述公报记载的现有的可变压缩比机构的促动器中,前述控制轴和偏心轴部被一体地形成,所以在将前述控制轴和偏心轴部一起安装到壳体时,必须预先在壳体上设置前述控制轴和偏心轴部能够插入的比较大的插入孔,或者将壳体分割并将前述控制轴的轴颈部从径向夹持来进行轴承支承。因此,不得不使壳体大型化。因此,也考虑过将前述控制轴和偏心轴部分开形成,将前述控制轴旋转自如地插入壳体内,并且在将偏心轴部插入在壳体上形成的插入用孔的状态下,将控制轴压入固定。但是,在对前述控制轴压入固定偏心轴部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承受压入负荷的部位,由此可能会导致作业效率下降,成本高涨。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现有的技术问题而研究出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促动器的各结构部件的组装作业效率的提高,并且实现成本的降低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和该促动器的组装方法。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具备:控制连杆,其一端部与内燃机的连杆机构连结;臂连杆,其旋转自如地与所述控制连杆的另一端部连结;控制轴,其压入固定有所述臂连杆;壳体,其具有将所述控制轴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支承孔,并且具有与所述支承孔的轴心交差设置的能够收纳所述臂连杆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室;马达,其将所述控制轴旋转驱动;贯通孔,其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沿着所述控制轴的轴向朝所述收纳室内贯通形成;所述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向所述贯通孔内插入支承治具,使所述支承治具的前端部向所述收纳室内突出的工序;向所述收纳室内插入所述臂连杆,使所述臂连杆的一侧面抵接支承在所述支承治具的前端部上的工序;向所述支承孔插入所述控制轴,将所述控制轴压入固定在所述臂连杆的压入用孔的工序。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该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促动器的各结构部件的组装作业效率的提高,并且实现成本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地记载本专利技术的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实施方式的概要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可变压缩比机构的促动器的立体图。图3是分解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促动器的立体图。图4是同一个促动器的俯视图。图5是同一个促动器的左侧视图。图6是图4的A-A线剖视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主体的主视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承治具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将前述支承治具的各插通支承部与臂连杆抵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将前述支承治具的各插通支承部与臂连杆抵接的状态的图9的A箭头视图。图11表示在壳体主体上插通支承治具的各插通支承部的工序,A是壳体主体的立体图,B是表示在壳体主体上插通支承治具的各插通支承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表示利用控制臂向壳体主体内插入臂连杆的工序和插入第二控制轴的工序,A是表示各自插入前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表示插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同样地表示在预先收纳的臂连杆被支承治具保持的状态下向壳体主体内压入第二控制轴的工序,A是表示压入第二控制轴之前的状态的纵剖视图,B是表示完全压入第二控制轴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主体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适用于能够改变四气缸串联的汽油内燃机的机械压缩比的前述可变压缩比机构(VCR)的促动器。〔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示意地记载了本专利技术的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图,这与作为前述现有技术而被记载于公开的(日本)特开2011-169152号公报的图1的机构相同,所以简单地进行说明。具备:上连杆3,其上端旋转自如地连结于在内燃机缸体的缸内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1的活塞销2;下连杆5,其旋转自如地连结在曲轴4的曲柄销4a上。前述下连杆5与上连杆3的下端经由连结销6旋转自如地连结,并且与第一控制连杆7的上端部经由连结销8旋转自如地连结。前述第一控制连杆7的下端部与由多个连杆部件构成的连结机构9连结。该连结机构9具备第一控制轴10、作为控制轴的第二控制轴11、以及将前述两者10、11连结的控制连杆即第二控制连杆12。前述第一控制轴10具备:第一轴颈部10a,其与曲轴4平行地在内燃机内部在气缸列方向上延伸,并且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内燃机主体上;多个控制偏心轴部10b,各气缸的第一控制连杆7的下端部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前述控制偏心轴部10b;偏心轴部10c,前述第二控制连杆12的一端部12a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前述偏心轴部10c。前述控制偏心轴部10b经由第一臂部10d设置在相对于第一轴颈部10a偏心了规定量的位置上,同样地,偏心轴部10c经由第二臂部10e设置在相对于第一轴颈部10a偏心了规定量的位置上。前述第二控制轴11经由多个轴颈部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后述壳体20内,并且与旋转自如地安装在第二控制连杆12的另一端部12b上的臂连杆13连结固定。如图2及图3所示,前述第二控制连杆12形成为把手状,与前述偏心轴部10c连结的一端部12a形成为大致直线状,而连结有臂连杆13的另一端部12b折曲形成为大致弯曲状。在前述一端部12a的前端部上贯通形成有前述偏心轴部10c被转动自如地插通的插通孔12c。另一方面,在另一端部12b上,前述臂连杆13的后述突起部13b以夹持状态被保持在形成为两岔状的每个前端部12d、12d之间,并且贯通形成有将所述突起部13b旋转自如地连结的连结销14的两端部被压入固定的固定用孔12e、12e。臂连杆13与前述第二控制轴11分离形成,由铁类金属形成为厚圆环状,在中央贯通形成有压入固定在形成于前述第二控制轴11的前后各轴颈部之间的固定部上的压入用孔13a,并且在外周一体形成有朝径向突出的U状的前述突起部13b。在该突起部13b上形成有前述连结销14被转动自如地支承的连结用孔13c,该连结用孔13c的轴心(连结销14)经由前述突起部13b从第二控制轴11的轴心向径向偏心了规定量。前述第二控制轴11经由作为促动器的一部分的减速器21由从前述驱动马达22传递的旋转力改变旋转位置,由此控制轴10经由前述第二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和该促动器的组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具备:控制连杆,其一端部与内燃机的连杆机构连结;臂连杆,其旋转自如地与所述控制连杆的另一端部连结;控制轴,其压入固定有所述臂连杆;壳体,其具有将所述控制轴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支承孔,并且具有与所述支承孔的轴心交差设置的能够收纳所述臂连杆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室;马达,其将所述控制轴旋转驱动;贯通孔,其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沿着所述控制轴的轴向朝所述收纳室内贯通形成;所述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向所述贯通孔内插入支承治具,使所述支承治具的前端部向所述收纳室内突出的工序;向所述收纳室内插入所述臂连杆,使所述臂连杆的一侧面抵接支承在所述支承治具的前端部上的工序;向所述支承孔插入所述控制轴,将所述控制轴压入固定在所述臂连杆的压入用孔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8.26 JP 2014-1711141.一种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具备:控制连杆,其一端部与内燃机的连杆机构连结;臂连杆,其旋转自如地与所述控制连杆的另一端部连结;控制轴,其压入固定有所述臂连杆;壳体,其具有将所述控制轴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支承孔,并且具有与所述支承孔的轴心交差设置的能够收纳所述臂连杆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室;马达,其将所述控制轴旋转驱动;贯通孔,其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沿着所述控制轴的轴向朝所述收纳室内贯通形成;所述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向所述贯通孔内插入支承治具,使所述支承治具的前端部向所述收纳室内突出的工序;向所述收纳室内插入所述臂连杆,使所述臂连杆的一侧面抵接支承在所述支承治具的前端部上的工序;向所述支承孔插入所述控制轴,将所述控制轴压入固定在所述臂连杆的压入用孔的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治具具有插入所述贯通孔的柱状的插入支承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在以所述控制轴的轴心为中心的周围大致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支承部的前端部形成为平面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和插入支承部设置有三个。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和插入支承部至少设置有两个。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形成为以所述控制轴的轴心为中心的横截面大致为圆弧状的长孔,所述插入支承部模仿所述贯通孔的横截面形状,横截面形成为大致圆弧状。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形状。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形成有三个,并且,所述插入支承部也与各贯通孔对应地设置有三个。10.一种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连杆,其一端部与内燃机的连杆机构连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吉彦永井希志郎鬼形淳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