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液处理装置及用于操作该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血细胞分离器;人工肝处理装置;与人工肝处理装置连接的第一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一下游血液导管;和与血细胞分离器连接的第二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二下游血液导管;其中所述第二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二下游血液导管与所述第一上游血液导管分别在第二入口点和第二出口点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出口点比第二入口点更接近于所述人工肝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液处理装置及用于操作该装置的控制系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串并联结构的血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肝衰竭患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需进行干细胞采集,然而,此类患者病情重,往往需要进行人工肝(包括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生物人工肝等方式)支持治疗。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机制是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体外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常规做法是(以血浆置换为例),患者接受单独的血浆置换治疗,先建立体外循环通路,将患者连接血浆治疗机器,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时间约2-4小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则采用单独的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需重新建立体外循环通路,耗时约需2-3小时。人工肝支持系统、干细胞采集本是临床单独使用的技术,针对肝衰竭患者需要进行干细胞采集时,需要采用两种治疗方式,分别进行的缺点在于患者需反复建立体外循环通路,多次添加抗凝剂,并且体外抗凝风险加大,同时治疗耗时加长,造成了患者的不适与临床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需要进行干细胞采集和人工肝支持系统的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具有串并联结构的血液处理装置,操作该装置的方法和治疗方法,将人工肝处理装置和血细胞分离器连接,同时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干细胞采集两项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患者治疗风险。本技术包含以下内容:实施方式1.一种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血细胞分离器;人工肝处理装置;与人工肝处理装置连接的第一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一下游血液导管;和与血细胞分离器连接的第二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二下游血液导管;其中所述第二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二下游血液导管与所述第一上游血液导管分别在第二入口点和第二出口点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出口点比第二入口点更接近于所述人工肝处理装置。实施方式2.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上游血液导管连接的抗凝剂注入导管。实施方式3.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肝处理装置包括血浆分离器,所述血液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下游血液导管连接的血浆注入导管或置换液注入导管。实施方式4.根据实施方式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血细胞分离器配置为能够分离来自第二上游血液导管的血液得到第二分离血液和干细胞,并使第二分离血液进入第二下游血液导管。实施方式5.根据实施方式3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血浆分离器配置为能够分离来自第一上游血液导管的血液得到第一分离血液和血浆,并使第一分离血液进入第一下游血液导管。实施方式6.根据实施方式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上游血液导管连接的第二流量调节计。实施方式7.根据实施方式1或2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上游血液导管连接的第一流量调节计,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计位于所述第二出口点的下游。实施方式8.根据实施方式2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抗凝剂注入导管连接的抗凝剂注入器,其配置为用于注射抗凝剂。实施方式9.根据实施方式3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血浆注入导管连接的血浆注入器,其配置为用于注射新鲜血浆;或者还包括与所述置换液注入导管连接的置换液注入器,其配置为用于注射置换液。实施方式10.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肝处理装置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血浆置换装置、胆红素吸附装置、和生物人工肝装置。实施方式11.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处理装置中的血液容量低于500ml。实施方式12.一种用于操作实施方式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软件和硬件,所述控制系统配置为能够如下操作所述血液处理装置:使待处理的血液的第一部分流经第一上游血液导管进入人工肝处理装置,并且待处理的血液的第二部分从第一上游血液导管在第二入口点进入第二上游血液导管并进入血细胞分离器;血细胞分离器将待处理的血液的第二部分进行分离处理得到经分离的第二分离血液,将第二分离血液经第二下游血液导管在第二出口点与待处理的血液的第一部分合并得到合并的血液,合并的血液进入人工肝处理装置,人工肝处理装置将合并的血液进行分离处理得到第一分离血液。本技术也包含这样的实施方式:一种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血细胞分离器;人工肝处理装置;与人工肝处理装置连接的第一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一下游血液导管;和与血细胞分离器连接的第二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二下游血液导管;其中所述第二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二下游血液导管与所述第一下游血液导管分别在第二入口点和第二出口点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入口点比第二出口点更接近于所述人工肝处理装置。借助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针对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和人工肝支持系统的肝衰竭患者的治疗,只需要建立一次体外血液循环,同时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和干细胞采集两项治疗,从而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患者治疗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一种用于操作血液处理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具有以下含义:D:血细胞分离器;F:人工肝处理装置;ABEF:第一上游血液导管;B:第二入口点;E:第二出口点;FGH:第一下游血液导管;BD:第二上游血液导管;DE:第二下游血液导管;P1:第一流量调节计;P2:第二流量调节计;C:抗凝剂注入导管接入点;G:血浆注入导管或置换液注入导管接入点;11: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肝衰竭患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需进行干细胞采集,然而,此类患者病情重,往往需要通过人工肝支持系统来进行支持治疗。人工肝支持系统简称为人工肝脏或人工肝,是利用体外设备装置,清除因肝衰竭而产生或增加的各种有害物质,补充需肝脏合成或代谢的蛋白质等必需物质,改善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内环境,临时替代肝脏的一些功能,从而辅助治疗肝衰竭等疾病的治疗手段。人工肝一般分为非生物型、生物型及混合型3种。非生物型人工肝包括血浆置换、血浆胆红素吸附、血液透析滤过等治疗肝衰竭的方法;生物型人工肝是指通过在体外培养的肝细胞的基础上建立体外生物装置代替衰竭的肝功能;混合型人工肝是联合非生物型人工肝的解毒功能与生物型人工肝的合成和转化等功能,代表了人工肝的发展趋势。以血浆置换为例,患者接受单独的血浆置换治疗,先建立体外循环通路,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时间约2-4小时。血浆置换主要是先分离出血浆,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膜式血浆分离方法将患者的血浆从全血中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血细胞分离器;人工肝处理装置;与人工肝处理装置连接的第一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一下游血液导管;和与血细胞分离器连接的第二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二下游血液导管;其中所述第二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二下游血液导管与所述第一上游血液导管分别在第二入口点和第二出口点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出口点比第二入口点更接近于所述人工肝处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血细胞分离器;人工肝处理装置;与人工肝处理装置连接的第一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一下游血液导管;和与血细胞分离器连接的第二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二下游血液导管;其中所述第二上游血液导管和第二下游血液导管与所述第一上游血液导管分别在第二入口点和第二出口点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出口点比第二入口点更接近于所述人工肝处理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上游血液导管连接的抗凝剂注入导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肝处理装置包括血浆分离器,所述血液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下游血液导管连接的血浆注入导管或置换液注入导管。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血细胞分离器配置为能够分离来自第二上游血液导管的血液得到第二分离血液和干细胞,并使第二分离血液进入第二下游血液导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血浆分离器配置为能够分离来自第一上游血液导管的血液得到第一分离血液和血浆,并使第一分离血液进入第一下游血液导管。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上游血液导管连接的第二流量调节计。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上游血液导管连接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冰,荣义辉,臧红,游绍莉,辛绍杰,
申请(专利权)人:朱冰,游绍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